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有哪些
免費領取事業單位備考資料
1、事業單位公益一類一般都是承擔科研、教育、文化、基礎醫療衛生服務的事業單位,比較常見的有公立中小學、養老院、福利院、環境監測站、科研單位等。判斷某個單位具體屬於哪個類別,可以查看具體的單位性質。
2、公益一類大部分全額財政撥款,除了普調和一次性獎勵等等,工資從年頭到年尾基本固定,屬於比較穩定。如果想報考此類公益單位,大家可以查詢各個單位的效益怎麼樣,創收多不多,效益好的話待遇還是不錯的,是值得報考的。
事業單位公益一類有哪些
② 什麼是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指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舉辦的、面向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
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劃分為三種類別:
1、公益一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
2、公益二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
3、公益三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③ 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和二類的區別
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和二類的區別如下:
1、社會功能不同:公益一類,即從事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公益二類,即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2、撥款方式不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3、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為政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國家保證經費,不再從事經營活動。自主事業單位是指有穩定的經常性收入,可以抵補本單位的經常性支出的單位。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④ 什麼是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又叫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即其運營所需的全部經費,由國家財政撥款,無需自行籌措資金(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一類事業單位沒有收入或收入不穩定,因為關系國計民生,其運營費用由國家財政提供,有利於國家對事業單位的收入進行全面的管理和監督,同時,也使事業單位的經費得到充分的保證。
事業單位分類。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一類事業單位,也叫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也稱為全供事業單位,也就是全額預算管理的事業單位,是其所需的事業經費全部由國家預算撥款的一種管理形式。
二類事業單位,也叫差額撥款事業單位,按差額比例,財政承擔部分,由財政列入預算;單位承擔部分,由單位在稅前列支,如醫院等。
三類事業單位,也叫自主事業單位又稱為自收自支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作為事業單位的一種主要形式,是所在單位依據政府,或物價部門的批准自己收取各項行政性收費,然後按當地財政核定的比例留成部分資金用於本單位的日常開支及工資發放。
⑤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事業單位有什麼不同
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公益性質的事業單位被細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在公益性事業單位中,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
⑥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有哪些,是怎麼區分的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指為實現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長遠利益舉辦的、面向社會提供公益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的功能特點,劃分為三種類別:
公益一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承擔政府規定的社會公益性服務任務,面向社會無償提供公益服務,不能通過市場配置資源。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業務活動的宗旨目標和內容、分配的方式和標准等由國家確定,不得開展經營活動,其經費需由國家財政予以支撐。履行職責依法取得的收入或基金要上繳國庫或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對這類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從嚴控制,並加強監督和管理,使其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
公益二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等。
這類事業單位根據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自主開展相關業務活動,並依法取得服務收入,其服務價格執行政府定價或政府指導價。在完成規定任務的基礎上,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服務收入和經營收入屬於政府非稅收入的按規定納入財政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公益事業發展所需經費由財政根據不同情況予以相應補助。對這類事業單位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科學核定人員編制。要加大政府約束和社會監督力度,進一步保證其公益目標的實現和服務質量的提高。
公益三類。這類事業單位應具備以下條件:業務活動具有公益屬性,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可以通過市場實現資源配置。如廣播電視、黨報、黨刊等機構。
這類事業單位實行經費自理,其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屬政府非稅收入的納入財政管理。其服務質量和服務價格參照相關標准執行並受政府監督。國家通過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相關標准進行引導和規范。
社會公益類事業單位,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不同階段對公益服務的需求變化和現有事業單位自身改革發展情況,動態調整機構及其類別。
⑦ 事業單位的三大功能特徵都是什麼
2020日照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三大功能特徵你知道嗎?
1.服務性。這是事業單位最基本、最鮮明的特徵。事業單位主要分布在教、科、文、衛等領域,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公益性。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社會功能和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決定的。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但在一些領域,某些產品或服務,如教育、衛生、基礎研究、市政管理等,不能或無法由市場來提供,但為了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就要由政府組織、管理或者委託社會公共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公共產品的生產,以滿足社會發展和公眾的需求。事業單位所追求的首先是社會效益,同時,有些事業單位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為實現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和社會服務系統的良性循環,根據國家規定向接受服務的單位或個人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用。
3.知識密集性。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性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的主要手段。雖然事業單位主要不從事物質產品的生產,但由於其在科技文化領域的地位,對社會進步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是社會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家科技創新體系中,居於核心地位。
以上是關於:2020日照事業單位考試:事業單位三大功能特徵你知道嗎?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備考的小夥伴有幫助。
網頁鏈接
⑧ 事業單位中的一類二類和三類有什麼不同@中公教育
目前事業單位的分類主要有三大類:公益性、准公益性、經營性。
我國的事業單位主要包括各級黨政機關,教科文衛,以及新聞出版、體育、環境監測、城市建設等等,此外,還有一些機關的附屬機構和法律服務所等。
第二類是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屬於「事企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企業,走向市場。第三類是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革目標是整合資源,強化公益屬性,加強政府監管。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在3千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可見,科教文衛是中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指出,通過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將回歸公益性質,以後的事業單位將主要以公益性事業單位為主。
⑨ 市直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和二類分別是什麼
公益一類是指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全都是財政全額撥款承擔,基本不具備收費功能。
公益二類,是指應具備以下條件的一類事業單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按照政府確定的公益服務價格收取費用,其資源在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通過市場配置。如普通高等教育機構、非營利醫療機構等。部分屬於差額撥款,多數有一定的收費服務功能。
⑩ 一類事業單位和二類事業單位有什麼不同
1、職能(收費職能)
一類事業單位完全沒有收費職能,不具備收取費用和從事經營活動的資格。二類事業單位則是全部或者部分具備收費職能,可以收取服務費用。
2、財政供給方式
一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全額供給。二類事業單位由財政差額供給。
3、參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
一類事業單位一般大多數單位都參公。二類事業單位則是全部不參公。
按社會功能分類
(1)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即從事行政決策、行政執行、行政監督等行政管理工作的事業單位。例:城管監察、環境監察、土地監察等。
(2)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即為社會提供公益服務或者為政府行使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國家保證經費,不再從事經營活動。可具體劃分為兩個小類。
公益一類。即從事關系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教育、公共文化、公共衛生、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社會權利的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圖書館、博物館、環境監測站、水文站等。
公益二類。即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群眾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例:職技校、衛生服務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