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一、創辦目的不同
國有企業其目的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中央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而創辦的。
二、投資創辦人不同
國有企業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既包括中央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
中央企業是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事業單位是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三、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是國家的,並且中央企業一定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不一定是中央企業
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規模超大的企業,領導權力比較大,福利待遇也比較好。
❷ 央企是什麼意思
央企,就是關繫到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重要行業及領域的企業,如中石油,中石化,國家電網等。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中央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目前有96家。
二是由財政部、中央匯金公司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金融行業,如中國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保險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中央企業,屬於煙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如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出版集團公司、中國供銷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中國煙草總公司等。
國有企業改革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是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而國有企業發展的根本是制度和機制創新。
國有企業積極推進公司制改革,促進企業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同時,股份制改革和境內外上市有力促進了企業經營機制的轉換,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提高了市場化、國際化運營水平。中央企業及其所屬子企業的公司制股份改制面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70%。
截至2010年底,實現主營業務整體上市的中央企業有43家,中央企業控股境內外上市公司有336家;全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戶數達988戶。中央企業資產總額的52.88%、凈資產的68.05%、營業收入的59.65%都在上市公司。董事會規范運作的制度進一步完善,外部董事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董事會在科學決策、風險防範和加強管理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❸ 事業單位,企業單位,國企,央企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
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企業單位:
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企和私企。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國企:
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規定登記注冊的非公司制的經濟組織。不包括有限責任公司中的國有獨資公司。
央企:
在中國,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范圍是比較窄的。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政府的管理許可權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可以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區別:
事業單位與企業單位的劃分管理是我國特有的模式。企業單位是以盈利為目的獨立核算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它的特點是自收自支,通過成本核算,進行盈虧配比,通過自身的盈利解決自身的人員供養,社會服務,創造財富價值。
企業單位的登記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進行。企業單位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企業單位進行勞動仲裁。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物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拔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央企都是國企,而國企未必是央企。國企是全國所有制企業的簡稱,包括央企在內。央企是中央直屬企業的簡稱,全國目前央企一共157家,都是各行業的領軍企業,例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航等。
央企與國企上屬單位不同,為國資委直接管理,部分央企負責人是有中組部任命。一般國企有隸屬於地方政府管轄的,有歸口於中央其他部委的。簡單說,地位不同,有如部長與市長之差別。
央企多為規模超大的企業,看中國500強,上榜的國有企業,85%以上為央企,規模大,領導權利自然也大,員工福利應該也好。
央企是真正意義上的全民所有制企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
央企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都會明確主業,基本會成為行業內的龍頭企業,大有可為壟斷企業。
❹ 什麼是央企、國企和民營企業該如何更好的區分
我們經常聽說央企,國企,民營企業,這些該如何區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一、央企
央企全稱為中央所屬企業,或是中央直屬企業。大體呢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中央企業,再往下分工,要按照經濟作用上區分。
(1)提供公共產品的央企,比如軍工、電信。
(2)提供壟斷產品的——石油。
(3)競爭性產品行業——工業、建築、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