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改革中在行政機關的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啊
1、如果是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被取消行政職能收歸機關或整合到其它行政機構,不再參公。其人員除極少部分隨職能劃轉過渡為公務員外,其餘人員將保留參公待遇,分流到事業單位安置,直至退休。本輪機構改革,地方行政機構和編制實行限額管理,沒有多餘的編制用於置換事業人員,因此大部分事業編制人員(包括參公身份)都將保持編制現狀不變,無法置換行政編制轉公務員。這是大環境,必須要清醒地認識到。
2、如果是執法類機構,保持現狀。本輪機構改革,從中央到地方已經非常明確,除執法機構外,其它事業單位都不在參公。執法機構的改革,具體要等中央出台文件,在按照政策執行。目前現狀,執法類機構如果沒有轉行政的,基本上保持參公現狀不變,其人員參照執行。
3、如果是公益類事業單位,一類保持現狀,二類視情況而定:效益不好的,剝離收費或經營職能,改為公益一類;效益一般,可以維持自負盈虧,不需要財政加大投入的,維持現狀;效益好的,主體職能是經營或收費的,直接改企。其人員除少部分隨職能劃轉分流到其它事業單位外,其餘人員全部取消編制,改為企業人員。
(1)機關事業服務中心未來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行政機關要求編制和崗位相互對應。混崗混編是違規行為,行政機關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和極少部分供工勤人員使用的工勤編制。
由於行政編制少,大部分行政機關編制不夠用,尤其是縣區一級。為了彌補工作力量的不足,部分機關使用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代替,或者是超編使用工作人員,這些雖然合情,但不全理,是違反機構編制管理的行為。
解決的原則:首先是嚴禁超編調人,調整人員的時候,先要在機構編制部門辦理「控編卡」,如果有空缺編制,才能採用招考、遴選、調任等方式,為單位調整加強工作力量。
其次,不能混編混崗。行政機關只能使用行政編制或者工勤編制,不管是下屬事業單位的事業編制,還是在機構改革中整合進來的事業編制,都不能供機關人員使用。調整使用的下屬事業單位的編制和人員,要嚴格按照個人工作安排文件和信函,在相應的機構使用相應的編制,即使因工作借調,也不能超過6個月。
『貳』 事業單位改革最新消息機關後勤服務中心是什麼事業單位
機關後勤屬於行政編制。
根據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關於深化國務院各部門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意見》: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規范機關後勤行政管理職能。
(二)進一步明確機關服務中心的性質和任務。
(三)建立和完善結算制度。
(四)加強機關服務中心的資產與財務管理。
(五)轉換機關服務中心管理機制。
(六)打破界限、推動聯合。
(2)機關事業服務中心未來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解決好深化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相關問題
(一)機關服務中心為機關提供後勤服務保障屬非經營性活動,其對內服務所獲取的收入,屬於國家財政資金,按國家有關規定不計人納稅范圍。對機關服務中心以安置分流人員為主開辦的經濟實體,應參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二)根據國家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要求,有關部門要積極支持機關服務中心建立養老、醫療、失業等社會保障制度。各部門要妥善解決由機關劃轉和分流到機關服務中心人員的養老、醫療、再就業等問題。
(三)為幫助機關服務中心精簡和分流人員,各部門可以參照《中央國家機關人員分流安排實施實施辦法》(中辦發〔1998〕12號)中的有關政策規定,妥善解決機關服務中心的人員精簡和分流問題。
(四)各部門要重視機關後勤隊伍的建設,進一步加強後勤人員的專業培訓,推行持證上崗制度。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後勤隊伍的整體素質,建設一支精幹、高效、廉潔的機關後勤職工隊伍。
參考資料:網路-《關於深化國務院各部門機關後勤體制改革的意見》
『叄』 今年事業單位改革,我是工商局的編制在機關後勤服務中心 屬於行政所屬事業單位,我們怎麼改革呢
看情況,有的地方是局機關改製成公務員管理,所屬事業單位看情況改革。要是你那單位有自收來源就悲劇了,極有可能改成企業,人員分流。現在具體的計劃還沒制訂出來,到時候再看吧,也不一定怎麼辦
『肆』 機關單位事業編制人員怎麼改革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編制實施范圍如下:1、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包括經費來源主要由財政撥款、部分由財政支持以及經費自理的事業單位,都要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實施崗位設置管理。2、事業單位管理人員(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技能人員,都要納入崗位設置管理。崗位設置管理中涉及事業單位領導人員的,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的有關規定執行。3、使用事業編制的各類學會、協會、基金會等社會團體工作人員,參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納入崗位設置管理。4、經批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各類企業所屬的事業單位和事業單位所屬獨立核算的企業,以及由事業單位已經轉制為企業的單位,不適用《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第六條 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建立起功能明確、治理完善、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形成基本服務優先、供給水平適度、布局結構合理、服務公平公正的中國特色公益服務體系。 今後5年,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收入分配、社會保險、財稅政策和機構編制等方面改革取得明顯進展,管辦分離、完善治理結構等改革取得較大突破,社會力量興辦公益事業的制度環境進一步優化,為實現改革的總體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伍』 事業單位和機關後勤如何改革
湖南嶽陽市讀者余趁華來信問:事業單位和機關後勤的機構如何改革? 余睡華同志:事業單位的改革,一要做到三個有利於:有利於建立競爭激勵機制,進一步增強事業單位的活力;有利於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進一步發展第三產業;有利於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二要政事分開,推進事業單位社會化。分三種類型: 1、經費自收自支的,享受企業各項自主權,適當優惠,有些可實行企業化管理。 2、國家補貼,實行定額補助辦法.管理上適當放開搞活。 3、全額撥款,實行基金制辦法。但該類型數量規模要嚴格控制,並須報批。 第三,事業單位內部要調整結構,減少行政管理和後勤服務人員,加強專業技術人員隊伍。 後勤服務機構改革分三步走: 1、與機關分開,機構、編制、分配三脫鉤,統一改為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脫鉤後,與機關建立經濟核算關系,實行經濟承包制,獨立核算。有條件的,可對機關實行有償服務。 2、經過過渡,後勤服務機構在保證機關服務前提下,大部分改為差額補貼的事業單位。 3、經營服務實體,實行企業化管理,對社會開放,逐步成為經濟實體。聯合。可以打破部門界限,實行地區正 湖南嶽陽市讀者余建華來信問:事
『陸』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的改革分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立為行政單位。這部分唯數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機關中確實有一些行政跟事業的混編混崗的現象。改革會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一些地區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單位性質改變的同時個人的身份狀態會繼續延續,保證有效地平穩地推進改革!
『柒』 事業單位改革,政務服務中心會怎麼改
事業單位改革,
政務服務中心會根據規則改,
一直是事業單位,
不會變成企業!
『捌』 黨群機關服務中心改革方向,請大家幫忙
國家十二五規劃中說是分類推進了,那起碼這五年沒問題,五年以後,何去何從,應該說誰都不知道。你這是全部財政靠政府的,就看當地政府的也就是領導的意願了,如果是你的單位正好是國家統籌改革的,那就統一改方向,如果不是的話,那很有可能,分流編制,總之不會讓你吃虧了。你想一想,象你這樣的情況又不是你一個人,不用擔心吧。但自己還是應該在這五年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水平,處於不敗的競爭地位才最佳。不知這樣的回答你認可嗎?如果認可就把金幣給我吧,呵呵,有問題還可以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