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是全額撥款的好還是差額撥款的好
一、概念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二、包括內容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差額撥款單位的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這些單位的人員工資構成中固定部分為60%,非固定部分為40%。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三、作用不同
1、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單位除財政撥款外沒有其他的收入,或其他的收入很少,當然爭取全額撥款好,這樣人員的工資、基本獎金就有了保障。如單位的其他收入很多,還是差額撥款好。因為差額撥款下,財政對單位的監控較少,單位自由度更大。
2、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⑵ 事業單位全撥,差撥,自收自支哪個好
事業單位主要分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三種性質。
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屬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其中一些單位已參照公務員管理(參公)。全額事業單位編制嚴格控制,人員待遇有保障,但工資收入是事業單位中最低的。
綜合醫院等單位屬差額撥款事業單位,人員費用由國家財政撥款,其他費用自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差額撥款單位要根據經費自主程度,實行工資總額包干或其他符合自身特點的管理辦法,促使其逐步減少國家財政撥款,向經費自收自支過渡。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國家不撥款,核定的人員工資待遇是事業單位中最高的。其中一些單位將在相關部委的扶持下推向市場,一些單位將會被打包重組或徹底剝離。
好的標准因人而易,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⑶ 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有什麼區別
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的區別為:
1、定義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是按照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一類的事業單位。
2、穩定性不同。二者相比較,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穩定性好一些。全額事業單位是基於跟著國家進行調控,存在著一定的穩定性;而差額事業單位存在的變動可能性非常大,存在很大不確定的因素。因此,也影響著工作的穩定性。
3、范圍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有圖書館、文化館、各級公辦學校、黨校、檔案局、文化中心、農業局下屬的森防管理事業單位、動物疫病控制中心、城建局下城市維護管理的如園林處等。而差額事業單位包括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除此之外,自收自支管理的事業單位主要是一些原來國有企業的行業主管局。
⑷ 全額和差額事業編有什麼區別
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1、財政撥款不同: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全額事業編制的全額由財政撥款。2、單位性質不同:差額事業編制多數是醫院和部分景點;全額事業編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等。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一是公益屬性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公益性質更為明顯,本身不參與經營活動,不產生經濟收益;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具有一定公益服務項目,但自身通過服務和經營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
二是單位發揮的職能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比如中小學校、基礎科學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文化體育、公共衛生等;差額補款的事業單位屬於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比如高等學校、實用性的科研院所、文化演出單位等。
三是經費來源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全部由財政全額撥款,包括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辦公經費等全部來源財政開支;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是按照差額部分進行撥款,自身會產生一定的收入來源,比如醫院,文化體育部門的部分事業單位等。
四是職業年金記賬方式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年金,除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以外,單位繳費部分實行虛賬管理,待工作人員退休時再由財政撥付記實;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單位繳費部分還是個人繳費部分,都是按照實賬進行管理。
五是工作人員的收入不同。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待遇,要按照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工資管理辦法執行,工資要全部納入財政預算,只能在財政預算的范圍內支付;差額事業單位由於有一定的經營收入,除了基本工資以外,大部分收入來源於績效工資,平均收入水平會高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⑸ 差額編制與全額編哪個好
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其經費來源全部由財政全額撥款,包括人員的工資、社會保險、辦公經費等全部來源財政開支。這種單位公益性質更為明顯,屬於公益一類的事業單位,本身不參與經營活動,不產生經濟收益,一般為單純的履行政府職能或者是執法部門。
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財政部門只給一定的費用,其餘不夠的部分由單位自己籌集,這種單位一般屬於公益二類的事業單位,有公共服務職能並且但自身通過服務和經營要產生一定的經濟收益,比如醫院等有收入的又承擔政府社會職能的單位。其它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主要有高等學校、實用性的科研院所、文化演出單位等。
綜合來看,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穩定性更好,而差額撥款事業單位可能工資會有起伏,有的單位效益好工作人員工資可能就會高些,如果單位效益不好了,那麼工資待遇可能就比全額的要低一些。
⑹ 差額編制與全額編哪個好
差額事業編和全額事業編的區別主要包括以下兩點:
1、財政撥款不同: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全額事業編制的全額由財政撥款。
2、單位性質不同:差額事業編制多數是醫院和部分景點;全額事業編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編制人員適用勞動合同法。
除了個人繳費部分實行實賬管理以外,單位繳費部分實行虛賬管理,待工作人員退休時再由財政撥付記實;差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無論是單位繳費部分還是個人繳費部分,都是按照實賬進行管理。
分類:
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如城管、學校、農技站等。
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賓館、培訓中心、設計室等。
⑺ 全額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哪個好全額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的區別
全額事業單位和差額事業單位兩者都不錯,關鍵是所在單位,想干什麼工作等等,沒有一定的可比性。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這種管理形式,一般適用於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的事業單位;如學校、科研單位、衛生防疫、工商管理等事業單位,即人員費用、公用費用都要由國家財政提供。採用這種管理形式,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差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即對有經常、穩定業務收入的單位,採取全面核算、收支掛鉤、以收抵支的管理形式。既按定員定額指標核定的單位年度經費預算總額與單位創造的收入之比,支大於收的差額部分由國家預算補助,收大於支的部分上交國家財政。也可以說差額是按基數加增長的方式由財政負擔,也就是財政給一部分,剩下的單位要自收自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