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一、績效考核
是企業績效管理中的一個環節,是指考核主體對照工作目標和績效標准,採用科學的考核方式,評定員工的工作任務完成情況、員工的工作職責履行程度和員工的發展情況,並且將評定結果反饋給員工的過程。常見績效考核方法包括BSC、KPI及360度考核等。績效考核是一項系統工程。績效考核是績效管理過程中的一種手段。
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Ⅱ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准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標準是由事業單位根據自身情況制訂的,沒有固定標准,且一般根據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確認,通過年度考核的結果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檔次確認具體數額。績效工資=基礎績效+獎勵績效。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績效佔30%。工資必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的日期支付。如遇節假日或休息日,則應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資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實行周、日、小時工資制的可按周、日、小時支付工資。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准額是根據標准來的,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准。單位每年在財政局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全體職工全年的基礎績效和獎勵績效=(全體職工基礎績效標准數額之和+全體職工獎勵績效標准數額之和)x12個月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二十條 事業單位應當根據聘用合同規定的崗位職責任務,全面考核工作人員的表現,重點考核工作績效。考核應當聽取服務對象的意見和評價。
第二十一條 考核分為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年度考核的結果可以分為優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等檔次,聘期考核的結果可以分為合格和不合格等檔次。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Ⅲ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發放標準是什麼
1.事業單位績效 工資發放標准 是以本次事業單位工資改革調整辦法為例,本次改革將調整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標准,同時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 2.專業技術人員的崗位工資標准,將由現行的550元至280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810元,管理人員由現行的550元至2750元分別提高到1150元至3770元; 3.薪級工資標准,專業技術人員、管理人員由現行的80元至2600元分別提高到170元至5795元。 4.將部分績效工資納入基本工資後,績效工資水平相應減少。 5.專業技術人員的減少金額,從最低崗位等級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5元。 6.管理人員績效工資從最低到最高崗位等級減少金額為220元至650元。 7.那麼,經過增加基本工資和減少績效工資,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扣除養老金前實際收入如何變化經過簡單計算得知,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工資由低至高分別增加470左右至3500左右。 8.當然,這部分增加的工資,將大部分用來支付 個人養老保險 與職業年金。 9.個人需繳納工資8%的養老險和4%的職業年金,12%的總比例至少有360元。
Ⅳ 事業單位基礎性績效工資扣除後怎麼發放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發放
一般的事業單位定崗定編的,人員有固定的崗位等級。有很多種,先說幾個種較為操作簡單的分配方式可供你參考。
方式1
根據崗位工資進行分配
(1)確定績效獎金占固定工資的比例,定下基準績效獎金。
(2)根據績效考核得分實現情況,計算績效獎金=基準績效獎金*績效實現率=基準獎金*個人得分/100
優點:基於現狀,實施簡便。
缺點:與部門內其他人員績效無關。與部門績效無關。
方式2
獎金總額相對固定的分配方式
(1)部門一次分配方式。先按部門進行獎金總數分配。可參照部門總體目標績效,制定不同的基準分配系數。
(2)部門獎金二次分配。具體分配由部門負責人根據根據內部人員崗位級別、系數,考核得分進行分配。
以個人得分滿分為100分算。
具體而言,部門人員工資=個人基準獎金*個人績效分/100=部門獎金總額*個人崗位系數/部門崗位系和 *個人績效得分/100
優點:部門績效與部門獎金掛鉤,個人獎金同時與部門和人員績效掛鉤。
難點:對內部的部門與個人崗位職責,考核體系相對科學性與完整性要求較高。對管理人專業水平要求較高。
Ⅳ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績效工資考核方案,根據相關部署,從2009年1月1日開始,首先在義務教育學校對教師實施績效工資。為了配合國家醫葯衛生體制改革,從2009年10月1日開始,在公共衛生機構和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實施績效工資。 大家可以通過以下以往的這份事業績效工資表,來參悟2010事業績效工資表,如下: 一、執行時間 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額度和 離退休人員 新增生活補貼,從2007年1月1日起執行,每年執行12個月。 二、執行范圍 在編人員、享受在編人員同等待遇的人員及離(退)休職工。 三、績效工資總額的組成 1、年終 一次性獎金 。2、節假日補貼。3、現行的生活補貼。4、2007年1月規范後的津貼補貼。5、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離退休人員:新增生活補貼。 在職人員與離退休人員的現行生活補貼發放渠道不變,即由單位自籌;離退休人員新增生活補貼由財政全額發放;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的50%由財政補助,其餘部分自籌解決。 四、績效工資標准: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在職人員新增績效工資標准單位:元/月 職級標准管理崗位副局585正處550副處430正科355副科265科員255辦事員235試用期150 專業技術崗位教授600副教授430講師265助教255技術員235 工人高級技師355技師265高級工255中級工235初級工195 普工195學徒期150 五、相關文件:中央已發文(國發[2008]6號),事業單位從2008年5月起兌現績效工資,人均:中學高級教師(副高,處級)2.8萬元/年,中級(高級工,科級) 2.3萬元/年,初級(中級工,辦事員)1.8萬元/年,員級1.1萬元/年。從2006年7月1日補發,但要扣出已發的各種獎金和津貼。 待實行新的崗位聘任後,再按等級發放: 管理崗位:五級(正處)30000元/年、六級 26000元/年、七級 23800元/年、八級 19600元/年、九級 15800元/年、十級 11400元/年。 專業技術崗位: 五級 34000元/年副高(中高、副教授)、六級 32000元/年、七級 30000元/年、八級 26000元/年中級(講師、中一、小高)、九級 24800元/年、十級 23800元/年、十一級 19600元/年。初級:十二級 15800元/年、十三級 11400元/年。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表勤技能崗位: 技術工一級 26000元/年 二級 24800元/年 三級 23800元/年 四級 19600元/年 五級 15800元/年 普通工 11400元/年 由於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牽扯方面太廣,2009年9月份曾有消息稱人保部正在趕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細則,目前仍未有細則出台的任何消息。因此,在細則出台之前,相信事業單位績效工作暫時不會有行動。
Ⅵ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怎麼算
1、績效工資是基礎績效獎勵績效之和。基礎績效占績效工資的70%,獎勵績效佔30%。職工個人基礎績效月標准額是根據標准來的管理崗、技術職稱崗位、工勤技能崗位,不同級別有各自的標准。
2、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二、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病假怎麼算
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病假:
1、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未超過20天或一次性事假未超過15天不含公休節假日,原工資照發;
2、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超過20天或一次性事假超過15天的,其超過天數的工資按本人基本工資的70%計發;
3、工作人員請事假全年累計超過30天的,其超過天數的工資按本人基本工資的50%計發;
4、工作人員全年事假累計超過60天的,超過天數停發本人全部工資;
5、工作人員凡未經請假擅自離開工作崗位,或者假滿未經續假而逾期不歸的,按曠工論處。曠工6天及以下的,扣除本人曠工天數的基本工資=曠工7天以上的停發本人當月全部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