『壹』 事業編哪個局好
1、參公事業單位
參公事業單位作為一種特殊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其與行政機關和一般事業單位的區別和聯系。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來說,二者編制管理不同,但是實行相同的人事管理制度,即公務員制度。
待遇:
參公事業編一般都是待遇好、晉升空間大的,在工作中,資源都是向這類人傾斜。因此,在這些崗位,只要你不犯很嚴重的錯誤,晉升是很有優勢的。
2、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有圖書館、文化館、各級公辦學校、黨校、檔案局、文化中心、農業局下屬的森防管理事業單位、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維護管理的如園林處、公園、綠化站、城肥所、環衛處、疾控中心、防治站等。
待遇:全額撥款事業編,這個群體在機關中的工作和公務員沒有差別。由於近些年來公務員的編制比較緊張、人口較多、負擔較重,成立事業單位在一定程度上就緩解了公務員的工作量,這類招考人數是比較多的,也就順利成為考生繼公務員之後最好的考編選擇。全額撥款事業編財政由相關部門或是政府部門直接撥款,其性質就和公務員相差不了多少了。
3、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現在很少了,主要是一些原來國有企業的行業主管局,現在企業大部分改制了,他們的職能淡化了,但是他們的人還屬於事業編制。
待遇:差額撥款事業編,他的主要意思是國家財政及相關部門撥款一部分,招聘單位負責一部分財政。很多人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不是特別看好,覺得待遇肯定會比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其實不然,有的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的福利待遇反而更好。
『貳』 哪些部門屬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中央事業單位,包括以下:
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機關:
1、中央黨校。
2、中央編譯局。
3、中國外文局。
4、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5、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6、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註: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2008年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2)公務員事業編哪個部門管擴展閱讀: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機關:
1、中國地震局及其省級地震局。
2、中國氣象局及其市(地)級以上垂直管理機構。
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4、國家行政學院。
5、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6、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叄』 政府公務員是屬什麼部門管理
直屬事業單位:是指直接隸屬於核心政府部門,不具有獨立法人地位與財務權、人事管理權的單位,直屬事業單位所有從業者的待遇均比照公務員。這類事業單位不應考慮經濟收入,其活動經費來自財政預算撥款。比如,目前大量的各級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如果主要是為政府決策服務,就可以成為直屬事業單位。「而大量的學校、醫院則適合成為獨立的事業單位,有些可以實行理事會管理制度。」這類事業單位,擁有獨立的法人制度、獨立的核算權力與人事權力,單位像企業一樣由等同於董事會的理事會來監督管理。「獨立事業單位可以創收,但必須遵循嚴格的會計、審計和報告制度。」
政府工作部門:廣義的政府是指國家的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等公共機關的總合,代表著社會公共權力;在我國,人民政府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成;適應行政管理專業化的要求,各級人民政府都設置了數量不等的工作部門,作為主管某一方面行政事項的行政機構。從國務院來看,國務院工作部門主要包括組成部門、直屬機構、辦事機構。
區別:A.直屬事業單位是參公事業編制,一般是執行單位,裡面的人員有些是事業編制,有些是合同制;政府部門是公務員行政編制;
B.政府工作部門是行政單位,也就是制定規章制度單位,執行黨的政策方針的單位;C.事業單位比「政府工作部門」做的工作更「貼近百姓」一些,有些是實實在在能看見的,如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等等。
『肆』 什麼是公務員單位有哪些部門和崗位
通俗來講,公務員崗位就是指的黨政機關,而黨政機關又包括黨委機關和政府部門。再加上擴大回來的人大、政協機關,群團機關,法院、檢察院,還有垂直管理的稅務局、生態環境局等,都是公務員單位。嚴格來講,《公務員法》規范管理的單位包括以下六類:
1、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是真正由《公務員法》調節管理的機關,是真正意義上的「公務員單位」。公務員的定義,就是指「負責統籌相關管理經濟以及社會秩序的人員,要維護國家法律,同時貫徹落實相關義務」。而承擔這些職能的,就是政府部門,黨委、人大、政協、群團等機關,只是領導或者輔助政府部門發揮職能。政府部門中的公務員單位包括政府辦公室、發改局、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教育局、衛健局、醫保局、文旅局、農業農村局、市場監管局、自然資源局、應急管理局、司法局、公安局、統計局、審計局等部門,從縣區一級到省一級,分別按規模設置25個—40個左右的政府部門。
2、黨委機關:黨委機關嚴格意義上來講,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但習慣上,黨委機關就是公務員機關,尤其是為了和參公事業單位區分,不再強調其參公管理的性質。黨委機關一般包括黨委辦公室、組織部、宣傳部、政法委、統戰部、紀委、巡察辦、編辦、機關工委、信訪局等,從縣區到省直,設置10個—20個左右的黨委機關。
3、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和黨委機關一樣,同樣是參照管理,但現在也是不再強調其參公管理的性質,直接認為是公務員機關。
4、群團機關:各地群團機關,主要包括團委、婦聯、工會,各地設置為群團機關,公務員崗位。群團共有28個,基本上設置為機關的,也就這三個,省市以上多一些,但都不統一。有的縣區行政編制不足,工青婦還有被設置為參公事業單位的。群團機關和黨委機關一樣,還是參公管理。
5、垂直管理部門:主要包括法院、檢察院、生態環境局、稅務局等。和政府部門一樣,是公務員單位。
6、參公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中,主要或者完全承擔行政職能的,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雖然使用的是事業編制,但其身份參公,工資待遇和公務員一樣,也可以在公務員崗位調任,和公務員沒有什麼區別。現在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確定能保留參公屬性的,也就只有行政執法隊了。其他原來已經取得參公資格的事業單位,由於行政職能在機構改革中,被劃轉到相應的政府部門,已經沒有參公的依據了,改革是遲早的事。中央現在保留參公的事業單位,也只有黨校、黨史辦、老齡辦、證監會、銀監會了。
『伍』 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歸誰管
一般講,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根據職務級別不同,由組織部或單位的人事部門管理,國資、國有控股企業高官層幹部有國資委管理。
『陸』 政府人事行政部門與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具體是哪個單位
1、政府人事行政部門就是縣人社局,人事只是行政中的一部分。從工作范圍來區分: 行政部負責的工作內容:會議記錄、辦公室、後勤、車輛的調度使用。 人事部負責的工作內容:人事的招聘解聘調動、員工的培訓與考核。
2、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就是其直接上級部門,事業單位主管部門一般是當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職能的局級單位,隸屬國務院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屬地政府管理。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是一個政府機構,執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監督、管理、執行職能。具體包括相關法律法規的起草、落實、社會福利的管理、監督,社會勞動力市場的監督和管理。
(6)公務員事業編哪個部門管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具體職能
1、貫徹落實國家、省、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法律、法規和規章,擬定全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業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
2、負責落實人力資源流動政策,建立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促進人力資源合理流動和有效配置。
3、負責促進就業工作。擬定統籌城鄉就業發展規劃和政策,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完善職業資格制度、就業援助制度和城鄉勞動者職業培訓制度;牽頭擬定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定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政策。
4、統籌建立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擬定城鄉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政策並組織實施;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社會保險及其補充保險基金管理和監督制度;編報全縣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建議草案;落實社會保險基金投資政策。
5、負責就業、失業、社會保險基金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擬定應對預案,實施預防、調節和控制,保持就業形勢穩定和社會保險基金總體收支平衡。
6、負責落實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負責落實機關企事業單位人員福利和離退休政策。
7、指導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擬定事業單位人員和機關工勤人員管理政策;擬定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和繼續教育政策;牽頭推進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工作;負責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
8、綜合管理全縣引進國外智力、赴國(境)外培訓和留學人員來我縣工作。
9、會同有關部門擬定軍隊轉業幹部安置政策和安置計劃;負責軍隊轉業幹部培訓的有關工作;負責、指導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和企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10、負責行政機關公務員綜合管理工作;貫徹實施公務員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會同有關部門擬定相關配套政策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負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工作和聘任制公務員管理工作。
會同有關部門落實人員調配和政策安置規定;會同有關部門組織落實國家榮譽制度,擬定政府獎勵制度並組織實施;依法辦理縣政府提請縣人大常委會決定任免工作人員手續和縣政府任免工作人員的有關事項。
1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農民工工作規劃和政策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重點難點問題,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12、責落實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製度和勞動關系政策,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負責落實消除非法使用童工政策和女工、未成年工的特殊勞動保護政策;組織實施勞動監察,協調勞動者維權工作,依法查處違法案件。
13、負責本部門及部門職責范圍內的安全工作。
14、承辦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柒』 屬於公務員編制的單位有多少個 具體是哪幾個部門
國家的行政單位,公檢法,工商,稅務等單位這裡面的都是公務員,為什麼會出現行政單位的事業編制,也是中國在精簡機構,所以在大幅縮減政府的行政編制。
1、組織部行政編制。市委組織部是各級市委主管組織、幹部工作的職能部門。其主要任務是:堅決貫徹執行黨的組織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圍繞黨在新時期的總路線,抓好組織工作的各項改革。
2、財政局機關是行政編制。財政局負責地方的財政工作,貫徹執行財務制度,按照政策組織財政收入,保證財政支出,管好用活地方的財政資金,促進工農業生產發展和各項事業發展。
3、發改委行政編制,裡面也有事業編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是國務院的職能機構。國家發改委的前身是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4、國土局機關是行政編制。國土局一般指國土資源局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國土資源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5、地稅局,國家稅務總局,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主管稅收工作的直屬機構。1998年3月29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同年6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家稅務總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的通知》,正式設置國家稅務總局(正部級)。
(7)公務員事業編哪個部門管擴展閱讀:
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日常辦公經費,由行政經費開支,執行國家職能及政治體系管理職能的國家權力機關、國家行政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國家審判機關、國家檢察機關、黨派機關、政協機關、人民團體所使用的人員編制,列為國家行政編制。行政編制是人員編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類別之一。
公務員編制:先說公務員,公務員以前叫幹部,後來改叫公務員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這句有三個重點:「依法履行公職」就不多說了,說白了公務員是國家法律的執行者,國家機器的組成者;所謂「公務員編制」的正規名字其實應該是指「行政編制」;國家財政負擔,就是大家說的,「納稅人養著的」、「吃皇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