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什麼叫做登記設立事業單位

什麼叫做登記設立事業單位

發布時間:2022-12-30 22:52:36

⑴ 請問"事業單位"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的產生有著十分復雜的社會背景,隨著特殊背景和特殊制約因素的變化,事業單位經歷了一系列變革。長期以來,事業單位定義和外延不規范,事業單位的基本定位和公益服務的目標模糊。因此,進行事業單位改革,完善公益服務體系,需要在規范事業單位定義、劃清事業單位范圍的基礎上,明確事業單位在市場經濟體制中的基本定位。
目前我國有關法律法規對事業單位的定義主要有兩個:一個是1998年國務院發布,2004年修訂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將事業單位定義為:「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另一個是199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定義為:「依法成立的,從事公益事業的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機構、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公共文化機構、社會公共體育機構和社會福利機構等。」根據事業單位的基本屬性,概括上述兩個定義,事業單位的概念可表述為:「事業單位是依法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公益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組織」。
按照上述概念,事業單位應當具備四個特徵:一是依法設立。事業單位的設立,應區分不同情況由法定審批機關批准,依法登記,或者依照法律規定直接進行法人登記。二是從事公益服務。事業單位從事的是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涉及人民群眾公共利益的服務活動,一般不履行行政管理職能。三是不以營利為目的。事業單位一般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經費來源有的需要財政完全保證,有的可通過從事一些經批準的服務活動取得部分收入,但取得的收入只能用於事業單位的再發展,不得用於管理層和職員分紅等。四是社會組織。事業單位是組織機構而不是個人,要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和經費來源,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我們應根據事業單位的四個特徵,對以前被界定為事業單位的,有計劃、分階段通過改革逐步還原其應有屬性。同時,在憲法和現有的法律框架內,重新統一規范目前存在的各種公益服務組織,實行統一的法規和政策,實現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和提供公益服務方式多樣化的目標,促進各項社會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⑵ 登記單位是什麼

就是登記你的工作單位。
企事業單位是指企業單位及事業單位。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企業單位包含國企和私企;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公益性職能部門等。
(2)什麼叫做登記設立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企業、單位和公司的區別:
一、資格的來源和資金的設立是不同
公共機構是法人實體,企業(包括公司)屬於公司實體。由於這種性質,決定設立機構的資金主要由國家分配,或由國有企事業單位籌集。企業(包括公司)的資本由投資者投資。
二、建立主體和建立目的不同
大多數機構由國家(包括國家機關和地方政府)建立,有些由國有企業建立,如原有的醫院和大型國有企業的學校。
國家建立公共機構以滿足國家行政或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公共機構的工作和服務不是為了營利目的。
企業(包括公司)的建立是一個貢獻者,當一個國家建立一個企業時,它也應該是一個貢獻者。建立企業的目的是通過經營來獲取利潤,國有企業也是如此。
三、管理學科和管理方法不同。
公共機構的管理主要負責政府部門。公共機構通常有下屬的政府部門。政府主管部門主要依靠行政法規,規章,法規,命令和政策來領導和管理公共機構。
四、企業(包括公司)需要在運營過程中向國家納稅,而機構則不需要。
五、分類不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公司的主要形式是無限責任公司,有限責任公司,股份公司,股份公司,不同於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機構等。根據現行中國公司法,公司分為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⑶ 事業單位是什麼啊有哪些分類呢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涉及許多行業,活動領域十分廣泛。按照機構編制部門的統計,目前我國的事業單位包括以下25種類別。

事業單位的分類

(一)按照社會功能劃分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二)按照經費來源劃分

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

⑷ 什麼是事業單位包括哪些單位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2、411號令),事業單位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⑸ 什麼是事業單位哪些屬於事業單位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事業單位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司法解釋,事業單位與其工作人員之間因辭職、辭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發生的爭議,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那麼什麼是事業單位呢?

根據1998年9月25日通過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所以,凡由國家機關、黨委、群眾團體、民主黨派機關、使用財政性經費的社團及國有企業舉辦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都是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機關登記管理的對象。具體地說,包括以下幾類:(一)各級黨委、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二)各級人大、政協機關、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各民主黨派機關舉辦的事業單位;(三)各級黨委部門和政府部門舉辦的事業單位;(四)使用財政性經費的社會團體舉辦的事業單位;(五)國有企業及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事業單位;(六)依照法律或有關規定,應當由各級登記管理機關登記的其他事業單位;(七)上述事業單位舉辦的下屬事業單位。

目前,事業單位主要分為以下類別:教育事業單位、科技事業單位、文化事業單位、衛生事業單位、體育事業單位、新聞出版事業單位、廣播電視事業單位、勘查設計事業單位、勘探事業單位、農業事業單位、林業事業單位、畜牧業事業單位、漁業事業單位、水利事業單位、交通事業單位、氣象事業單位、地震測防事業單位、海洋事業單位、環境保護事業單位、信息咨詢與計算事業單位、知識產權事業單位、進出口檢驗事業單位、物資倉儲事業單位、城市公用事業單位、社會福利事業單位、經濟監督事務事業單位、法律咨詢服務事業單位、人才交流事業單位、機關後勤服務事業單位、其它中介服務事業單位等。

事業單位必須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領取《事業單位法人證書》。申請事業單位法人登記,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經審批機關批准設立;(二)有自己的名稱、組織機構和場所;(三)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從業人員;(四)有與其業務活動相適應的經費來源;(五)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⑹ 新設立的事業單位應辦理什麼登記

事業單位首先是需要辦理事業單位法人證書,這是事業單位身份的唯一合法憑證。憑設立文件到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局錄取材料和光碟(如當地施行網上登記的話),具體手續和材料可以到事業單位在線上查詢。
其次就是到質監局下屬的代辦辦辦理代碼證。這兩個證件齊了,其它的證照可視需要辦理。

⑺ 什麼是事業單位具體都包括哪些單位

事業單位(Public Institution)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國務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屬事業單位14個,有國資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29個,稅務總局、工商局等直屬機構18個,以及部委管理的國際局10個。在這些機構下面,基本上都有數目不等的相關事業單位。

(7)什麼叫做登記設立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大隊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二級局也為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普通事業單位。普通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⑻ 什麼是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是關於事業單位登記管理的法規、政策和登記管理主體、客體、體制、權利、義務、內容、方式、目的等方面規定的總和。

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的原因:
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不是哪個部門、更不是哪個人的主觀意志,而是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客觀的必然性。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換言之,只要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就必然要求在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實行相應的改革,以與之相適應。因此,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說到底,就是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具體而言,主要體現為六個需要。
(一)依法管理的需要。
從一定意義上講,市場經濟就是法制經濟;依法治國更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把我國最主要的社會組織明確為四種法人:機關法人、企業法人、事業法人和社團法人,並規定「具備法人條件的事業單位……依法需要辦理法人登記的,經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在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建立之前,我國已經建立了企業法人和社團法人登記管理制度。現在,國務院頒布《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既是依法管理事業單位的需要,也是健全我國法人登記制度體系的需要。
(二)「市場准入」的需要。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不存在真正意義的「市場」,也沒有真正意義的市場主體。在當時,事業單位基本上是機關的附屬物,既沒有進入市場的需要,也沒有進入市場的可能。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事業單位作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客觀上需要進入市場,不能夠完全進入市場的,也會與有關方面發生愈來愈多的關系。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作為市場主體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具有能夠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資格。因此,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核准事業單位的法人資格,使之取得受法律保護的「身份證」,就成為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
(三)推進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的需要。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事業單位本身的現實狀況,中央已確定了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和機構改革的基本方向,即政事分開,推進社會化進程。主要體現在:主管部門對事業單位的管理要由微觀轉向宏觀,相當多的事業單位要離開主管部門的襁褓,走向市場,進入社會,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人民生活服務,實現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同時,還要依法保障它們的合法權益,規范它們的市場行為。所有這些,都要求盡快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要通過這一制度的建立,使上述改革的目標,得到法制保障:一方面,使事業單位在法律上獲得作為法人的應有權益,並受到相應的法律規范;另一方面,為改變國家對事業單位統包統攬的作法,打破部門所有和條塊分割,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
(四)保障事業單位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要。
在法制社會,各類主要的社會組織取得明確的法人地位,既是保障其自身合法權益的基本前提,也是建立良好的社會組織秩序的重要條件。在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之前,事業單位因法人地位不明確,出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涉及事業單位法人主體地位的權益訴訟,因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據,給法院的審理帶來了很大困難;事業單位在吸引外資或與外方簽定有關合同時,雖各方面條件都達成一致,只因沒有法人證書而被外方拒絕;一些不法分子卻乘機以事業單位的名義招謠撞騙,干擾了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因此,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既是保障事業單位合法權益的需要,也是維護正常的社會經濟秩序的需要。
(五)加強和完善事業單位監督管理的需要。
過去,對事業單位機構的管理方式,主要是行政審批,手段單一,規范性也弱;對事業單位成立後的活動情況,機構編制部門缺少必要的監督,普遍存在著一次審批「定終身」的不足。同時,由於事業單位的有關事項未經依法核准登記,有關部門在對事業單位進行管理時,也缺乏界定依據。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可在以下四個方面加強和完善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一是運用法制手段,使管理更加規范;二是通過年度報告制度,實現對事業單位的「跟蹤」管理,為建立科學的動態管理機制創造有利條件;三是為公安、稅務、社會保障等部門的相關管理提供依據。四是通過證書懸掛、公告和查詢等登記管理手段,將事業單位置於社會的監督之下,為公眾監督事業單位提供必要條件。
(六)保護國家財產,促進事業單位發展的需要。
在沒有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不登記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的情況下,事業單位就要用其全部資產承擔民事責任;部門舉辦的事業單位如果法人資格不明確,還要由國家為其承擔無限責任。這顯然既不利於事業單位自身的發展,也不利於保護國有資產。從公司的發展史看,最初成立的都是無限責任公司,其業主和股東不僅要用公司的全部資產,而且還要用全部個人資產承擔民事責任,實踐證明,這不利於公司的發展,並很快被有限公司的形式所取代。同樣,通過建立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登記事業單位開辦資金的具體數額,就將事業單位的經濟責任限定在開辦資金的范圍之中,從而有效地保護國家財產,促進事業單位的發展。

⑼ 申請設立事業單位法人應當提交哪些文件

法律分析:申請事業單位法人設立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1.事業單位法人設立(備案)登記申請書;2.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登記申請表;3.事業單位章程草案;4.審批機關批准設立的文件;5.擬任法定代表人現任該單位行政職務的任職文件;6.擬任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7.開辦資金確認證明;8.住所證明;9.登記管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相關文件。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第三十七條 申請事業單位法人設立登記,應當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下列文件:

(一)事業單位法人設立(備案)登記申請書;

(二)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登記申請表;

(三)事業單位章程草案;

(四)審批機關批准設立的文件;

(五)擬任法定代表人現任該單位行政職務的任職文件;

(六)擬任法定代表人的居民身份證復印件或者其他身份證明文件;

(七)開辦資金確認證明;

(八)住所證明;

(九)登記管理機關要求提交的其他相關文件。

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事業單位的,還應當提交舉辦單位的法人資格證明文件。

業務范圍中有涉及資質認可事項或者執業許可事項的,需出示相應的資質認可證明或者執業許可證明,並提交其復印件。

閱讀全文

與什麼叫做登記設立事業單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做好財富與幸福的決策 瀏覽:740
結婚三周年怎麼表達愛情 瀏覽:59
兵團九師工作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665
陶瓷杯與骨瓷杯哪個更健康 瀏覽:749
310在愛情數字里什麼意思 瀏覽:134
什麼軟體把自己變美女 瀏覽:395
美女和帥哥的全家福該怎麼畫 瀏覽:311
歐美女人穿什麼衣服好看 瀏覽:821
有哪些表示幸福的詩句 瀏覽:40
幸福生活節節高的兒童舞蹈視頻有哪些 瀏覽:380
老班長說幸福就是什麼補充完整 瀏覽:76
家庭幸福美好如何做 瀏覽:539
肥城和寧陽事業編哪個好 瀏覽:323
美女組團偷項鏈是什麼電影 瀏覽:726
對中醫事業有什麼追求 瀏覽:483
經濟下行該如何面對 瀏覽:457
如何談幸福戀愛 瀏覽:792
中國古代愛情電視劇有哪些 瀏覽:928
合肥和中山哪個經濟發展好 瀏覽:315
紅米note9pro如何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