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職人員包括哪些人
國家公職人員其實也就是指公務員,需要依法從事公務,也就是要為人民服務。
國家公職人員,具體包含:
1、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
2、依法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使用公有財產的國有企業工作人員;
3、其他公職人員,但是必須同時具備三點:
(1)單位是公有性質;
(2)本人為在編人員;
(3)依法履行職務。
公職人員是指,國家依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在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在我國依《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各級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都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特點是:
(1)國家公務員是經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人員;
(2)國家公務員是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工作的人員;
(3)國家公務員是指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暫行規定》
第二條 公職人員有違法違規行為應當承擔法律責任的,在國家有關公職人員政務處分的法律出台前,監察機關可以根據被調查的公職人員的具體身份,依照相關法律、法規、國務院決定和規章對違法行為及其適用處分的規定,給予政務處分。
B. 公職人員指的是哪幾類
公職人員是指以下六大類:
1、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2、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3、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4、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5、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集體事務管理的人員;
6、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
公職人員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或者是指具有國家公職身份或其他從事公職事務的人員,也就是通常說的「幹部」。公職人員的概念內涵和外延,也在隨時代和國家形勢發展而不斷變化。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第十二條 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第十四條 公務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忠於憲法,模範遵守、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二)忠於國家,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三)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四)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法治,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C. 國家公職人員都有哪些
國家公職人員包含:
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
依法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使用公有財產的國有(集體)企業工作人員。
其他公職人員(但必須同時具備三點:1、單位是公有性質。2、本人為在編人員。3、依法履行職務)。
國家公職人員的概念內涵和外延,也在隨時代和國家形勢發展而不斷變化。公職人員核心的東西是所謂的「公職」概念,「履行公職」這個概念非常廣泛,核心詞是「公職」,就把很多單位的人員都包含進來了;
比如政府序列以外的人員,如果他也是在履行公職,同時又佔有編制,財政上負擔他的工資福利,他就是公職人員。顯然公職公職人員的范圍要大於國家公務員。
(3)事業單位國家公職人員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公職人員犯罪主要有:
1、貪污罪
貪污罪是國家工作人員和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2、挪用公款罪
挪用公款罪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挪用公款歸個人使用,進行非法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或者挪用公款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行為。
3、受賄罪
受賄罪是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的行為。
4、玩忽職守罪
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其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5、濫用職權罪
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故意逾越職權或者不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D. 公職人員包括哪些人
公職人員包括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公職人員具體包括:
(一)中國共產黨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機關、人民政府、監察委員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各級委員會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業聯合會機關的公務員,以及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二)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三)國有企業管理人員;(四)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管理的人員;(六)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三條各級監察委員會是行使國家監察職能的專責機關,依照本法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以下稱公職人員)進行監察,調查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開展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維護憲法和法律的尊嚴。
第四條監察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獨立行使監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監察機關辦理職務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應當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互相配合,互相制約。監察機關在工作中需要協助的,有關機關和單位應當根據監察機關的要求依法予以協助。
第五條國家監察工作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在適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權責對等,嚴格監督;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
第六條國家監察工作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強化監督問責,嚴厲懲治腐敗;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加強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
第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監察委員會是最高監察機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設立監察委員會。
第八條國家監察委員會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產生,負責全國監察工作。國家監察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若幹人、委員若幹人組成,主任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副主任、委員由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提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免。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每屆任期相同,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國家監察委員會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負責,並接受其監督。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二條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是幹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中堅力量,是人民的公僕。
第三條公務員的義務、權利和管理,適用本法。法律對公務員中領導成員的產生、任免、監督以及監察官、法官、檢察官等的義務、權利和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E. 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公職人員是指什麼人
國家公職人員,是指各級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是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公務的主體。是指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這個概念的關鍵在於「公職」二字。現在社會普遍認知的「公職」主要是指國家各級黨政機關、國有的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等。這些職位的普遍特點是:享有編制,有很好的福利體系,社會地位較高,工作穩定有保障等。和在私企工作的人員不同,這一類人員的工作有著更大的穩定性,在缺乏安全感的時代里被更多人所嚮往。
在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工作的,依法行使國家行政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在我國依《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規定,各級行政機關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都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特點為:
(1)國家公務員是經法定方式和程序任用的人員;
(2)國家公務員是中央和地方各級國家行政機關中工作的人員;
(3)國家公務員是指行政機關中依法行使國家職權、執行國家公務的人員。
F. 事業單位中的國家公職人員是指什麼人
國家公職人員,是指各級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是行使國家權力.執行國家公務的主體。所以說事業單位人員、公務員等等,都屬於公職人員。
G. 國家公職人員包含哪些
法律分析:國家公職人員其實也就是指公務員,他們需要依法從事公務,也就是要為人民服務。國家公職人員包含:
一、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
二、依法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使用公有財產的國有(集體)企業工作人員。
三、其他公職人員,但必須同時具備三點:
1、單位是公有性質。
2、本人為在編人員。
3、依法履行職務。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九十三條 本法所稱國家工作人員,是指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和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委派到非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及其他依照法律從事公務的人員,以國家工作人員論。
H. 六大類公職人員是什麼
六類公職人員是指以下人員:
一類是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機關的公務員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員;
二類是法律、法規授權或者受國家機關依法委託管理公共事務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
三類是國有企業管理人員;
四類是公辦的教育、科研、文化、醫療衛生、體育等單位中從事管理的人員;
五類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中從事集體事務管理的人員;
第六類是其他依法履行公職的人員。
公職人員與公務員的區別:
一、性質不同
1、公職人員:是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2、公務員:是各國負責統籌管理經濟社會秩序和國家公共資源,維護國家法律規定貫徹執行相關義務的公職人員。
二、職位特點不同
1、公職人員:公職人員核心的東西是所謂的「公職」概念,「履行公職」這個概念非常廣泛,比如國家機關,或者說政府序列以外的人員,如果他也是在履行公職,同時又佔有編制,財政上負擔他的工資福利,他就是公職人員。顯然公職人員的范圍要大於國家公務員。
2、公務員: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這三個條件。
I. 國家公職人員都有哪些
國家公職人員其實也就是指公務員,他們需要依法從事公務,也就是要為人民服務。
國家公職人員包含:
1、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各人民團體、事業單位。
2、依法履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工作、管理和使用公有財產的國有(集體)企業工作人員。
3、其他公職人員(但必須同時具備三點:
1)單位是公有性質。
2)本人為在編人員。
3)依法履行職務。
(9)事業單位國家公職人員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國家公職人員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國家公職人員的基本權利義務,是公務員普遍和根本的法律義務和權利,是形成公務員與國家之間公職法律關系的基礎,是公務員在法律地位上區別於普通公民的主要標志,是國家和社會監督和評價公務員的主要依據。
在基本義務方面,國家公職人員應當履行以下義務:
1、模範遵守憲法和法律;
2、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認真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3、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4、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5、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
6、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7、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
8、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9、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
J. 公職人員包括哪些人
公職人員包括:
1、依法履行公共職務的國家立法機關的工作人員;
2、司法機關的工作人員;
3、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
4、中國共產黨和各個民主黨派的黨務機關的工作人員;
5、各人民團體以及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
6、集體經濟組織工作人員;
7、其他經手、管理公共財產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十四條
公務員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一)忠於憲法,模範遵守、自覺維護憲法和法律,自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
(二)忠於國家,維護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
(三)忠於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監督;
(四)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服從和執行上級依法作出的決定和命令,按照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履行職責,努力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五)保守國家秘密和工作秘密;
(六)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守法治,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模範遵守社會公德、家庭美德;
(七)清正廉潔,公道正派;
(八)法律規定的其他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