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考事業單位需要考哪些科目
考事業單位需要考試科目:
1、行測
事業單位行測的考查方式有三種形式:一種形式與國考、省考相同,試卷只考行政職業能力考試。;一種形式是,一張試卷中分為公基和行測兩部分,通常各佔一半的分值;還有一種形式是一張試卷中包括公基、行測、寫作三部分。
2、申論、寫作及其他主觀題
在事業單位考試中通常演變為《綜合應用能力》科目,考查內容上,側重考查閱讀理解、綜合分析、語言表達、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
3、公共基礎知識
事業單位考試相對於公務員考試而言更簡單,其中的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就相當於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部分,但難度相對降低。
從考試范圍上來講,一般涉及政治、經濟、管理、公文、事業單位概況、道德、科技人文等知識。從考查方式上來看,絕大多數題目為識記性考題。
4、專業科目
專業科目考試內容涉及領域較廣,衛生系統常見考試科目為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知識等,如醫學影像學,內科護理學等;或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知識;教育系統常見考試內容如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及各學科專業知識等。
考事業單位報考條件:
報考條件是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紀守法;品行端正,良好的思想道德品德;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具有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報考崗位所需學歷、職稱、專業和技能條件等。每個地方事業單位的報考條件不同,具體參考報考地的招考公告。
事業單位考試的報考條件一般要求考生具備大專及以上學歷,考生所報考的部門及崗位不同,要求的學歷也不同,具體以招考單位發布公告的招考要求為准。
基本報考條件有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崗位所需的專業或技能條件;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崗位所需的其他條件。
㈡ 事業單位考試科目具體是哪些
公務員考試筆試北京市和國家均只考行測、申論,個別省有公共基礎和專業課,警察加心理測驗和體能測試;事業單位考試一般考行測(多數包含公共基礎)、申論,或行測、公共基礎,個別考公文寫作,部分加專業測試 。
公務員考試筆試和面試基本上各佔一半,有的46開,少數37開。一般設置總分最低線,個別設單科最低線;事業單位考試筆試和面試基本上各佔一半,有的46開,一般無最低分數線。
(2)哪些事業單位需要考公共基礎擴展閱讀:
一、試題難度
公務員考試較難(試題難不意味著難以考取,難度僅是因為報考人數多而必須增加考試的區分度);事業單位考試較容易(試題簡單不意味著容易考取,因針對具體每次考試的報考人數少,試題簡單即可區分優劣。
二、考試用書
全國各省市事業單位考試教材沒有統一的標准,且國家不指定教材,市面上的所有關於事業單位考試的教材都是各個培訓機構自己編寫的。
三、面試
面試在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主管機關的指導下,由招聘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按備案的面試方案組織實施,面試方案的備案應在面試前一周完成。
達到筆試 合格分數線的應聘人員,根據招聘計劃和招聘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比例依次確定面試人選。筆試合格人數出現空缺的崗位,取消招聘計劃;達不到規定招聘比例的,按實有合格人數確定。面試人選確定後,由招聘單位張榜公布並通知本人。
面試結束後,按筆試成績和面試成績計算應聘人員考試總成績。筆試成績、面試成績、考試總成績均計算到小數點後兩位數,尾數四捨五入。根據考試總成績,確定進入考核體檢范圍人選。
㈢ 考事業編需要考哪些科目
考事業編需要考事業編需要考《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公共基礎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專業課》等科目,但報考崗位表不同,考試科目也會有所差異,也有一些地區會考申論寫作,具體要以考試公告為准。
一、考事業編需要考哪些科目
1.5月聯考:5月事業單位聯考是多省份同一時間考試,考試科目是《職業能力傾向測驗》和《綜合應用能力》,試卷根據崗位分為ABCDE類,其中A類是綜合管理類、B類是社會科學專技類、C類是自然科學專技類、D類是中小學教師類、E類是醫療衛生類。
2.省內統考:各省事業單位統考時間不一,考試科目是《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傾向測驗》,但各省不一樣,具體要以各省人社網站發布的招聘公告為准。
3.事業單位單招,考試科目一公告為准,一般也是《公共基礎知識》加上專業科目,不同崗位專業科目不同,主要有教師崗、衛生崗、計算機崗、融媒體崗等。
二、事業編考試內容
1.《職業傾向能力測驗》內容包括行測歷年真題、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常識判斷、言語理解以及資料分析等。
2.《綜合應用》主要考察應考人員的綜合分析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提出問題以及解決問題能力,貫徹執行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等多項能力。
3.《公共基礎知識》對公共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履行義務的必備能力和素質。
考事業編需要考哪些科目
㈣ 事業單位考試有哪些科目
事業單位考試科目,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不盡相同,具體到某個省(市、自治區)某個市或者部門更是各有各的考試科目,需要查看當地的考試公告。
一、公共筆試科目
全國各省市的筆試公共科目並不完全統一,通常是考下面四個科目中的一個或者多個,具體需要看該地區的招聘公告(簡章)中對於考試科目是如何規定的。其中,綜合應用能力和申論,不會同時都考,只會選擇其中之一。
(一)公共基礎知識
公共基礎知識,有的地區稱之為綜合基礎知識、綜合知識、通用知識,涵蓋時事、政治、哲學、經濟、歷史、地理、科技、人文、法律、公文、管理學、職業道德等常識考點。
本質上就是公務員考試行測中的常識判斷題。但不同的是,公務員考試中的常識判斷題均為客觀題(單項選擇題),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除了客觀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外,還會有主觀題(公文改錯題、案例分析題、材料分析題、簡答題、論述題、作文題等)。這里的「作文題」,與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類似,所以往往被稱為「小申論」,給定材料比申論少,題量一般是一道題,要求寫一篇議論文。
(二)職業能力傾向測驗
與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科目相比,僅缺少「行政」兩字。不過,考試題型、知識點和考查方式實際上與公務員考試行測是一樣的。試題難度比公務員考試小。
(三)綜合應用能力
有的地區,試卷均為主觀題,有的地區試卷中既有主觀題,也有客觀題。
主觀題的題型包括辨析題、簡答題、公文改錯題、案例分析題、作文論述題等。
客觀題的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有的地區只考單選,有的地區既考單選也考多選。
試題中融合了時政、法律和社會熱點,做題時需要用到《申論》寫作的能力。其中的作文題,與公共基礎知識情況一樣,也是與公務員考試中的申論類似。
值得說明的是,有些地區會根據職位類別,將《綜合應用能力》分為ABCDE五類試卷。試題有不同的題型和知識點側重。具體請點擊查看:事業單位招聘分類考試大綱(2015年版)。此大綱不強制執行,因此只有部分地區有所參照和借鑒,大部分地區並沒有使用。
(四)申論
考查方式和題型與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一致。試題難度比公務員考試小。近年來,直接考《申論》這一科目的地區很少。大多是吸收申論的考查形式和能力測查要素,在《公共基礎知識》或者《綜合應用能力》考「小申論」。
二、專業加試科目
報考一些特殊的專業技術崗位的,一般需要另外加考專業知識。比如報考醫院的護理崗位,需要加考護理學專業知識。具體需要看該地區的招聘公告(簡章)中對於專業科目是如何規定的。事業單位考試的專業科目通常有以下幾種:
(一)文秘專業知識
(二)管理專業知識
(三)計算機專業知識
(四)財務會計專業知識
(五)醫學基礎知識
(六)臨床醫學專業知識
(七)護理學專業知識
(八)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知識
【特別提示】
有的地區和單位的單獨小型事業單位招聘,不考公共科目,而是只考專業科目。具體考什麼在招聘公告(簡章)中會有說明,考生須留意。
㈤ 事業單位中哪些單位需要考公共基礎知識
在貴州,除了教師和醫生是考所學的專業知識,其他的單位都是考公共基礎知識,其他省份的不知道怎麼樣,要看各地人事局的要求,不同的地方招考方案有一定的差異。
㈥ 報考事業單位考試都考些什麼,公共科目考試都包括什麼
公共考試科目是公共基礎知識
由於地方不同,招聘單位不同,考試科目也有不同。綜合全國事業單位的招考情況,筆試主要涉及的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綜合知識/綜合基礎知識)、職業能力測試、申論三類,專業科目考試內容涉及則比較廣泛。衛生系統常見考試科目為衛生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知識等;教育系統常見考試內容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及各學科專業知識等。下面就根據不同的招錄系統來介紹相應的考試科目。
市教育局、農業局、水利局、文化局、糧食局、環保局、衛生局、安監局、勞動局、婦聯等部門招聘筆試科目設置為:《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測驗》。採用封閉筆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一般為120分鍾。面試和筆試的比例,筆試佔60%,面試佔40%(有省市的事業單位筆試面試的比例為50%對50%)。筆試內容:政治、時事、法律、職業道道德等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題型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很多單位只設客觀題。
市教育局、農業局、水利局、文化局、糧食局、環保局、衛生局、安監局、勞動局、婦聯等部門招聘筆試科目設置為:《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測驗》。採用封閉筆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一般為120分鍾。面試和筆試的比例,筆試佔60%,面試佔40%(有省市的事業單位筆試面試的比例為50%對50%)。筆試內容:政治、時事、法律、職業道道德等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題型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很多單位只設客觀題。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測試應試者對公共基礎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包括政治(含時政)、法律、經濟、公共管理、公文寫作、職業道德、人文、國情等方面。試題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客觀性試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主觀性試題主要為病文評改、案例分析、綜合分析、寫作等,主要考察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
《職業能力測驗》,職業能力測驗主要考察適應事業單位崗位要求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試題包括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四個部分,一般情況為單項選擇題。
(6)哪些事業單位需要考公共基礎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2、411號令),事業單位不屬於政府機構,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他並不是屬於政府機構,而公務員是做為政府機構的。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主要是從事醫學、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工作的。
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這就跟企業單位有很大的區別。企業一般是自負盈虧。事業單位的財政通常是由國家予以補助。但讓補助也分兩個方面,一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二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疾病預防控制、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3、自主事業單位
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編制的分類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事業編制
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適用單位主要有: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事業單位待遇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多數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對新進的人員,包括事業編制的人員在審查檔案後,交給人才中心保管。另外國家也在積極推行事業單位人員僱傭制這將逐漸改變事業單位編與企業編的差距。
㈦ 公基是什麼哪些人考
報考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考生需要考公基,部分報考國家及地方公務員的考生也要考公基。
公基就是公共基礎的簡稱,《公共基礎知識》是事業單位錄用考試的重要科目,是一門涉及諸多人文學科的綜合性的基礎知識總集,包括政治、經濟、法律、管理、人文、科技、時政、國情省情等知識范圍,主要側重考察報考者的對公共生活中涉及的各類基礎性常識的認知和掌握程度。
公文寫作考查的知識點多且細致,需要考生反復記憶,但題目難度不大,且重題較多,只要考生吃透重要知識點,舉一反三,公文試題便不會失分。
㈧ 事業單位考試一般都考什麼科目
事業單位考試的考試內容分幾種的,
第一種是考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是一些基礎知識,如馬哲、鄧論、國家機構、行政法、刑法、民法、公文、公務員法等需要背的知識),以選擇題,判斷題和論試題為主。
第二種種是考行政能力測試,第三種考申論。
統考筆試科目按報考崗位分為兩類:
應聘管理崗位的人員考《公共基礎知識(一)》; 應聘專業技術崗位的人員考《公共基礎知識(二)》。
《公共基礎知識(一)》的主要內容:政治、經濟、法律、人文、管理、國情省情等常識,判斷推理,言語理解與表達,寫作。
《公共基礎知識(二)》的主要內容:政治、經濟、法律、人文、自然、科技、國情省情等常識,判斷推理,資料分析,英語,寫作。
大部分事業單位考試都是考一門《公共基礎知識》和申論,每個招考單位,用的題目都不一樣,有的題目和公務員考試差不多,甚至更難,也有的題目會容易些。
總體水平上看平均難度要比公務員考試難度低一些,因為它這個選拔比例沒有公務員高。
由於地方不同,招聘單位不同,考試科目也有不同。
綜合全國事業單位的招考情況,筆試主要涉及的公共科目考試內容為公共基礎知識(綜合知識/綜合基礎知識)、職業能力測試、申論三類,專業科目考試內容涉及則比較廣泛。
衛生系統常見考試科目為衛生基礎知識、醫學基礎知識、護理基礎知識等;教育系統常見考試內容有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教育法律法規及各學科專業知識等。
下面就根據不同的招錄系統來介紹相應的考試科目。
一.市教育局、農業局、水利局、文化局、糧食局、環保局、衛生局、安監局、勞動局、婦聯等部門招聘筆試科目設置為:《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測驗》。
採用封閉筆試,滿分100分,考試時間一般為120分鍾。面試和筆試的比例,筆試佔60%,面試佔40%(有省市的事業單位筆試面試的比例為50%對50%)。
筆試內容:政治、時事、法律、職業道道德等公共基礎知識和職業能力,題型有客觀題和主觀題,很多單位只設客觀題。
《公共基礎知識》,主要測試應試者對公共基礎知識的了解掌握程度及運用能力,包括政治(含時政)、法律、經濟、公共管理、公文寫作、職業道德、人文、國情等方面。
試題分為客觀性試題和主觀性試題。客觀性試題包括選擇題、判斷題等;主觀性試題主要為病文評改、案例分析、綜合分析、寫作等,主要考察綜合分析和文字表達能力。
事業單位考試又稱事業編制考試。
這項工作由各用人單位的人事部門委託省級和地級市的人事廳局所屬人事考試中心(事業單位,考試中心命題和組織報名、考試並交用人單位成績名單,部分單位自行命題組織實施)。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國務院第252、411號令),事業單位不屬於政府機構。
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他並不是屬於政府機構,而公務員是做為政府機構的。一般情況下事業單位主要是從事醫學、教育和文化等方面工作的。
事業單位不是以盈利為主要目的,這就跟企業單位有很大的區別。企業一般是自負盈虧。事業單位的財政通常是由國家予以補助。
但讓補助也分兩個方面,一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如學校等,二是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如醫院等。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疾病預防控制、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
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
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
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3、自主事業單位
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由於不需要地方財政直接撥款,因而一些地方往往放鬆對它的管理,造成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有不斷膨脹的趨勢。
㈨ 那些公務員考試要考公共基礎知識
1、國家公務員考試分為筆試和面試兩部分。其中筆試分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筆試的內容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兩科,有關情況詳見當年《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考查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2、專業科目主要針對一些特殊專業的職位。報考中央對外聯絡部、中央編譯局、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商務部、文化部、國家旅遊局、全國友協等部門日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德語、朝鮮語(韓語)等7個非通用語職位的人員,還將參加外語水平考試,考試大綱請在相關招錄部門網站查詢。報考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特殊專業職位的人員,還將參加專業考試,考試大綱請在考錄專題網站,中國銀監會、中國證監會網站分別查詢。
綜上,公務員國考科目里是沒有《公共基礎知識》科目的,該科目更多的是出現在各類事業單位招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