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醫院的單位性質是什麼
醫院屬於私營和國有性質的單位。如果醫院的上一級單位是企業還是衛生局,如果是衛生局就是事業單位。私營的話就是企業的,醫院就不是事業單位。
國有醫院為事業單位,這主要是指公立醫院、政府舉辦的醫院。因為,事業單位,只有政府投資舉辦、公益性才能使事業單位。正因為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的醫院,所以,才能有政府財政撥款資助。公立醫院分部級、省級、市級、縣級、鎮級、村級等。醫院的上級監管部門是當地的衛生監督管理局。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如果是國有,就填上級醫院,如果是私營,就填公司名。
鄉鎮衛生院、縣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屬於差別撥款事業單位。婦幼保健院(醫院)、皮膚病防治中心、血吸蟲病防治站、防疫站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高級崗位:
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具備較長工作年限、較多工作經驗及較高業務水平的工作人員。一般負責主管和引導相關專科的臨床工作、科研等。
中級崗位:
主治醫師:本科畢業5年以上尚未獲得副主任醫師的工作人員,具備一定工作經驗和業務水平,能主導本專科基本工作,並能培訓和指導下級醫師。
初級崗位:
住院醫師:醫學本科畢業1年至5年以內的工作人員。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貳』 屬於衛生事業單位的有哪些
衛生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級各類公立醫院、婦幼兒童醫院、鄉鎮衛生院、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局、合作醫療管理辦公室、食品葯品監督局等。很多私營的醫療機構不屬於事業單位,事業單位主要具有公益性,但是很多私營的醫療機構主要是以營利性為主的,像每個城市都有公立醫院,這類醫院就是屬於事業單位。
醫療衛生事業單位一般是政府設置的,帶有公益性質的醫院,這列事業單位屬於差額撥款,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
事業單位考試根據崗位的不同可以分為五類,分別是綜合管理類、社會科學專技類、自然科學專技類、中小學教師類和醫療衛生類,分別對應的是A類、B類、C類、D類、E類,考試的科目也是根據這五類崗位設置的,不同的崗位考試的內容會有所側重。比如醫療衛生類崗位考試的內容會偏向醫學知識方面,教育崗位的考試內容會偏向教育相關的知識方面。
屬於衛生事業單位的有哪些
『叄』 醫院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醫院屬於私營和國有性質的單位,具體如下:
1、如果醫院的上一級單位是企業還是衛生局,如果是衛生局就是事業單位。私營的話就是企業的,醫院就不是事業單位;
2、國有醫院為事業單位,公立醫院分部級、省級、市級、縣級、鎮級、村級等。醫院的上級監管部門是當地的衛生監督管理局。衛生局,是地方各級醫院的主管部門。如果是國有,就填上級醫院,如果是私營,就填公司名;
3、鄉鎮衛生院、縣市人民醫院和中醫院屬於差別撥款事業單位。婦幼保健院(醫院)、皮膚病防治中心、血吸蟲病防治站、防疫站屬於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
醫院是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接受政府領導,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為事業單位。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肆』 公立醫院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但不是機關。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機關事業單位,標準的稱謂應該是黨政機關、事業單位。
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也可以理解成國立。醫院分3個等級,一級是社區醫院,二級是縣(區)級醫院,三級是市級醫院。
公立醫院有經營收入,也承擔著大量的公益服務職能,因此其經費來源,既有地方財政供養部分,也有營收部分,屬於差額供給單位,使用的是差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全額事業編制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正規的事業編制,專供有生產經營收入的事業單位使用。公立醫院的差額供給部分,會由地方政府根據營收情況確定,效益好的醫院,財政供給的比例就小;效益差的醫院,財政供給的比例就大,即使是99%的財政供給,甚至是全額財政供給,也是由於實際營收情況而定,公立醫院的差額屬性不會發生改變。
公立醫院更應該突出其市場主體的角色,公立醫院、公立衛生院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可以實現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管辦分離,使公立醫院享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和經營自主權,充分享有人權、財權、物權和決策權。政府機構也可藉此轉變職能,由「辦」醫院轉為「管」醫院。
而那些非營利性的公共醫療服務機構或公共性質的服務項目由國家投資建立,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可以是國家投資建立的公共醫療服務機構具體實施,也可以是通過委託其他醫療法人機構實施,比如公立醫院。
『伍』 公立醫院是國企還是事業單位
法律分析:醫院屬於事業單位,不是企業。公立醫院是屬於國家事業單位。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事業單位依法舉辦的營利性經營組織,必須實行獨立核算,依照國家有關公司、企業等經營組織的法律、法規登記管理。
『陸』 醫院是什麼性質的機構
視情況而定。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私立醫院屬於盈利性機構。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即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醫院分3個等級,一級是社區醫院,二級是縣(區)級醫院,三級是市級醫院。
視情況而定。公立醫院是事業單位,私立醫院屬於盈利性機構。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即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醫院分3個等級,一級是社區醫院,二級是縣(區)級醫院,三級是市級醫院。醫院一詞來自拉丁文,原意為客人,因一開始設立時,是供人避難,還備有休息間,使來者舒適,有招待意圖,後來,才逐漸成為滿足人類醫療需求,提供醫療服務的專業機構。
『柒』 醫院是國企還是事業單位
公立醫院是屬於事業單位的。公立醫院是指政府舉辦的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醫院,也就是國營醫院、國家出錢辦的醫院。也可以理解成國立。醫院分3個等級,一級是社區醫院,二級是縣(區)級醫院,三級是市級醫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區別:
一、定義不同: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企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二、控制權不同: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三、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
國企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捌』 醫院是事業單位嗎
公立醫院屬於事業單位。
醫院,多數為事業單位性質,這主要是指公立醫院、政府舉辦的醫院。因為,事業單位,只有政府投資舉辦、公益性才能使事業單位。正因為政府舉辦的、公益性事業單位的醫院,所以,才能有政府財政撥款資助。
簡介
事業單位大致可以分為四類,一個是最為常知的機關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雖然不是公務員,但做的工作,工資待遇與公務員無異,在就業市場也是最炙手可熱的單位。
第二類是教育類,從公辦幼兒園到公辦大學都是這類事業單位,而裡面的老師基本都具有教育類事業編,我們常稱之為教師編。第三類是醫院,醫院屬於醫療類事業單位,醫生同樣擁有醫療類事業編。
第四類是科研機構,比如某某研究院等等,不過這類事業單位很多都改企業了。
『玖』 公立醫院屬於事業單位嗎
縣級以上公立醫院不是機關單位,屬於差額撥款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縣級以下的鄉鎮衛生院則屬於全額撥款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拾』 醫院是事業單位嗎
公立醫院屬於事業單位,其他醫院不是事業單位。
公立醫院的「公立」二字,是指其單位性質是事業屬性。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構舉辦或者由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公益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公立醫院符合由國有資產舉辦,並且承擔基礎醫療方面的公益服務職能,因此是事業單位。
宗旨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