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馬雲如何看待慈善事業

馬雲如何看待慈善事業

發布時間:2022-11-28 09:05:21

『壹』 公益和慈善的區別是什麼

對於慈善和公益的區別,馬雲認為慈善捐的是錢,重點在於給予,而公益的重點在於行動,參與才是核心。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手裡沒什麼錢可以去捐贈,也就沒辦法做慈善,但是我們可以做公益。

對於慈善和公益的區別,馬雲還提到:慈善是把自己的善心給別人,而公益可以喚起更多人的善心。對於如何做公益才更有效,馬雲認為,使用商業的手法結合公益的心態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公益效果。

「公益」是「公共的利益」的簡稱,就字面意義來說,公益事業(public welfare establishments),是指人們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社會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及其設施而從事的公共利益活動。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公益事業具有社會性、共享性、外在性、無形性、福利性等特點。

「慈」是指長輩對晚輩的愛,「善」是指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和互助。慈善事業是人們在沒有外壓力的情況下自願地奉獻愛心與援助的行為和從事扶弱濟貧的一種社會事業。慈善事業的活動對象、范圍、標准和項目,由施善者確定。慈善事業常常採用一定的組織機構來進行,這類從事慈善事業的社會團體和工作機構統稱為慈善團體。

我們從上面可以得出以下的結論,公益事業涵蓋了慈善事業。公益事業是指眾多的社會成員為公共事物謀取利益的事業。而慈善事業是建立在志願基礎上所從事的一種無償的、對不幸無助人群的救助行為。結合新頒布的《慈善法》,可以將二者的區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隸屬范圍來說,公益包含了慈善在內的。慈善是公益的一部分,但卻不能代替公益,而公益卻可以代表慈善。

二、在工作理念上,慈善是針對當事人當前的困難而採取的一種與之對應的措施,不需要關注產生的原因以及後果等等;而對於公益,它則著眼於解決社會問題,會追溯到問題的根源,以及問題的最終影響,包括從思想觀念,制度、文化、經濟甚至是政治層面去解決問題。

三、從工作方法上,慈善大多是給予受助者物質、金錢或者人力等看得見的;而公益除了投入這樣看得見的之外,還會包括一些概念的普及、思想的轉變、移風易俗等無形的內容。同時,慈善側重去做什麼,而公益還會包括不做什麼,比如公共場合不吸煙、不適用魚翅等等。

四、在工作對象上,慈善主要指的是一些特定需要幫助的人群,比如受難者,處於生活困境中的人群等等;而公益的對象則是整個社會所有的人。比如二手煙所傷害的人,比如存在歧視少數人的人群等等。所以公益的對象不僅僅是受害者,還包括施害者,需要通過公益宣傳來改變他們的思想,促進社會的和諧。

五、從從事者來說,做慈善的人多是經濟與生活條件上有優勢,願意去幫助處於弱勢地位人群的人;而公益則是我們社會上的每個公民,甚至受助者也可以從事公益。

六、從社會地位來說,慈善的受助者和捐贈者在社會地位和行動角色中都是不平等的,而公益則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應該盡自己的義務與責任。正如梁曉燕老師所說,慈善是單向的給予,是有能力的人對弱勢的給予,弱勢是單純的接受者,工藝中,強勢和弱勢是可以轉換的。

六、從價值觀上,慈善多是強調的做好事,是處於人道主義關懷,體現的是同情憐憫之心;而公益則關注人權與民權問題,體現尊重、多元、包容、非暴力等。

『貳』 當年比爾蓋茨來中國,讓馬雲和他一起把所有財產捐出去,馬雲說了什麼為何大家都贊嘆

雲表示做慈善不僅僅是有錢人捐錢就可以了,一方面還要有更多的人都參與到慈善事業當中來,另一方面需要救助的人都要學會如何賺錢養活自己,不能處於只等待別人救助的階段,這一說法考慮周全,顯示了馬雲的高情商和高智商,讓在場的人都稱贊不已。

做慈善不能僅僅只有捐錢這么簡單,這也只能救一時的困境,更應該教會他們如何通過自己去創造財富,這才是改變自己生活的最重要的一步。不得不說馬雲爸爸這句話體現了他的極高情商和聰明才智的。

『叄』 如何看待馬雲捐出6.1億股這件事呢

正常看待吧,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馬爸爸之前也一直在做慈善,資助各種各樣有益的慈善事業,所以這只不過是一次正常操作罷了。總而言之,做慈善是一件好事,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寫在最後。

螞蟻金服6.1億股可不是一筆小數目,我仔細核算了一下,按照螞蟻目前的市值來看。螞蟻金服的市值大約在2,000億美元,這6.1億股佔比2%,那就是有40億美元。

這么一大筆錢說捐就捐出去了,馬雲爸爸真的有錢,這心胸也是真的寬廣猶如大海。成功的企業家賺取了大部分財富之後,都會把它用於社會公益事業。而純粹的商人只會為自己謀取利益,馬雲爸爸就是這種偉大的企業家。

對此你怎麼看?

『肆』 馬雲一直熱衷公益,公益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馬雲爸爸在我們心裡不光是有錢的代表,馬雲還非常喜歡做公益,他不光是喜歡的程度了而是熱愛做公益。馬雲說自己做公益看似是幫助別人,其實是幫助了自己,公益可以把自己修的越來越好。

一、公益可以使我們的地球越來越好。

馬雲做的公益事業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投入到地球的生態保護中的,我們都知道保護地球其實就是保護我們自己,可見馬雲的思想境界不是一般的高。在平常人的嘴裡保護地球可能就是隨口說說,而馬雲是真的付出了行動在其中,他投入的錢在這個公益事業中將發揮很大的作用,起到表率作用,可以讓我們的地球的生態越來越好,造福於人類的家園。

對此,你覺得馬雲一直熱衷公益是為了什麼呢?可以在評論區里說出來。

『伍』 馬雲退休專注慈善,劉強東助力母校發展,為何商界大佬都喜歡做慈善

慈善這個東西,是很多人貢獻愛心的一種方式,也是很多人為自己掙得名利的一種工具,而有錢的商人,則更加喜歡慈善這個渠道,至於他們到底是通過捐錢還是掙錢,就只有他們自己和極少數人知道實情了。

另一方面,他們也可以利用慈善的名義進行斂財,躲避稅款和社會監察,將大量的“不義之財”洗成清白的錢,賺的盆滿缽滿,然後再大肆的揮霍,這樣的人還不在少數,他們嚴重了慈善事業的聲譽,讓更多有善心的人遠離慈善。

馬雲、劉強東等大佬致力於慈善事業是很好的事情,只是慈善事業發展的阻力很多,水也很渾,希望以後慈善能夠越來越好,讓更多真正有困難的人得到幫助。

『陸』 馬雲不捐一分錢,也是大慈善家嗎

跟一個朋友討論慈善,他說:馬雲不捐一分錢,我也認為他是慈善家。
他認為,馬雲搞電商,搞支付寶,搞徵信,搞物流……,無論哪一樣都在增進社會的財富,滿足人們的需求,讓人們生活得更好,這不僅是慈善的基礎,甚至本身就是最大的慈善,所以,馬雲不捐一分錢,也是大慈善家。
如果將慈善作一個非常寬泛的意義來理解,朋友這種說法也沒有什麼不對。但是,慈善是特指,慈善是什麼?慈善的本質是再分配。按照經濟學家厲以寧的解釋,社會分配可以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以競爭為動力的分配,即根據能力大小決定收入多寡;第二層次是以公平為原則的分配,即通過社會保障、社會福利進行再分配;第三層次是以道德為動力的分配,即有錢人自願把錢分給窮人,也就是慈善事業。
所以,做慈善,就是以道德為動的分配,將自己的錢或資源分配給一個社會中最需要的人群,最需要的事情上。馬雲搞電商,搞支付寶,搞徵信,搞物流……等等,確實給很多人帶來了便利,也給很多人發財的機會,還讓整個社會經濟、生活形態為之改變,但這些都只是第一個層面的,以競爭為動力的分配,在市場的競爭中,馬雲獲得了市場的勝利,成為中國的富豪、甚至首富,但仍然不可以稱為慈善家,只有上升到第三個層面,馬雲才可謂慈善家。
第三個層次的分配對富豪來說有什麼意義呢?首先一個意義,就是獲得道德滿足感,社會對他的良好道德評價。其次,就是他改變社會,就是通過他的財富,幫助到更多的人和事,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佩滕在《理解慈善——意義及其使命》一書中指出:「今天一切美好的生活之所以成為可能,是上一代人、上上一代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全世界都受益於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達,而這些既是前輩們辛勤創造並代代相傳的結果,也是慷慨的慈善家無私捐贈,支持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不斷發展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每個人都受益於慈善,可謂慈善無國界。」
可見,慈善一如人們的辛勤創造一樣,累積了社會的進步,而慈善又有層次更高的意義,因為慈善是出於人的道德動力,而道德是只能靠個人的自覺與自律,而非外部的強迫,自然更應當受到人們的敬意。
如果說人生的成功體現在「立功,立德,立言」之上,那麼,我認為,慈善簡直就是這三者的結合體,推動社會發展進步,是為「立功」,體現了道德上的崇高偉大,是為「立德」,用慈善的實際行動在表達自己的價值觀,是為「立言」。
中國人歷來是追求這樣東西的,而慈善又真切地體現了這三樣東西,為什麼中國富豪們不去做慈善呢?以至於遭到了比爾·蓋茨的奚落:「中國的富人購買了很多西方國家富翁品位的東西:藝術品、私人飛機、葡萄酒和愛瑪仕手袋。但他們還沒有接受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慈善。」
中國富豪不做慈善,有理念的問題,也有馬雲曾說的,「我們把錢交給誰」的問題,現在中國的公益慈善缺乏基礎設施、法律體系和整個人才體系的培養。這些問題不解決,只會導致慈善變成一個腐敗的溫床,其對慈善的傷害是致命的。其結果是一個雙輸的過程,報道說,逾八成網民對中國富豪慈善投入不滿意,而富豪們也因為擔心善款不得善用而缺乏慈善動力。
好在經歷了郭美美等一系列慈善事件之後,中國的慈善環境在改變。今年還出台了《慈善法》,明確了慈善的定位,開宗明義要保護慈善組織、捐贈人、志願者的利益,讓受益群體切實收到捐贈的得益,慈善捐款公開透明。這是中國慈善事業的巨大進步,勢必大幅度推進慈善事業的發展。
馬雲的慈善行為幾乎與中國這兩年不斷改善的慈善環境同步,也與他開放分享的人生態度和人生規則有關: 馬雲和太太曾定下規劃:50歲之前賺錢,50歲之後做公益。果然,從50歲那一年開始,他在慈善上的作為簡直可以用「跑步前進」來形容。
2014年4月25日,他捐出時值145億元的阿里股權,在境外注冊成立了一支公益信託基金,位列亞洲規模最大的慈善基金行列,成為2014年度的中國首富和中國首善。他的巨額捐贈令中國公益界又驚又喜。「這是劃時代的,」有評論稱,「十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億,而現在馬雲一人的捐助額就達到了百億級別。」
年末,他在杭州成立了馬雲公益基金會。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後,第一個項目放在杭州師范大學,捐贈1億設立了「杭州師范大學馬雲教育基金」,推動基礎教育和鄉村教育的發展。
更進一步,2015年9月,馬雲基金會啟動「馬雲鄉村教師計劃」,每年將投入1000萬元尋找優秀的鄉村青年教師、投入100萬元為獲獎的青年教師提供專業的系統能力建設。
2015年4月10日,馬雲聯手馬化騰、沈國軍、朱保國、歐亞平等人在寧波宣布成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取名『桃花源』,是希望中國10年、20年之後能擁有更純凈的水和空氣。
今年3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5胡潤慈善榜》,馬雲以146.5億的捐贈額再次成為中國首善。4月28日,第12屆中國慈善榜公布評選結果,馬雲以124億元的捐贈再度獲得「中國首善」稱號。
2016年5月,在阿里巴巴的技術支持下,首個官方打拐平台@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正式上線,馬雲發微博為阿里技術男們點贊。他呼籲國人多管「閑事」,「在機場碼頭車站看見任何可疑孩子都應該去過問一下。也許你的愛管『閑事』會救下孩子。」馬雲的官方微博只關注了一個賬號,就是@公安部兒童失蹤信息緊急發布平台。
2016年7月,受連日強降雨影響,長江中下游多地出現嚴重洪澇災害。7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宣布將捐贈700萬,用於支援災區緊急救援。
這個周末,馬雲要在杭州辦一場世界級的公益大會,潘基文也要來,全世界重要的慈善富豪,愛管「閑事」的公益達人都被請來。
馬雲一系列的慈善行為,堪稱大動作,讓人驚艷。比如說2014年的捐款,有人稱,他「這是劃時代的,」「十年前,中國每年的慈善捐款不足百億,而現在馬雲一人的捐助額就達到了百億級別。」他事實上已經成為中國目前慈善事業的新標桿。
馬雲的慈善之行已經開啟,只要他有能力,相信他會一直做下去,而他還好年輕,還有好多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件事,他的理念和手段都是相當先進的,他的能量也足夠大,我對他這項事業抱著非常美好的期待,那麼馬雲接下來,以及將來會給中國慈善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壯舉和改變,我以為都是不足為驚奇的,他在慈善事業上的成就將不亞於他在商業上創造的奇跡。
假以時日,馬雲用慈善改變了中國的慈善環境,優化了中國的慈善環境,他的人生真可謂「三立」圓滿了,這樣的境界應該是每個人、尤其應該當是富豪們所嚮往才對,因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看了這篇文章,這樣說也對呀。

『柒』 如何看待馬雲和蔡崇信為公益出售價值超過370億元阿里股票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阿里巴巴董事局副主席蔡崇信的關聯實體與相關慈善基金會簽訂售股計劃,自協議簽訂之後,馬雲在12個月內將出售最多2140萬股,蔡崇信在今年年底前將出售最多920萬股,用於相關公益慈善領域。

兩人合計減持3060萬股,以阿里巴巴昨日最新股價180美元計算,總價值為55億美元(約合370億元人民幣)。那麼,馬雲和蔡崇信為什麼要捐出如此巨額的股票呢?其實無非是以下幾點考慮。

向偶像比爾蓋茨致敬

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馬雲收到微軟創始人、奪得世界首富頭銜次數最多的人比爾·蓋茨的影響。

事實上,馬雲一直很推崇比爾·蓋茨,兩人也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現出惺惺相惜的感覺。比爾·蓋茨是個人電腦時代絕對的王者,而馬雲是互聯網時代無敵的存在,兩個人天生就有太多相似性,天生就有著太多的共同語言。

比爾·蓋茨早在很多年前就急流勇退,宣布從微軟退休了。2000年1月,比爾·蓋茨宣布卸任微軟首席執行官,並與妻子梅琳達·蓋茨成立了「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自成立以來,這個基金會已累計捐贈了超過50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私人慈善基金會!

退休後,一方面,比爾蓋茨向公益慈善機構捐贈了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財富,另一方面,更是跟妻子一起,身體力行的投入到幫助解決貧困人口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公益事業項目中。

一個奪得過至少17次世界首富頭銜的超級億萬富翁,沒有坐享其成、沒有花天酒地、紙醉金迷,更沒有做哪些亂七八糟讓人唾棄的事情,而是全身心投入到切實的公益事業中, 比爾·蓋茨無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偉大的人格。顯然,比爾·蓋茨正是馬雲學習的榜樣和模板,馬雲現在正在實施的人生路徑也幾乎就是比爾·蓋茨的翻版。所以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

可以預見,全身心投入醫療、教育、環保等領域公益事業的馬雲,未來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絕對會比現在還要大得多。

『捌』 當年,一對父子每年資助馬雲400元上學,如今馬雲怎樣報恩

《移使鄂州,次峴陽館懷舊居》:「多慚恩未報,敢問路何長。」

說道馬雲,想必很多人對於這個名字的第一印象都是「首富」或者「有錢人」這樣的字眼,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從九零年代創業至今,他的公司如今市值逾千億美元,雖然如今已經從公司退休,但是馬雲的影響力依舊存在,做慈善、到處演講、激勵年輕人們創業,他的經歷是很多人的模板,成就更是億萬人的目標,而馬雲的成長經歷,受過冷眼,也收到過幫助:35年前,一對父子每年資助馬雲400元上學,如今馬雲這樣報恩?

我們常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馬雲與大衛以及肯的友情持續了很多年,而面對幫助,成就事業之後的馬雲也並未忘記。他的公司旗下的「花唄」或者是「借唄」等產物都能夠解決人們在生活等各方面的燃眉之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這句話是馬雲經常掛在嘴邊的話,馬雲也的確做到了,從陌生人那裡借錢就是一個很超前的想法,馬雲用實際行動實現了這句話,也方便了更多人的生活。而馬雲最後一次澳大利亞的行程,也是為了悼念逝去的肯,幫助其實現「恩人」生前的願望。

『玖』 作為商業街大佬,馬雲對公益事業貢獻有多少

馬雲對公益事業的貢獻是非常的巨大的,他不光在世界環境保護的公益事業上貢獻,還在我國的教育事業上貢獻公益,可謂是非常的偉大了,他還鼓舞所有的人都加入公益事業中去,可見思想境界是非常的高。

一、馬雲為世界環保公益事業貢獻很多。

在馬雲眼裡所有的財富只不過是一串數字罷了,如果能拿這些數字來做一些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的公益事業中那是非常的棒的。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很強的責任感,一般人都在為自己的視野為自己的房子在奮斗,根本就無心管地球的生態環境之類的事情。而馬雲卻能夠在自己富足的情況下還不忘保護地球,保護那些瀕危的物種來維持我們的生態和平。

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呢?

『拾』 馬雲如此熱衷於公益事業,和他自己的出身有什麼關系

馬雲熱愛公益和他的出身沒有什麼關系,只是馬雲作為一個企業家對社會的回饋,這是一個企業家應該有的社會責任感,除了馬雲還有好多企業家都在用自己的影響力在做著公益事業。

這體現了一個企業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回饋社會是一個企業家應該有的一種品質。馬雲建立了馬雲基金會,並說服了好友蔡崇信一起捐出了阿里巴巴的股份,建立了一個約30億美元的基金。最近馬雲基金會公布未來10年就計劃投入3億元獎勵農村教師。馬雲也已經踏出了第一步,也希望大家給他一些時間來見證馬雲接下來的計劃。

與馬雲如何看待慈善事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洛寧縣事業單位工資有多少 瀏覽:229
人在愛情中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瀏覽:216
我國經典的神話故事有什麼什麼什麼什麼的 瀏覽:871
省直事業單位聯考考什麼 瀏覽:716
愛情為什麼要用忠心來表達 瀏覽:111
易經婚姻宮動什麼意思 瀏覽:542
公共事業服務站一般工資是多少 瀏覽:790
長江經濟發展利好哪些上市公司 瀏覽:773
幸福是什麼英語視頻小劇場 瀏覽:358
2008年奧運會有哪些美女 瀏覽:213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有哪些優勢 瀏覽:822
愛情睡醒了英文怎麼說 瀏覽:908
崇陽縣哪裡有美女玩 瀏覽:785
民宿愛情故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24
鶴嘯九天講述什麼時期的故事 瀏覽:728
部落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304
事業單位210分什麼水平 瀏覽:207
美女家裡過什麼喜事 瀏覽:484
如何認清自己的幸福 瀏覽:705
歡歡秋順講的什麼故事 瀏覽: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