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鄉鎮事業單位有哪些有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嗎
各地出台的機構改革方案都不盡相同,但參照管理的都是黨群口。事業單位人員的晉升一般是在事業單位范圍內,公務員崗位有特殊規定的招考除外。
B. 鄉鎮事業單位有哪些
廣義地說,在鄉鎮辦公的事業單位都稱鄉鎮事業單位,包括縣直設在鄉鎮的事業單位和鄉鎮政府管理的事業單位;狹義的說就是鄉鎮政府管理的事業單位。
具體可能包括:
農業科技站、農業機械站、種子站、林業站、水利站、獸醫站、文化站、廣播站、計劃生育服務辦公室等。
縣直單位設在鄉鎮的有中心衛生院、學校、氣象站等,如醫院歸衛生局管,學校歸教育局管。
C. 鄉鎮街道事業單位有哪些
1、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2、由於中國的實際情況,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並且,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鄉鎮事業單位,就是通常所說的「七站八所」。不過,隨著機構改革,各站所基本都撤並整合,和原先大不一樣了。
鄉鎮黨委政府機關設置為行政機構,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機關辦公室,以及紀委、武裝部等,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為公務員身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隨著鄉鎮機構改革以及部門垂直改革,機構設置混亂,隸屬關系混亂,名稱職能混亂,人員編制混亂,給鄉鎮人事管理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變。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D. 和平鎮的政府機構
(一)鎮黨委、政府的主要職能 鎮黨委、政府通過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促進經濟發展、加強社會管理、提供公共服務、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把工作重點從直接抓招商引資、生產經營、催種催收等具體事務轉到對農戶和各類經濟實體進行示範引導、提供政策服務,營造和諧發展環境,提高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水平,依法行政,規范政府行為,保障農民的合法權益,維護農村社會穩定,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1、宣傳法律政策,促進村民自治。貫徹執行法律法規,落實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堅持依法行政,推進民主政治發展,加強基層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 2、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組織指導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完善農業支持和保護體系,推進農業現代化;支持保護農民興辦各種經濟組織,引導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加強社會管理,創造良好環境。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管理,推進政務、村務公開;抓好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加強安全生產,組織搶險救災,實施優撫救助,及時上報和處置重大災情、疫情、險情,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4、發展公益事業,提供公共服務。搞好鄉村公共設施建設和小城鎮建設,發展科教、文化、衛生、體育等各項社會事業;開展社會保障服務,提供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信息,促進精神文明建設。 5、加強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保護轄區內各種經濟組織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調解民事糾紛,化解社會矛盾,接待上訪群眾,處理群體性突發事件,保障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它權利,保證社會公正,維護社會穩定。 6、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它各項工作。 (二)鎮黨政機關內設機構設置和工作職責 根據縣委辦、縣政府辦《關於在全縣開展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的通知》(瓊中辦發[2009]20號)的要求, 按照改革的主要目標和內容,鎮機構設置不搞黨政分開、不搞上下對口不搞一事一職和實行綜合設置的要求,和平鎮黨委和政府設置黨政綜合辦公室(加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牌子)、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計劃生育辦公室」牌子)3個內設機構。 鎮黨政機關內設機構的主要職責分別為: 1、黨政綜合辦公室(加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牌子)主要承擔鎮黨委、政府的日常事務;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穩定、工青婦及各部門各方面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村、鎮環境衛生、路政設施等鎮容鎮貌管理工作。督促檢查有關工作的落實和做好各種統計報表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主要負責村、鎮規劃建設管理和服務;負責經濟建設、農業發展規劃技術推廣、農田水利建設與基本農田保護、第三產業發展規劃、環境與自然資源保護、公有資產管理、農村集體土地管理、投資發展環境的營造等指導工作;負責協調財稅、工商、金融等部門關系及其他與經濟發展相關的工作。 3、社會事務辦公室(加掛「計劃生育辦公室」牌子)主要承擔鎮科教文衛事務,農村新型合作醫療、民政優撫、民族宗教、農村低保、勞動和社會保障等事務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協調與社會事務相關的其他工作;主管全鎮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負責計劃生育法律法規政策和人口理論的宣傳、貫徹和執行;做好人口計劃的編制和統計上報工作。 鎮人大、紀委、人民武裝部、工會、團委、婦聯等機構按有關法律、章程規定設置。 (三)和平鎮農業服務中心 和平鎮農業服務中心隸屬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和平鎮人民政府,是承擔本鎮農業、林業、水利、水產、畜牧業生產技術的推廣、指導和服務,動植物防疫、檢疫,水土保持監測等涉農服務的股級事業單位。 1、負責水稻、蔬菜、熱作等農作物和農村育苗造林的技術推廣服務;承擔農業植物和林業的檢疫工作,協助開展本鎮農作物和林業資源的病蟲害監測與防治;做好農用葯械管理與相關服務。 2、組織開展本轄區內農田水利灌溉服務,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為土肥水資源合理利用提供技術與監測服務。 3、負責水產技術推廣、開展水產技術培訓和漁業技術服務。 4、為畜牧業發展提供管理保障,開展畜牧技術推廣和畜牧疾病的防治,做好動物防疫監督和畜牧疫情測報工作。 5、承擔鎮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工作。 和平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 和平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隸屬和平鎮人民政府,是承擔本鎮文化、體育、廣播、勞動保障、就業指導、人才開發、社區建設和機關後勤等公共服務的股級事業單位。 1、負責本轄區文化、廣播宣傳服務工作,組織群眾開展各種文化、體育活動,繁榮群眾文化、體育事業。 2、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社會勞動保障工作的法律、法規、政策;配合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做好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工作;為企業離退休人員提供政策咨詢、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等各項服務;集中管理企業退休人員的人事檔案;組織企業退休人員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負責本轄區內勞動力資源統計和人才開發服務工作;協助勞動部門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組織勞務派遣和勞務輸出以及為就業困難群體提供就業援助等工作;協助民政部門做好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3、開展文明社區建設,負責社區環境衛生工作。 4、承擔鎮黨委、政府機關後勤及其他服務工作。 六、工作動態 (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通過技術培訓和發展下游產業,提高桑蠶產業產值;以點帶面,發展養羊、養鵝;爭取公司投入,採取公司+農民形式,發展淡水養殖業;發揮農民合作社的作用,促進養豬業的發展等,確保實現農民增收目標。 (二)加強傳統產業管理,鞏固支柱產業發展。2013年是我鎮要繼續加強對傳統產業橡膠、檳榔的管理,鞏固好我鎮的支柱產業發展,確保提高經濟效益。要加強對橡膠、檳榔管理技術的培訓,爭取在管理上出效益,從而增加農民的收入。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加快鎮教師及醫療人員公租房建設,繼續加強農村道路建設,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民房改造等工作。 (四)深入推進農村衛生整治。結合「文明大行動」活動,教育群眾講文明、講衛生。繼續完善清理垃圾設施,對各村垃圾進行集中處理。 (五)深入開展綠化寶島工作。繼續抓好林田、新民、貝灣、崖早鄉村公園建設,把鄉村公園打造成我鎮「綠化寶島」工程的靚麗名片,結合秋季多雨時期,挑選適宜秋季種植的樹種,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爭取提前完成縣下達造林任務。 (六)依法行政,管理協調好各項社會事務。繼續加大各類惠農、支農政策的政策宣傳,繼續抓好計劃生育、農村教育、社會保險、小城鎮建設等各項工作。 (七)加快旅遊項目的開發。做好飛水嶺項目的跟蹤開發、土地徵用等各項工作,積極和華宇集團合作,爭取把長興村打造成一個生態農業旅遊的民族風情小鎮。 (八)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抓好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建設、使用和管理,對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進行統一規劃,周邊環境衛生整治,在村級便民中心建立e-pose機服務點,方便群眾查詢、轉賬匯款;深入實施「聯村富民」工程,充分調動聯村工作隊的駐村熱情,努力幫助建成一些群眾要求最迫切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繼續加大幹部隊伍培訓力度,就村級組織換屆選舉知識對村幹部進行輪訓;繼續落實村幹部坐班制,強化村級幹部日常辦公意識,鞏固坐班制度落實成效。 (九)依法做好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我鎮嚴格按照《黨章》、《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基層組織選舉工作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等法律法規及相應的程序進行。並且組織幹部參加村級組織換屆選舉工作有關法律法規的培訓,確保整個換屆工作中的各個環節,都是嚴格依法,按程序辦事,為村民選出新一屆農村領導人。
E. 鄉鎮有哪些單位是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
鄉鎮一級沒有參公單位的,除了鄉鎮政府部門,剩下的都是鎮直單位和各系統的派出單位。如派出所、財政所、民政所、學校等。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派出所、城管所、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這些所不一定都是事業單位,還有是公務員編制的單位,還有些是當地自己規定的查補、自籌等類型的事業單位。即便在事業所里上班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同一類型的編制人員,有些可能是公務員,有些是事業,有些是差補等,如派出所。
(5)海南瓊中各鄉鎮的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參公管理」即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中除工勤以外的管理人員稱為參照公務員管理機關(單位)工作人員。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機關單位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群團機關,如團委、科協、婦聯等人民(群眾)團體,因其使用行政編制,但無具體行政職能,因此稱作參公群團機關工作人員;
還有一類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此類單位多是黨政機關的下屬二級單位,比如檔案局、史志辦、漁政監察大隊、城管執法局、勞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執法大隊、金融辦、旅遊局、關工委、組織部黨員電教中心、社保局、供銷社等。
F.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指哪些單位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政機關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司法所、人民法院駐鄉鎮的流動法庭或者固定法庭、鄉鎮派出所;事業單位包括有編制的中小學,有編制的鄉鎮衛生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6)海南瓊中各鄉鎮的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G. 鄉鎮事業單位有哪些有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嗎
有,很多事業單位都參照公務員管理的。
不管你在哪個崗位工作,都有晉升的機會,關鍵是看你自己努不努力。
不過事業單位也是要參加考試的吧,具體去你們當地的人事考試網上看看吧
H.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有哪些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有農技站、經管站、農機站、畜牧站、計劃生育服務所、文化站、漁技站、村建站、統計站、勞動保障所、林業站、水利工作站等。
I. 鄉鎮下屬事業單位包括什麼單位
包括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
事業單位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國務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屬事業單位14個,有國資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29個,稅務總局、工商局等直屬機構18個,以及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0 個,現有事業單位包括十八大類,包括高等教育事業單位、中等教育事業單位、基礎教育事業單位、成人教育事業單位、特殊教育事業單位等。
(9)海南瓊中各鄉鎮的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具體所屬:
1、中央直屬事業單位: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人民日報社、求是雜志社、光明日報社、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2、全國人大直屬事業單位:全國人大培訓中心、全國人大信息中心、中國人大雜志、全國人大圖書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人民大會堂管理局。
3、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