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分別指什麼
人員經費支出是指直接用於公務員個人部分的支出,具體包括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等。
公用經費支出是指行政單位為完成工作任務用於設備設施的維持性費用支出,以及直接用於公務活動的支出,具體包括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其他費用等。
(1)公用事業費用怎麼算擴展閱讀:
人員經費按照國家預算收支科目的劃分,包括工資、補助工資(如副食品價格補貼、冬季取暖補貼、民辦教師補助費等)、職工福利費、離休退休人員費用和人民助學金等項。
行政、事業單位發給個人的撫恤金、出國實習和留學人員生活費、收養人員生活費等,也屬人員經費。人員經費,應根據定員編制和開支標准,編列預算,掌握開支。教育事業費中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的比例,是研究教育經費內部分配的重要內容。計算學校教育成本時,人員經費中與培養人才無關的費用(如離退休人員經費、撫恤金等)應予扣除。
⑵ 日常公用經費包括哪些
事業單位人員經費、公用經費分別指什麼
行政單位的經常性支出按性質分為人員經費支出和公用經費支出。
(1)人員經費支出。
人員經費支出是指直接用於公務員個人部分的支出,具體包括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等。
基本工資。它是國家 *** 給予行政單位工作人員勞動報酬的主要形式,包括標准工資(由基礎工資、職務工資、工齡津貼以及國家規定的地區生活費補貼等組成)、半脫產人員生活費補貼、保留工資等。
補助工資。它是基本工資的補充和延伸,是對在職職工生活、工作方面的補貼,包括冬季取暖費補貼、職工上下班交通費補貼、小單位伙食補貼、糧油補貼等。
其他工資。它是在基本工資、補助工資之外,發給行政在職人員的屬於國家規定的工資總額范圍內的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等。
職工福利費。它是用於增進職工物質福利,幫助職工家屬解決生、老、病、死等方面的困難所支付的費用,包括工會經費、福利費、探親路費、獨生子女保健費、遺屬生活困難補助、喪葬費、職工因工負傷住院治療期間伙食補助費、公費醫療經費、洗理費等。
社會保障費。它包括丁國家規定交納的各項社會保障費、職工住房公積金以及尚未劃轉的離退休人員費用等。
(2)公用經費支出。
公用經費支出是指行政單位為完成工作任務用於設備設施的維持性費用支出,以及直接用於公務活動的支出,具體包括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其他費用等。
公務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用於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費用開支,包括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差旅費、取暖費、會議費、租賃費、車船保養修理費、機動車船用油和燃料費等。
業務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為完成專業所需的消耗性費用開支和購置低值易耗品的費用,包括縣以上黨派團體業務費、宗教業務費、外事部門及其他行政單位的臨時出國人員制裝費、差旅費、國外生活費補貼和外賓差旅費、招待費、有關部門的大宗賬簿、表冊、票證、規章制度、資料、材料的印刷費等。
修繕費。它是指行政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設備購置費。它是指行政單位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設備購置費。包括一般設備購置、專業設備購置、車輛購置、圖書購置及其他購置等的費用。
其他費用。它是指除以上各項費用之外的費用。
經常性支出的核算,通過設置「經費支出——經常性支出」二級科目進行,並在二級科目下按財政部門統一規定的「目」、「節」級支出科目設置明細賬。
發生支出時:
借:經費支出——經常性支出
貸:銀行存款或現金
支出收回或沖銷轉出時:
借:有關科目
貸:經費支出——經常性支出
年終結賬後,「經費支出——經常性支出」科目無余額。
行政單位的基本支出包括哪些
行政單位的基本支出,是指行政單位為保障其機構正常運轉、完成日常工作任務而編制的年度基本支出計劃。
行政單位基本支出的內容包括人員經費和日常公用經費兩部分:
1、人員經費,包括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和社會保障費等。
2、公用經費,包括公務費、小型設備購置費和修繕費、業務費和業務招待費等。
除了基本支出,行政單位的支出還包括項目支出。項目支出是除基本預算支出以外財政預算專項專款安排的支出。包括基本建設、有關事業發展專項計劃、專項業務費、大型修繕、大型購置、大型會議等項目支出。
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哪些?
答:教學業務與管理、教師培訓、實驗實習、問題活動、水電、取暖、交通差旅、郵電、儀器設備及圖書資料等購置,房屋、建築物及儀器設備的日常維修維護等。不得用於人員經費、基本建設投資、償還債務等方面的開支。教師培訓費按照穿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
行政事業單位的公用支出包括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支出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發生的支出。主要包括:
1.人員經費支出,是指為了開展專業活動的需要,用於個人方面的開支。如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其他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助學金。
2.公用經費支出,是指為了完成事業活動,用於公共服務方面的開支。包括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和其他費用。
公用經費及專項經費明細表
在電子表格上按領導關注的重點(這個你平常要注意觀察聆聽領導問得最多、最關心的經費內容,按照領導詢問頻率排序)設置一個表格,如同多欄式明細賬一樣,設置明細科目名稱,用函數設置好小計、累計,然後錄入數據,就會自動生成小計、累計,領導一問你就列印出來,只要數字輸入及時,列印出來的就是即時數據。
試試看。前提是對電子表格非常熟練。
公共財政預算公用經費包括哪些?
不叫公用經費,應該是商品和服務支出,具體包括辦公費、印刷費、咨詢費、手續費、水費、電費、郵電費、取暖費、物業管理費、差旅費、因公出國(境)費用、維修(護)費、租賃費、會議費、培訓費、公務接待費、專用材料費、被裝購置費、專用燃料費、勞務費、委託業務費、工會經費、福利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等。
事業單位經費來源包括哪些?
首先中央財政撥款(統稱全額);地方財政撥款(差額);自負盈虧(自收自支);
把公用經費用作專項花掉違反了什麼規定
《中央部門財政撥款結余資金管理辦法》
第二章 基本支出結余的管理
第六條 中央部門基本支出結余包括中央級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經費結余和公用經費結余。基本支出結余原則上可以結轉下年繼續使用,用於增人增編等人員經費支出和日常公用經費支出,但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間不得挪用,不得用於提高人員經費開支標准。事業單位按現行財務管理制度規定,由財政撥款提取轉為事業基金的結余,也納入本辦法關於基本支出結余資金的管理范圍。
該文件網址
《事業單位財務規則》
第二十一條 事業單位的結余(不含實行預算外資金結余上繳辦法的預算外資金結余),除專項資金按照國家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外,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職工福利基金,剩餘部分作為事業基金用於彌補以後年度單位收支差額;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
(2006年5月30日財政部令第36號)
第二十一條 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等應當進行必要的可行性論證,並提出申請,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後,報同級財政部門審批。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事業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用於對外投資、出租和出借的資產實行專項管理,並在單位財務會計報告中對相關信息進行充分披露。
第二十二條 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事業單位利用國有資產對外投資、出租、出借和擔保等行為的風險控制。
第二十三條 事業單位對外投資收益以及利用國有資產出租、出借和擔保等取得的收入應當納入單位預算,統一核算,統一管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五十一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的規定進行處罰、處理、處分:
(一)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的;
(二)擅自佔有、使用和處置國有資產的;
(三)擅自提供擔保的;
(四)未按規定繳納國有資產收益的。
什麼是公用經費
公用經費是行政事業單位用於日常辦公、 業務活動方面的經常性開支。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 一般的將行政事業單位公用經費劃分為辦公費等七項:公用經費中的會議費、車輛大修費、設備購置費、 修繕費和專項業務費。它們都納入專項經費管理范疇。
公用經費按單位編制內實有在職人數核定, 對超編人員財政不供給任何公用經費。 各單位要根據財政部門的核算定額, 結合本單位工作任務和收支計劃的安排,做到增收節支,量財辦事。 財政部門對各單位公用經費一律實行「包死定額, 超支不補, 結余留用」辦法。
日常公用經費比上年多情況說明怎麼寫
第一,說明實際數據;
第二,說明數據變化過程和路徑;
第三,合理的經費增長,予以肯定和解釋;
第四,不合理的經費增長部分,確認如何減少。
⑶ 公用事業費用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公務費。行政單位用於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費用開支,如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
業務費。行政單位為完成專業所需的消耗性費用開支和購置低值易耗品的費用,包括縣以上黨派團體業務費、外賓差旅費、招待費等;
修繕費。行政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設備購置。費行政單位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設備購置費,包括一般設備購置、專業設備購置、車輛購置、圖書購置及其他購置等的費用;
其他費用。指除以上各項費用之外的費用。
法律依據:《行政事業性收費標准管理辦法》 第四條 收費標准實行中央和省兩級審批制度。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省級政府")的價格財政部門按照定許可權審批收費標准。未列入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的收費項目,一律不得審批收費標准。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包括中央駐地方單位,下同),以及全國或者區域(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實施收費的收費標准,由國務院價格、財政部門審批。其中,重要收費項目的收費標准應當由國務院價格、財政部門審核後報請國務院批准。
除上款規定的其他收費標准,由省級政府價格、財政部門審批。其中,重要收費項目的收費標准應當由省級政府價格、財政部門審核後報請省級政府批准。
⑷ 公共事業費包括哪些
電費、水費、廢物處理費、污水處理費、燃氣供應費、交通費、通訊費、寬頻費等。
公用事業費,也稱為公用事業價格,由企事業單位收取的供居民使用的公共事業費用。
簡介
城市和鄉鎮中供居民使用的電報、電話、電燈、自來水、公共交通等企業的統稱。
廣義則包括涉及城市供水、市政公用設施、公交車、計程車、戶外廣告、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公廁、路燈、燃氣、廣場、下水管道、城市養犬、市政工程管理在內的所有企事業單位。
⑸ 微信公共事業費是什麼費用
由微信支付的公用事業賬單,可通過微信錢包消費明細和付費通賬戶交易記錄兩個途徑查找。
廣義的公共收費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體的收費,包括管理性收費和財政收費。現代意義的公共收費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務或實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規費,以及政府對其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費。
城市和鄉鎮中供居民使用的電報、電話、電燈、自來水、公共交通等企業的統稱。
廣義則包括涉及城市供水、市政公用設施、公交車、計程車、戶外廣告、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公廁、路燈、燃氣、廣場、下水管道、城市養犬、市政工程管理在內的所有企事業單位。
廣義的公共收費:
是指以政府部門為主體的收費,包括管理性收費和財政收費。現代意義的公共收費是指政府向公民提供特定服務或實施特定管理所收取的規費,以及政府對其所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而直接向使用者或收益者收取的使用費。
1、公共收費不以盈利為目的。公共收費目的主要是對社會事務進行管理。
2、公共收費不應降低公共商品的消費效率,不降低公共商品的正常消費水平。
3、成本效益原則。公共收費應節約成本,減少浪費和低效投入,最終實現收費管理成本的最小化和資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4、受益性原則。公共收費必須嚴格體現負擔與受益相對應的原則,即誰受益誰付費。
⑹ 公共事業費是什麼費用
公共事業費是指居民為負責維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公司繳納的費用。
包括電費、水費、廢物處理費、污水處理費、燃氣供應費、交通費、通訊費、寬頻費等。
公共事業是指負責維持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的事業。公共事業處在自然壟斷之下,可能是由於政府的控制之下,而如果是私營的則會被行政法規所監督。一般所說公用事業包括電力、供水、廢物處理、污水處理、燃氣供應、交通、通訊等。
⑺ 日常公用經費支出范圍
公用經費包括哪些
【1】公務費
行政單位用於日常行政管理方面的費用開支,如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
【2】業務費
行政單位為完成專業所需的消耗性費用開支和購置低值易耗品的費用,包括縣以上黨派團體業務費、外賓差旅費、招待費等;
【3】修繕費
行政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和租用公房租金,以及不足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4】設備購置費
行政單位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設備購置費,包括一般設備購置、專業設備購置、車輛購置、圖書購置及其他購置等的費用;
【5】其他費用
指除以上各項費用之外的費用。
綜上所述,公用經費包括五大費用,即公務費、業務費、修繕費、設備購置費、其他費用,希望以上回答對大家有所幫助。
拓展資料:
公用經費按單位編制內實有在職人數核定, 對超編人員財政不供給任何公用經費。 各單位要根據財政部門的核算定額, 結合本單位工作任務和收支計劃的安排,做到增收節支,量財辦事。 財政部門對各單位公用經費一律實行「包死定額, 超支不補, 結余留用」辦法。
在經營性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中公用經費為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之和。
經費分為維持經費和發展經費。
前者指維持原有行政事業單位機構及規模的人員經費和公用經費;
後者是指在計劃年度內,經批准新增加的機構、人員或其他事業項目所需的經費。原單位增加少量人員,不增設機構和不擴大事業項目的,屬於自然增長,不作為發展經費。
公用經費常包括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和其他費用。
⑻ 上年度公共事業費欠繳率怎麼算
公共事業欠費繳率:全年欠交金額=全年應交經費-全年度實交經費=全年撥交經費工資總額×2%×40%-全年實際上交經費。由於各單位按月計提工會經費時,本月應計提數額是以上月工資總額為計算依據的,因此,對計算欠交金額帶來一定麻煩。中,摸索出了計算欠交金額的三種方法,並在不同的范圍內起到了作用。一是簡便法。計算公式:某年度欠交金額=該年度工資總額×2%×40%-該年度實際上交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