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單位招聘 編外人員的薪資怎麼算
1、事業單位招聘編外人員的薪資沒有特殊規定。一般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不高於在編人員工資,以合同中標注的金額為准。
2、如果是進行了統一考試、面試、體檢等一系列常規的流程,並在招聘初期公告了待遇工資與編制內人員一樣的話,這樣就可以享用一樣的待遇,不過有那種招聘的臨時工,不是正規的那種,那樣的話,可能就有較大的差別了;
㈡ 事業單位編外人員退休工資怎麼計算
法律分析:1、公務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2、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3、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分別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技術等級工資之和、崗位工資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法律依據:《國務院關於工人退休、退職的暫行辦法》 第一條 全民所有制企業、事業單位和黨政機關、群眾團體的工人,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應該退休。
(一) 男年滿六十周歲,女年滿五十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二) 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者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作,男年滿五十五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的。
本項規定也適用於工作條件與工人相同的基層幹部。
(三) 男年滿五十周歲,女年滿四十五周歲,連續工齡滿十年,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四) 因工緻殘,由醫院證明,並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定,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
㈢ 高明事業單位編外用工工資
三四千到六七千。
一般來說編外的用工成本在7-10萬左右,然後扣掉一定比例的管理費,再扣掉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部分,實際到手也就三四千到六七千左右。
編外人員是指未進入編制的人,是指在很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因為出現了原有工作人員難以承擔的工作量,那麼該單位就會在編制以外招聘員工,這些人就統稱為編外人員。
㈣ 編外用工薪酬標准
各地政府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平均工資,一般比社會平均收入水平稍高。算得上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體制內的工作,最重要的是穩定,沒有下崗的風險。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來講,工資就要差得多了。地方財政統一供養的編外人員中,人事代理工資和同崗位的事業人員差不多,其他的合同工、臨時工、勞務派遣工,則沒有那麼幸運了。這些人員的工資,是以當地最低工資水平進行核定的,按行業不同,獎金、福利、津貼有所增加,但也高不過正式職工的水平。
雖然《勞動法》明確規定了「同工同酬」,要求用人單位保證同一崗位,同一薪酬水平。所有正式職工享受的獎金福利待遇,編外臨時人員、合同工、勞務派遣工同樣享受。但實際上,一紙編制,隔開了正式職工和編外人員的收入差距。編外人員只能領取人事、財政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核定的基本工資,所有要求在編人員享受的待遇,編外人員無法享受。
各地的編外人員工資待遇怎麼樣,是按什麼標准進行核算的
雖然編外人員整體工資較低,但一些行業和崗位,雖然和縱向相比,依然很差,但橫向相比,有時比別的單位正式職工還高。不同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工資水平也不一樣,經濟發達地區的編外人員,工資比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正式職工更高,都是很正常的事。編制內人員的工資,是由省財政統籌發放,會在一定范圍內進行平衡。但編外人員的工資待遇和經費,都是由地方政府供給的,地方財政狀況良好的地區,編外人員工資會稍高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單位正常經費、正式職工工資都有困難,更何況編外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