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簡述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的關系
黨章第四十九條中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就明確規定了黨和共青團的關系。
黨是共青團的領導者。共青團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展工作,共青團的工作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和方向前進。黨通過共青團吸引、團結和帶領廣大青年,使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各級共青團組織在黨的各級組織的領導下,通過各種適合青年特點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在工作、學習、社會活動等方面廣泛地聯系廣大青年,把整個青年一代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使他們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鍛煉成為共產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共青團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共青團要堅決擁護黨的綱領,積極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帶領廣大青年完成好黨交給的各項任務。各級共青團組織應當及時向黨反映廣大青年的意見和要求,並有責任向黨組織提出建議。共青團擔負著協助黨組織培養和造就千百萬具有共產主義覺悟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任務,並源源不斷地向黨組織推薦優秀團員入黨。
明確黨和共青團的關系是從關懷整個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長著眼的。共產主義事業是億萬人民的事業,青年是我們的未來,是我們事業的希望。我們黨對青年一代的關懷和教育是通過多種渠道來進行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和幫助。
黨的十六大黨章將中國共青團「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修改為「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將會更加激勵廣大青年把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同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結合起來,積極投身於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
⑵ 新時代的四有青年,是哪四有
四有青年是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青年。
中國共產黨始終把青年看作是推動歷史發展和社會前進的重要力量。毛澤東同志把青年生動地比作早晨八、九點鍾的太陽,指出青年是整個社會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號召廣大青年走與工農群眾相結合的道路。
鄧小平同志指出,青年一代的成長,正是我們事業必定要興旺發達的希望所在,勉勵廣大青年爭當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江澤民同志指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希望廣大青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人民緊密結合,為祖國奉獻青春。胡錦濤同志指出,青年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一支重要力量,希望廣大青年與時代同步伐、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齊奮斗。
(2)廣大青年是共產主義事業的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堅持用全面的、辯證的、發展的眼光來認識和看待青年。馬克思主義在誕生之初,就把關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投向未來,把共產主義事業的前途命運與青年的成長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馬克思曾經指出,「歷史不外是各時代的依次交替」;「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
列寧深刻闡述了無產階級政黨與青年之間的緊密聯系:「我們是未來的黨,而未來是屬於青年的。我們是革新者的黨,而青年總是更樂於跟革新者走的。我們是跟舊的腐朽事物進行忘我斗爭的黨,而青年總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爭中去。」
⑶ 什麼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什麼
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包含著兩層含義:第一,共青團在政治上、組織上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共青團的領導者,共青團是黨領導的革命力量的一部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擔負著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歷史任務。共青團是黨用來團結教育青年一代的群眾組織,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黨的領導是共青團存在和發展的根本保證。團章規定,團中央委員會受黨中央委員會的領導,團的地方組織和基層組織受同級黨的委員會領導,並同時接受上級團組織的領導。團的各級組織都應在黨的領導下,根據青年的特點和需要,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第二,明確了共青團是由青年中的先進分子所組成,是先進性和群眾性的有機統一體,從而把共青團與一般群眾組織區別開來。
⑷ 共青團的性質
共青團的性質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團組織,受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管轄;同時,受中國共產黨的委託領導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工作,指導中華全國學生聯合會開展工作。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源頭,主要是青年群體。即青年群體的形成是青年團產生的組織基礎。新文化運動的興起是青年團產生的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青年團產生的理論基礎。
團徽: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團徽的內容為團旗、齒輪、麥穗、初升的太陽及其光芒,寫有「中國共青團」五字的綬帶。它象徵著共青團在黨的思想的光輝照耀下,團結各族青年,朝著黨所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
宗旨:
堅決貫徹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團結全國各族青年堅定不移跟黨走,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為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
⑸ 共青團的性質是什麼
答案
中國共青團的性質共青團的性質是共青團的內在規定性,它揭示了共青團組織的本質特徵。團章把共青團組織的性質表述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共青團的性質,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這是團的性質的根本點,是黨的建團路線的核心部分。
中國的青年團組織,是中國共產黨發起並組建起來的,黨在自身建設發展過程中,組織和領導了共青團。每當重大的歷史轉折關頭,都是黨為共青團指明方向,確定任務,領導共青團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發展壯大。在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上,許多有志青年曾經多次興會結社,創立過不少青年群眾團體和政治組織,希望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團結的力量,去開創強國富民的事業,做過許多重大貢獻,但他們無不是曇花一現。只有共青團,才能經久不衰,幾遭厄運而未亡,始終充滿著頑強的青春省活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黨支部正確領導。黨的領導是共青團的生命線,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仍是這樣。
共青團的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它是一個群眾組織,但又不同於一般群眾組織,它既具群眾性,又具先進性,是先進性與群眾性的統一。共青團的先進性主要表現為: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帶領團員為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共同理想英勇奮斗,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民主政治建設中發揮模範作用。共青團的群眾性主要表現為:在努力維護全國人民的整體利益的同時,積極代表和維護青年的具體利益,使團的組織制度和活動方式更民主化,群眾化,積極開展適應青年特點的活動,發揮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群眾性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先進性以群眾性為基礎,群眾性以先進性作保證,兩者互為條件,相輔相成。只有使共青團的先進性和群眾性兩個方面都得到切實的加強,才能增強團的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二、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
把共青團辦成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共產主義的事業的需要和青年的要求,引導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是列寧在創建俄國共青團之初就已確立的原則。他在《青年團的任務》中指出:"青年團和所有想走向共產主義的一般青年都有應學習共產主義。"當前,學習共產主義,就要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把實現共同理想同實現各個行業,各個地方面和部門的發展目標和建設任務結合起來,同各自崗位職責和人生追求結合起來,共同努力,艱苦奮斗,為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貢獻青春。
共青團強調"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是有其特殊意義的。因為共青團雖然具有教育性質,但又不同於一般學校,主要不是課堂教學,而是通過實踐;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通過活動。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方式多種多樣,其中主要有以下三種方式:一是社會活動。指的是公益活動和為公共服務的活動。二是職業活動。指的是各行各業的本職工作。三是實際斗爭。指的是我們黨根據革命形勢需要所開展的各種斗爭。在這種實際斗爭中,青年可以提高拒腐防變的覺悟和能力,成為堅強的清醒的革命者。由於青年不是生長在真空里,特別是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經濟、政治文化領域里各種思潮不可能影響著他們。所以,在實際斗爭中教育和鍛煉團員青年,已成為共青團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
共青團把實踐活動作為培養教育青年學習共產主義的主要途徑,並不意味著排斥或者忽視對理論的學習,而是為了更准確地規定共青團在共產主義教育事業中的特殊作用,堅持理論聯系實際,防止克服那種坐而論道,言行不一的惡習。
三、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中國共產黨自建立青年團之日起,就把它看作是自己的親密助手和後備軍。黨的十二大把助手和後備軍聯在一起作為團的性質之一載入黨章,既完整地體現了黨團之間的親密關系,又說明我們黨的事業需要有新生力量來繼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靠青年一代來完成。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對共青團的助手和後備軍作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具體地說,它的作用應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黨的十六大精神,把助手作用發揮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帶領團員青年完成黨交給的各項任務,成為建設社會主義三個文明的英勇突擊隊。
2、主動關心青年的學習、勞動和生活,傾聽青年的呼聲,及時向黨和政府反映青年的意見和要求,勇於同一切摧殘青年身心健康,嚴重危害青年正當權益的現象作斗爭,使共青團真正成為青年利益的社會代表。
3、協助黨做好培養教育青年的工作,使共青團成為黨的事業勝利發展必不可少的"人才庫"、"預備隊"。
4、積極參加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參與社會協商對話,協助黨支部和政府處理、協調社會上各種與青年利益有關的問題,在政府行政部門與青年之間架起相互理解、信任的橋梁,促進社會的安定和繁榮,促進青年的健康成長。
團章規定:「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這就是共青團的性質。
⑹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廣大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急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是廣大青少年在實踐中學習鍛煉提高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有力助手和聯系廣大團員青年的紐帶。
各級共青團組織在同級黨委和上級團組織領導下,通過各種適合青年特點的生動活潑的方式,在工作、學習、社會活動等方面廣泛地聯系廣大青年。
把整個青年一代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使他們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鍛煉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和共產主義事業的可靠接班人。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我們的國家正在走向繁榮富強,我們的民族正在走向偉大復興,我們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廣大青年是共產主義事業的什麼擴展閱讀:
19世紀前葉,中國青年的社會屬性開始萌芽,局部、自發的青年工作開始醞釀。但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任何一種政治力量或社會力量從來沒有形成科學的青年觀,從來沒有認清青年群體的社會本質與群體價值,從來沒有實現青年客體性和主體性的有機結合。
從來沒有通過青年組織來有效地組織青年和服務青年。只有馬克思主義青年觀及其發展中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青年運動理論體系,才科學地揭示了青年群體的本質屬性、社會地位、成長主題、根本任務、主要特徵、發展路徑和未來趨勢等重要方面。
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推動青年群體和青年工作發展呈現出全新的發展方向、發展道路、發展空間和發展路徑。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必將為新形勢下的青年發展拓展新空間、開辟新道路。
其中,創新發展是青年發展的本質和第一要務,協調發展是青年發展的基礎和基本原則,綠色發展是青年發展的要求和規律體現,開放發展則是青年發展的前提與實現路徑,共享發展是青年發展的必然和社會支持。
中國共產黨以「五四青年」為原型,賦予青年群體新功能和構建青年群體發展的新內涵。19世紀下半葉開始倡導的「少年中國」理念,再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擔負民族獨立和國家興亡重任的「青年崇拜」理念。
雖然把目光投向了青年,但前者的特性無法確定,就難免成為懸浮的世紀之夢;後者無現實路徑可以依託,只能陷於虛無的神聖。「五四運動」使青年群體成為獨立的社會力量站在歷史前台,由此獲得了自身的獨特社會屬性。
「五四青年」的內涵,隨著時代發展而不斷豐富和完善,使青年群體從「年輕人壓制」的封建桎梏中解放出來,為「少年中國」和「青年崇拜」找到了現實路徑,實現了青年革命與解放青年、青年創造與創新青年的有機結合。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98.黨和共產主義青年團是什麼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社會變遷中的中國共產黨與中國青年
⑺ 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什麼的新時代好青年
廣大青年要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做能吃苦的新時代好青年。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新時代青年要有不怕苦的意志品質、拿出能吃苦的闖勁干勁,不避難、不畏難,把吃苦當作一種磨練。要沉下身子苦幹實干,在廣闊的基層天地中磨練自己,在復雜艱苦的環境中,努力創造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成長為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
⑻ 共青團的性質是什麼
共青團的性質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原名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共青團中央委員會受中共中央委員會領導,共青團的地方各級組織受同級黨的委員會領導,同時受共青團上級組織領導。
1922年5月,團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廣州舉行,正式成立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5年1月26日改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9年5月4日共青團中央頒布共青團團徽。1982年12月召開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第十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章程》。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現階段的基本任務是:
1、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貫徹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青年,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
2、不斷鞏固和擴大黨執政的青年群眾基礎,努力為黨輸送新鮮血液,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積極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參考資料----中國共青團網)
⑼ 黨,團,隊的關系,黨是什麼,共青團是什麼,少先隊是什麼
中國少年先鋒隊的創立者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委託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直接領導中國少年先鋒隊。
中國共產黨(簡稱中共)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簡稱共青團)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廣大青年在實踐中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是中國共產黨的助手和後備軍,所以共青團受黨的領導。
中國少年先鋒隊(簡稱「少先隊」)是中國少年兒童的群眾組織,是少年兒童學習共產主義的學校,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預備隊。
(9)廣大青年是共產主義事業的什麼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名稱由來
1920年8月,陳獨秀在上海發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早期組織。1920年9月1日,陳獨秀在《新青年》發表的《對於時局之我見》一文中,曾稱「吾黨」為「社會黨」,後來才改稱為「共產黨」。
最早提出「中國共產黨」這一名稱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儉學的他,在給毛澤東寫的兩封信中,詳細地研討了共產黨問題,提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它是革命運動的發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部。」
他在對西歐各國共產黨特別是俄國共產黨考察的基礎上,提出了具體的建黨步驟,其中包括「明目張膽正式成立一個中國共產黨」。
在此前後,陳獨秀在上海,李大釗、張申府在北京也通過信函討論了黨的名稱問題,決定採用「共產黨」作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名稱。
⑽ 中國共青團的性質
是青年的先鋒隊是共產黨的後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