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 在編的人員年齡到了退休了 那他的編制呢
只要到了退休年齡,辦了退休手續,那麼編制就空出來了,至於給不給沒編制的人,單位有建議權,但決定權在組織部
② 事業單位的人員退休後單位空出的編制怎麼處理
退休以後空出來的編制是留在單位的,單位的編制是核定好的,除非單位的性質改變或縮編。而你單位有退休就有新進員工,新進來的員工可以低充退休人員的編制呀,
③ 事業單位退休後怎樣網上退除編制人員
答:
一般流程是
1,登陸當地社會保障網,需要數字證書。
2,進入企業辦事菜單。
3,先辦理員工退工備案。
4,辦理社保終止。企業只辦理終止手續,不需要轉移。
等社保部門審核。
5,在規定的工作日內可看到結果。審核通過,可列印退工證明,存檔。
其中一聯給員工本人。
④ 事業單位取消編制原有編制人員怎麼辦
1.競爭上崗,事業單位如果被撤銷,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只減不增等政策的影響,原來的事業職工將會失去事業編制,但是他們不可能進入其他財政全額撥款的單位。但是在原單位裡面的一部分員工是可以通過公開競爭,擇優錄取的方式轉到新的單位繼續工作的。
2.自謀職業,大家還可以自己另謀出路。而原單位將會按照職工參加工作的年限給大家一定的工作補助,根據參加工作1年發1個月的基本工資的形式,一次性來進行補償。
3.提前退休,如果其中部分年齡比較大的員工,在距離法定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再就業的能力比較弱,可提前退休的方式進行安置。提前退休,實際上就是內部退養,原單位需要為該職工繳納養老保險,每個月發放基本的生活費涌,到退休年齡後,由單位為該職工辦理退休手續,發放養老金。
事業單位取消編制原有編制人員怎麼辦
⑤ 事業編制人員退休政策
1、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因病不能堅持正常工作要求提前退休的,經同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2、事業單位試行人員聘用制度期間的未聘人員,工作年限滿30年,或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50周歲,且工作年限滿20年,本人要求提前退休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各事業單位正式實行聘用制度後,不再按本條規定執行。
3、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工作年限滿10年,因病經同級勞動能力鑒定機構鑒定,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提前退休。
4、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連續工齡滿10年,現在或曾經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具備下列條件之一的,經所在單位同意,主管部門審核,同級政府人事部門批准,可以退休:
①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10年的;
②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9年的;
③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實際工作年限累計滿8年的。
5、各級地方黨委管理的幹部,符合以上提前退休年齡和條件的,按幹部管理許可權辦理。
事業單位提前退休待遇
1、1993年工資制度改革後我區按照國家規定將退職人員的退職生活補助費提高到50%。對區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准調整如下:
①工作年限滿10年以上的比照同工作年限退休人員的退休費計發比例,對退休人員規定的退休費計發比例)計發退職生活費。
②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仍按規定標准計發退職生活費。
2、根據規定,對機關工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因病完全喪失工作(勞動)能力辦理退職手續的退職生活費標准調整如下:
①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職後的退職生活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②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職後的退職生活費分別按本人退職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20年以上的,按70%計發;工作年限滿10年不滿20年的,按60%計發;工作年限不滿10年的,按50%計發。
法律依據:根據《社會保險法》十六條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⑥ 退休後的事業單位編制怎麼分配
編制是一個單位的規模,不隨人走,人在占編,人走空編。 空編後,按規定補充人員。
⑦ 退休時有12年事業編制怎麼處理
按正常退休流程辦理即可。
1、參公一類事業編制 這一類編制人員他的個人身份就是幹部身份,也就是國家公務員,他們享受和國家公務員完全一樣的待遇,管理規定使用《國家公務員法》所以他們只繳納一險一金分別是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他們退休以後的工資按照退休時候的職位的高低和工齡的長短來套改,由財政發到死去。也就是說參公一類完全參照公務員。
2、參公二類事業編制 所謂參公二類就是參照一類的標準的基礎上稍微有點差距。參公二類的人不一定全是幹部身份,可以是工人這里的工人是指專業技術人員,他們享受的待遇基本和一類相同。就是叫法不一樣,人家幹部走級別他們走職稱。但是理論上說,專業技術崗位和行政管理崗位都是公務員身份。不同是的一個是走的什麼科員;副主任科員;主任科員;副處;正處;一個走的是專業技術1至13級。
3、參公三類 是參照第二類但是他們是的身份是職工,就是工人身份由財政發工資的工人,不是單位聘用來的工人,他們也是走職稱走的是:初級工 中級工 高級工 。
⑧ 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編制退休後收回嗎
退休後的人員是不佔用編制的,會被收回。
⑨ 單位改革原已退休人員怎麼辦
法律分析:對於機構改革前已經退休的人員,或者是人員轉隸開始前退休的人員,按退休時的身份和政策,享受相應的養老待遇,不再溯及既往。尤其是已經退休的事業人員,如果是按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退休的人員,機構改革後,原事業單位改企,在改革前退休的人員,和人員轉隸過程中提前退休的人員,依然按照機關事業人員享受養老保障;原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改為財政全額供給,已經退休的人員,或者符合政策提前退休人員,都是按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保障,不會再重新建立賬戶,按全額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制度執行。行政權力不溯及既往,已經退休的人員,其養老保險不受機構改革影響。
法律依據:《財政部、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改革相關財政政策的通知》 三、關於人員安置和相關政策銜接
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為行政機構或與有關行政部門職能和機構進行整合,在編人員按規定過渡為公務員的,根據公務員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公務員管理等方面的相關政策;其他在編人員仍在事業單位的,執行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工資福利、社會保險相關政策;隨剝離市場經營業務進入轉企改制單位的在編人員,參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的通知》的有關規定執行。對已訂立勞動合同的編外人員,要依法與其變更勞動合同,確需解除勞動合同的,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建立勞動關系但未訂立勞動合同的,應及時訂立勞動合同,確需終止勞動關系的,應依法支付經濟補償。補償資金優先由相關事業單位支付,相關事業單位資產不足的,由事業單位主管部門給予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