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很多創業的人動不動就年入百萬,一倒閉就負債累累,這是怎麼回事
風光時,一年收入上百萬。一旦形勢不太好,瞬間就破產倒閉,乃至負債累累。那不是某一個創業者的例外,幾乎所有的創業人,都面臨這種情況。為什麼會有這樣大的差距呢?企業的錢和自己的錢分不清楚許多中小企業,小企業,幾乎都有這種情況:企業的錢和自己的錢不區分。很多創業者,一個人擔任數職。既是老闆,也是會計,也是人事部門。這類簡單方式,最大的一個弊端便是,不正確的把公司把錢當成自己的錢。
自然,更多情況是,以前的每一年上百萬,要麼是誇大了,要不都是沒有扣減開銷,終究年入上百萬,並不代表每一年剩餘上百萬,投資虧損,買房買車,各種各樣灑脫都是掏錢很快的。而近年以來的創業好項目,絕大部分都是多元化經營的互聯網 方式,那樣這便有一個問題,原始股使用價值起來的快,掉價得更快。看一下樂視賈躍亭、看一下老羅、看一下OFO的戴威,順風順水到負債累累可能只是好多個月的時間也。
Ⅱ 電力部門為什麼高資產負債率仍可貸款
1.從財務管理的角度來看,外部一般只有債權人才過分擔心高資產負債率,因為這樣的風險比較大,而其他人包括股東經營者更偏向於高資產負債率,這樣可以產生更多的利潤
2.電力企業債權人是國家
3.電力部門是國家事業性單位,銀行貸款時根本就用擔心會虧錢,所以他們未必過多關注資產負債率
Ⅲ 為什麼越有錢的人負債越多
大白話,撈干貨!
錢就是債,債就是錢,錢不值錢了,債也不值錢了。
現代經濟由債務驅動,本質上信用來源就是全球各主要經濟體的主權債務。
債務也有區分,優質債務是優質資產的一部分,交給時間,享受三重好處。
關鍵詞:負債,信用,優質,時間,上漲,稀釋。
第一,現代貨幣的本質是什麼?錢就是債。
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回答過很多次了,只是每一次我再寫它的時候能給大家帶來一些新鮮的感受,多說一些東西。很多網友表示寫的比較深奧,看不懂,我希望大家多看幾遍,多看一些不同類的角度的解釋,就能慢慢理解。
首先要理解一件事情,那就是現在的貨幣到底是什麼,你才知道為什麼欠債的人是大爺。
一句話,現在的錢就是負債,就是信用,就是欠條,就是記賬。
這個觀點我在很多文章中都說過了,有空了可以翻過來看看。
簡單的說,現在貨幣的發行一般有兩種方法,一種就是中央銀行直接印錢,或者說基礎貨幣,高能貨幣。這個好理解。
還有一種就是用貸款借錢的方式放出錢來,也就是商業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
比如著名的指標m2。什麼意思呢?你就理解成現在 社會 上流通的所有的錢。這個指標代表的是存款,存款多是因為貸款多。存了再貸出來,貸了再存進去,這就是貨幣量增加的原因。
這個錢是怎麼出來的?絕大部分都是信貸,都是借出來的錢。都是流動性而不是那個基礎貨幣,而它在使用過程中和基礎貨幣是等效的。
我經常舉那個例子。假設世界上就我和我表哥,比如最初我存了1萬塊錢到銀行賬戶里邊兒,這個時候呢世界上有1萬塊錢,但是當我表哥把這1萬塊錢中的8000塊錢貸出來的時候,那這個世界上呢實際上就有了18000。
最初的基礎貨幣並沒有增加,但是 社會 上的錢卻變多了,我表哥他也可以拿著這個錢用。只要大家都不同時取錢,不把那個最初的現金取出來,那這個 游戲 就可以玩下去。理論上可以創造無限的貨幣出來。
這就是存款准備金存在的原因,要把這個貨幣量控制住,你從銀行貸款的時候要交一部分給中央銀行。這樣呢才能保證這個貨幣創造不是無限的。
看到這里看明白了吧,我表哥借出來的8000,既是他的錢也是他的債。是銀行的記賬。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銀行和個人和企業都是反的,他的資產就是你的負債,他的負債就是你的資產。當這兩張表同時擴張的時候, 社會 上的貨幣就變多了。
表哥的這8000即使債又可以當錢用,所以債就是錢,錢就是債。就是負債和信用。現在的企業基本上都是靠負債的維持,所以又叫流動性,像水一樣,生生不息。如果遇到銀行抽貸,企業一般都會慌得一批。
第二,過去不這樣,現代經濟由債務驅動,流動性來源是大國主權債務
過去的情況一直都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從1971年以後,貨幣發行不再有錨定物,不再是黃金,而是可以憑空發行。靠什麼發行呢?靠主權債務,也就是幾個國際上的大國,他們的政府發行的債務。
然後中央銀行憑空把錢印出來去買這些債務,那你說這錢是怎麼來的呢?如果要歸根溯源的話,其實就是白來的,就是靠國家信用,靠未來的稅收補這筆錢。
那麼現代經濟靠什麼驅動的?過去的古典主義認為是靠儲蓄,也就是說你存夠的錢你就可以拿錢去投資,現在你要這樣做,那你就太傻了。
現在的貨幣都是無錨貨幣,由於現在的投資回報率高,只要你覺得你貸出來的錢的利息低於你的投資回報,你就可以貸更多的錢出來。這就是所謂的加杠桿。
你想想,你只有一塊錢卻可以做十塊錢的生意,這是不是相當於一個杠桿效應?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的經濟增長非常快,物價上漲也非常快,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生產能力,你的技術,你的勞動力能夠跟得上的話,你是一個小老闆,你就敢去銀行貸款,你就敢擴大生產,你就敢給工人加工資。因為東西只要賣的出去,你就能還上債,你的事業是不是蒸蒸日上?
那什麼時候大家可以掙到錢呢?現在這個時代似乎變成了只要這幾個大國的中央銀行放水,大家就可以掙到錢,如果他們集體的不放水,集體的收縮,集體抽迴流動性,那大家就掙不到錢了。
這次疫情期間大家應該看的很清楚。各個國家都大量地釋放著流動性,大量的貨幣充斥著我們這個世界。所以你看到,即使是yq,好像大家也沒有那麼的慘。
經濟無非就是供需兩端,供給端就是生產能力,需求端就是大家的購買能力,只要你把錢發到手上,大家就能夠買買買。
同時呢,不光能買商品還能買資產,所以就是印了那麼多錢,人們吃完喝完之後,滿足了消費需求之後,還可以把多的錢去買股票,去買房子,去買比特幣,所以這些東西就漲得很高。
我們的基本面並沒有變好,但是由於 社會 上的錢太多了,所以大家都去拿多出來的錢買股票,買資產,博一個他的上漲,所以全球股票房價已經漲上了天。
第三,優質負債是資產的一部分,隨時間推移,債務稀釋,資產上漲,人力資本上升
言歸正傳。
為什麼我們看到很多富人欠了一屁股債卻還是富人呢?除了錢和債就是一回事兒以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債務的質量不一樣。
我這里並不是說你敢欠債,你欠了很多債你就能發財,而是你在欠債的同時還要掙錢的能力,還有維持流動性的能力,手裡還有優質的資產,那你當然就能掙到錢。
比如過去的小目標哥這個人就能夠負債,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年代,他大量的借債,然後投資到房地產里。
如果了解資產負債表的最基礎的原理。就會知道在資產負債表上,資產在左,負債在右,負債是資產的一部分。
但是負債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它不會隨著資產跑,資產在上漲,負債只會隨著利息增加一點兒點兒兒。凈資產或者權益會憑空增加。
大家想想,我之前說了現代 社會 是靠創造債務和貨幣推動的。過去我們經歷了一個非常快速的市場化,貨幣化和工業化的過程,整個 社會 由過去的分配機制變成了市場價格機制,價格高得出奇。因為需求太龐大了,那麼就需要新的貨幣,人們就會大量的借款。整個貨幣就會充實到 社會 上。
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很多的錢就會跑到資產里,導致資產價格非常的高,沒辦法,因為之前的資產沒價格或者太便宜了,現在大家都期望他很高於,是都敢去借錢,把錢弄的很多。
還是那句話,邏輯是房價高導致貨幣多,而不是貨幣多造成了房價,高房價更像是一台抽水機,而不是所謂的蓄水池。
這個時候資產價格暴漲, 社會 上的流動性錢越來越多。你想想,如果你手裡的錢越來越不值錢了,那你欠別人的錢是不是也越來越不值錢了?
所以小目標格這種人,他們是怎麼富起來的呢?固然與他們的魄力,與他們的能力,與他們的眼界,與他們的關系有很大的關系。但是在時代的洪流面前,這些什麼都不是。真正讓他們富起來的核心,是它們擁有著優質的負債。
當資產價格暴漲的時候,負債依然趴著不動,僅僅是靠利息增加那麼一點兒,凈資產無中生有的增加。就是你實實在在的錢,那麼這個速度有多快呢?
根據任澤平的說法,1998~2017年,整個我國境內m2,也就是廣義貨幣的增長率,每年年均15%。什麼意思?你有100萬?五年之後不到一半,十年之後不到一半的一半,你想想這有多嚇人。
同時,核心城市的資產上漲可能達到30倍以上,這一增一節減,再加上杠桿的力量。他們的富裕也就不奇怪了。我就直接這么說吧,20年前你借10萬塊錢,是不是把你嚇死了?現在10萬塊錢算什麼?
普通人其實也享受到了好處。你想想如果你欠了一屁股債,但是這些年不管怎樣,你的工資大概率是上漲的,也就是說資產在上漲,負債被稀釋,人力資本在上升。這三重好處之下,很多人就富裕翻身了,這是人類 歷史 上最偉大的工業化、貨幣化進程,可能絕無僅有。
我想這就是富人欠了很多債,還發了財的秘密,只是因為他的債的質量不同,這是優質的負債。
結論。現代貨幣的本質不再是實物,不再是金銀財寶,而是流動性,而是信用,它是憑空出來的,無中生有的錢就是債,債就是錢。
在1971年之前,貨幣的發行是要靠金本位維持的,那個時候的錢是有約束的,不能隨便增發貨幣。而現在則不同了。我們的基礎貨幣可以無限的增長,我們掙的錢基本上就是幾個主要大國主權債務釋放出來的流動性。
這些富人富起來的原因無非是因為他們的負債質量不一樣,比如房地產中的負債。這些年房價上漲非常的快,資產價格上漲,同時負債在不斷地被稀釋,再加上人力資本的上升,中國經歷了迅速的財富創造和工業化貨幣化過程,這幾種情況一疊加,成就了一場波瀾壯闊的造富史詩。
先明確一個點:有錢人負債多,但是凈資產一般都是正的,例如負債2000萬,但是現金+資產值5000萬,把債務完全還掉,也還有3000萬。加幾倍十幾倍杠桿把自己玩死的不算。
大部分 賺大錢 的方法,都有一個特點: 本金越大,利潤越大 。如果10萬塊本金一年能賺1萬;100萬本金就可以賺10萬,甚至更多,因為規模越大,很多固定成本,例如廠房機器等,成本會攤的更薄。
所以如果當一個人發現了一個穩定的賺錢途徑的時候,並且只有10萬塊,他有兩個選擇:
負債做生意的好處顯而易見。
當然做生意是有風險的,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生意失敗破產的故事。但是也只有通過負債,也就是杠桿的方式,才能賺到大錢,成為有錢人。沒有勇氣這么做的人,雖然破產的概率也小,但是和發財基本上也無緣了。
因為錢越來越不值錢了。每年錢的購買力都在逐年下降,想想80年代的萬元戶,那時候已經算有錢人了吧,現在1萬元人民幣算什麼呢?再想想10年前的100萬人民幣,可以在上海內環買一套不錯的房子了,現在100萬呢,連首付都不夠啊。說人話就是,錢越來越毛了。
按照貨幣貶值的速度,以前我們都說,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就是第一桶金了,老揭我估計不出5年,這個第一桶金的標准要提高到1000萬人民幣。
你去看看煎餅好了,我記得很清楚,2008年,才1元一個,隨後一直漲,2元,3元,現在要5元一個了,近十年,煎餅都翻了5倍了。你說是不是錢,不值錢了?
所以負債越多,越值錢,為什麼呢?你想想,譬如你借了100萬,隨著購買力的下降,原先的100萬過了幾年後,可能只值80萬了,那等於你變相賺了20萬。現在能負債的都是爺,有些爺還專門跑到海外去借美元債,那更牛。
當然,那些套路貸除外,借錢一定要去正規銀行借,不要去找套路貸的那種高利貸,那是很恐怖的。什麼叫套路貸,「套路貸」的「借款」是被告人侵吞被害人房產、財產的借口,所以「套路貸」是以「借款」為名行非法佔有被害人財物之實。而高利貸出借人希望借款人按約定支付高額利息並返還本金,目的是為了獲取被害人的房產。
Ⅳ 地方政府為什麼會負債
政府要養公務員,要支付各種公共事業費用,還有一些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這些都需要從地方財政中支付。當地方財政支出大於收入時就需要以政府名義用未來財政收入做擔保向銀行或者其他財團舉債,這樣就形成了地方政府的債務!
Ⅳ 為什麼要重視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因為地方債是地方政府主導的。如果地方政府違約,那就麻煩了。
本人在投資方面一直都比較謹慎,安全性不可靠的根本不考慮,沒想到卻在政府債這里栽了。。。我是2016年購買了這款《三都水族自治縣城鎮建設投資有限公司2016年直接債務融資》產品,產品的用途是用於三都水族自治縣農貿市場片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項目,但是,早已經到期一個月多了,別說是利息,就連本金我都沒收回來,巨坑啊~官方連一個正式的說明都沒有,這是要被割韭菜的節奏!!!
當初之所以敢入手,也是因為看中是國企融資、國資擔保,想著大企業不會耍陰招,但我錯了,政府債TMD也開始坑投資人的血汗錢了???我投的項目募集資金規模還不到2億元,想著僅是擔保公司的注冊資金都有30億元呢。哎,現在我就想問:5.05億的土地抵押哪去了???國有公司連我們這點錢難道都兌付不了嗎???不是政府三函支持嗎???人呢?出了這樣的事情,三都縣人民政府、財政局、人大常務委員會就視而不見嗎???這么做,將政府信用置於何處?將我們百姓對國家的信任置於何地???一輩子的積蓄不能空憑你們隨便的一紙通知,就打水漂了吧???這可是我們全家的血汗錢吶,無理由延期、展期,我們不接受!!!現在,事件中是否存在挪用項目資金???是否存在貪污受賄????請領導們重視,望中紀委介入調查,盡快給我們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案,不要讓我們失去對政府的信任!!!
Ⅵ 哪些行業最賺錢增長最快毛利率最高8張圖速讀
截至發稿,A股已有3480家上市公司發布2018年度報告,總體上看,A股公司2018年實現總營收43.93萬億,同比增長12.47%。實現歸母凈利潤3.39萬億,微漲1.8%。
從行業來看,鋼鐵、煤炭、有色等周期性行業盈利面顯著改善,而以傳媒、計算機為代表的TMT行業則業績承壓。
具體來說,哪些行業最賺錢?哪些行業凈利增長較快?哪些行業的毛利率高?哪些行業的凈資產收益率高?21數據新聞實驗室用8張圖帶你快速瀏覽各行業景氣度。
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下同),2018年營收規模超過萬億元的行業一共有15個行業,其中,化工、建築裝飾營收規模均超過4.8萬億元。
此外,銀行(4.2萬億)、採掘(3.5萬億)、非銀金融(3.1萬億)、 汽車 (2.5萬億)等行業營收均在2萬億元以上。
從營收同比增速來看,增長最快的為建築材料(26.28%)。休閑服務緊隨其後,營收同比增速為23.46%。房地產有所回暖,由2017的個位數增長,到2018年增速已逼近20%。
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無一行業營收負增長。受行情制約,2018年非銀金融以3.05%的營收增速墊底。
據統計,32家上市銀行2018年合計實現了1.48萬億元的凈利潤,貢獻了A股所有上市公司盈利的43.7%。
一家公司賺錢超過一個行業!宇宙行工商銀行日賺8.18億,全年實現歸母凈利潤2977億元,而除銀行外,行業凈利潤最高的非銀金融所有上市公司凈利之和也僅2388億元。
此外,房地產、化工、採掘、建築裝飾、交通運輸、鋼鐵、食品飲料等行業的盈利也在千億級別。
傳媒行業是唯一一個虧損的行業,天神 娛樂 (002354.SZ)、*ST富控(600634.SH)、華聞傳媒(000793.SZ)、樂視網(300104.SZ)等虧損額均在40億以上,虧損10億以上的傳媒上市公司高達26家!
從凈利潤同比增速來看,周期行業復甦明顯,建築、採掘、鋼鐵包攬前三,不過增速明顯下滑。2017年採掘等4行業凈利增速逾100%,2018年目前最高的建築凈利同比增長62%,其他行業的增速則不足50%。
傳媒業績下滑明顯。因業績集體爆雷,傳媒去年全行業虧損近300億,凈利同比下滑173.76%。
此外,通信、電氣設備、農林牧漁、綜合等行業凈利下滑幅度也超過了40%。值得注意的是,傳媒、農林牧漁盈利連續兩年大幅下滑。
2018年什麼行業最賺錢?
據Wind數據統計,剔除金融行業,2018年銷售毛利率最高的行業依然為食品飲料,達48.29%。具體來看,90家公司中就有26家毛利率高於50%,多為酒企,貴州茅台毛利率高達91%,水井坊也有82%。
其次為休閑服務,行業毛利率也高達41%,其中酒店毛利率高達86%,高於白酒的77%,位居所有細分行業之首。
醫葯生物也不低,銷售毛利率達36%。只是,一般醫葯生物企業由於巨額的銷售費用,其賺錢能力並非毛利率數字那麼光鮮。
毛利率最低的行業依然是綜合、有色、建築裝飾等重資產行業。石油貿易最低,僅4.2%,不過相對2017年略有提升。
凈資產收益率一般用來形容賺錢效率,體現自有資本獲得凈收益的能力,是衡量企業獲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Wind數據顯示,家電行業整體凈資產收益率18.5%,與2017年末相比略有下滑,仍居所有行業首位。還有食品飲料、房地產、鋼鐵等10行業整體凈資產收益率高於10%。國防軍工、通信這一指標則不足4%。
一般來說,資產負債率是衡量企業負債水平及風險程度的重要標志。資產負債率越低,說明以負債取得的資產越少,企業運用外部資金的能力較差;資產負債越高,說明企業通過借債籌資的資產越多,風險越大。不同行業對資產負債率要求不同,不過一般都以不超過60%為好。
剔除金融業,房地產、建築裝飾、公用事業的資產負債率依然前三,分別為80.44%、75.80%、64.15%。此外,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還有綜合、家電等行業。與2017年底相比,鋼鐵、機械設備的資產負債率回到60%以下。
與此同時,食品飲料、傳媒的資產負債率則不足40%。
為樹立與推廣中國上市公司董事會最佳運作效率與治理模式,目前備受業界關注的「第十二屆中國上市公司「卓越董事會」」評選活動申報通道(詳戳>>>)已正式上線。
董事會作為股東和管理層的核心樞紐,是上市公司戰略的制定者,價值的發現者,效率的監督者,更是股東利益的守護者。慧眼探尋卓越上市公司背後的卓越董事會,把握趨勢,發現價值。
敬請關注。
(點擊上圖可參與報名)
出品:21數據新聞實驗室
策劃:譚婷 李劍華
作者:謝珍 張楠
系列(1):A股上市公司董事長年薪榜:最高3170萬,最低2500元!
系列(2):預警!除了已經爆雷的,還有12公司百億商譽高懸,規模超過凈資產更應小心!
系列(3):哪些行業最賺錢?增長最快?毛利率最高?8張圖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 財經 APP
Ⅶ 事業單位的負債
《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負債包括借入款項、應付賬款、預收賬款、其他應付款、各種應繳款項等。
借入款項包括向財政部門、上級單位、金融機構借入有償使用的各種款項。
各種應繳款項包括按財政部門規定應繳預算的資金、應繳財政專戶的預算外資金、應繳稅金以及其他按上級單位規定應上繳的款項。
Ⅷ 事業單位收入費用率高說明什麼影響
公式中各項收入不包括財政補助收入和上級補助收入;支出內容反映的是事業單位經常性支出。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為了使經費自給率具有可比性和連續性,在具體計算經費自給率時,有時臨時性、一次性等特殊支出因素,造成經費自給率波動較大的,要予以扣除,如一次性專項資金安排的設備購置支出等。在計算經費自給率時,支出中因特殊原因需要扣除的項目,應報經財政部門批准。這樣可以保證支出扣除的合理性,使經費自給率計算更為准確。(2)人員支出、公用支出占事業支出比率。是衡量事業單位支出結構的指標。其計算公式如下:人員支出比率=人員支出/事業支出X?100%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業支出X?100%人員支出是指事業支出中用於人員開支的部分,包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保障費和助學金。公用支出是指事業支出中用於公用開支的部分,包括公務費、業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和其他費用。分析人員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業支出結構是否合理。事業單位的類型很多,各項支出對不同類型經費支出較多,設備購置費和業務費用等支出的規模相對較小,體現在總支出中,人員經費所佔比重就比較高;另一些單位如自然科學研究單位及醫療單位等,其業務費支出要大得多,在支出中公用支出所佔比重就較大。不能按照相同的標准來分析評價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支出結構是否合理。但事業單位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和人員狀況,通過與以前年度的比較、分析本單位支出結構變化及發展趨勢是否合理。還可以與不同類型的事業單位進行橫向比較,了解本單位與先進單位的差距。從總體上看,人員支出占事業支出的比例不宜過高。事業單位要通過各種努力,逐步調整支出結構,盡可能地提高公用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否則,事業單位有限的資金用於人員經費開支,將不利於事業發展。(3)資產負債率。反映一定時期負債占事業單位資產總額比例的一個指標。它能夠衡量事業單位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開展業務活動的能力,以及反映債權人提供資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資產負債率是新增加的一個財務分析評價指標,它是適應事業單位財務制度改革整體要求而設置的。其計算公式是: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X?100%從債權人的角度看,資產負債率反映貸給事業單位款項的安全程度;從債務人角度說,資產負債率說明事業單位利用債權人提供資金進行業務活動的能力;從事業單位的性質上看,資產負債率保持一個較低的比例較為合適
Ⅸ 企業負債的利與弊的各種分析分別是什麼
一方面,負債經營可以彌補企業資金,有效降低企業平均資金成本,給企業帶來財務杠桿效應。但另一方面,受利息和資金利潤率的影響,財務杠桿效應會有負面作用,產生財務風險。
Ⅹ 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
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為長期償債能力是指企業對債務的承擔能力和對償還債務的保障能力。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是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和與企業有關聯的各方面等都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
長期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企業財務安全和穩定程度的重要標志。長期償債能力分析是企業債權人、投資者、經營者和與企業有關聯的各方面等都十分關注的重要問題。企業償債能力的強弱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標志。資本結構不同,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也不同。
同時,不同的資本結構,其資金成本也有差異,進而會影響企業價值。通過長期償債能力的分析,可以揭示企業資本結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加以調整,進而優化資本結構,提高企業價值。
長期償債能力的概念:
企業利用借入資金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一方面可以促進企業生產的快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會加大企業的資金成本和財務風險。
資金成本就是企業取得和使用資金而支付的各種費用,包括資金佔用費用和資金籌集費用。資金佔用費用就是佔用別人資金所需支付的費用。債務的利息、股票的股利都屬於佔用費用。
佔用費用主要包括資金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資金的時間價值是指資金在周轉使用中,由於時間因素而形成的差額價值。使用者使用的時間越長,支付的利息費用就越多。資金佔用費用除了包括資金時間價值以外,還包括了投資風險價值(或投資風險報酬)。
投資者如果冒著風險進行投資,就必然要求獲得超過資金時間價值以外的利潤,由於冒著風險進行投資而取得的利潤,就是投資的風險價值。投資項目的風險越大,資金佔用費用也就越高。
資金籌集費用就是委託金融機構代理發行股票、債券的注冊費和代辦費,以及銀行借款支付的手續費等等。這也是企業籌集資金過程中需支付的開支,是資金成本的一個方面。
財務風險是指全部資本中債務資本比率的變化帶來的風險。它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企業普通股股東收益的可變性;二是指企業利用財務杠桿而造成財務困難的可能性。
債務對投資者收益的影響稱為財務杠桿。財務杠桿是一把雙刃劍,對企業發展有正、反兩方面的作用。因為企業負債經營,不論利潤多少,債務利息都是固定的。
當利潤增大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額就會相應的減少,從而給投資者收益帶來更大幅度的提高。反之,當利潤減少時,每一元利潤所負擔的利息額就會相應增加,從而使投資者利益受到嚴重影響。
因此,當債務資本比率較高時,投資者將負擔較多的債務成本,並經受較多的財務杠桿作用所引起的收益變動的沖擊,從而加大財務風險。反之,當債務比率較低時,財務風險就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