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專醫學生進鄉鎮衛生院後如何發展
大專醫院畢業的人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如何發展,主要取決於題主本人是想長期在衛生院上班還是有長遠發展的打算。
正好本人的妹夫就在鄉鎮衛生院當院長 , 所以衛生院的情況,本人還是有所了解 。
目前很多鄉鎮衛生院的醫生大多數還是專科學歷,本科及以上的還是少數。並且衛生院的主要工作集中在下面幾部分:
所以,作為大專醫學院畢業的題主,可以根據工作內容,進行發展規劃:
一、想在衛生院好好乾下去
因為近幾年,鄉鎮衛生院的主要業務和經歷側重在公共衛生,也就是農民 健康 體檢、學生體檢、幼托機構體檢、育齡期婦女體檢、為轄區內每一個居民建立 健康 檔案等方面,所以,如果想在衛生院好好發展。就需要:
1)調整心態,抱著服務大眾的心態;
因為雜事太多,很容易產生厭煩情緒,會影響個人的發展!
2)養成良好的歸納整理習慣,多和領導同事交流
因為衛生院,這種小機構,團結是非常重要的,經常出現互幫互助的現象。所以,盡量不要排斥別人的幫助。
3)盡量抽出時間學習醫務相關的知識
現在網路很發達,只要你有心,想學習什麼都可以!
二、想通過衛生院作為起點,得到其他更好的發展
如果你只是想把衛生院作為起點,追求醫學方面更好的發展的話,個人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
1)抽出盡可能多的時間參加常見病、多發病診斷治療,積累經驗;
2)利用業余時間考取醫學方面更高的學歷證書(如醫師資格證等);
3)利用業余時間學習醫學知識,最好是側重某一領域,如影像科等。
4) 維護好與領導之間的關系,常走動,以便有好的機會,領導第一時間想到你!
以上是我對題主進鄉鎮衛生院後的發展規劃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
作為一名鄉鎮衛生院的副院長,我有靠譜回答。
一、首先一點,現在基層衛生院非常缺人才,招聘人才門檻非常低。現在縣級醫院招聘條件都是本科起步,大專醫學生一般就是兩種就業渠道,一是鄉鎮衛生院,另一個就是私人醫院。相比之下,鄉鎮衛生院要比私人醫院有發展前途。所以既然考取鄉鎮衛生院編制,那就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工作機會。
二、近些年,國家已經認識到鄉鎮衛生院缺人才這個問題了,所以對鄉鎮衛生院晉級政策非常傾斜,現在增加了基層副高職稱的聘任。當年通過關系留在縣醫院上班的同學,因為學歷低,競爭太激烈,還沒有聘上中級,而在衛生院都已經是副高了。所以這一點,鄉鎮衛生院有鄉鎮衛生院的優勢。
三、既然選擇了鄉鎮衛生院工作,那就踏踏實實的工作,不斷的學習,考本考研,考取執業醫師證。等晉完職稱,有機會去上級醫院進修,如果足夠優秀,上級醫院會留下借調或者停薪留職也是不錯的選擇。
四、鄉鎮衛生院是一個鍛煉人才的大熔爐,承擔著一類公益服務。兩年下來,你就會發現,你不光會和貧困戶溝通交流 健康 知識,會給鄉村醫生上課指導工作,會修理電腦,會製作電子表格、PPT課件,還會心電圖、B超,抽血化驗,成為全能人才。如果工作出色,進入領導人法眼,那麼恭喜你,不出10年,你有可能步入領導崗位。
不知道我的回答對你有沒有幫助!
聽身邊有個同事說,她崽在鄉鎮衛生院上班,每個月到手6000多,早上九點鍾出門上班,中午十一點多回家吃中飯,下午三點多去上班,晚上五點之前到家,簡直不能再舒服了,鄉鎮衛生院基本沒有什麼事做,同事要把她崽調到縣人民醫院來,她崽都不來,要是可以我也想去鄉鎮,縣里累死累活一個月還不如舒舒服服的鄉鎮衛生院呢!要是想發展,那就努力考吧!學歷,資格證,努力吧
我是基層臨床醫生兼副院長,14年考編進入鄉衛生院的,也算是半個元老級別了;掏心窩的話,不要走衛生院這條路,會後悔的。
鄉鎮衛生院談發展,告訴你沒有發展前景,有能力有背景的最多是一個衛生院院長,現在衛生院院長不好做的,雜事多,責任狀多,以後衛生院慢慢會以公衛發展及預防為主,如果你是搞臨床的,你想想學的一身知識有何用?退一步來說院長退休連個公務員副科待遇都不如,基層衛生院是事業編不是公務員,沒有副科、正科提拔之說,想想日夜操勞、辛苦為醫院奔波,你說值嗎?
一個正美好的青春年華,到衛生院,就能一眼看到老的工作,進來養老,你說人生有意義嗎?
大專醫學生畢業後有兩條非常好的路走
第一:專升本,一定要去專升本,並千方百計地考上去;考上去和沒專升本的同學5年後,就有著天壤之別;我就是個鮮明的例子,因為英語是弱項,專升本失敗;而我現在幾個同學專升本上去的,現在幾個都是研究生,而且都是留在三甲醫院工作;是不是人生事業完全不同了。
第二:專升本失敗了,沒關系的;第二條路去規培,現在每年三甲醫院都會放出大專生規培名額考試,只要本專業學得好,都可以考進去進行規范化的規培,這個時候一定要報個成人本科,規培好了,成人本科證也下來了;有的三甲醫院還會留少量優秀的規培生,沒留住,也沒關系,可以用成人本科和規范化的培訓證書考入二甲醫院是沒問題的。
第三:男的無路可走,或者護士、輔助輔助科室的可以考慮到衛生院生存,發展沒有,就是輕松、也能顧家;這個時候可以考回自己原籍的事業單位衛生院,不要跨區域考衛生院,別人正常上下班,你會變成衛生院的守護人的,那種孤獨你能體會,還有經衛生院三年的磨練,你慢慢就會對醫學沒了興趣,惰性就上來了,什麼事都指望別人干。
總結:年輕你我皆是黑馬,不要考慮進鄉衛生院如何發展,眼觀遠點,乾坤未定,什麼成功都有可能。
目前的情況是,大專畢業生進鄉鎮衛生院是普遍現象。
鄉鎮衛生院所處位置不同,以及多種因素的影響,發展的結果也大不相同。
鄉鎮衛生院的業務主要就是兩大塊,基本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項目服務,有的是兩塊都搞的好,有的是其中一塊好,另外一塊弱一些,根據自己衛生院的業務能力來定,看偏重哪一塊。
臨床醫學畢業生才工作,肯定應該搞臨床業務,30人左右的鄉鎮衛生院一般就是內科、外科為主,婦產科都少有開展,基本限於門診婦科,產科畢竟風險大,所以一般不會開展的。規模再大一點的衛生院可能有口腔科,這得相應專業畢業的才行。耳鼻喉及眼科,有一個人基本就夠了,沒有那麼多業務做。
究竟是從事內科還是外科,這要看自己的興趣和喜歡程度了,同時也要看醫院的需求,內科業務相對好開展一些,開展外科業務的條件比較嚴苛,受限制的地方多,達不到要求,在衛生院業務上不會有太多的發展機會。
當然,對於本身具有實力,外科業務開展的比較好的鄉鎮衛生院,選擇從事外科也是挺好的。
工作一段時間,多長合適,一般至少也得三年左右吧,有了一定的工作經驗,要爭取去大醫院進修學習,大幅度提高一下業務水平,規模小、業務開展少的衛生院,出去到三甲醫院學習,本來能力就不夠,想學到更多的東西,有點難度,必須更加勤奮才行。
當醫生也很講究悟性、創新能力、溝通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文字功夫也很重要,認識的醫生里就有業務能力不錯,就是不善於交往,人脈很窄,一直就在基層工作,而有的業務能力不是特別強,但是交往能力很強,換單位還越換越好,看來都是事在人為!
基層工作,自己沒有許可權,想把業務做強做大,挺難,有時候真是要看別人的臉色,努力工作是必須的,爭取當科主任是必要的,至少話語權就大一些了,能到業務副院長的位置那就更好了。如果有個十年左右時間能當上30~40人左右的衛生院院長,那最好不過了。如果在有一定規模,達到60~80個人左右的鄉鎮衛生院,30多歲能當個主要業務科室的主任或者副主任也挺好。
當然,沒有安心在鄉鎮衛生院紮根,那從開始工作後的一切都是為了離開而准備著,還得不露聲色地進行,不然,院長知道了,還會花時間、花錢培養你嗎?除非有某種親緣關系,或者有院長不能得罪的上級關系兜底。想離開,那也得有業務能力才行,除非換單位改行。
總之,才畢業就只能腳踏實地干好業務工作才行,還得堅持下去。至於以後怎麼發展,是去是留,那得看情況了,關鍵是得有合適的機會。
我是康醫生,謝謝朋友們的關注!
現在鄉鎮衛生院缺的不是設備,主要問題還是缺乏人才,人才缺乏的根本原因是政策和管理不到位。高等院校畢業生到鄉鎮衛生院工作,如果缺乏開展工作的環境,自身素質都難以提高,別說發揮積極作用。把飛機放在院子里是飛不起來的。醫療是實踐性非常強的行業,缺乏實踐的醫學生不太可能獨自發揮扭轉性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基礎醫務人員培養,拓展醫療實踐平台,建立資源共享,人員互動的醫療聯合體等制度,使技術人員有效交流,促進基礎醫療機構技術水平提高,才能實現分級管理的目的。
我說話比較難聽,大專醫學生能夠進衛生院編制就已經祖上積德了。你根本沒有第二條路走,除非有一個非常好的爸爸。二級醫院就是招聘合同工都不要大專生,要怪就怪你高中不好好學習。你現在唯有把自己定位好來,加倍虛心學習 加倍努力工作 ,不要好高騖遠 ,有機會脫產讀本科或者業余函授本科,或許過幾年會有更好的平台在等你
題主,你好,同樣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也算是你的前輩吧,在醫學這條路上,針對你的情況,我可以給出如下建議,希望對你有幫助。
先說說鄉鎮衛生院,據我了解,全國范圍內來講,搞得比較好的要數江、浙等沿海城市,因為地方經濟還可以,很多改革措施都是走在全國前列,這些地區目前流行搞「醫共體」模式,什麼意思呢,就是市級甚至省級三甲醫院帶縣級醫院,然後縣級醫院帶基層衛生院,有病人就是區域內會診、轉診或者直接上面的專家過去手術協助查房等等。
在這種運作模式下,衛生院還是有點生意的,而且地方政府支持,我有個朋友是在江蘇某個發達地市下面的衛生院上班,人家衛生院現在也趁著擴張期建起了大樓,運作也很規范,救護車都是醫生+護士+司機+擔架工,所以整體加起來錢發的還是可以的,而且衛生院只要你願意去,都會給編的,所以如果能找到一個好的衛生院(江浙地區),自己又想安逸一點,我覺得是個好去處。
由於專科起點低,縣級醫院是進不去的,所以還有一條路就是去私人醫院,這里我又要說到江浙滬粵等沿海城市,他們又走在前列,因為這些地方流行搞「醫養結合」,具體講起來比較多,可以自己上網搜一下,這些單位給的工資相對於同職稱的公立醫院來講,工資還會高個5%-10%左右,基本上考到執業醫師證月薪上萬真的不是夢,但是必須要接受,就是沒什麼東西學,純屬混口飯。
因為這些單位都是固定的住院病人,你的醫術可能搞個十年升主治了還不如公立醫院一個住院醫師,而且這種醫養結合的護理院上班沒什麼壓力,病人一旦有點棘手,馬上就是轉到上級醫療機構去,所以執業的風險也不大,混混日子也還過的去,因為相對於衛生院來講,這種醫院選址也不會太偏僻,所以身邊環境也還可以,不會太孤單無聊。
如果你不甘於平凡,想做一個還有點水平的醫生,那在畢業那一年一定要努力考專升本,升本後再考研,雖然現在很多好的醫院都要求博士了,但碩士至少在中西部三甲也還是能進的,而且也能搞自己的專科(衛生院和私人醫院搞專科基本就別想了,大的做的好 的私人醫院更不用想,因為你創造不了資本家所需的價值),這條路應該是最好的一條,但是也是最吃苦的一條,忙著應付病人、忙著升職稱、忙著下鄉、忙著各種考試開會加班等等,很有可能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就講到這吧,好好加油,未來可期。
大專畢業在鄉鎮衛生院,最好是二年後參加考研,能考上就有好發展,好前途。
如果有編制,腳踏實地干,然後,讀個非全日制研究生,保留編制。如果沒有編制,那麼,考研走人。大專生干醫學,學歷實在太低了,必須提升學歷在第一位,否則沒有前途的。目前人事改革,只有鄉鎮衛生院,有編制,縣級以上醫院,統一沒有編制了。大專如果能進有編制,年青,要珍惜機遇,奮發有為。
② 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事業編制怎麼樣
好。
1、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工資待遇好,33%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3000-4000元/月,22%的工資收入位於區間7000-8000元/月,並且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年終獎平均3000元。
2、內蒙古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事業編制有五險一金,有取暖費,過年發大米白面五穀雜糧住房補助交通補助。
③ 醫學院的公共事業管理以後出來是進醫院工作么 不進醫院能做什麼 感覺就業面好窄 有乙肝可以報這個么
這個專業在醫院工作的范圍還是比較廣泛,辦公室、醫務科、病案室、信息科等等都能夠涉及。
乙肝的情況,視程度及院校招錄的身體要求填報(個人的體檢表中有各種院校、學科、專業限制)。
④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士事業編制考哪些內容
遵義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護士事業編制考專業知識,和公共基礎知識。根據查詢相關公開信息顯示考試科目為:
1、專業知識,這個部分需要去咨詢當地的醫院,一般包括三基、婦科等內容。
2、公共基礎知識,這個部分內容比較廣泛,一般包括政治、法律、人文等內容。事業編制的公立醫院與其他機關事業單位一樣,編制規模是有限的,與公安有輔警、城管有外聘人員的道理一樣,在編制規模有限、工作量或業務量又較高的矛盾下,招錄非編制人員是解決上述矛盾最為直接有效的手段。
⑤ 徐州醫學院康復本科生畢業後可以考編制嗎
徐州醫學院康復本科生畢業後可以考編制。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事業編制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
全額編制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管理,基本待遇與公務員一致,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差額事業編制,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自籌自支事業編制,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
⑥ 醫學院編制好還是醫院編制好,求教兩種編制今後大致的工作內容和各自的優缺點。
從「院編只招博士」可以看出,這是醫學院的編制,一般是教學編制,可以走教師系列職稱,當然,如果在醫院工作的話,也可以走醫師系列,這就根據醫院的情況定了,現在碩士很難進行高校教師編制,有的話可能是教輔編制。「醫編招碩士及以上」一般是醫院編制,走醫師系列,如果是直屬附屬醫院,也是可以走教師系列的。至於個人發展,如果你是碩士,又想繼續從事臨床工作,還是在醫院比較好,如果是博士,兩邊都可以。
⑦ 納入事業編制管理 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 請問是人事代理制還是編制內還是合同的。急求答案
是醫院編制內的,你確定檔案郵寄地址是醫院的人事處就沒有問題了。肯定不是人事代理。
就業協議上的人事局的章要等你到醫院正式報到上班再蓋的。郵寄回學校,學校先蓋好就可以了。
⑧ 醫科大學畢業後一般做什麼工作
1、醫生——這是絕大多數孩子在當年選擇專業時認定的職業方向。醫生分為兩類,一類是臨床醫生,在門診和病房看病的醫生,另一類是輔助醫生,主要負責運用儀器設備完成檢查檢驗並根據所獲取的資料做出判斷,用以輔助臨床醫生診斷治療病人。前者需要與病人深入接觸,後者一般不需要太多接觸,二者都有值夜班。
2、科研人員——主要是在大專院校及科研機構就職,一般要求博士學歷,英語閱讀水平不能太差,否則很難和國際接軌。
3、公務員——醫學生做公務員主要崗位在檢驗檢疫局、衛生行政部門、老幹部保健部門。
4、醫葯公司——主要在技術產品推廣崗位。
從時間上,臨床醫學的本科要讀五年,四年學習,一年實習,這就比念其他專業的人多一年,而且現在臨床醫學的本科生只能去縣一級的醫院,因為研究生已經開始去縣醫院了,這不是誇張,醫學行業還是比較飽和的,如果你學習很好,上了研究生,醫學的研究生是讀三年,里外里行業多兩年,如果你大五沒有考上研,你就是再多一年,到時28的你該從學校畢業,會很難受!
從就業來說,現在醫院都想要研究生,本科生可以就業是可以就業,但多數不好,回來考研的人比比皆是,都是希望進一個好醫院。醫院也招人,但由於飽和的現狀,進去了編制也不好解決,這直接關繫到工資和待遇,我想這也是我們關心的事。
從工資上講,醫學生的起步工資很低,只有幾百塊錢,這是現實,只有開始帶病人後獎金是主要方面,俗話說醫生是越老越值錢,也就是這個道理!
從休假上說,醫生的假期很少,都的排來排去,而且夜班多,同時壓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