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工齡工資怎麼算
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有一項是工齡津貼,工齡津貼的標准為沒工作一年為1元,工齡津貼會按照本人的實際工齡來計算發放。事業單位工齡的計算方法有三種,分別是工齡連續計演算法、合並計演算法、工齡折演算法。具體如下:
第一種是連續計演算法,連續計演算法會將工齡連續計算,在工作進行調動的時候使用,如果員工從一個單位調到另一個單位,兩個單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在一起,不會清零;第二種是合並計演算法,合並計演算法用於員工因為外界原因間斷工作,這種情況下,可以把間斷時間扣除掉,把之前和後面的工作時間合並計算,像有些員工,因為特殊的原因,被推辭了,再次工作之後,之前的工齡和後續參加工作的工齡可以合並計算;第三種是工齡折演算法,主要適用於特殊環境工作的員工或者是特殊工種,在計算的時候可以進行折算,比方說從事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職工,在計算連續工齡的時候,每從事工作一年,按作一年零六個月計算。
事業單位工齡工資怎麼算
『貳』 最新事業單位薪級工資怎麼計算方法
1,事業單位的基本工資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其中崗位工資是由職稱或職級決定的,而薪級工資是由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和工作時間決定的。
2,可計算工齡的在校時間是指全日制專科以上學歷的,從入學的那一年起計算工齡。比如學歷是本科,工齡就從本科入學的那一年起算再加上工作時間計算。再者,晉升崗位的時間也決定了薪級工資的檔次,假如晉升職稱的時間比別人要晚的話,工資也會有很大差別的。工資不一樣,一是要看學歷和入學時間,二是看晉升職稱的時間。
3,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薪級工資標准由相應的「薪級」確定,對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對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而「薪級」需要由「不同級別的崗位上的具體任職年限」和「套改年限」兩個信息確定。
拓展資料:
部分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上年度一個月的基本工資額度+規范後的津貼補貼+原工資構成中津貼比例高出30﹪部分。
醫療單位績效工資發放辦法
一,前提
1,實行總量控制,一般以工改前的一定比例計算
2,大多以科室為核算單位
3,大多以收支結余為基數進行調控。以院為單位,以
總收入減去直接成本中的折舊、設備修購基金,變成
成本與間接成本,再減去在職職工職級工資之餘額,
作為准績效工資,按月核算到科室。
二,方法
1,二級核算分配法:科室獎金總額=(科室收入-科室
支出)×提成比例×考核得分(%)
2,計件工資制
3,年薪制(高級專家收入=基薪+績薪)
『叄』 事業單位工齡工資怎麼算
一般情況下工齡工資計算標准:
1、連續工作滿一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50元整;
2、連續工作滿兩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100元整;
3、連續工作滿三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50元整;
4、連續工作滿四年的員工每月工齡工資為180元整;
5、以此類推,之後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齡工資相應增加30元整。累計十年封頂。
事業單位的工齡計算方法有什麼
事業單位的工齡計算方法:
1、若是應屆生考入事業單位,則工齡為零。包括專科應屆生,本科應屆生,研究生和博士;
2、若是原來的國有企業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與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又重新考了事業單位的話,則其在國有企業或者是集制企業里的工齡算在事業單位工齡上;
3、在非公有制企業工作的人員,在工作期間,如果與企業簽了合同,並繳納了社會基本的養老保險一類的,則在考上了事後,其工齡是從開始繳納養老保險的那年開始計算;
4、原被機關事業單位聘用的編制外工作人員,工作期間單位與本人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並為其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費的,錄用為機關事業單位在編正式工作人員後,其繳費年限與正式錄用後的工齡合並計算為連續工齡;
5、不滿足以上條件的人,則考入到事業單位的工齡是與應屆畢業生一樣的工齡計算。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八十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肆』 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如何計算
工資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貼+獎金+福利+其他-考勤扣款=應發工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伍』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1、績效工資是基礎績效獎勵績效之和。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績效佔30%。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准額是根據標准來的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准。
2、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病假怎麼算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病假:
1、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未超過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過15天不含公休節假日,原工資照發;
2、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超過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過15天的,其超過天數的工資按本人基本工資的70%計發;
3、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超過30天的,其超過天數的工資按本人基本工資的50%計發;
4、工作人員全年事假累計超過60天的,超過天數停發本人全部工資;
5、工作人員凡未經請假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者假滿未經續假而逾期不歸的,按曠工論處。曠工6天及以下的,扣除本人曠工天數的基本工資=曠工7天以上的停發本人當月全部工資。
『陸』 事業單位工資是怎麼算的
1、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由四個方面構成:一是基本工資,二是津貼,三是補貼,四是獎金。 2、基本工資,即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是工資結構的主體,也是確定公務員退休金、撫恤金等項目的主要依據。 3、津貼由地區津貼和崗位津貼構成,其中地區津貼又包括地區附加津貼和艱苦邊遠地區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