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失業金和失業基金有何區別
失業金即失業保險金,是指失業保險經辦機構依法支付給符合條件的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費用,是對失業人員在失業期間失去工資收入的一種臨時補償,目的是為了保障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需要。
失業保險金依法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參加失業保險的城鎮企業事業單位職工以及按照省級人民政府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的其他單位人員失業後(以下統稱失業人員),申請領取失業保險金、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人員應在終止或者解除勞動合同之日起60日內到受理其單位失業保險業務的經辦機構申領失業保險。
失業基金,就是為應對失業而設立的基金。可以是官方的,也可以是民間的。
Ⅱ 事業編的五險一金和企業的五險一金有什麼區別
公務員、事業編、企業職工的五險一金,今年起,完全並軌了,就是一樣了。退休後,都去社保機構領取養老金。不再領取退休工資了。
Ⅲ 企業年金和事業年金有什麼區別 參保條件不同和概念不同
說道「五險一金」大家都比較熟悉了,現在很多人入職後公司都會為幫忙辦理五險一金,不過說道「六險兩金」很多人就不知道了,其實所謂的六險兩金就是在五險一金的基礎上,加了一險一金分別是醫療保險金和企業年金或事業年金。很多人對企業年金和事業年金還分布清楚,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兩者的區別吧。
其實職業年金是養老保險並軌制度的產物,為了不讓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的利益因並軌制度受到影響,國家建立了職業年金保障制度,之後一些企業也建立了企業年金制度。兩者主要有以下區別:
1、概念不同。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職工在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參加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事業年金叫做職業年金,是指事業單位公職人員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參加的補充養老保險。
2、參保條件不同:企業年金針對的是企業及企業職工,是由企業和職工自願繳納的,由於企業年金並沒有強制性,所以目前繳納企業年金的企業並不多,只有少數福利待遇特別好的大型企業才為職工提供企業年金福利;職業年金針對的是機關事業單位職工,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必須依法參加職業年金。
3、繳費比例不同。企業年金的繳費是根據本企業職工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來確定的,最高不超過職工工資總額的1/12,企業和職工個人總計不超過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1/6。職業年金的繳費比例是固定的,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4%。
4、領取方式不同。企業年金有兩種領取方式,職工退休後可以選擇按月領取企業年金待遇,這樣就跟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一樣,一直領取到個人企業年金賬戶余額發放完畢為止,另外還可以選擇退休後一次性將個人企業年金賬戶余額全部提取,用於購買商業養老保險,這樣就可以按照商業養老保險條約享受待遇了;而職業年金只有一種領取方式,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後,可以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
以上就是職業年金和事業金區別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Ⅳ 失業補助金和失業保險金有什麼區別
在社會當中,國家為了保障更多的人群能夠正常的生活,對於很多失業的人都會給予一定的事業保障,那麼在失業保障方面就存在失業補助金和失業保險金兩種,很多人在失業之後對這兩個保證金並不會格外去了解,所以同樣是受保障的人群,但是對於自己是否符合條件還是存在一些疑問。
Ⅳ 失業金和失業補助金的區別是什麼
【法律分析】:失業金和失業補助金並不相同。失業金是根據企業或事業單位用人時候繳納的失業保險;而失業補助,是指農民合同制職工連續工作滿一年,其用人單位已按照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經辦機構對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失業金是針對企業或事業單位人群,而失業補助針對農民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七十三條 勞動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負傷;
(三)因工傷殘或者患職業病;
(四)失業;
(五)生育。
勞動者死亡後,其遺屬依法享受遺屬津貼。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條件和標准由法律、法規規定。勞動者享受的社會保險金必須按時足額支付。
Ⅵ 失業金和失業補助金的區別是什麼
失業金和失業補助金的區別:
1、本質不同:
失業金是根據企業或事業單位用人時候繳納的失業保險;而一次性生活補助,主要指農民合同制職工連續工作滿一年,其用人單位已按照規定繳納失業保險費,勞動合同期滿未續訂或者提前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經辦機構對其支付一次性生活補助。
2、針對人群不同:
失業金是針對企業或事業單位人群,而一次性事業生活補助是針對農村戶口來城市打工的農民工。
3、享受待遇不同:
失業金繳納失業保險滿一年員工失業可以享受失業保險待遇,失業保險金依法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而一次性生活補助是用人單位每個月給該農民職工繳納工資的百分之二,等到該農民職工失業的話,可以一次性拿回單位按月繳納的這半分之二。
【法律依據】:
《失業保險法》第十四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失業人員,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
(一)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
(二)非因本人意願中斷就業的;
(三)已辦理失業登記,並有求職要求的。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按照規定同時享受其他失業保險待遇。
Ⅶ 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區別如此之大,這是為什麼
第一個支付基礎不同。一般來說,未來企業會降低自己的人工成本,員工的養老金按最低基數支付,即當地平均水平的60%,而公務員等則按當地平均水平的100%支付,這也是兩人退休後養老金差距較大的原因。
目前,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又進行了改革。 退休人員的福利由基本養老金、職業年金福利和外部項目組成。基本養老金納入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基金,由社會保障機構實施,基本養老基金實行社會分配,事業單位嚴格按照職工實際收入繳納養老金繳費指標。基本上,因為事業單位的員工說自己有職業年金,那麼這個職業年金就相當於一個補充養老金計劃。 這樣一來,事業單位職工的退休福利仍遠高於企業單位職工。 在國家公職人員和企業職工的養老金待遇不同的情況下,公務員和職業人員仍然是更好的選擇。
Ⅷ 事業單位的五險一金與一般單位有差別嗎
不一樣。
大部分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及繳費基數都會比企業職工養老保險要高,每個城市的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繳費標准也是不一樣的。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考慮到權利與義務相對應的原則,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按績效工資實施後新標準的工資總額核定,而不是以實際工資收入為依據,確保同等條件的職工繳費水平一致、退休待遇一致。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是社會保險中的一個險種。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
1,按照目前的政策。事業單位在編人員退休之後,領取的退休金是按照退休時的工資和工齡來計算的退休金的,由財政撥款支付的。而參加企業養老保險的,養老金是根據繳費的時間長短、退休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個人賬戶累計額、歷年的繳費水平來綜合計算的,是由社會保險基金支付的。目前來說,退休金來源不同、計算方法不同、適用群體不同。
2,企業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同時達到退休年齡是可以領取養老金的。事業單位和公務員最終都將參加統一的社會保險制度,也就說的並軌。所以隨著發展,最終都是大一統的社保基金支付的。
Ⅸ 為什麼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區別如此之大原因出在哪
眾所周知,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的區別是很大的,這是因為工資是有很大出入的。因為事業單位的月平均工資相對要比企業職工更高一些,因此事業單位的繳費金額也是要比企業職工更多一些,那麼在發放退休金的時候,自然就會有這樣的出入。
因此想要拿到比較高額的退休金,那麼還是需要去事業單位上班的,而且事業單位上班非常的輕松,另外還享受相應的節假日,包括節日福利等。其實大部分人只要累積社保繳納15年,也是可以拿到退休金的,這個時候跟自己繳納的錢有著相應的關系,可以說繳納的越多,那麼自己拿到的也就越多。
Ⅹ 五險一金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差別
有區別,首先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沒有五險,只有三險,工傷、醫療和生育,沒有養老和失業險。現在公務員實行的是退休金制度,但事業單位正在改革,說是變成養老金制度,不過有的變了有的沒變,如果以後實行養老金制度,那就需要多交個養老保險。公積金基本一樣,不過公務員是按照職級的,事業單位是按照職稱,相對來說公務員比較合適,畢竟職級比職稱好晉,不過時間長了以後基本都一樣了。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