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哪些機構屬於事業單位和公務員
答:學校、醫院、房管中心、園林中心、環衛中心、企業服務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文化服務中心等均屬於事業單位。政府機關(住房城鄉建設局、發改局、交通局、水務局等)、黨政機關(紀委監委、組織部等)、政法機關(公安局、法院、檢察院、司法局等)等機關公務人員屬於公務員。
B. 哪些屬於公務員單位
公務員單位主要包括五類:
1、政府組成部門:這是《公務員法》所指的正式的公務員單位,包括政府辦公室、財政局、發改局、教育局、農業農村局、自然資源局、文化旅遊局等各個與人們生活十分貼近的政府部門。政府部門為行政機構,幹部使用行政編制,為公務員身份,工人使用工勤編制,為輔助人員。各級政府級別不同,政府部門數量不同,最小的縣區行政部門數量為23個,最大的省會城市,行政部門有50多個。省級政府組成部門一般為60個,部委更多一些。
群團機關總共有28個之多,但縣區一級,一般只有工青婦才是使用行政編制的群團機關,而其他科協、文聯、殘聯等都是參公事業單位,其他群團機構根據需要設立,大多為掛牌機構,或者職能由其他單位代為承擔。因工作職能原因,以及行政機構個數限制較小,行政編制更多,市級以上使用行政編制的群團機關逐漸增多。
5、公檢法司部門:即公安局、法院、檢院、司法局、政法委五個部門。政法委是黨委部門,司法局為政府組成部門,分別代表黨委和政府,統管政法工作。公安局也算是地方政府工作部門,法院檢院為省級垂直管理部門。
在地方黨政部門組成中,公檢法一般單列,之所以把政法委和司法局拉進來,因為根據機構和編制管理規定,這五個部門都使用行政編制中,單獨為政法部門設立的「政法專項編制」。也就是說,公檢法司和政法委中的幹部使用政法專項編制,為公務員身份,這也是這些部門享受每月1200元政法津貼的人員范圍。
政法公務員同樣也可以在黨政機關公務員崗位自由轉任。根據改革,人民警察今後將不再使用地方政法專項編制,其職級並行也和公務員有所不同,縣區一至四級警長對應一至四級主任科員,不同的是不受名額限制,兩年一晉升,條件更為優待。
C. 公務員和事業人員的區別,哪些單位屬於事業單位
一、職責不同
1、公務員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中行使國家行政權利、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國家公務員分為政務和業務兩類。政務類公務員,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組織法進行管理,實行任期制,並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
業務類公務員按照中國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實行常任制,國家公務員執行憲法、組織法和國家公務員法以及國家公務員條例規定的職責。
2、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二、福利待遇不同
1、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發放,並根據國家財政狀況進行調資。同時公務員的保險福利、錄用、提升、退休、辭退、辭職等是也是按照《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的規定執行。
2、事業單位人員的工資收入一般不受國家約定,由各事業單位根據市場情況而定。事業單位人員享受的保險福利是按照國家有關的社會保障規定執行,一般要逐步實行社會化。事業單位人員的錄用、提升、退休、辭退等是按照國家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執行。但事業單位對人員的管理許可權要大一些。
三、編制不同
1、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中和省公務員考試來選撥。
2、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公務員的政治素質:
1、必須具有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
2、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密切聯系群眾,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3、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勇於開拓前進。
4、模範遵紀守法,樹立清正廉潔的公僕形象。
5、刻苦學習,勤奮敬業,不斷加強知識積累和經驗積累。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公務員、網路-事業單位
D. 那些工作單位人員屬於公務員
根據公務員法中有關公務員范圍的界定和有關部門對公務員范圍的司法解釋,中國公務員法所界定的具體范圍,或哪些人可以納入公務員管理和參照公務員進行管理,大致應包括五個方面:
/>
/>一是國家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所有工作人員,包括政府機關、人大和政協機關;
/>
/>二是法官、檢察官納入公務員范圍的同時,根據其職務特點和公務員法第三條的規定,另行設置法官、檢察官職務,與法官法、檢察官法相銜接;
/>
/>三是除工勤人員以外民主黨派機關工作人員與共產黨機關工作人員一樣納入公務員范圍,這是中國單一制國家管理體制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的現實管理需求;
/>
/>四是除工勤人員以外的人民團體和群眾團體的機關工作人員,鑒於其性質雖然不同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但在傳統管理上歷來屬於幹部范圍,經批准對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
/>五是根據一百零六條規定,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E. 公務員是指哪些單位
公務員是指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的單位。
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在中國,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
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國務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於其職位特殊性,需單獨管理的,可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公務員的智力素質:
智力是公務員的基本素質之一,智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公務員對於問題的觀察、理解和思考。智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考力和想像力。
普通人智商大體相當,只是不同的人對於智力的各個方面稍有側重,有人長於抽象邏輯思維,有人長於形象思維,有人長於觀察,有人敏於反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務員
F. 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不是公務員。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是兩碼事,事業單位其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是帶有公益性質的機構。事業單位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詳細閱讀: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詳細閱讀:事業單位是公務員嗎?
事業單位五大特徵:1、提供公共服務;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
事業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而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
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G. 事業單位屬於公務員嗎
目前事業單位大概分為三種,其中一種是行政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是按照法律和有關規定代為機關履行一定職責的事業單位,其工作人員屬於行政編制,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另外還有很多組織和機構也履行一定社會職能,但不是直接履行黨和政府職能,比如說:各級團委、婦聯、工會等等單位,其工作人員也是行政編制但不是公務員身份,他們是機關工作人員,也可叫做行政編制,工資標准與公務員相同。但是如果您的單位是參公事業單位則可以參加公務員遴選。
(7)哪些事業單位是屬於公務員擴展閱讀:參照公務員管理編制的人員到機關工作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式調入,另外一種是借調的形式。
H. 國家公務員的單位都有哪些單位
市政法機關:
法院。檢察院。司法局。公安局。
市政府委辦局:
市府辦。房管局。科技局。財政局。審計局。 質監局。人事局。發改委。檔案局。招商局。信訪辦。安全辦。文化局。食品葯監局。信息產業局。城管辦。畜牧局。知識產權局。林業局。 體育局。糧食局。勞動保障局。民宗局。衛生局。采購中心。環保局。地震局。公積金中心。人口與計生委。民政局。民航管理局。社保中心。
無委辦。就業服務中心。信息中心。方誌辦。國資委。教育局。國土資源局。建設局。氣象局。交通局。水務局。農業局。外經貿局。行政服務中心。工商局。電業局。廣電局。檢驗檢疫局。旅遊局。市委委辦局。市委辦公室。市委組織部。市紀委。市委宣傳部。台辦。文明辦。市委政法委。市委統戰部。市委政研室。共青團委。
人民團體:
總工會。科協人。婦聯。殘聯。工商聯。社科聯。
公務員分為:選調生、國家公務員考試招考的職位、省市級公務員招考的職位,選調生是培養國家幹部的後備軍,國家公務員是直接歸屬於國家管轄,省市級的公務員是歸屬於省市級單獨進行管轄的。
I. 事業單位算是國家公職人員嗎
事業單位編制中有的屬於公職人員。有的只能被稱為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或者叫體制內的工作人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完全屬於公職人員。
公職人員是公務員,屬於國家的政府部門的工作人員,不管是地方工作的公務員,或者在地區工作的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的工作性質,而且工資全部是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從事的主要是社會公益性工作,或者說是非營利性的工作,屬於事業編制,和國家公職人員有著本質的區別。有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但不屬於公務員序列。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三條 本條例適用於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
第十條 國家公務員的級別分為十五級。
職務與級別的對應關系是:
(一)國務院總理:一級。
(二)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二至三級。
(三)部級正職,省級正職:三至四級。
(四)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四至五級。
(五)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五至七級。
(六)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六至八級。
(七)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七至十級。
(八)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八至十一級。
(九)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九至十二級。
(十)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九至十三級。
(十一)科員:九至十四級。
(十二)辦事員:十至十五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J. 哪些部門屬於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中央事業單位,包括以下:
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機關:
1、中央黨校。
2、中央編譯局。
3、中國外文局。
4、中國浦東幹部學院。
5、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
6、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註: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2008年被列入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10)哪些事業單位是屬於公務員擴展閱讀: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機關:
1、中國地震局及其省級地震局。
2、中國氣象局及其市(地)級以上垂直管理機構。
3、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
4、國家行政學院。
5、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
6、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及其派出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