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為什麼學會受委屈才是真正的事業

為什麼學會受委屈才是真正的事業

發布時間:2023-01-01 02:30:06

①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如何正確處理在工作中遇到的委屈或壓力

首先非常感謝提出這個問題。

一、為什麼我們會感覺到委屈或者是壓力呢?

在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公平的事,比如說一些工作失誤明明不是自己的責任,卻被當成是自己的責任,會被別人甩鍋,甩在自己身上,由於自己認為這件事情跟自己沒有關系,不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會感到非常委屈。

遇到了很多無法應對的事情,會感覺到很有壓力,主要原因是自己無法勝任自己的工作的事,或者沒辦法很好的處理同事之間的人際關系。

二、認識到問題的普遍性。其實沒有哪一份工作是容易的,我們在工作中總會遇到一些不符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明明處理方法不對卻還是要堅持按照錯誤的方式去處理卻無可奈何的事情,有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悲哀。或者遇到一些心機比較深的同事,他們習慣性的將自己的責任推給別人,喜歡撇清提前自己跟工作帶來的失誤的關系。

因為每個人都會遇到類似的事情在工作當中,所以我們大部分人都是一樣的,一旦接受了自己和大多數人都是一樣的,自己便不會覺得只有自己這樣,再糾結這件事情了。

三、調整心理,改變自己。一般在職場里所受到的委屈,是因為當時沒有採取這種措施進行回擊或者捍衛自己的該有的權益,從自己的心理上無法接受自己這么懦弱,無法接受別人為此在自己潑臟水時自己無動於衷的做法,有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所以導致在事後的時候會感覺到委屈。

到下次再出現類似的情況的時候,調整心理,不是自己的問題的事情,我們自己不要有心理負擔,我們可以採取強有力的回擊方式,不必沉默,強有力的反擊。但是我們要掌握委婉的方式去回擊的,這就需要多觀察工作中優秀的同事的做法或者多讀一些相關的書籍或者像朋友求助。

希望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可以心情舒暢,並且擁有一個 健康 的心理。

對待工作中遇到的委屈或壓力,與其說是怎麼樣處理,不如說是正確對待。

首先,工作中遇到委屈或壓力是非常正常的事,委屈是等級制的產物,而壓力是有效管理的必然結果。有組織就會有等級,等級要求下級無條件執行上級意志,無論願意與否,這樣下級必然產生委屈,壓抑等情緒。而組織的有效管理要求給每一個組織成員以最大化的壓力以產生工作的最大動力,所以工作有壓力是正常的,甚至是必須的,要是真是在一個感受不到壓力的企業里工作,那就這要考慮自己未來發展問題了。

其次,一個人進入一個組織,一家企業,不能奢望環境來適應你,而是你必須要適應環境。在收到工作壓力和委屈情緒的條件下怎麼樣更好的和上級,平級,下級更好地相處,怎樣讓工作平台更好地為你的工作業績和未來發展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是你要真正解決的問題。在職場里要想少受委屈甚至不受委屈,那唯一的條件是你足夠強大,強大到企業所有人都不敢讓你受委屈。而對於壓力,本質上就是憑借自己的努力讓企業多給你壓力,壓力就是責任,壓力就是收益,壓力就是真正的未來。

因此,正確認識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和壓力是我們在職場生存和發展的必要的功課,只有正確認識,才能理智客觀地處理,才談得到在職場中越走越快,越走越遠。

漫步放慢呼吸且專注當下,放空自己,與宇宙融合為一體,平靜後反觀自身,實事求是評估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現

有委屈或是被誤會?會不會因被否定?太在意外界評價?以理智指導自己,繼續努力超越過去,行動是最好的語言。若被誤會要 及時平靜表達與溝通。

有壓力要先肯定自己的認真努力,平時注意放鬆,勞逸結合,不可再透支,凡事平常心,盡力而為也量力而行,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就可以心安理得,問心無愧。

現在 社會 的快速發展,導致人們的生活節奏也變得快了起來。學習壓力、工作壓力、事業壓力、教育孩子的壓力等等,無處不在,尤其對我們現在的90、00後的幾代人,很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出來 社會 後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壓力,那麼在壓力面前,有些人可以進行自我調節,有些人選擇壓在心裡,有些人選擇和親朋好友傾訴,確實,對於現在的生活節奏所帶來的生活壓力,我們都需要定期給自己的心靈放個假,處理好自己的壓力,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說,他很焦慮,難以控制情緒,很多小事都能令他抓狂,比如上班在公司遇到列印機卡紙都會焦躁不安,很想踹機器;路上等個紅燈時,前面的車啟動慢了,都會氣的直跺腳。浮躁不耐煩、注意力很難集中、易疲倦、發怒、頭痛、胃痛......這都是壓力所帶來的體現。

我認真思考了下他的問題,因我的性格較為開朗,在和同事相處時,經常有同事問我「怎麼處理壓力?」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壓力」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它又來自哪裡?曾經我在上過一個老師的課程就講到了這個關於「壓力的真相」的課程,老師是這樣解釋的:壓力是「壓力源」和「壓力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認知和體驗的過程。而壓力源主要分為以下3個方面:

1,生物性壓力源:比如:受傷、睡眠不好、噪音太大、氣溫不適宜而致使身體產生的不適感。

2,精神性壓力源:來自於個人的認知結構、人格障礙。

3, 社會 環境性壓力源:因為重大事件而產生,比如說台風、海嘯、恐怖分子等一些自身力量不可控的天災人禍。

在這三類壓力源中,個人認知結構造成的壓力又占據了最主要的地位。就是我們平時說的信念和價值觀,就是我們如何看待事情,是壓力來源的主觀性因素。認知是怎麼來的?除了客觀發生的事件之外,我們對事件的絕大多數認知都來自於大腦的演繹。

看個例子

你看這是不是自作自受啊,很可能只是老闆沒時間看微信罷了,哈哈。仔細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往,可能你會發現,帶給你最大壓力的往往不是客觀事實,而是自己大腦編造出來的故事,所以,多數時候的煩惱都是我們自己找的。

關於如何減壓,我自己呢是從三個方面入手的,也建議大家可以效仿一下:

一、 調整好自己面對壓力的心態

首當其沖要調整自己面對壓力時的心態。

團隊不穩定,業績完不成。

產品優勢不明顯,市場佔有率不樂觀。

資源短缺,資金鏈將會斷裂。

家庭負擔重,父母年紀變大,孩子進入叛逆期。

類似種種,這些都是人生需要面對的壓力,但是這些壓力的出現,並不會因為你把它看做壓力或是你產生焦慮而減少。面對壓力,陷入惶惶不可終日的焦慮之中,是最不可取的做法。

明白了這個道理後,當再產生壓力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調整自己的心態,關於調節心態可以做一個自我問答題,如下:

問:你有壓力嗎?

答:沒有。

問:那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答:有壓力。

問:能解決嗎?

答:能解決。

問:能解決還有什麼可擔心的?

答:不能解決。

問:那擔心和焦慮能讓壓力消失嗎?

答:不能的話擔心又有什麼用?

要看到壓力,學會和壓力和平相處,不要放大也不要縮小,在本質上是看待壓力的態度問題!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一定要學會正視和化解自己的壓力。如果你是一個團隊長或者是領導者,更應該學會化解自己的壓力,壓力是種會傳染、蔓延的情緒,管理者的狀態會影響著整個團隊的氛圍,當他感覺到壓力山大,情緒緊綳的時候。你觀察他的團隊的狀態也一定是很緊綳的,管理者的狀態就是團隊的一面鏡子。

二、細化目標,拆解壓力

很多人都想在有壓力情況下如何做到保持激情不減?

激情是什麼:「激情是目標的溫度計」。沒有目標激情哪裡來?

所以在壓力下要保持激情滿滿的狀態,首先要做的事就是明確目標:每一個壓力的背後都會隱藏著一個問題,每一個問題的背後又隱藏著一個你想達成的效果,去找到這個效果。找到根源了,學會用smart原則去根據這個效果制定目標,把大目標細化成一個個可執行的小目標,細化目標的過程,其實就是一步步拆解壓力的過程。

三、用目標倒逼出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的第一步,就是做行動方案,把目標拆解完後,一定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負責人,時間截點,檢查機制,然後就開始行動,只要開始,永遠不晚,當我大步奔跑起來的時候,那顧得上發型亂不亂啊。

所以當在你感受到壓力的時候,首先,調整心態,還記得有年春晚上有首歌詞唱的「天上飄過五個字,那都不是事」;其次,找到壓力背後隱藏的需要,轉化成目標;最後,制定行動計劃。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有壓力都閑出來的,太忙的人通常沒時間考慮壓力這件事。

最後祝願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方法來釋放壓力,一次運動,聽次音樂會,看本有涵養的書,都是釋放壓力的方式,希望大家工作輕松、生活幸福、事業有成!

② 為什麼我們總是需要受盡委屈才能換來明朗的結局

文/木易每文

如果人生還可以重來,如果還能回到小時候,我希望對媽媽說,請換個方式教我們成長,因為我們害怕委屈。

小時候的事,大家應該都還記得清楚吧,反正我都記著呢。就連家裡老人告訴我我從我媽肚子裡面出來後幹了啥我都記得清清楚楚。

我媽是個心氣兒特別高的人,受不得委屈,你要是讓她哪個細胞感受到一丁點的不舒服,我跟你說,她真的有可能去你家上房揭瓦去,直到你給她賠禮道歉為止。

可能我這樣說你會對我媽有所誤解,因為大家都習慣先入為主,對我媽好像是有點不太公平,但是事實上,她是一個不會白白受人冤枉的人,有些事,她一定要處理得水落石出,才會放手。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不敢在外面惹禍,也不敢讓人家來惹你,因為這些事每每到了老媽眼裡,就都成了我們的錯,還非得一個勁兒拉著我們去道歉。那時候覺得我媽咋會是那麼一個怕事兒的人啊。

直到長大了些,看著老媽把同樣的方法換湯不換葯的用到了弟弟們身上時,我才稍微明白了一點點,可能老媽這樣做有她的道理,至於是什麼道理,小小的我卻不大能說得出來。

我們家在農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為了生計爸爸就出去掙錢去了,就剩媽媽一人在家,一邊帶我們姐弟幾個,一邊還要干農活。

那時候媽媽非常不容易,我們也跟著不容易。

我記得那時候街坊鄰居總是會試探性地欺負我們,欺負媽媽。為什麼要說試探性呢,因為他們也拿不準能不能欺負到媽媽,敢不敢欺負到我們。

果然,結果是他們想像中的其中一種,他們欺負不了我們,更欺負不了媽媽。因為媽媽太強悍了。

為什麼我會說我們總是要受盡委屈才能做到反擊呢。因為媽媽哪都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她不抬嘴,不護犢子。

我記憶中她總是故意用拿我們出氣的方式去反擊那些街坊鄰居,其實我發現我媽從來都深諳指桑罵槐的道理。

最後人家臉面下不去,覺得冤枉了我們,就給我們道歉,我媽也順勢讓人家長長記性,不是她男人不在家,就任誰都可以欺負她的孩子。

住在農村有一個好處,就是每家每戶不管戶型大小,都有個大院子。那個院子簡直就是我們的天地,我們的游樂場。

算起來,那時候我們家的院子算是最寬大的,還有圍牆,所以鄰居的小夥伴們都喜歡來我們家玩,毛球就是其中一個。

小時候最喜歡玩過家家,有一次毛球他們一群人來我們家玩過家家,我因為要給弟弟做吃的,就沒跟他們一塊兒玩。

不過在屋裡還是能聽見他們歡樂的布置任務,分配角色。他們大概是要演一對甜蜜的情侶回到家後,男友為女友做愛心晚餐的故事。

因為這個游戲會涉及到切菜,毛球就首先准備了一把削鉛筆那種小刀。切菜過程中,扮演他女友的妮妮學者電視劇里的女主角問毛球,你會為我做一輩子的飯嗎?

我估計那時候的我們也沒有那麼的少不更事,經常看電視還是學到了不少情愛的東西。

毛球這小子一下沒反應過來就出戲了,他感覺妮妮問的這個問題就像是現實中真實的一樣。所以恍惚之間忘了手中拿著刀在切菜,還沒等回答妮妮的問題,一不小心間,小刀就切在自己食指上了。

捂著自己留血的手指,毛球哭的那件一個響徹雲霄、痛徹心扉。隨後他媽媽就急沖沖地無比憤怒的跑到我家,指著我鼻子把我罵得狗血淋頭,說是我帶著她們家毛球玩,為什麼不注意保護他的安全,說是我比他大,我有責任保護好他。

她還說,我是故意把小刀給毛球的……總之,她越說越起勁,所有能往我身上潑的臟水她都恨不得全潑上來。無論我怎麼解釋說我沒參與她都不信,一時間,讓我有種讓千夫所指的心機的罪惡感。

毛球他媽罵我這一茬,剛好被幹活回來的媽媽聽到看到。我媽當時也是不問三七二十一,直接細樹枝上我身,問我為什麼要帶著毛球他們玩刀,那多危險。

我媽越打越起勁兒,就當著毛球他媽的面兒。我說我根本就沒參與他們這件事,我媽瞬間就停了,她無比鄭重的再問我一遍,你當著毛球媽的面認真說一次,你到底參與沒。

我說沒有,然後我媽又當著毛球他媽的面問毛球,問他我有沒有跟他們一起玩過家家,問他那小刀是不是我給他的。

毛球這慫貨,一開始看著有他媽給他撐腰,硬是誣賴我了呢,然後我媽更嚴肅的再問他一遍,他才從實招來。

這下輪到我媽發狠了。她說,你們是欺負我們家孩子沒人撐腰嗎,隨隨便便什麼委屈都往她身上受,我告訴你,欺負我家孩子,你是不把大人放在眼裡嗎?你家孩子隨便撒個慌你就來朝著我家孩子吹鼻子瞪臉的,你就是這樣教育你家孩子給你家孩子做榜樣的嗎?他這么小你就助長他撒謊的氣焰,就跟個不懂事的小孩沆瀣一氣,我對你們的為人真是感到無語……

我媽硬是把毛球他媽說到啞口無言,當場給我媽道歉,也給我道歉,說是誤會我了,愛子心切什麼的,又被我媽一頓教育才消停下來。

就這樣,嘗試過我媽的厲害後,直到現在,毛球他們一家子人對我們都沒有過不尊重,也不會再對我們說三道四,反倒是對我們客客氣氣的,還挺討好我媽。

雖然這事是解氣了,連作為故事主角的我也覺得這事辦的爽。可是我媽就不能省了中間打我、委屈我那個環節嗎?就不能直接上綱上線為我討回公道嗎?

記得有一次我媽去趕集去了,我一個人在家做飯等她回來吃飯。

中途跑去一個叔叔家看電視去了,因為人多了樂趣也多嘛。等到媽媽回來的時候我都還沒回家去。那時候家裡用的的煤火,因為我長久沒管它,所以也熄火了,飯也沒做。

等到我媽在門口大聲叫喚我的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時間已經那麼晚了,我被電視劇迷住了。

我一回到家,我媽就開始對我上刑(我家門口種的那棵櫻桃樹的最細的樹枝已經所剩無幾了),說是我伯母給她告狀說,我們家養的雞把她家的辣椒秧苗破壞得幾乎全軍覆沒了,她居然是我故意把我們家的雞放進她家菜園去的,還揚言說她要把他們家的雞也放到我們家菜園子里破壞我們家菜園子呢。這都什麼人呀。

我媽覺得氣憤,那個伯母居然威脅她。她就很大聲的教育我,企圖讓那個伯母聽見。

我媽說,人家孩子管千軍萬馬,要你管只雞你都管不住,以後你還有啥出息。你有本事把雞放到人家菜園子去破壞人家辣椒秧苗,那你就想辦法賠人家。

等到晚上,有個鄰居來那個伯母家道歉,說今天他們家的雞沒關好,全跑出來了,結果跑到他們家園子里去了。那這不是讓我啞巴吃了黃蓮嗎,其實我也是不知道到底這件事是不是真實的才任她這么委屈,因為這件事我沒有求證的可能。

這下倒好,這件事不攻自破,我媽自然得去教育那個伯母一番了,自然是還我清白了。

可是委屈我都受了,我還有什麼承受不住。

我們很小的時候,喜歡去一個伯伯家玩耍。估計我們去得多了,人家就開始煩我們了。

有一天晚上,那個伯伯跟伯母來我們家,跟我媽說,他家孩子的學生證不見了,明明早上還在桌上,我弟去那兒玩過了,之後他們就找不著學生證了,說是我弟偷了他們的那個學生證。

我媽當場就暴躁了,她說你們親眼見著我家孩子拿那個學生證了嗎,「偷」這個字請你們慎用,如果你們拿出證據,證明他確實偷了你們家的學生證,那我一定對他嚴懲,如果拿不出來,請你們馬上給他道歉,也給我道歉。

可是他們就一口咬定那個學生證就是我弟拿走了。我媽著急之下就開始打我弟,問他有沒有拿過那個伯伯家的什麼小本本,我弟就一直說他什麼都沒拿。

剛巧,我堂哥給他爸媽打電話說讓他們不用找學生證了,他一開始以為掉在家裡了,回到學校一翻書包原來在書里夾著呢。

當時那個氣氛你們都無法想像,我媽分分鍾就可以上前跟他們撕逼大戰。最後的結果當然是吵得不可開交了。雖說兩家人不能因為小孩子的事情鬧的太難看,但是我媽就是對他們不依不饒了,誰讓他們無賴我弟偷他們東西了呢。

你說這個我媽自己教出來的孩子被別人污衊說偷東西,這是對她最大的否定,也是對她的侮辱,她怎麼可能放過侮辱她的人。

只是可憐了我的弟弟,承受了污名還挨了打,真是身心皆受創呢。我媽也是,那麼受不得委屈。

我讀高中的時候,有次周末回家,剛好遇到一個伯伯在我們家。

聽他們談話內容,大概是他家兩個孫子跟我小弟去河裡面游泳抓魚去了。然後一去幾個小時還沒回來,大家都在擔心他們。

可是我這伯伯也是奇怪,你擔心你孫子,我們家也擔心兒子呢。他非得在我媽面前說,是我弟把他孫子帶著去的。那意思就是說,不出事就啥事沒有,如果不幸出了什麼事,那就要找我弟負責,找我們家負責。

我媽是真擔心啊,擔心如果他家孫子真的是我弟帶去游泳抓魚的,擔心他們在這個過程中要是真的出現什麼問題、發生什麼危險,那怎麼跟那倆孩子出門在外的爸媽交代,我們怎麼負的起這個責。

所以我媽當時沒跟那個伯伯計較什麼,隨他在旁邊數落,她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因為她現在不知道事情到底真相如何,沒有底氣跟人家爭辯。

等到我弟回來的時候,我媽一見到他,氣就不打一處來,因為被數落了半天,還嘴的餘地都沒有,要是我弟不去玩好好待在家裡,不就什麼事都沒有嗎。

所以我媽就又開始盤問我弟了,最後得出結論就是我弟是一個人去河邊抓魚的,才沒有帶上我伯伯家的孫子一起。

於是我媽帶上我弟,直沖那個伯伯家。之後會發生什麼可想而知。

故事寫到這里,可能你們會覺得我媽是不是很怕事兒、很慫啊,怎麼什麼事都不敢第一時間沖出去為我們抱不平,就只是那我們出去以求得她想要的結局。

其實我寫這些不是為了讓你們對我媽有偏見,我只是覺得,我媽在通過這些事教育我們不要出去惹事的方法上有些欠妥。其實主要的原因的,我們從來沒有享受過我爸媽光明正大的去護犢子,所以很羨慕那些有父母護短的同學而已。

不過我也只是說說而已,相比之下,我媽的教育方式讓我們學到更多,讓我們學會更快成長,讓我們更早地立正三觀。因為那些因為父母總是護短的人,在他們心中,他們做什麼都是對的,所以即使他們犯錯他們也會不自知,容易走入歧途。

我媽教育我們的方法,唯一不好的就是苦了我們,明明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直接回擊,卻偏偏要先承受一段委屈才能到達結局。

不過,想著每次放學回家、放假回家,我媽都會苦口婆心的給我們說很多事、談很多道理,有她的鞭策,我們才能在前進的途中少走很多彎路。

比起其他人來,我們有一對非常開明的父母,他們知道我們的追求,他們也明白我們的夢想,他們一直在督促我們要有前進的方向。

③ 在職場中受點委屈都是應該的嗎

凡事都有因,職場上受到委屈,小的事可忽略不計,如果涉及對自己前途舉足輕重的事,最好當進行澄清,有些事誤會了無所謂,有些事誤會了你會怎麼都順不過來了。所以,對於委屈上的大是大非問題一定不能不了了之,這不是計較不計較的問題,你馬虎了,不僅黑鍋會背在身上,還很可能導致領導對自己的誤解,也許大好的前程,就因為自己忽略了委屈,而在困惑中拔不出來了。

如果是一點小不是,如代自己的下屬受過,這沒什麼,也不必往下屬身上推,公務上的委屈,只要不是原則上的,有時自己獨自承受了,反而還會贏得尊重。如果是有人故意要黑你,有搬弄是非的因素,這樣的委屈怎麼也不能平白無故去承受,自己可以不予計較,非弄個一清二白,但一定得向領導講清楚,不能被領導誤解。

所以,若我在職場受到委屈,一是我可平淡點看,不去計較。二是我不會對委屈刨根究底非弄個水落石出,但若引起領導誤會自己,一定要說清楚。三是要吸取教訓,反思一下自己受委屈的原因,以後注意些自己的言行。四是在委屈面前要表現出自己的大度,不要對此耿耿於懷,挫折讓人冷靜。

人一生不可能一路都順遂,磕磕絆絆總會有,以平常之心去看委屈,以認真的態度去解開委屈的疙瘩,委屈於職場不能成為死結,因為在職場有時一步不慎,會導致步步受擾,委屈成了死結,你會被捆綁得束手束腳怎麼都放不開。可接受委屈,但不能在委屈上糊塗。

④ 這都是被委屈撐大的……你知道嗎

剛才看一篇文章的時候看到了一句樊登老師說過的話:一個人的格局是一個人的學習撐大的,然後我又想到了昨天看到的一個視頻只記住了什麼是被委屈撐大的,所以就網路了一下:什麼是被委屈撐大的?結果出來了這么多被委屈撐大的重要東西……

(一)首先是我們非常在意的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是委屈懲罰的,我們都知道苦難守恆定律,大系統也是平衡的,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對應的難題,每個角色都會有對應的難題。

苦難,是人生的一直基本屬性,你越是選擇逃避它,它越是在你身邊發生。這也是一種定律。

如今在這個時代,越來越多人想過上一種面朝大海,無憂無慮的生活,動不動就想環游世界,尋找自由。那麼問題來了,這個世界沒有尋來的自由,只有換來的自由,生活中我們不願意受委屈,你哪有資格來享受上面的生活狀態。

面對生活中各種各樣的委屈,並沒有那麼難,一旦你能忍受得了,你不僅撐大了格局,你還看穿了人性,你的智慧,你的心態,你的眼光,都會得到根本的提升。

面對委屈的姿態,就是一個人行走世界的基本步態,對委屈的消化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看世界的襟度。只有吞下生活中的小委屈,才能吐出人生的大格局。

生活不僅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話雖然美好,但是現實很殘酷。只需要每天改變一下自己,你會發現生活很美好。

(二)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

成長最快的方式就是經歷一些磨難與痛苦。而格局最好的修煉,就是吞下委屈,咽下淚水,減少抱怨,止於矯情!

我們都要受一些委屈,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張愛玲曾說:「世上沒有任何一種人生不是千瘡百孔的,短的是生命,長的是磨難。而越長大,所受的委屈就會越多,不能言說的委屈更是數不勝數。你承受了一些委屈,不是說懦弱無能,而是一方面在這些委屈中學會成長,變得更聰明更成熟;另一方面是在委屈中撐大自己的胸懷,看輕那些無足輕重的人與事,抓住那些值得你去珍惜擁有的美好時光。

所謂「君子忍人所不能忍,容人所不能容。」真正的偉大是委屈撐大的,所有成大器的人,都受過「忍辱」的苦。

(三)一個人的格局,是被委屈撐大的。

沒有人天生心胸開闊,只不過是受得委屈多了罷了。宰相肚裡能撐船,一個人能容忍多大的委屈,就能成就多大的事業。能容人的人,必定為人所容。你承受得了多大的委屈,就有多高的格局。

所有的偉大,都是熬出來的馮侖說:「偉大,都是熬出來的。」人生,熬得住就出眾,熬不住就出局。活著,沒有容易兩字。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苦難、挫折,而面對這些打擊,能否熬得住,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格局大了,路才能寬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格局是指一個人的心胸、眼光。而格局,決定了人生的高低。成年人都在受委屈,而我們要學會在委屈中變得強大起來。」吞下的是羞辱,喂大的卻是你的格局。你受得了何種委屈,決定你能成為何種人。學會消化負面情緒,也學會處理苦難,以積極的行動,去扛起一切,這樣的人生,終會迎來勝利。

⑤ 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

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

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在職場上的時候,我們大家都是十分的勤奮工作,而且為了自己的事業都是十分的努力,不過很多人都不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我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

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1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干一件一生都干不完的有意義的事,真正的事業,一定不是為了自己!你的起心動念,決定了事業的高度!這幾就是所謂起點即巔峰!

一起經歷過風雨洗禮、跌宕起伏、浴血奮戰、榮辱與共、艱難困境,依然迎難而上,創造奇跡,那才叫團隊!如果你的員工缺乏團隊精神,請讓他記住這句話:一點水,如果滴在馬路上,很快就會死亡;而滴入大海,則永遠是生命!

朝思暮想、做夢都想、時刻都想,而且一想起就熱血沸騰,那才叫目標!有目標的人,睡不著;沒目標的人,睡不醒。很多人就是沒睡醒的時候,別人已經成功了!管理團隊的入口,就是讓每個員工進入目標狀態!

經歷過半夜抱頭痛哭、經歷過內心的孤寂與寒冷而依然堅定初衷,那才叫堅強!人生不是在巔峰的時候表現你多麼偉大,而是看你跌入低谷的時候能否反彈——曼德拉

面對誘惑而毫不動心、面對打擊而面不改色,縱然困難重重也微笑前進,那才叫淡定!面對成功,你仍然可以坦然從容!面對失敗,你仍然可以堅定執著!

有目標的人在奔跑,沒目標的人在流浪;有目標的人在感恩,沒目標的人在抱怨;有目標的人睡不著,沒目標的人睡不醒;給人生一個夢,給夢一條路,給路一個方向。跌倒了要學會自己爬起來,受傷了要學會自己療傷,生命只有干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待出來的輝煌。

什麼才是真正的事業2

這是一個好像最講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其實現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錢」,都是錢做主,以錢來決定貴賤,沒錢就沒自由。沒有真正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修養、學問修養,有的只是亂七八糟的所謂個性張揚和向錢看。

「夫唯大雅,卓爾不群」,這是班固特別創造的兩句話。只有真正有文化、有思想的人,才能獨自站起來,不跟著社會風氣走,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的人格。……我小的時候,父親告訴我,「仗劍需交天下士,黃金多買百城書。」多交天下朋友,多交有知識、有學問、有道德的朋友;有錢了,要多買書,多讀讀。……

你們現在工商業做得好,很發財,或者官做得很大,這不是事業,這個是職業。中國文化,什麼叫做事業呢?出在孔子著的《易經系傳》的一句話,叫做:「舉而措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一個人一輩子,做一件事情對社會大眾有貢獻,對國家民族,對整個的社會,都是一種貢獻,這才算是事業。譬如大禹治水,他為中華民族奠定了農業社會的基礎,功在萬代,這叫事業,真正事業的精神在這里。……

古代的教育有個目標,四個字——敬業樂群。「敬業」就是好好學習學問,好好學習做一個人,學習人文,養成人格,再學習謀生技術,對學習、對行為、對工作要有誠懇敬重之心,不可以馬馬虎虎混得像現在這樣。「樂群」就是培養在社會共同生活中的道德、倫理、禮節、秩序、能力,禮節就有秩序的作用,維護社會秩序和人際環境的健康。

現在大家動不動稱事業,其實都是職業。事業是要對全社會真正有貢獻的,不是口說為社會,實際是為飯碗考慮的職業。新聞出版業,如果要當事業考慮,必須從整個社會大文化大教育著眼。否則,就等而下之,免談了。……

我們中國幾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為了謀生,是教我們作一個人,職業技術則是另外學的。而且教育從胎教開始,家教最重要,然後才是跟先生學習。人格教育、學問修養是貫穿一生的。所以社會除了政治、財富力量以外,還有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品格修養,作為社會人心的中流砥柱。

不像現在家庭和學校的教育,乃至整個社會的教育觀念,專門為了職業,為了賺錢,基本人格養成教育都沒有。人如果做不好,你講什麼民主、科學、自由、法治、人治、德治、集權,乃至信用、環保、團結、和諧等等?理想都很好,可是沒辦法做到,因為事情是人做的。

這是一個好像最講民主平等自由的時代,其實現在全世界的皇帝姓「錢」,都是錢做主,以錢來決定貴賤,沒錢就沒自由。沒有真正獨立不倚、卓爾不群的人格修養、學問修養,有的只是亂七八糟的所謂個性張揚和向錢看,變成聽「錢」指揮,連科學研究、教育、學術都在聽「錢」指揮,為就業忙,為錢忙,沒有精神支柱,一旦失業,就天塌下來一樣。全世界的政府,每天都為就業頭痛。

譬如孟子的話「君子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告訴我們一個讀書人、知識分子,如果倒霉,就把自己照管好就行了,不管外面的事。至於職業做什麼都可以,職業跟學問根本是分開的。學問是一生的事,學問不是知識,做人做事都是學問。

「達則兼善天下」,如果有機會叫你出來做事呢,那就不是為個人,而是把自己貢獻出去,為整個社會國家做貢獻。這是孟子的教育。這與一切向錢看的教育因果差別有多大,值得深思。

像這些,我們都是小時候背來的。再譬如老子的話:「君子得其時則駕,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時節機會來了,環境逼得你去做官,「則駕」,開汽車一樣,你就發奮去做事了。「不得其時則蓬累而行」,時機不對,則隨遇而安,樂得自在,剛好讀書提高修養,做點什麼謀生都可以。

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現在,讀個書,就想到學哪一科最好,做什麼待遇比較高,有前途。這完全是商業行為,不是教育行為

要懂得什麼才是一生的事業

曾經肯定受到過不少委屈,包括你現在,但是比你委屈的人真的太多太多,出生在貧困地區和自然地理條件落後地區的人真的很委屈,你的委屈跟他們比起來算得了什麼?

也許你會說這就是他們的.命,你如果是這樣的心態,那恭喜你會得到同樣的待遇,過得比你好的人會說這就是你的命,都在說那些無用論的東西,社會是不會有進步的,你和那些苦難中的人也不會得到太大的改善。

有的人天生就含著金鑰匙,你抱怨世道不公,可是你想過非洲那些人,水都沒有,基本的生存權利都受到上蒼的剝奪,你本該慶幸!

什麼叫做普世價值觀,不是那些權力與金幣,是愛心,美好,自由,善良這些才是人類社會的根本所在,我每次看到那些生活艱難的人們,我的內心當中是流淚的,每次遇到那樣的場景,我內心不免會問一句,憑什麼?憑什麼他們就得那樣艱難?憑什麼連穩定生活都給不了?絕大多數人在災難和疾病以及人禍面前是及其無力的,你在醫院看到苦苦掙扎的永遠都是那些窮人那些付不起醫療費的人。有能力支付的都已經在單獨房間里靜養了。前段時間,美國總統特朗普接受媒體采訪時被問道,為什麼那麼多窮人無法接受檢測?他回答了一句,也許這就是人生吧!你不得不承認這就是現實,雖然很殘忍。窮人在疾病面前無招架之力!

沒有人出生下來就應該跪著走路!造成貧窮與不平等的從來就是人心與人性!我們的一輩子如果只是停留在財富的追求上,那世間算你白來了一趟,把貢獻與慈善作為一生的事業才是真真正正我們一生該做的事情!有的人會說啊,我日子這么難還去幫別人豈不是搞笑嗎?你又中獎了,比你過得好的人會說,我好日子還沒過得夠呢!這就是人性。一個真真的文明社會是需要我們每個人去努力的,不然你就永遠不會開心。

億萬富豪不是你的人生榜樣,多向那些推動人類歷史進步做出巨大犧牲和貢獻的人看齊!平天下是人生最後一步啊!你不去善待別人你終究是人世間碌碌無為的那粒灰塵。

真真的動力絕對是來自高尚和純潔的目標而不僅僅是為自己謀福利,貢獻與奉獻才是人生的大事業!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學會受委屈才是真正的事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39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