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亦稱M型結構(Multidivisional Structure)或多部門結構,有時也稱為產品部式結構或戰略經營單位.事業部制最早是由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斯隆於1924年提出的,故有「斯隆模型」之稱,也叫「聯邦分權化」,是一種高度(層)集權下的分權管理體制.
事業部制是分級管理、分級核算、自負盈虧的一種形式,即一個公司按地區或按產品類別分成若干個事業部,從產品的設計,原料采購,成本核算,產品製造,一直到產品銷售,均由事業部及所屬工廠負責,實行單獨核算,獨立經營,公司總部只保留人事決策,預算控制和監督大權,並通過利潤等指標對事業部進行控制.也有的事業部只負責指揮和組織生產,不負責采購和銷售,實行生產和供銷分立,但這種事業部正在被產品事業部所取代.還有的事業部則按區域來劃分.
總結事業部制組織結構,有以下四大主要特點
⑴按企業的產出將業務活動組合起來,成立專業化的生產經營管理部門,即事業部.如產品品種較多,可按產品設置若幹事業部;在銷售地區廣、工廠分散的情況下,企業可按地區劃分事業部;如果顧客類型和市場不同,還可按顧客(市場)成立事業部;
⑵在縱向關繫上,按照「集中政策,分散經營」的原則,處理企業高層領導與事業部之間的關系;
⑶在橫向關系方面,各事業部均為利潤中心,實行獨立核算;
⑷企業高層和事業部內部,仍然按照職能制結構進行組織設計.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的優點是企業行政首腦可以擺脫日常事務,集中精力考慮全局問題;事業部實行獨立核算,更能發揮經營管理的積極性,更利於組織專業化生產;各事業部之間比較和競爭有利於企業的發展.事業部制組織結構的缺點是公司與事業部的職能機構重疊,構成管理人員浪費;事業部實行獨立核算,各事業部只考慮自身的利益,影響事業部之間的協作,一些業務聯系與溝通往往也被經濟關系所替代.
事業部制組織結構適用於規模龐大,品種繁多,技術復雜的大型企業,是國外較大的聯合公司所採用的一種組織形式,近幾年我國一些大型企業集團或公司也引進了這種組織結構形式.
Ⅱ 時代事業部是幹啥的
宣傳,營銷唄。
時代事業部,
就是緊跟時代步伐,
做好宣傳與營銷
用最時尚,最潮流的,方式,
做好宣傳工作,
吸引時代主力,
青年人的注意。
Ⅲ 想問新時代公司是干什麼的
新時代公司全稱,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原料採收、科研、生產、銷售、培訓、服務於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包含4個子公司、3個事業部和31個銷售分公司。
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成立於1995年3月,是中國新時代控股(集團)公司的控股子公司,隸屬於中國節能環保集團公司,總部設在北京,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是直銷行業內首批獲得直銷牌照的內資企業之一,也是行業內唯一一家央屬企業。
2006年8月16日,新時代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獲得國家商務部頒發的《直銷經營許可證》,是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
更多關於新時代公司是干什麼的,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85fe3c161582756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Ⅳ 快推戰略升級,中車時代完成事業群拆分
電車匯 消息:2021年2月25日,中車時代電動 汽車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時代」)在最新建成的湖南常德新能源客車生產基地舉行了隆重的開工儀式,並宣布成立電動客車事業部,就在今日,中車時代電動客車事業部正式揭牌。
據電車匯了解,在中車時代電動客車事業部成立的同時,中車時代正在快速推進新能源 汽車 板塊組織結構的調整,依託中車時代原有體系,拆分出了客車事業部、環衛車事業部、專用車事業部、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事業部。
數據顯示,2007年成立的中車時代2019年、2020年新能源客車銷量連續兩年突破5000輛,進入國內客車行業第一陣營,另據電車匯數據統計顯示,以四川省為例,中車時代電動客車在2020年全年共計實現銷售新能源客車超300輛,局部市場佔有率已超越行業龍頭宇通客車,位居該區域第一。
在新冠疫情持續波動的背景下,中車時代率先實現客車事業部的拆分,顯然是全面布局商用車電動化、推動新能源 汽車 全產業鏈布局的重要戰略。然而,中車時代又為何在2021年之初選擇做出這樣的戰略調整?
對新能源 汽車 行業而言,中車時代這樣的大型企業全面調整戰略既讓人驚喜又帶來了挑戰,驚喜的是,全面擁護商用車電動化的企業又多了一家,但是對細分市場的參與者而言,卻是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在軌道交通產業持續創新的背景下,中國中車集團新能源 汽車 產業已然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政策、市場雙輪驅動,產業加持事業群拆分
過去幾年時間里,我國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已經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今日工信部部長肖亞慶接受采訪時表示,近年來工信部和國家有關部門聯合出台了大約60多項支持政策和舉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新能源 汽車 產業相關的基礎材料、基礎零件、電機、電控、電池及整車各方面都取得了實質性突破,新能源 汽車 產銷量連續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計推廣了超過550萬輛。
而支持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政策仍在不斷發布。在最新發布的《新能源 汽車 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提出了到2035年純電動 汽車 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的發展願景,為未來15年新能源 汽車 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而公共領域用車至少就包括公交、出租、環衛、物流配送等領域。
這一規劃對部分地區還有非常明確的要求,要求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 汽車 比例不低於80%。而根據中辦、國辦發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實施方案》,從2016年至今陸續明確了實施方案的地方有福建、江西、貴州、海南,並且這一名單還在持續更新中。
除了這一國家層面的長遠規劃,在公共領域, 汽車 產業的主管部門工信部已經就《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行動計劃》多次徵求意見,下一步將會同相關部門一起啟動推動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的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大在公交、出租、環衛、物流配送等領域新能源 汽車 的推廣力度。
在產業政策扶持及行業自身的發展下,新能源 汽車 的成本優勢也逐步顯現出來,尤其是在購置成本上。2015年新能源 汽車 開始大規模發展之時,無論是何種車型都無法離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補貼。而到了2021年,國家補貼已經退坡到可以忽略的階段,無論是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也都不再過分關注國家補貼,大家都開始關注產品本身。
能夠引起這些改變的重要原因就是技術的進步及成本的降低。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動力電池的均價從2015年的2400元/kWh下降到2020年的1000元/kWh,動力系統的均價從2015年的25000元/套下降到2020年的14000元/套,五年時間里,這些核心零部件的價格幾乎腰斬。價格降低的同時,品質卻在不斷提升,如今這些新能源核心零部件已經可以承諾8年質保,徹底打消購買者的後顧之憂。
從國家的政策走向來看,其指向性非常明確,而中車時代作為一家以客車為主的新能源商用車企業,依託於中國中車集團的眾多產業,如果要拓展至商用車全產業鏈並不困難,如今有了明確的政策指引和成熟穩定的市場,並且新能源 汽車 的成本優勢也已經顯現,中車時代在「十四五」的開端之時推進組織結構調整屬實是順應潮流。
四大事業部各有千秋
電車匯從中車時代內部了解到,中車時代組織結構調整完成後,將形成這樣的組織架構。
第一是客車事業部,客車業務將依託最新建設的湖南常德生產基地,該基地實際投資超過40億元,是一個年產2萬台的現代化客車超級工廠。工廠佔地面積超千畝、採用了全球最先進的生產設備,可以實現關鍵工藝裝備自動化、信息化,使用各類機器人、機械手超過千台套。目前客車業務部的團隊已經完成剝離,原中車時代旗下的客車業務骨幹員工已經在客車事業部就位。
第二是環衛車事業部,環衛車業務將依託於中車時代在株洲的生產基地,未來中車時代在株洲的生產線將全部調整為環衛車產線。
第三是專用車事業部,專用車生產將在無錫基地開展,依託於中車時代2018年通過增資擴股的方式並購的一汽客車(無錫)有限公司,也就是如今的無錫中車新能源 汽車 有限公司。
第四是動力系統及核心零部件事業部,這項業務調整要放大至中國中車集團來看。目前中國中車集團體系內的中車株洲電機有限公司、成都中車電機有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及中車時代動力系統分公司配套的產品都進入了新能源 汽車 推薦目錄,據電車匯統計,2020年全年新能源商用車中配套中國中車集團旗下這幾家公司動力系統的產品公告數量位列第三。從這些實際成果來看,中車時代依託於中國中車集團,本身就有非常優秀的動力系統技術及人才儲備。
不僅如此,為推動動力系統業務的開展,2020年5月份中車時代還成立了長沙中車智馭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智馭」),該公司負責人由原中車時代營銷中心總經理薛峰調任,足見中車時代對動力系統業務的重視。而據電車匯了解到,作為中國中車集團旗下的整車業務核心,中車時代動力系統分公司有著中國中車集團技術儲備最完善的團隊,堪稱中國中車集團核心技術的大腦,未來不排除中車時代動力系統分公司與中車智馭合並。
市場改變催生企業變革
盡管新能源 汽車 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新能源城市客車這一業務已經從明星階段開始走向瘦狗階段。
我們先來看看新能源城市客車的需求量。2015年3月,交通運輸部提出到2020年,城市公交、出租和城市物流配送等領域的新能源 汽車 總量要達到30萬輛,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車達到20萬輛。也就是說最初定下的目標是5年賣出20萬輛。
不過後來增速超過了預期,到2018年,新能源城市公交車保有量已達到30萬輛,提前完成了2015年的推廣目標,於是在同年7月,交通運輸部將推廣總量調整為60萬輛。
新能源城市客車的市場究竟有多大呢?電車匯從中國道路運輸協會了解到的信息是,我國的新能源公交車每年的需求量不會超過20萬輛。
但是目前行業的產能顯然已經超過了這一水平,前幾年興起的投資換市場讓眾多車企在全國各地廣泛布局了產能,電車匯依據公開資料統計,僅僅銀隆一家布局的新能源客車產能就接近5萬輛。而行業龍頭企業宇通、中通等也備足了產能。
市場容量只有這么大,但是參與者眾多,產能已經遠超實際需求量,新能源城市客車已經進入了產能過剩的階段。對於任何一家客車企業而言,要想繼續實現增長,必須不斷開拓新的業務。
眾所周知,新能源城市客車普遍依賴地方財政撥款購車,但受疫情影響,2020年地方財政收入銳減,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年北京、上海、重慶、廣州等城市的財政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以天津市為例,其2020年地方財政收入為1920.8億元,同比下滑20.3%
地方財政收入減少,但是購車需求仍然有,那就只有兩條路,要麼暫緩購車,要麼壓縮預算。無論是哪種選擇,帶來的直接影響就是行業萎縮並且進入低毛利率階段。
目前中車時代其產銷規模已經進入了國內客車行業第一梯隊,上險數據顯示,2019年中車時代新能源客車銷量5102輛,位列行業第四,2020年中車時代銷量為5200輛,僅次於宇通客車和金龍 汽車 集團,位列行業第三。對於中車時代這樣的企業,在進入到一定階段之後,必然經歷一次深刻的組織變革。
據電車匯統計的新能源 汽車 推薦目錄信息顯示,中車時代2018年的客車申報數量達到高峰,隨後產品數量呈下降趨勢;但是中車時代從2020年開始布局環衛車,當年即申報了13款車型。剛起步的環衛車業務在2020年就完成了超過1億元的銷售額,目前宜賓、株洲等地已經開始批量投放中車的環衛車,環衛車業務有了良好的開端,並且有著廣泛的市場前景,將環衛業務獨立成事業部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文章摘自 電車匯 20210301 發自北京
Ⅳ 時代事業部是幹啥的
時代事業部是指以某個產品、地區或顧客為依據,將相關的研究開發、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結合成一個相對獨立單位的組織結構形式。
它表現為,在總公司領導下設立多個事業部,各事業部有各自獨立的產品或市場,在經營管理上有很強的自主性,實行獨立核算,是一種分權式管理結構。
事業部制又稱M型組織結構,即多單位企業、分權組織,或部門化結構,具有很強專業性和指導性,是不可或缺事業部門。
Ⅵ 北汽福田時代事業部是國企嗎
北汽福田是國企。北汽福田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田汽車)是一家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北京總部位於北京市昌平區,資產近861億元,品牌價值1328.67億元,員工近4萬人,是一個管理中心。在北京、天津、山東、河北、湖南、湖北、遼寧、廣東、新等九個省市,設有車輛及零部件業務部門。研發分公司分布在中國大陸、日本、德國、台灣等國家和地區的大型企業集團。
Ⅶ 比亞迪23個事業部和3個研究院分別研究和生產什麼
比亞迪23個事業部和3個研究院分別研究和生產什麼?比亞迪23個事業部和3個研究院分別研究和生產什麼? 第一事業部產品:3c產品結構件,包括金屬外殼,玻璃外殼,充電器第二事業部產品:3c電池,動力電池第三事業部產品:塑膠外殼第五事業部產品:手機ODM第六事業部產品:IGBT及IC,太陽能第八事業部產品:華為手機組裝第九事業部產品:EMS第十一事業部:整車組裝第十三事業部:汽車模具第十四事業部:電動汽車電源,電機,電控第十五事業部:汽車電子第十六事業部:汽車內飾件第十七事業部:變速箱,發動機,專用車第十八事業部:叉車第十九事業部:電動大巴第二十一~二十三事業部:雲軌,雲巴中央研究院:電子材料及新技術研究汽車工程研究院:汽車設計及研究電力工程研究院:儲能技術研究 @2019
Ⅷ 株洲南車時代有哪些分公司
株洲時代新材、株洲時代電氣、風電事業部、電動汽車事業部、國變中心、時代絕緣、時代工塑,還有北京時代、寶雞時代、寧波時代等
Ⅸ 有沒有朋友知道中網時代有哪幾大事業部啊
好像有5大事業部,具體是什麼你去他們官網看一下
Ⅹ 時代事業部共分幾個工廠
時代事業部是指以某個產品、地區或顧百客為依據,將相關的研究開發、采購、生產、銷售等部門結合成一個相對獨立單位的組織結構形度式。它表現為,在總公司領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