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黨政機關級別是怎麼劃分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的行政級別按,2006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三十五號主席令頒布《國家公務員法》 有如下條款:
第十六條
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
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非領導職務層次在廳局級以下設置。
第十七條
綜合管理類的領導職務根據憲法、有關法律、職務層次和機構規格設置確定。
綜合管理類的非領導職務分為: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
綜合管理類以外其他職位類別公務員的職務序列,根據本法由國家另行規定。
(1)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如何排位擴展閱讀:
公務員的職位數,即黨政機關的領導職數,是由該機關(部門)的《三定方案》核定的。由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三定方案」,確定了單位的性質、級別、財政供養方式、職能、內設機構、編制,以及領導職位的構成、職位的行政級別、領導職數等。
其中領導職數是嚴格根據行政編制總數進行核算,一般來講,50名編制以下的黨政機關,只允許核定一正兩副3名領導職數,絕大多數市、縣兩級黨政機關,都在這個范圍以內,只是行政級別有所不同,市級黨政機關一般為縣處級,而縣區黨政機關為鄉科級。
51-200名編制的部門核定一正三副4名領導職數、201-500名編制的部門核定一正四副5名領導職數,大家仔細查看各省廳、部委的「三定方案」中,關於領導職數配備的內容,就可以發現基本上都在這個范圍以內。
至於最高1000名編制以上的部門可以核定7名以上的領導職數,這一編制數額基本上很難達到,僅存在理論上的可能性。
⑵ 行政事業單位幹部等級是如何劃分的
如果是走行政編制,就是按辦事員--科員===副科級===正科級===副縣(處)級====正縣(處)級====副地(廳)級===正地(廳)級===副省(部)級,===正省(部)級===國家級。
我國多數事業單位還明確級別的,如股級、副科級、正科級、副處級、正處級、正部級,估計沒有國家級事業單位。單位級別與單位黨政一把手的行政級別相對應,如單位為正科級,單位的一把手也是正科級。
(2)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如何排位擴展閱讀: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醫院等事業單位,其各級幹部參照政府各級幹部待遇,具有行政級別,但不屬於公務員編制。
一、中國大陸大學行政級別的劃分:
副部級:985高校中的三十二所(含副大軍區級的國防科技大學)。
廳局級:除去32所副部級的所有一本院校和二本院校,包括211高校,副廳局級:高職高專院校。
獨立學院有公辦民助的性質,級別一般應該是副廳級,民辦高校一般不看行政級別。
二、工委和管委:
1、開發區或經濟區的工委和管委:
工委是黨委的派出機構,管委是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工委書記和管委會主任。
2、街道的工委和管委:
街道為區、不設區的市的派出機構,和鄉、鎮不一樣,鄉鎮是一級行政單位,其叫黨委和政府;而街道叫街道黨工委,是區委、不設區的市委的派出機構。街道辦事處是區政府、不設區的市政府的派出機構,分別叫街道黨工委書記和街道辦主任。
3、中央有中直機關工委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兩個分別負責黨的部門和政府部門的機關黨委的工作,無教育工委。
4、省委里只有省直機關工委全面負責省委和省政府的各部門機關黨委的工作。
5、省教育工委是省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簡稱。省教育工作委員會是是省委的派出機構,與省教育廳合署辦公。
6、省市縣還成立一個社工委(社會工作委員會),是黨委負責、政府負責的一個機構。只有社工委主任、副主任。
⑶ 事業單位中,如何安排領導座次才不會被開除
1.會議主席台座次安排
領導為單數時,主要領導居中,2號領導在1號領導左手位置,3號領導在1號領導右手位置;可參見下圖的座次排列:
說明:
1、小轎車1號座位在司機的右後邊,2號座位在司機的正後邊,3號座位在司機的旁邊。(如果後排乘坐三人,則3號座位在後排的中間)。中轎主座在司機後邊的第一排,1號座位在臨窗的位置。
2、 如果由主人親自駕駛,以駕駛座右側為首位,後排右側次之,左側再次之,而後排中間座為末席,前排中間座則不宜再安排客人。
3、主人夫婦駕車時,則主人夫婦坐前座,客人夫婦坐後座,如果主人夫婦搭載友人夫婦的車,則應邀友人坐前座,友人之婦坐後座,或讓友人夫婦都坐前座。
4、主人親自駕車,坐客只有一人,應坐在主人旁邊。若同坐多人,中途坐前座的客人下車後,在後面坐的客人應改坐前座,此項禮節最易疏忽。
5、旅行車接送客人:旅行車以司機座後第一排,即前排為尊,後排依次為小。其座位的尊卑,依每排右側往左側遞減。
⑷ 在一般機關事業單位中,層級是怎樣劃分的
機關是機關,事業單位是事業單位,情況不一樣。有些層級是機關獨有的,有些則是事業單位獨有的,不能一概而論。
一般來說,機關一把手是實職領導,如果是政府部門,「一肩挑」的一把手領導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把手」。如果行政領導不兼任書記,則有兩個「一把手」,一個是行政上的,一個是黨務上的。至於兩位「一把手」誰說了算,那可不一定了,得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事業單位在事業職務之外,還很講究職稱,往往高職稱的人經濟待遇高過管理崗位的領導。
⑸ 局黨組書記和局長排位是怎麼樣的
局黨組書記和局長沒有明確的排位,二者的職責和分工不同。
黨組書記是中國共產黨黨組的主要負責人。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九章,在中央和地方國家機關、人民團體、經濟組織、文化組織和其他非黨組織的領導機關中,可以成立黨組。黨組設書記,必要時還可以設副書記。
黨組書記和局長的排名次序:不能簡單的說誰大,排名也無法比較。兩者有不同的區別,主要體現在職責的分工不同。黨組書記是按黨組織來說的,召開的會議叫黨組會,一般討論人事安排等等,參與會議的人數比較少。
局長是按行政職務來說的,召開的會議叫辦公會,一般討論工作安排等等,參與會議的人比較多,也可擴大。
級別參照
一級幹部: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副主席、委員長、總理、軍委主席、政協主席。
二級幹部:政治局成員、書記處成員、副委員長、副總理、國務委員、軍委副主席、政協副主席、最高法院院長、最高檢察院檢察長。
三級幹部:俗稱省部級,部長、部黨組書記、省委書記、省長、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政協主席。
四級幹部:副部級、副省級。
五級幹部:俗稱司局級,司長、廳長、地級市長。
六級幹部:副廳級、副市級。
七級幹部:俗稱縣處級,處長、市局長、縣長。
八級幹部:副處級、副縣級。
九級幹部:俗稱科級,科長、市處長、縣局長、鄉鎮長。
十級幹部:俗稱股級,科員、股長、鄉鎮助理。
十一級幹部:縣以下公務員。
一般情況下,幹部的職務和級別是相對應的,比如某縣的正縣長就是縣處級。但也有例外,某縣正縣長的職務是縣長,但他可能是副市級。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黨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局長
以上內容參考:共產黨網—中國共產黨章程
⑹ 幹部等級怎麼排列
職務與級別:
(一)辦事員:二十七至十九級;
(二)科員:二十六至十八級;
(三)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二十四至十七級;
(四)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二十二至十六級;
(五)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二十至十四級;
(六)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八至十二級;
(七)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十五至十級;
(八)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十三至八級;
(九)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十至六級;
(十)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八至四級;
(十一)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四至二級;
(十二)國務院總理:一級;
(十三)國家主席:一級。
級別內容解釋:
(一)正國級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國務院總理,中央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全國政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二)副國級
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紀委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國家監察委員會主任,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註:正國級、副國級領導同志統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黨和國家領導人。)
(三)省部級正職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等、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直轄市市委書記等。以及國家各部部長等。
(四)副部級
包括各個省級行政區的省委副書記、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人大常委等(直轄市市委副書記等。以及國家各部副部長等,還有一些行政級別是正廳但是必須要副部級來兼任的,一般認為那個單位是副部單位,如省宣傳部、組織部、紀委等必須由省委常委或者省委副書記任。
(五)正廳級
以前叫廳局級,主要是地級市(各自治州)市委書記、市長、市人大主任、市政協主席、省級下屬單位,如省公安廳廳長、國家各部下屬單位,如外交部新聞司司長。(註:正廳長級以上為高級領導幹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行政級別
⑺ 我國幹部級別如何劃分
中國政府官員級別劃分如下:
1.國家級正職:
中央總書記、政治局常委、國家主席、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國家副主席。
2.國家級副職:
中央政治局委員、紀委書記、候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國務院副總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檢察院檢察長、 全國政協副主席。
3.省部級正職:
中央紀委副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
4.省部級副職:
中央紀委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下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副職領導人和副部級機關正職、 各人民團體副職 ;省紀委書記,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
5. 廳局(地)正職: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副職。
6.廳局(地)副職:
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正職。
7.縣處級正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單位下屬處室正職。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副職, 各地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正職 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正職, 國有正縣級企業正職。
8.縣處級副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下屬處室副職。
9.鄉科級正職:
各鄉鎮黨委,政府正職, 國有正科級企業的正職縣屬重點中學正職。
10.鄉科級副職:
各鄉鎮黨委,政府正副職。
⑻ 行政單位級別是怎樣排序的
行政單位級別是怎樣排序的
行政單位級別是怎樣排序的,在日常生活中,每個單位都有自身的一些特點,其中行政單位是分級別的,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行政單位的排序是怎麼樣的,下面我分享行政單位級別是怎樣排序的,一起來看下吧。
1、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
2、省是部級,地級市是廳級,縣是處級。一般來說,省級行政單位為正廳級,市級行政單位為正處級,縣級行政單位為正科級。
但對四個直轄市來說,市級行政單位為正廳級,縣級行政單位為正處級。對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來說,市級行政單位為副廳級,縣級行政單位為正科級。
3、舟山市是普通的地級市,所以舟山市財政局為正處級行政單位,某縣財政局為正科級行政單位。
行政職務與級別:
(1)國家 主席:一級;
(2)國務院總理:一級;
(3)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四至二級;
(4)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八至四級;
(5)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十至六級;
(6)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十三至八級;
(7)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十五至十級;
(8)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八至十二級;
(9)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二十至十四級;
(10)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二十二至十六級;
(11)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二十四至十七級;
(12)科員:二十六至十八級;
(13)辦事員:二十七至十九級。
政府部門的級別是怎麼排列的.?
國家級正職:中共中 央總書記,國家 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國家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級副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候補委員,中央紀委書記,中央書記處書記,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省部級正職:中共中央紀委副書記,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下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黨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各人民團體(黨組)正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國家正部級企業正職領導。
省部級副職:中共中央紀委常委,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下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副職領導人(黨組成員)和副部級機關(黨組)正職,各人民團體(黨組)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副書記、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省紀委書記,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領導人(特殊規定的副職),國家正部級企業副職領導,國家副部級企業正職領導,副部級高校黨政正職。
廳局(地)正職: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正職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副部級機關(黨組)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正職,副省級城市黨委(副書記,常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領導人,紀委書記。
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國有副部級企業的副職和正廳級企業正職領導,省署高校黨政正職。廳局(地)副職: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直屬部委行署室和事業單位的下屬司局室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副職,副廳級正職。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正職,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紀委書記國有副廳級企業的正職和正廳級企業副職領導,省署高校痴?敝埃?笞ㄕ?啊?縣處級正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下屬處室正職。
副省級城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機關副職,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正職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正職,國有正縣級企業的正職,省署高校院系處室領導,重點中學正職。縣處級副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直屬機關和事業單位的下屬處室副職。
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副職和副處級單位正職。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副職,紀委書記國有正縣級企業的副職,副縣級企業正職。市屬中學正職。鄉科級正職: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所屬科室正職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正職,各鄉鎮黨委,政府正職,國有正科級企業的正職縣屬重點中學正職。
鄉科級副職:各地市(設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所屬科室副職各縣市黨委、人大、政府、政協的下屬單位副職,各鄉鎮黨委,政府正副職,國有正科級企業的副職。
⑼ 處級,科級,廳級怎麼排列
大小順序是:廳級、處級、科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級別序列:
1、國務院總理:一級;
2、國務院副總理,國務委員:三級至二級;
3、部級正職,省級正職:四級至三級;
4、部級副職,省級副職:五級至四級;
5、司級正職,廳級正職,巡視員:七級至五級;
6、司級副職,廳級副職,助理巡視員:八級至六級;
7、處級正職,縣級正職,調研員:十級至七級;
8、處級副職,縣級副職,助理調研員:十一級至八級;
9、科級正職,鄉級正職,主任科員:十二級至九級;
10、科級副職,鄉級副職,副主任科員:十三級至九級;
11、科員:十四級至九級;
12、辦事員:十五級至十級。
(9)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如何排位擴展閱讀:
根據《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規定》(2019年3月印發),廳局級以下領導職務對應的綜合管理類公務員最低職級是:
(一)廳局級正職:一級巡視員;
(二)廳局級副職:二級巡視員;
(三)縣處級正職:二級調研員;
(四)縣處級副職:四級調研員;
(五)鄉科級正職:二級主任科員;
(六)鄉科級副職:四級主任科員。
公務員晉升職級,應當具備下列基本資格:
(一)晉升一級巡視員,應當任廳局級副職或者二級巡視員4年以上;
(二)晉升二級巡視員,應當任一級調研員4年以上;
(三)晉升一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正職或者二級調研員3年以上;
(四)晉升二級調研員,應當任三級調研員2年以上;
(五)晉升三級調研員,應當任縣處級副職或者四級調研員2年以上;
(六)晉升四級調研員,應當任一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七)晉升一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正職或者二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八)晉升二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三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九)晉升三級主任科員,應當任鄉科級副職或者四級主任科員2年以上;
(十)晉升四級主任科員,應當任一級科員2年以上;
(十一)晉升一級科員,應當任二級科員2年以上
⑽ 領導幹部排序是如何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職務:共10級。
1、國家級正職
2、國家級副職
3、省部級正職
4、省部級副職
5、廳局級正職
6、廳局級副職
7、縣處級正職
8、縣處級副職
9、鄉科級正職
10、鄉科級副職。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第十六條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對於具有職位特殊性,需要單獨管理的,可以增設其他職位類別。
(10)事業單位黨政領導如何排位擴展閱讀
單位副職的名次排列:
1、單位副職,常務副職排先;不設常務副職的,以黨內副職或在同一級別中兼有黨內副職的排先,然後按級別大小為序。排名次序一般為:常務副書記(副局長、副主任)、副書記、副局長(副主任)、紀委書記(紀檢組長)、黨委委員(黨組成員)。
2、同一級別、同一職務,以任同一級別時間的先後為序;同一級別、同一職務,並同一時間任職的,以到本單位工作的先後為序;同一級別、同一職務、同一任職時間,並同時到同一單位工作的,以姓氏筆劃為序。
3、因工作需要組織上明確的排名次序,以組織上發文或宣布的次序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