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住建局下屬單位質監站會不會變成企業
不會的。因為質監站是事業單位,代表政府行使建築質量監督管理職能,此職權是不能賦予給企業的行使的
2. 我是在建設局底下的質監站工作,不知道質監站在改革中是向事業單位還是企業方面改革呢
前幾年頒布的建設部141號令中明確了監督與檢測要脫離,雖然目前各地情況不一樣,有些根本沒有脫離,有些假脫離……,但肯定最終必須脫離!檢測機構必須是法定的第三方機構,不能政企一家,不能事企一家……所以說脫離肯定是大趨勢
3. 事業單位改革中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站將變為什麼性質的
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1.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2.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
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3.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
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
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3)住建委質監站事業單位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關鍵要從體制機制入手,轉變政府職能和管理方式,調整和規范政事關系。
2011年4月初,中央已經確定了一張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時間表,共涉及到超過126萬個機構,4000餘萬人。該表預計到2015年,中國將在清理規范基礎上完成事業單位分類;
到2020年,中國將形成新的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發布。
有統計稱,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
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
有的事業單位對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的追求,偏離了公共服務這個公共機構的基本價值取向。此外,已經形成的部門利益和個人利益結構在改革中很難被打破,成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最大阻力。
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改革加以解決。
「事業單位改革的實質性推進,與『十二五』時期切實解決與百姓利益直接相關的醫療、衛生、教育等民生難題,以及『民富』戰略相吻合、相呼應。」汪玉凱說。
國家行政學院宋世明教授說,改革後的事業單位,即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成為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組織支撐,成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主力軍,以實現政府公共服務的核心職能。
4. 建設局事業單位會取消變成企業嗎
建設局所屬的事業單位有的要改製成企業,有的要改製成社會服務中介組織,有的要變成公務員編制。例如設計院改製成企業,定額站,監理站,質檢站實驗室等變為自收自支的社會服務組織,建設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局等變為公務員編制。
5. 機構改革住建局怎麼改
住建局--主要是住房、建築的審批規劃發證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由城鄉建設局的職責,以及市房地產管理局等行政職能等整合,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新一輪黨政機構改革前後,住建局都是各級政府組成部門。改革前,城管局和城市管理執法局,都是住建局的下屬機構,改革後,也不會簡單整合成為同一個單位。
就機構改革而言: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改企,推向市場,由政府購買服務代替。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撤銷,這些單位使用的自收自支類事業編制同時撤銷,不再使用。
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生產經費或者收費、中介類單位,改企經營後,合同制管理人員隨企改制,到新的企業就業,或者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領取經濟補償後,自主擇業。由組織部門任命的管理人員,改制後另行調任;人事部門分配或者後來招錄的正式事業人員,以及退役軍人安置的工勤人員,則分流安置到其他事業單位工作。
還有一種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是各縣鄉基層因機構個數限制,或者編制使用限制,將農業服務中心、水利站、建設服務中心等承擔公益服務或者行政支持的基層事業單位,設置為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或者設置為全額、差額事業單位,使用自收自支編制。這類單位因為承擔的有公益服務職能,在事業單位改革過程中,剝離生產經營類職能,將公益服務職能保留,或者整合到其他事業單位,實行財政全額撥款,其管理人員、一般正式事業人員和工勤人員也都隨職能分流安置,全部轉為全額撥款的事業人員。合同制管理人員隨剝離出來的生產經營類職能改企安置,或者自主擇業。
6. 交通工程質量監督站 如何改革問題
我覺得你們單位變為行政單位的可能性很大,事業單位改革就是要明確行政和事業的界限,明確公共服務與行政管理的界限,從而精簡龐大的事業機構,減少財政開支,提高工作效率。你們單位的主要職責是工程質量監督,其實可以並入質監局,或者交通局,因為你們提供的是專業質量監督服務,並非公共服務。
7. 在事業單位改革中,把事業單位劃分成三類,請問一下質量技術監督檢測所屬於哪一類改革後有前途嗎
分三類,部分納入參公管理,部分推向市場,部分如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質量監督屬於質檢的技術職稱機構,應該是納入參公管理,將來如果實施公務員改革,將可能變成技術職稱類別。
8. 事業單位要改革了,質監系統的事業單位,如質檢所、計量所會改成什麼樣的單位呢
質監所、計量所實際是個模稜兩可的部門,雖然可以改成企業面向市場,但其設置的意義是為公眾提供放心的安全保障。工資相對來說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9. 請問縣級區建設局下屬單位有可能在以後的事業單位改革中改為企業嗎(現在是事業編)
沒有。代建辦現在只有幾人是事業編制,大部分是企業編制。因為屬於城市投資性質,是代建政府項目的單位。
2018年事業單位新改革:分為三類。
第一類: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將逐步轉為行政機構,極少數有機會可以轉公務員行政編。
第二類: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事業單位。2018年年底將會轉為企業,將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按照效益分為兩類。
第三類: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將會保留事業單位序列,取消編制,如高校教師以及公立醫院醫務人員。
(9)住建委質監站事業單位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事業單位的范圍涉及教育、科學、技術、文化、衛生、體育等行業部位和領域。其主體具有多元性,其規模具有宏大性。
10. 考上杭州地區縣級的建設局質檢站,是事業編制的,具體問題如正文:
不知道你是質檢站還是質監站,一字之差但是以後性質會不一樣,以後事業單位改革質監站會改為全額事業單位,質檢站會從質監站中政企分開,面向市場變為企業。所以你自己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