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能談談在政府或事業單位工作的感受嗎
可以。
也隨著年齡的增長,心裡比較渴望穩定,到了35歲之後人的各方面能力可能都不是那麼好了,精力也沒有以前旺盛了,而且30歲之後基本都有家庭的壓力,那個時候正是用錢的日子,如果自己再是一個臨時工的話,隨時都有可能被趕走,心裡沒有一點安全感。另外在政府部門或者事業單位工作,如果不是編制內的人員,可能還會被當替罪羊,這種情況在鄉鎮更容易出現。如果領導分配上來的事情,很有可能發生一些誤會,你隨時都可以被調動。由此可見想要在政府部門或者事業單位立足,最好的辦法就是考一個編制,那樣對自己才更好。
『貳』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是什麼感覺
混日子的人生固然沒有太多的意義,但是它給了你穩定的生活,剛你有能力養家,養活自己,有了物質的基礎,你大可以用一些空閑的時間去發現一項自己的興趣愛好,想想就很開心,不是嘛。
『叄』 講講在事業單位上班的感受
事業單位以前給人的印象和國企差不多,曾是一張報紙一杯茶一坐一天,比起私企輕松太多。但是隨著機構改革和社會發展,這種局面正在發生變化。我們以往印象里事業單位的工作狀態,在偏遠城鎮應該還存在,但是在一線二線城市裡,正在逐漸被嶄新的工作狀態所取代。
所以,如果因為圖清閑想去事業單位混口飯吃,這樣的算盤最好趁早收起來。社會越來越趨於公平,想收獲更多就要付出更多,就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里學會適應和進步。否則,遲早會因為不思進取而被社會淘汰掉。
按照事業單位的單位性質來說,是比較穩定的,俗話說的鐵飯碗在政府機構的事業單位里,也要看個人對未來的憧憬以及個人對工作的看法來說,有些人就安於現狀,有個工作就行,所及安排的事基本不做,或者一句我不會就完事了,而充滿干勁和對未來有憧憬的人,則承擔更多的工作,然而待遇卻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可能低於那一部分人。
不過工資是固定的,撐不死也餓不著。這種事業單位的工資比同等的公務員要低一些,所以收入算低的,如果兩口子都在這種單位沒那麼應該算入中下層收入群體。
『肆』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是什麼感覺
因為看不到晉升的希望,又不想丟棄這份工作,所以只能選擇混吃等死過日子。我有個朋友就是事業單位編制,他說他每天就是做好基本的工作,然後就無事可做,所有的空閑時間都用來睡覺打游戲了。他自己也覺得很無聊,可就是啥事都不願意做,躺在床上就會覺得很舒服。
『伍』 事業單位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事業單位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作為一個曾經在事業單位當過 5年臨時工 ,後來考上其他事業單位的我來說, 我覺得我還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
2015年到2020年11月,我在我們當代政府下面的一家事業單位當臨時工,足足當 了5年 。
後來,我通過事業編考試成功上岸,現在上班已經 快2個月了 。
01 工作大同小異,紛繁而復雜,沒有絕對性可言
首先,我們來談談事業單位的 工作 。在老單位,身為臨時工的我,和在編人員的工作基本上差不多,至少我和我同事是這樣的。因為偏向於基層一線執法,所以平時會和案件打交道,出去執法的情況也比較多。
後來,考到新的事業單位之後,我從事偏向民政類的工作,在接手了新的工作之後,我發現除了內容不一樣,流程和形式上大體 都差不多 ,沒有很大的區別。基本上也是在和各種文件、材料打交道,平時跟老百姓也有接觸。
所以,大部分事業單位,工作都是 大同小異 ,只是方向和側重不同。
02 飲食起居基本不愁,生活開銷不大,變向節省了各種成本
我先前所在的事業單位,是一家偏向基層執法的局機關,只要你一年拿出600元錢,早餐和中餐隨便吃,而且 伙食也不錯 ,比在外面吃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碰到夜間值班的話,晚餐還能蹭上。
現在考到了另一家事業單位,因為離家比較遠,單位還免費 提供住宿 ,早中晚餐隨便吃,目前還沒有讓我付錢,我估計應該是免費的,而且還有餐飲補貼。
這樣一算下來,你的吃飯和住宿解決了,基本上大頭都已經除去,不要為這些生活必須而煩惱,這樣就 節省了各種成本 。
03 工資待遇屬於中上水平,在一般城市生活,比較滋潤和瀟灑
就我個人認為,在我們當地,如果自己實力有限的話,最好的方向就 進入事業單位 ,因為事業單位既沒有公務員的各種限制,工資待遇又不會很差。
就我現在所在的事業單位來說,我目前還在試用期,每個月拿到手的工資是4600多元,公積金雙邊2340元,其他還有各項工會福利、生日蛋糕卡、工會療養等等,加上各種較小和補貼,每年拿到手的在 16、17萬的樣子 。
這種收入,在我們當地應該還算是 中上水平 ,至少對於我來說,還是非常滿意的,不用擔心生活過於拮據,也能夠支撐其整個家庭的日常開支。
我是@一個臨時工,做了5年臨時工,2020年11月份通過事業編考試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討關於編制的大事小事。
工作在事業單位是什麼樣的體驗?
體制內外各有看法。體制外的人可能會覺得,哇,你在事業單位工作,好好哦。事業單位的工作穩定性以及旱澇保收的收入,的確吸引著很多人嚮往。但於體制內的人而言,事業單位就不是想像的那麼美好了,工資低,沒前途,閑的人閑死,累得人累死,各種沒希望困擾著事業人,無數人因此欲逃離。
這就是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在事業單位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歸結起來, 在事業單位工作,真實現狀就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如果有足夠的事業心,也具備一定的能力和人脈資源,還可以混得出一方天地,無論是成為技術骨幹,還是走上領導崗位,都是事業人的佼佼者。其餘的,絕大多數人基本上身在曹營心在漢,都在 混日子 。或者用更直白的話來說,都在混吃,等死。對於這一點,年齡越大,表現的越明顯。小公以前有個同事,50來歲,就是這種心理。幹了二十多年工作,一直在管理8級上徘徊,升不上去,也降不下來。眼看著還有十來年就要退休,什麼都不在乎,正事不幹,每天上班在辦公室喝茶聊天,下班就找同事朋友打牌喝酒,日子過得好不逍遙,用他的話來說,反正干多了工資也不會多一點,我幹嘛要干?
一句話,道醒萬千人。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招聘些勞務派遣人員幹活,正式員工養著,還欺負勞務派遣工,真想逃
機關食堂師夫做什麼吃什麼,順口多吃點,不順口,下館子,回家趕飯點。總比老村農業農民生活高一籌。
一是作息有規律,每天八小時,實行考勤簽到制度、定期集中學習制度和工作考核激勵制度,雙休。
二是待遇有保障,工資相對穩定,滾動套改,如果有職稱工資,當然更好。每個月,是要交養老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醫保費按年交。
三是崗位有含金量。現有的工作崗位,可以體現和鍛煉一個人的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和服務水平。從這個角度看,絕對有挑戰性。
四是發展空間大。進人實行公開招考,一旦錄用,都會安排在比較重要的崗位。目前年齡老化的現實情況,有利於年輕人的發展。
早九晚五,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
晚上好呀,我是茂名華圖,這個問題圖圖來分享一下看法~
1、不同的事業編工作情況和待遇水平千差萬別,所以不區分行業不區分類別簡單的說考上事業編好不好,工作忙不忙沒有多大意義。同樣是事業編,鄉鎮的綜合類事業編和鄉鎮公務員一樣需要經常加班,大部分的人因為身兼數職和各種諸如扶貧、安全生產、環保、拆遷等硬工作需要白加黑、五加二。而醫生也一樣,由於今年疫情原因,很多醫生一直在一線工作,甚至有些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無法否認,確實存在一些事業單位工作比較輕松,朝九晚五每周雙休,但是剛剛入職的你基本不會那麼輕松。
2、考上事業編之前總有人認為只要考上了事業編:收入就增加了,對象就有了,幸福感指數增加了,工作朝九晚五,人人尊重,然後仕途一路平坦,從此走上人生巔峰。考上事業編之後你會發現:你僅僅是看起來比較光鮮,很多事業編上岸的仍然不好找對象,由於身份或者單位層級原因,很多人可能一輩子無法走上領導崗位。
3、我們習慣說事業單位穩定但是工資低,但是並不是每個單位的工資待遇都低,尤其是經濟比較發達的江蘇、廣東等地區,在事業編或者公務員待遇方面一直是領先其他地區的!至於選擇哪個的事業編還是看你自己的訴求,如同小時候我們學的文章小馬過河一樣,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別人的觀點有時候不一定合適!
總而言之,無論是做什麼工作,都要認真對待。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歡迎與圖圖交流溝通哦~
僅僅說一個人要找工作,如果進到事業單位體制內,人生就算一個贏家了!至於生活是怎麼樣的?指工作生活還是日常生活呢?如果是工作生活,則要看他對工作態度和責任心了,說閑就閑,說忙也可以忙。在這樣的環境中,同事之間關系據我所了解往往是很微妙的,除非是相互合作的體力活,平時也能打成片,若坐在辦工室里上班,則往往有貌合神離之感,攀比心也大,存在升職評級等,有人會感到很壓抑。平時生活,因他屬於贏家,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了,光一個公積金能讓你羨慕不異。
醫院上班,全額撥款,點都不爽。每月工資到手2968元。一個月七八個夜班。閑的人閑死人,忙的人忙死人
比如在醫療事業單位,醫生是經常要上夜班的,工作也是很辛苦很忙碌。比如在教師事業單位,作為一個老師自然是要跟學生們相處,在為學生傳道知識的同時,還要為學生的瑣事操心。
而一般的事業單位也各有各的工作忙活,只不過相對一般私企而已,在事業單位中大多數時候你可以按時上下班,能夠享受所有法定的節假日,能夠按時拿到自己的工資。
『陸』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是什麼感覺
畢業14年後,我從中國西南一個城市(房屋和建築局)畢業。我於2月15日正式加入公司,開始工資只有1700多。年終2萬,績效一萬~每天事情就比較常規,但是內容很廣,需要學習的法律法規比較多。17年10月到18年10去九寨溝掛職了一年。現在工資2006元,年終還是2萬,績效一萬。總的來說,項目比較多的時候就比較忙,忙起來還是會忙死人的,比較閑的時候確實時間比較多。但是缺乏自覺性,沒能自學點其他的,或者考個證,單位上的學習也沒得,能力沒能得到提高,有點廢。大概就是這樣。
但是,從發展趨勢的角度來看,將來在機構中將越來越難以混。對於年輕人來說所有職能相近的機構,統一打破領域限制,打破不同事業機構限制,本著事權統一、簡政便民、節約政府運營成本的原則,按職能進行全面整合。
『柒』 在事業單位混跡一生,無行政職務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在事業單位混跡一生,無行政職務,單位最大的所長是科級,而且象走馬燈似的不知道換了多少任,但我自思,自立,自信,自省,一生無悔,人生太多東西是無法計量。
我的經驗是:不提副科與能力無關,與你自己會不會討好領導或領導是不是生意人有關。
一輩子快下來了,在參公單位,參加工作不久就是辦公室主任,後來科研室主任,電教室主任,培訓部主任,就是沒提副科,從開始年長的同事說:後生可畏,前途無量……領導說好好乾給你個後備幹部……結果30歲沒後備,40歲沒後備,30歲時組織部考核讓提名兩個後備幹部,單位只推薦一個,40歲還是推薦一個,在45歲不再是考察對象了,單位才又推薦兩個。一直想著當副科,結果過了50還沒提副科,記得40歲左右時,友鄰單位考察,對方單位的領導特別欣賞我,問我,你怎麼不是副科呢?我說我也不知道,連個後備幹部也不是。領導說,等待!我說今年40多了,領導說:忍耐!我說45就不考察了。領導說:那就放棄……副科這件事情上真的很糾結,很絕望。可是到五十歲時,實行職級並行,一下成了鄉副科19級!有種開雲破霧,絕處逢生的感覺!
小單位,大道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這樣的遭遇都是你的領導所賜,關鍵是因為沒籠絡住一把手,逢年過節不去探望,平時不圍繞左右吹拍,只信通過努力工作得到組織選拔。怕因為走暗道提拔辱沒自尊。
後來有過來人提醒說,你過年一定要去領導家探望,並明白地提出:我想上個台階了!不然人家怎麼知道你想進步呢?我說:我鳥他了!不提也不去。
現在是不去也不誤享受副科待遇!改革真的會讓人變得更加有尊嚴!
三個字:混日子
事業單位分管理崗、專技崗、工勤崗。專技崗吃的是職稱飯,能幹點的,混個中級、副高甚至是正高,拿著相當於科級處級的工資,總體還過得去。管理崗受上升通道的限制,就慘多了,絕大多數人干一輩子沖頂就是8級、9級職員,相當於科員、副科的水平,每月到手也就兩三千,在消費高點的地方,養活自己都不夠。至於工勤崗,就更不用說了,身份限制在那,想提拔根本不可能,當然,有能力點的可以轉聘到管理崗或專技崗,但那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工勤人員只能靠技術職稱(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漲工資,根本看不到什麼前途。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絕大多數事業編人員(含管理、專技和工勤人員)每月到手工資不超過3500,很多扣完30%的獎勵性績效,沒有到手只有2000多。這樣的工資,在小公這里,比普通飯店的服務員都不如(當然他們沒有五險一金)。加上現在工作環境又不像以前那樣輕松,還有點其他福利,很多人因此工作非常消極,基本上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特別是那些不起眼的二層機構,很多人就是典型的體制「老油子」,上班來一轉,馬上就消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要麼喝茶,要麼釣魚,要麼干副業,常年神龍見首不見尾,保著一份公職繳五險一金,自己再干點其他的賺點外快(家境好的當然可以什麼都不幹),貌似很多人過得也還比較滋潤。
總的來說,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如果家境可以,會非常愜意;如果家境一般甚至比較差,需要通過努力改變現狀的,就不怎麼適合了 。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捌』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是什麼感覺混日子的原因是什麼
要說什麼感覺,這個問題就得一分為二了。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羽毛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咱們不藏著掖著,2012年之前,事業單位的很多工作人員,都是沒經過考試,直接進來的。2016年底的時候,國家統一清理過一部分,當時這批人員被稱作另冊人員,都是2014年之後進來的,而且進來的時候沒有履行招考手續。所以,這部分人在2016年年底之前,全部參加了一次集中考試,考過的就繼續留在原單位,享受原待遇,沒考過的,就哪來的回哪去了。
所以說,無論事業單位還是企業,都是一個微觀的小社會,什麼樣的人都有,什麼樣的情況都有,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選擇吧,人生觀、價值觀這種事也強求不來。
『玖』 26歲,在事業單位混日子,月入五千多,感覺迷茫和沒有方向該怎麼辦
一般的事業單位的對人員的專業技術要求會比較高,對工作人員的工作的能力和職業素質要求更高。如果你從事標准化工作,或者應該是專業性強的工作,也不會是很累的工作,都不是什麼累的工作。因此,能夠在這樣一個工作既輕松、單位工資又高的單位工作,首先我們應該學會感恩,再有就是知足常樂,用感恩的心對周邊事物,用積極的心態去工作。、
牢記初心。作為公職人員,要牢記自己的本心和跟使命。我們工作,不僅僅是為了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是為民謀利的工作,我們要利用我們的現有的專業知識,為群眾做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牢記初心,繼續前行。
『拾』 在事業單位混跡一生,無行政職務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的經驗是:不提副科與能力無關,與你自己會不會討好領導或領導是不是生意人有關。
一輩子快下來了,在參公單位,參加工作不久就是辦公室主任,後來科研室主任,電教室主任,培訓部主任,就是沒提副科,從開始年長的同事說:後生可畏,前途無量……領導說好好乾給你個後備幹部……結果30歲沒後備,40歲沒後備,30歲時組織部考核讓提名兩個後備幹部,單位只推薦一個,40歲還是推薦一個,在45歲不再是考察對象了,單位才又推薦兩個。一直想著當副科,結果過了50還沒提副科,記得40歲左右時,友鄰單位考察,對方單位的領導特別欣賞我,問我,你怎麼不是副科呢?我說我也不知道,連個後備幹部也不是。領導說,等待!我說今年40多了,領導說:忍耐!我說45就不考察了。領導說:那就放棄……副科這件事情上真的很糾結,很絕望。可是到五十歲時,實行職級並行,一下成了鄉副科19級!有種開雲破霧,絕處逢生的感覺!
小單位,大道理: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這樣的遭遇都是你的領導所賜,關鍵是因為沒籠絡住一把手,逢年過節不去探望,平時不圍繞左右吹拍,只信通過努力工作得到組織選拔。怕因為走暗道提拔辱沒自尊。
後來有過來人提醒說,你過年一定要去領導家探望,並明白地提出:我想上個台階了!不然人家怎麼知道你想進步呢?我說:我鳥他了!不提也不去。
現在是不去也不誤享受副科待遇!改革真的會讓人變得更加有尊嚴!
我就是一名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40歲了,35歲才考進來,剛進來就知道自己沒多少前途了,畢竟年齡擺著,而且單位搞什麼青年幹部培訓也沒有我的名字。比我晚進來的同事有的已經提拔科室副科長了,我還是老樣子,部門換過幾次,每次都還是小科員。最近一次的中層幹部競聘我也沒有報名,因為這樣的競聘一般都是預定的,除非領導跟你通過氣了,不然花大力氣准備一堆競聘資料也是白花功夫。我走的是專技崗,既然在單位升遷無望就得多為自己考慮考慮,去年考過了高級的職稱,等年限到了以後打算讓單位給聘個副高職稱,這樣工資還能漲點。平時自己也有點小副業,17年副業賺了10多萬,之後幾年遞減,去年副業只弄了4萬塊。反正在單位這么久了,什麼都看淡了,很多事情不是自己努力就能有好結果,大部分還是得看和領導關系處的如何,我有自知之明,自己不善於搞關系,現在這樣也無所謂,每天也開開心心上班來,開開心心下班去,什麼責任也不用我擔著,出了事有科室領導處理,況且咱們這種小事業單位也出不了大事。心態擺正了,升遷看淡了,身體健 健康 康的才是王道。
三個字:混日子
事業單位分管理崗、專技崗、工勤崗。專技崗吃的是職稱飯,能幹點的,混個中級、副高甚至是正高,拿著相當於科級處級的工資,總體還過得去。管理崗受上升通道的限制,就慘多了,絕大多數人干一輩子沖頂就是8級、9級職員,相當於科員、副科的水平,每月到手也就兩三千,在消費高點的地方,養活自己都不夠。至於工勤崗,就更不用說了,身份限制在那,想提拔根本不可能,當然,有能力點的可以轉聘到管理崗或專技崗,但那是極少數,絕大部分工勤人員只能靠技術職稱(初級、中級、高級,技師、高級技師)漲工資,根本看不到什麼前途。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絕大多數事業編人員(含管理、專技和工勤人員)每月到手工資不超過3500,很多扣完30%的獎勵性績效,沒有到手只有2000多。這樣的工資,在小公這里,比普通飯店的服務員都不如(當然他們沒有五險一金)。加上現在工作環境又不像以前那樣輕松,還有點其他福利,很多人因此工作非常消極,基本上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特別是那些不起眼的二層機構,很多人就是典型的體制「老油子」,上班來一轉,馬上就消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要麼喝茶,要麼釣魚,要麼干副業,常年神龍見首不見尾,保著一份公職繳五險一金,自己再干點其他的賺點外快(家境好的當然可以什麼都不幹),貌似很多人過得也還比較滋潤。
總的來說, 在事業單位混日子,如果家境可以,會非常愜意;如果家境一般甚至比較差,需要通過努力改變現狀的,就不怎麼適合了 。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一、事業編制轉到公務員副科.
我有認識一個人,他基本上是在鄉鎮事業單位上呆了一輩子,現在已經基本上快到退休年齡了。
據說這個人以前是屬於事業編制管理崗的,在鄉鎮上基本上是做了一輩子。後來是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影響,把他的事業編制管理崗的身份轉成了公務員身份。再後來好像是公務員身份的人,有一個政策是工作期滿多少年以後,他的待遇就轉換成了副科級待遇,所以我認識的這個人基本上是在鄉鎮事業單位混跡一生,但是基本上沒有混到什麼領導職務,到了最後即將退休的時候拿到了副科級待遇而已。
這個人即將到退休年齡,本來前幾年是想申請提前退休的,不過他們單位的領導給他說,如果退休的話工資可能會低很多,所以讓他們先在單位呆著,而且他們分配的事情相當的少,基本上這個人在他們單位每天就在那裡干坐著不做事情,而且工資水平還是挺不錯的。
二、工人身份一輩子.
還有認識另外一個人,這個人的身份比較特殊,他以前是從部隊當了十幾年兵,轉業回來到鄉鎮政府的事業單位;一般從部隊轉業回來,沒有學歷的話都是工人身份。
在鄉鎮政府事業單位中,如果身份是工人身份的話,頂多隻能當一個主任,不能夠當領導,所以這個人基本上是在鄉鎮做了一輩子,但是最終也沒能夠當領導。
我以我們當地的農村中小學學校的情況來談談關於有無"行政職務"的體驗吧。
我們中小學是地道的事業單位。單位內所有教職員工(除臨時聘請的後勤人員外)都是事業編制,工資待遇高低主要與專業技本職稱有關,與其是否有"行政職務"毫無關系。
以本人所在學校為例。全校初中三個年級總學生數近2500人,編班數43個。正式編制內 教職工總數為165人 ,其中,校長1名,副校長3名,正副主任共5名。即 行政人員共計9人 (團委書記和工會主席各1人,但不具行政職務)。
從職稱和工資上看,9人行政人員中尚無1人獲高級職稱,最高者也就拿中級8檔工資,在全校屬中等,45歲以下稍年輕的,一般還是8檔以下,工資在全校屬中等偏下。在我們這里有個規定,行政領導年齡滿50歲,將退出行政職位。現在,我們學校的高級職稱崗位數已基本額滿,這就意味著,要想評高級職稱,必須等待崗位指標。
因此, 學校行政領導在職稱和工資待遇上,是不存在特權的,與普通教師完全一樣。
說出來,網友們可能還不相信,我們這里的中小學校,老師們對當"行政領導」並不是很感興趣,特別是校長一職,由於除了多擔責任外,其他沒什麼特權和利益,因此,有時校長之職還得由局裡強壓下來。本人沒做過校長,從不後悔。不過當過10多年教務主任,其間除了辛苦、頂壓外,沒得到過多少好處。 非要說好處的話,就是陪上面領導多下了幾次飯館吧。
在我們學校這種事業單位,做個普通員工,其實感覺也不錯。學校行政領導管不了你的人事權,也決定不了你的工資待遇。 只要自己的工作負責,業績優秀,領導也是很看重你的。 就拿我們學校來說,領導為了讓你挑重擔,還會巴結你呢。平時,你有什麼想法和建議,領導會很重視。我們這里的 普通老師與領導之間關系很融洽平等,非正式場合下,互相開玩笑,有時還相互以"外號"招呼 。
尊敬的題主,您要是在我們這樣的事業單位,還會在乎有無行政職位嗎?
事業單位工作一輩子混不上領導職務的人很多吧,畢竟崗位有限,能提拔到領導崗位的是少之又少。
事業單位領導崗位其實就是管理崗位,管理崗位職務就相當於公務員單位的領導職務。管理崗位從最低的管理十級到最高的管理一級,共設置10個崗位,管理十級到管理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副廳級、正廳級、副部級、正部級。擔任管理八級崗位就相當於公務員副科級領導職務,管理九級、管理十級就相當於公務員科員、辦事員職務。 事業單位很多工作一輩子也只能混個管理九級,和公務員工作一輩子只能混個科員是一個道理 。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提拔比較困難,主要是和崗位設置及事業編人數太多有關系。比如,在縣以下的事業單位,規格最高只能是正科級,按照一正二副配備領導職務,也就只能配備一個管理七級崗位和兩個管理八級崗位,其他人員只能擔任管理九級以下崗位。大家知道, 在縣以下機關事業單位,事業編是公務員編的10倍左右,但科級事業單位連科級行政單位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也就是說,事業單位人數特別多,但是管理八級以上的單位太少,這就導致在事業單位想要晉升為領導崗位就變得特別艱難。
總之,事業單位或者公務員,工作一輩子混個科員退休的人是很多的,所以現在開始 探索 職級並行政策。職級並行政策普遍實施以後,即便得不到提拔,也是可以享受相應崗位或職務的工資待遇的。 歡迎關注中省直遴選,有問題歡迎隨時交流!
這位兄弟,我告訴你句大實話:在任何機構混跡一生,沒有行政職務的話,在別人眼裡都是很慘很慘的。但重點是看下面這一句:在百分之九十九的自己看來,自己混的是很慘很慘的,剩下百分之一的是真隱士,大隱隱於朝嘛! 給你舉個栗子 哈
你在民營企業混一輩子,你如果混不上個保衛科長、車間主任、財務總監,你是不是也覺得自己白混了? 那麼,同樣的道理看下面:
你上樑山,如果混不進108將,一直當嘍啰,那不光是混的很慘,還有生命危險啊!
你去當兵,要是混一輩子連個班長都混不上,估計讓不斷轉士官,你都不好意思吧? 想想你周圍的人天天喊: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啊……
你在事業單位也是一樣的啊! 有人說一直沒有行政職務可以評職稱啊!!對你可以去評,但是要聘上正高級職稱,你看看容易不容易
最後說一句:如果你立志做一名隱士,那絕對是可以的,在事業單位里混著,沒有職務的混著,那是最爽的啦!
順心如意,身體 健康 就好!我任過街道辦副職,和主要領導講道理被免,免職後保留個工資待遇,日子過得鬆鬆活活挺好的,尤其是近兩年他們壓力大,對我還有點羨慕嫉妒恨!非要職務,就要承擔責任,日子未必舒坦!
我年近五十歲,從參加工作到現在一直呆在事業單位,今年已有二十七年工齡。
我在事業單位呆了這么久,感覺挺好的,事業編的人員比公務員待遇差別挺大的,事業編沒有像公務員那樣有車補,沒有十三個月工資,事業編幹部百年後各種喪葬費也比公務員少。事業編不能像公務員一樣滿三十年工齡就可以退休,男的必須年滿60歲,女的必須年滿55歲方能退休,事業編做的工不比公務員少,可以說同工不同酬。
我在事業單位工作這么久,雖然待遇比公務員差得多,但我並沒有混曰子,而是兢兢業業地工作著。我現在是中級職稱,專技8級,每個月到手的工資3900元。
我現在是某個部門的負責人,勉強算得上單位的中層領導,但不是行政職務,而且我這個崗位不是肥缺,在待遇上和一般幹部沒有多大差別,在工作上反而比他們多了一份責任。如果本股室工作任務完成不好或出差錯,領導首先拿我是問。
我在這個位置上呆了十幾年,做什麼事都是以身作則。前幾年公車改革,我們股室每次外出辦事都是私車公用,因為辦公經費有限,不一定每次私車公用都得報銷油錢的。因工作性質,我們要經常下基層,大部分都是用我的車。在行車過程過中,難免出現車被刮傷的現象,維修的錢我都是自掏腰包。
這就是我,一個混跡多年事業單位老幹部的親身體會。
不僅僅是事業單位,在所有體制內,公務員,參公事業單位,一輩子平平淡淡的人多的是。關於級別問題,要有正確的認識,要結合單位大小,層次高低來區分,到底算不算官,要細分。聽我細說:
1.在中央國家機關(如各部委)和省一級機關(省委省政府),處級以下幹部嚴格意義都不是官,也都是兵,每天幹活,累的要死要活,沒人給你打水掃地擦桌子。因為衙門太大,基本到時間就會給你個相應職位待遇。在市級,廳級機關,科級幹部也不是官。道理跟上述相同。只有在縣處級以下機關,科級幹部是官。必須要有這個認識。
2.關於陞官這事,歷來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說句大實話,沒有人給你說話,沒人給你推薦,自己不會「作秀」,幾乎不可能進入組織視野。進入組織視野,也得看有沒有硬人 厲害人挺你,沒有人挺,幾乎不可能。所以,在體制內的每個人,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別老想著做官,還是現實點,做點事情,混個職稱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