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的主要內容: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的主要內容:
一、審查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編制的合法性,執行的規范性。審查預算收入的合法性、真實性,審查預算執行、決算編報的真實性、完整性,是否真實地反映了預算撥款情況;上級補助經費是否及時完整入賬,有無賬外設賬、隱瞞轉移資金的問題。
二、審查各項支出的合法性、真實性、效益性。檢查財政預算撥款和上級補助經費支出是否按財政批復的部門預算用途和標准使用資金,專項資金是否專款專用。
三、審查行政性收費及收取罰沒款的合法性、完整性、及時性。行政性收費、罰款依據和標準是否合法,是否實行了收繳、罰繳、票款分離,是否及時上繳國庫,納入財政預算等問題。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收支審計是指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財務收支進行的審計,以確定其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促使其加強財務管理,規范經濟活動。
Ⅱ 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主要是對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對各種收入的審計
二、對固定資產的審計
三、對各類票據的審計
四、對往來款項的審計
Ⅲ 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方法有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的審計方法主要有3方面
1,財政杠桿,國家一般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非積極的財政政策二種: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其目的是為了增加國有貨幣資金在我國社會經濟和市場領域的投放量和保有量,促進國有資金的流通速度,增加社會購買力,從而促進我國經濟的加快增長。國家採取非積極的財政政策,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勢頭過熱,經濟領域呈現物價指數過高,貨幣貶值,通貨膨脹以及財政赤字過大等問題出現,避免經濟出現大的波動,從而影響社會和經濟的穩定發展。但是,不論國家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或者是非積極的財政政策,目的都是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長期穩定和發展。
2,稅務杠桿,國家採用稅務經濟杠桿,一般是為了達到調節國民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領域里的佔有比重和份額,強化和減弱國庫資金入庫率,從而達到調節國民經濟的目的。 ,
3,金融杠桿,由於金融行業是經濟運行和資金運作的重要管理環節,所以,金融領域運行的安全性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金融杠桿的運用,除了發行貨幣,調整貨幣資金在社會和市場中的流通量以外,在目前世界經濟競爭激烈,金融貿易國際化的狀態下,應當強化金融行業經營效益,及時處置不良資產和貸款,提高金融資產的良好性和有效性,適應WT0和國際貿易金融市場規則,提高我國金融行業的運作質量和競爭力。確保我國金融業的運行安全,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從而確保我國國民經濟運行安全和國家安全。,
Ⅳ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一般審計什麼內容只審計會計賬么跟出納有關系么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和企業財務審計基本相同,除了看會計賬,當然也要看出納賬。
1、因為在看會計賬同時,要核對現金及銀行存款,確定是否賬實相符和賬賬相符,現金庫存余額及開支,報銷是否合理,企業銀行賬是否與銀行銀行對賬單相符,這些都是和出納有關系的。
2、審計主要是從會計報表、會計賬簿、會計憑證,以及會計核算中審計支出和資金使用的合理性,以及核算中的不合理問題,所以會計和出納賬都必須進行審計。
Ⅳ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作用與意義
一是加強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的建設。當前,世界上許多國家對內部審計都有專門的法律規范。我國於2003年頒布的《審計署關於內部審計工作的規定》和2006年修訂的《審計法》也都提到行政事業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內部審計制度」,但缺乏必要的強制性,要求也不明確。對此,應予以進一步的完善,從預算管理和政府治理等需求出發,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的有關規定予以明確。
二是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由於行政事業單位不具生產功能的特殊性,不少部門領導對內部審計抱著可有可無的態度,特別是近幾年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支付、政府采購等一系列公共財政體制的逐步推行,部分領導更是覺得內部審計是大可不必。正是這種認識上的錯位影響了內審工作的順利發展。實際上,發展和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是強化政府有效治理的客觀需求。行政事業單位的目標是在一定的經費保障下履行國家賦予的公共管理職能。這個目標能否有效實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單位是否具備良好的控制環境,而內部審計正是行政事業單位改善內部控制,加強內部監督的有效手段。通過內部審計對單位的風險、控制進行經常性審查、分析和評估,可以反映行政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益的現實水平,從而提出改進建議,不斷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制度的科學性,保證組織目標的實現。所以要多渠道、多角度地宣傳內部審計價值,通過內部審計專題培訓等途徑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領導和幹部職工對內部審計的認識。
三是逐步完善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機構的不健全和人員的不到位使內審工作常常只能紙上談兵。近年來,審計部門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審計中所發現的大量違規問題,從一定程度上說正是內部審計沒有充分發揮作用的有力證明。當然,在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內部審計發展的初步階段,不能強求所有單位一步到位地解決獨立內審機構的設置問題,但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在保證行業行政主管部門設置獨立內審機構的基礎上,循序漸進,逐步完善內部審計機構和人員的配備,成立與財務、紀檢監察部門分離的、受單位主要負責人直接領導的內審機構。
四是實踐內審工作新理念。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基本局限於對單位財務真實性、合規性的事後審查,往往在一既成事項上繞圈子,而鮮有對資金效益、管理漏洞、制度健全等方面的有效評價。中國內審協會現已提出內部審計要由以財務審計為主向以財務審計和風險控制為導向的管理審計並重為主的新理念,要求內審工作做到重監督也重服務,重結果也重過程。
Ⅵ 請問在行政事業單位做審計工作是做什麼呀
審計的主要內容 1.任期內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成本真實性、完整性、合理性; 2.任期內國有資產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況; 3.任期內重大經營和投資決策情況; 4.年度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5.內控制度建設和執行效果情況; 6.任期內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
Ⅶ 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能有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經濟責任審計的職能——監督、評價和鑒證。
經濟責任審計是具有我國特色的審計,已是各級政府、行政事業單位和國企等一項法定的審計業務。
Ⅷ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主要有四類:報表審計、項目(含基建項目)驗收審計、專項資金審計和離任審計。
不知你指的是哪類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