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馬雲捐1億助力教育,還有哪些熱愛公益的名人
熱衷於公益事業的名人!馬雲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對社會做出了很多貢獻。之前馬雲基金會發出聲明,捐出一億元助力雲南地區的教育。不得不說,馬雲不僅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他對於社會的責任感都是值得大眾肯定的。但是不僅僅只有馬雲,社會上還有很多名人都是熱衷於公益事業的。
最讓人熟知的就是歌唱家韓紅了。不管是那裡遇見什麼樣的困難,韓紅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支援,雖然是一位歌唱家,但是心繫社會,熱衷於公益事業,並且韓紅基金會從建立至今,已經幫助了很多人。盡管韓紅經常都到外界的質疑,但是韓紅一直都潛心於自己的公益事業,因為公益不是做給任何人看,而是做給自己看。現在也有很多的人都加入了韓紅的公益事業當中。
2. 教師如何助力未來教育發展
還沒關注?
快來點這里
鼓屏162,《福建教育》雜志官方微信
未來教育發展?
教師如何助力
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央編辦聯合印發了《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9-2022年)》,明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教師教育振興發展的目標任務,指出了十大行動(如下圖,圖片來源於微言教育公眾號)。那麼,從個體角度思考,教師可以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與改變,更好地為未來五年教育發展提供中堅力量呢?或許,通過這四個詞可以有所啟發。
「品德」
《計劃》將師德建設放在了重要位置。文件中這樣描述:將師德教育貫穿教師教育全過程,作為師范生培養和教師培訓課程的必修模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教師全面落實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制訂教師法治培訓大綱,開展法治教育,提升教師法治素養和依法執教能力。在師范生和在職教師中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注重通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涵養師德,通過經典誦讀、開設專門課程、組織專題培訓等形式,汲取文化精髓,傳承中華師道。將教書育人楷模、一線優秀教師校長請進課堂,採取組織公益支教、志願服務等方式,著力培育師范生的教師職業認同和社會責任感。藉助新聞媒體平台,組織開展師范生「師德第一課」系列活動。每年利用教師節後一周時間開展「師德活動周」活動。發掘師德先進典型,弘揚當代教師風采,大力宣傳陽光美麗、愛崗敬業、默默奉獻的新時代優秀教師形象。
人品,是人真正的最高學歷,是人能力施展的基礎,是當今社會稀缺而珍貴的品質標簽。人品和能力,如同左手和右手;單有能力,沒有人品,人將殘缺不全。不僅哪個行業,人的道德品質永遠都是放在第一位置的。更何況教師職業具有特殊性。教師教書育人,培育下一代,自身的素質和道德品質的修養將直接影響到他所教的學生。為師者不正其身,何以做表率呢?一個沒有把個人的道德、品德放在首位的人,是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態度」
師之素養,是綜合素質的全面體現,也是一種認真、負責、上進的態度表現。每當我們看到一些恭恭敬敬教學的教師,那種職業態度令人肅然起敬。不管社會如何誤解、如何傳言,這些教師對自己的工作永遠一絲不苟,這就是所謂的職業精神,敬業的職業態度。
教師身在崗位上,就應當擔負起應有的責任,不能抱有「差不多就可以」的態度,而是要認真、嚴謹、用心地去做,即使可能會遇到挫折、遇到失敗,但也無愧於心。不然,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尤其在「互聯網+」時代中,教育將面對許許多多的挑戰與機遇,要提升能力與素養,需加修煉。比如可以從對學習的計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挑戰困難的毅力、面對誘惑的定力等多方面著手。
「情感」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我們對教師的稱呼,有很多不同的說法,如園丁、蠟燭、人類靈魂工程師等。作為教師,如何做得更優秀?教師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然而,在這平凡與平淡的背後,卻蘊含著無限的艱辛以及豐富的內涵,需要傾注大量的心血,進行持久不懈的探索,這需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心,需要對職業懷有誠摯的愛。
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人對工作的喜愛程度勢必影響了他的工作幸福指數。一位真正熱愛自己職業的教師,才能真正成為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師。
教師對工作的熱愛,最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教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教師的「教」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互動、交流來實現的,這就需要有一個順暢的師生交流渠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作為一名教師,只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才會把教育當作自己一生的事業來對待並為之奮斗,才會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才會用心來和學生交朋友,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沒有足夠的愛心,就沒有辦法與學生進行正常的交流,就沒有辦法真正了解學生,進而去幫助學生。只有建立了一種民主、平等、尊重、溫暖、理解的師生關系,教師的親和力和教學藝術才會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才有可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讓學生對自己所教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成長」
有意義的人生,就是每天且長期都能感到自己在學習和成長。盡管隨著時間遷移,每一個時間段希望和需要的成長方式會不斷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需要感到自身技能和能力在不斷進步,而不是原地踏步。成長意味著很多事情:可以是學會新知識、開發新技能、學習新技術,或提高綜合能力,如合作能力、溝通能力或解決沖突的能力。
不過,成長需要機遇。有時候這些成長的機遇來自你當前工作績效的反饋。還有些時候,這些機遇來自你未來一兩年的職業憧憬。所以,每一個人都應當為之構建藍圖,即為當前的自我發展,也為長期的事業發展,更為機遇的來臨做好准備,確定最重要的目標去學習。
這里小編推薦一種思維導圖工具——工作滿意度表。我們可以藉助導圖來幫助自己找到工作中需要改變的動力和方向。
首先在紙上畫一個十字圖,十字對應四個方面「激勵、價值、尊重、成長」。
然後標出你在每個維度上的數值,將其連成蛛網線表。
現在,再標出未來半年你希望在每個維度上的理想值,然後用不同顏色的筆將其串連起來。
觀察圖表,可以思考這么幾個問題:蛛網線表形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哪一維度是當前最迫切需要提升的?為了提升維度值設定了哪些具體目標?要改變自己可以做些什麼?就目前來說,也許不是每個維度都同等重要,但圖表反映出來的情況可以幫助我們知道自己該優先在哪一方面努力。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
責編:蘇少偉
排版:黃文婧
在這里,打開教育生活
鼓屏162
微信號:fjegp162
3. 教育事業的發展需要哪些外在的助力
高層的決策和政績意識,基層領導的指揮棒和擔當,社會力量的支持,家長的配合理解。
4. 科技日益發達,應該怎麼與教育相結合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科技融入了教育之中,與教育相結合,為教育提供便利,方便了教育的普及。
我覺著隨著科技的繼續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也將融入教育之中,就是所謂的自我學習,自我學習的概念其實不新鮮,古時候孔子也早就說過要因材施教,但是要做到因材施教或是自我學習,一直無法解決的問題就是:老師如何時把握每一個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狀態?靠人力真的是很難做到的,以前的技術也遠遠達不到要求,但AI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自我學習目前還處於發展試驗階段,但已然成為了各大教育技術公司研究的重要方向。除了需要這些,還包括VR、AR等技術,雖然現在受限於技術發展和製作成本等原因目前還無法普及,但這種發展同樣能給課堂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5. 我們有什麼好的做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我們有什麼好的做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以上就是關於我們有什麼好的做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您有幫助!
6. 國家鼓勵運用什麼支持教育事業的發展
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
第四十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設立專項資金,對民辦學校的發展給予資助,對有突出貢獻的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表彰。
第四十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採取資助資金、出租、轉讓國有閑置資產等措施,扶持民辦學校。
第四十六條民辦學校享受國家規定的稅收優惠政策。
第四十七條民辦學校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以接受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捐贈。
國家對捐贈財產給民辦學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照有關規定給予稅收優惠和表彰。
第四十八條國家鼓勵金融機構以信貸方式支持發展民辦教育事業。
第四十九條人民政府委託民辦學校承擔義務教育任務,應當按照委託協議安排相應的教育經費。
第五十條新建、擴建民辦學校,由人民政府依照有關公益事業用地和建設的規定給予優惠。教育用地不得挪作他用。
第五十一條投資者在扣除辦學成本、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提取發展基金和其他必要的費用後,可以從辦學余額中獲得合理的收益。取得合理收益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五十二條國家採取措施,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和個人在少數民族地區、邊遠貧困地區舉辦民辦學校,發展教育事業。
(6)助力教育事業什麼擴展閱讀:
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實施科教興國的理念的策略和加強國家戰略通過人力資源,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構建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並確保人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
繼續優先向農村、中西部、貧困地區、邊疆地區、民族地區傾斜公共教育資源,逐步縮小城鄉、區域教育發展差距,促進公共教育協調發展。三是完善教育資助制度和助學制度,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公平配置。
7. 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前些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幕年,是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前後的重要一年。教育事業要全面履行十八大提出的各項改革發展任務,提高質量和效益,促進教育公平,促進教育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第一,堅持立德淑仁,促進學生道德、智力美的全面發展。
深化教育領域的綜合改革,促進核心領域和核心環節的突破,完善全面推進教育改革的工作機制,改善頂層設計,促進尊重基層創作,加強對地方教育改革試點的指導。探索貫穿各級各類教育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法,有條件的中學、高中、科研院所聯合開展創新人才培養,建立創新人才培養基地。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切實落實省務院根據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在當地接受升學考試的方法,整理和規范高考加分政策,建立普通高校統一入學考試、高校審查和高校學業水平考試、
8. 大學生可以為教育事業做什麼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先做好本職工作,才能思考別的,不然就是為教育抹黑啊~~
而且大學生其實能量很有限的
想真正為教育事業做些事情,可能在現階段首要任務就是做個好學生
掙個好前途,
等有了一定社會地位以後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光與熱,
在學術領域可以以言論,學術觀點引導教育事業
在行業領域,可以以實際行動,社會活動引導教育事業
另外,對於支教這個東西,我持有保留態度
已經有很多時評文章都在質疑,支教或許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性活動,但對於「被支援地」是否是必要的呢?不盡然吧~~
有興趣你可以找找相關的報道,其實站在所謂需要支援的人來看,我們的「支援」有時候有點一廂情願,不一定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呢~~
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就是了,辯證的看待這個問題吧~~
9. 縣委縣政府具體從哪些方面支持教育事業
方面支持教育事業
1、解決當地群眾住房和上學問題。
2、工作圍繞「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進行
3、制定更為科學更有利於教育發展的評職條件
10. 我們有哪些好的做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引言:如果想通過自己的做法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就要讓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才會對學習更加專心。老師不要覺得孩子有不良的學習習慣,就不會變成學習好的人,老師要幫助孩子分析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小編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我們有哪些好的做法才能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家長如果想要對孩子進行好的教育,就不要過分在乎孩子的成績,孩子的成績不能作為評判孩子唯一的方式。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很多方法,主要看家長對孩子使用什麼樣的態度。如果家長對孩子一直有嚴厲的態度,會讓孩子感覺非常的反感,孩子也不願意繼續學習。家長要幫孩子培養學習興趣,孩子才會逐漸的喜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