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事業單位評職稱的條件
職稱評定條件如下所述
申報條件
⒈助理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一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年以上。
⑶中專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⑷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七年以上。
⑸初中以下學歷人員,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同時應具備員級職務。
⒉中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六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⑷初中以下學歷人員須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擔任助理職務四年以上。
⒊高級:
⑴大學本科畢業,從事專業工作十年以上,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⑵大學專科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十五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⑶中專、高中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二十年以上,並擔任中級職務五年以上。
⑵ 事業單位副高級職稱五、六、七級是按什麼要求定位的
根據人才獎項類、專業類獎項各一項進行評定。
以吉林省為例,三級崗位的條件為已聘任在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滿五年,且在聘任期間年度考核被評定過優秀等次,並同時符合下列和專業類獎項各一項者可競聘專業技術三級崗位;已聘任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滿10年,且在聘任期間年度考核被評定過優秀等次,並符合下列人才和專業類獎勵條件任意一項者,可競聘專業技術三級崗位。
人才獎項類(符合下列條件之一)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人員;省高級專家或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省拔尖創新人才;主持省以上重大科技專項課題或重大科技項目;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兩次被評為市級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專業獎項類(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獲得國家級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獎,或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三)、二等獎(個人排名前二)、三等獎(個人排名第一);獲得市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個人排名前二);獲得中國專利銀獎以上獎項;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國內單位為第一作者單位)在受聘崗位學科領域SCI等刊發表論文5篇及以上的等。
(2)事業單位職稱有哪些規定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職稱相關要求規定:
1、根據事業單位人員聘期考核有關規定,三級崗位聘任人員實行定期考核。考核堅持領導與群眾相結合、平時與定期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2、經核准批復的三級崗位聘任人選,實行按崗聘用、合同管理,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分別由主管部門或事業單位與其簽訂聘用合同,明確崗位職責和聘期任務,並到人社部門變更崗位,進行聘用合同鑒證。
3、市屬事業單位擬申報三級崗位人員上報至主管部門,經主管部門同意後匯總上報市人社局,市直屬事業單位可直接上報至市人社局。
⑶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評定條件
事業單位中級職稱評定條件如下:
1、博士研究生畢業塵哪族,經考核合格,可評為中級職稱。
2、碩士研究生畢業,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三年以上。
⑷ 事業單位初級職稱評定要求有哪些
01評定條件
在事業單位中如果想要進行初級職稱的評定,首先就需要滿足基本的條件,遵紀守法,熱愛祖國,能夠有良好的就業精神以及職業道德素養,擁有健康的身心素質。還需要滿足相關的業務條件,包括取得本專業或者類似專業中專學歷,實習時間滿一年,在本專業有關職位工作滿四年,單位考核通過之後可以繼續申報助理級。取得本專業或者類似專業大專學歷,在本專業有關職位工作滿三年,單位考核通過之後可申報助理級。部分地區還需要滿足連續繳納6個月的社保以上。
02評定流程
1.確定事業單位缺額申報,職工在進行職稱申報之前需要了解崗位的情況,比如說有沒有人已經申請了你的崗位,如果已經申請過了,並且聘用了,那麼就不能再申報職稱評審了。職稱申報人員必須提供事業單位專技崗位缺額推薦證明,如果是工作業績特別突出的情況,需要進行特殊處理。
2.選擇申報職稱的專業,在目前事業單位的職稱申報中有一共有27個技術專業的系列,同時大家也可以理解為行業大類,比如包括,高校教師類、工程技術類、中小學教師類、藝術類、經濟類、衛生技術類等,每一類又分初級、中級、高級這三級。
03評定地點
在某些單位內部有一套比較完整的評職體系,所以在單位內部就可以評初級職稱,但是可能會比較嚴格一些,不少職工可能都放棄了參加自己本單位職稱評審的機會,而去進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去進行初級職稱的相關認定,並且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所評的職稱范圍就會更加較廣泛一些,這樣的證書在全國N內都是通用的,不像在本事業單位內部評的初級職稱,可能只會在本事業單位或者是本系統之內是有效的。
事業單位初級職稱評定要求有哪些
⑸ 事業單位怎麼評職稱
事業單位怎麼評職稱
事業單位怎麼評職稱,對於民營企業,可享受綠色通道,不受單位崗位限制和自身職稱的限制,只要年限和專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可越級申報相應職稱。事業單位怎麼評職稱。
事業單位評定職稱四種方法
一是職稱評審。
即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一般程序是個人申報、單位民主評議、單位推薦委員會推薦、單位和主管部門審核。最後,提交到當地的人社部門組織進行評審。提供的主要材料有:畢業證、學位證、繼續教育證明材料、證明個人能力的獎勵和榮譽、論文等。需要說明的是:評審取得的職稱僅在本地有效。
二是職稱考試。
即通過全國統一組織的考試,成績合格取得的一種方式。能考試的取得職稱的不再設置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主要有會計、經濟、統計、審計、衛生、社會工作者等初級和中級職稱。這種方式取得的職稱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三是職稱確認。
即通過人社部門的認定直接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前提條件是正規全日制畢業,並且學歷要和從事的專業一致或相近,即學的和用的相一致方可。一般情況下,碩士研究生工作三年可確認中級、本科畢業生工作一年可確認初級、專科畢業生工作三年也可確認初級。
四是流動認定。
前面提到了評審取得的職稱僅在本地有效。如果因工作調整到職稱評審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需要到本地人社部門進行流動認定。前提條件是,在現單位工作一年以上,並且符合當地的評審條件方可。在事業單位,職稱的取得一般要逐級取得。即先取得初級、夠一定年限再申報中級、中級夠一定年限再申報高級。
但對於民營企業,可享受綠色通道,不受單位崗位限制和自身職稱的限制,只要年限和專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可越級申報相應職稱。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各方面的待遇差距
一、兩者的財政保證程度不同
公務員的工資以及相關的績效都是由國家進行統籌安排,也就是由國家進行補貼。即使地方的財政出現問題,上級部門也會進行補充。所以當出現問題的時候,公務員依然不會斷發工資,基本都能夠正常。
而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工資,基本都是由地方進行管理。由於事業單位的人數眾多,所以國家方面很難進行充分的保障。如果財政出現問題,可能就會出現斷糧的情況。有2020年疫情期間,部分教師的工資無法按時發放,就是一個例子。
二、兩者的獎金以及績效有較大差距
現在的公務員都有公車補貼,每年起碼有5000元左右,這些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沒有。另外,公務員還會有績效考核,每個月都會發放相應的獎金。現在很多地方的公務員還有評優嘉獎的獎金,這也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這些方面的補貼,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沒有,也根本無法和公務員相比。所以很多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都是女生,基本只能夠維持自身的生活。
三、兩者的隱形福利有差距
許多公務員都會有福利住房,只要滿足條件的公務員,都可以通過較低的價格在當地買房,如果是在一二線城市生活,這就是一個非常大的福利。而普通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只能夠進行排隊,很難享受這樣的優惠措施。
四、兩者的保障制度完全不同
公務員繳納公積金的.比例遠高於事業單位,那麼在將來的房貸還款以及養老方面,就會有比較大的差距,就是我們明面上可以看到的。另一個方面,公務員在退休之前,都升到一定的級別,將來退休享受的福利也更高。
而事業單位基本都是固定,很難評定更高的級別,享受的退休金以及醫療保障都是根據平時的工作表現以及繳納的費用決定。
事業編制轉成公務員編制主要是以下幾種方式:
1、參加事業單位參公崗位的考試
這是一種比較簡單的方法,就是進入事業單位時,選擇參公的崗位,參公就是參照公務員辦法管理的一種崗位,雖然在編制上屬於事業編制,但是不管是薪資待遇和晉升都跟公務員編制一樣,所以,進入這種事業單位也是一種途徑,因為參公和公務員隊伍是可以直接調崗的。
2、參加省級公務員考試、國家公務員考試
因為事業單位人員只要滿足服務期和經過單位的同意可以再次報考公務員,每年都會有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各省的省考考試,只要年齡沒有超過35周歲,符合職位報考的其他條件要求就可以報考。有些崗位需要有工作經驗,對於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來說,這個也算一個優勢。只有你有足夠的能力就可以擁有公務員編制,也是事業編制轉公務員編制最常見的方法。
3、參加各級副科崗位選拔(公選 )
根據工作的需求,每年在特定的時間,地級市或者縣政府會面向本地區或者全國,公開選拔副科級領導崗位或副科工作崗位(儲備幹部)。這類考試報考,要求會比較嚴格,報考人員最少需要3年的工作經驗,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對於年齡也有具體要求。
(比如五年一次的鄉鎮換屆,全國很多地方都面向縣直機關、鄉鎮事業編制幹部,開展了鄉鎮副科級領導幹部的公選,不少事業編制幹部由此進入了鄉鎮副科級領導幹部行列,不僅編制解決了,而且直接提拔為副科級領導,為這些兄弟姐妹點贊!)
4、破格提拔的情況(直接調任)
原則上事業編制不會自動轉為公務員編制,這種途徑只有兩種人,一種擁有強大的社會關系和背景,一種是工作特別突出、年度考核連續都是優秀,而且是高科技人才,有可能破格提用。常見的有,某單位引進高科技緊缺人才等,如引入某高校博士為副科級幹部等。不過這類情況很少見,而且對人的要求特別高。
⑹ 事業單位人員職稱評聘管理辦法
一、政府表明事業單位聘任有以下規定:
1、實行評聘分開,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
2、對符合聘任條件人員,根據個人資歷、工作實績、業務能力、群眾認可等四個方面綜合考評,擇優聘用。
3、綜合考評得分採用百分制計分,各項分值權重分別按2:2:3:3計算總分。
4、工作實績。主要對進入現單位後個人所獲獎勵或榮譽稱號、年度考核結果等方面進行評價。
(1)個人獲得國家級獎勵或榮譽稱號的,計20分;
(2)獲得省級獎勵或榮譽稱號的,計15分;
(3)獲得無錫市級獎勵或榮譽稱號的,計10分;
(4)獲得宜興市級獎勵或榮譽稱號的,計5分。
(5)獎勵或榮譽稱號限各級黨委或政府授予,或業務部門與組織人事部門聯合授予;
5、群眾認可。以民主測評方式進行,對德、能、勤、績、廉5個方面進行全面評價,測評結果折算計分。
(1)具有正高職稱的人員聘任中級職稱的,另加5分,
(2)具有副高職稱的人員聘任中級職稱的,另加3分。
6、每年6月份統一進行職稱聘任。按本人申請、理論考核、民主測評的程序進行。總分在60分以上的人員提交局長辦公會商定聘任。對擬聘任人員在本單位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為5個工作日。公示期間如有異議的,由局長辦公會進行復核。
7、關於事業單位:
(1)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2)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國家會對這些事業單位予以財政補助,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還有一種是自主事業單位,是國家不撥款的事業單位。
8、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大隊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二級局也為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普通事業單位。普通事業單位分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考中招考。
⑺ 求助,關於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評職稱的要求
各個省市對於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評職稱的要求和條件是不一樣的,以南京市為例,申報電子信息工程師按照《關於印發南京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通知》執行,其中學歷、資歷、破格條件的新要求按照《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我省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
參照《江蘇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關於我省專業技術人才申報評審職稱有關問題的通知》第一條第二點,申報中級職稱學歷、資歷要求。
1、獲得博士學位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可初定中級職稱。
2、獲得碩士學歷或學位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滿3年,可初定中級職稱。
3、獲得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大學專科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4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4、獲得中專學歷,取得助理級職稱後,從事專業技術工作5年以上,可申報評審中級職稱。
參照《關於印發南京市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資格條件的通知》第二章,申報條件。
第三條,政治、職業道德要求。
遵守國家法律法規,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任現職期間認真履行聘約,勝任本職工作。正常晉升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年度考核均為合格以上。破格晉升專業技術資格的人員,任現職(從業)以來,至少有1次年度考核為「優秀」。任現職(從業)以來,出現如下情況之一,在規定的年限上延遲申報:
(一)年度考核有「基本合格」或受到警告處分者,當年及下一年度不得申報。
(二)年度考核有「不合格」或重大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主要責任人,受記過以上處分者,當年不得申報,並從下一年度起2年內不得申報。
(三)偽造學歷、資歷、業績,剽竊他人成果等弄虛作假者,取消當年申報資格,並從下一年度起3年內不得申報。情節特別嚴重者,取消其現任專業技術資格。
第五條,職稱計算機要求須具備下列條件之一:
(一)獲得計算機專業大學專科以上學歷。
(二)參加全國計算機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成績合格。
(三)取得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規定科目的合格證。
(四)取得省人社廳組織的專業技術人員信息化素質培訓考核合格證。
(五)取得市人社局組織的職稱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合格證書。
(六)取得《江蘇省海外高層次人才居住證》或《南京海外留學人才居住證》。
第六條,繼續教育要求
按照《江蘇省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條列》有關規定,結合實際專業技術工作需要,參加繼續教育,達到規定要求。
(7)事業單位職稱有哪些規定擴展閱讀
參照《關於報送2018年南京市電子信息工程中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材料的通知》第三條,申報材料。
(一)不集中裝訂材料
1、經單位同意申報的《專業技術資格評審申報表》一式兩份(市職稱辦2018年最新統一版本,規格A3,兩面印製,騎馬訂方式裝訂,不要增頁);
2、《申報專業技術資格人員情況簡介表》一式十五份(A4紙正反列印加蓋公章);
3、《申報專業技術資格評審人員情況一覽表》一份;
4、免冠小2寸(40mm×30mm)近照1張(照片背面用2B鉛筆寫上本人單位和姓名,裝入專用照片袋或信封)。
(二)集中裝訂材料
1、第一分冊(A4紙左側裝訂)
(1)分冊目錄(編頁碼);
(2)公示情況報告;
(3)學歷認證報告或學歷證書電子注冊備案表等復印件;
(4)現專業技術資格證書和評審申報表復印件;
(5)現任專業技術職務聘書復印件;
(6)任期考核材料;
(7)繼續教育學時審驗單。
2、第二分冊(A4紙左側裝訂)
(1)分冊目錄(編頁碼);
(2)有關科研成果獲獎證書、專利證書、項目成果鑒定驗收報告及本人有關業績成果的有效證明材料;
(3)任現專業技術職務以來的專業技術工作總結原件和規定數量的著作、論文及專業文章復印件。
上述申報材料中所有復印件均須由所在單位審核無誤後,註明「與原件無異」,並加蓋公章。材料復核人要在附件材料第一分冊和第二分冊的目錄頁上簽字並加蓋公章。申報材料裝入檔案袋,每袋貼好封面。
⑻ 事業單位怎麼評職稱
事業單位評定職稱四種方法:職稱評審,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職稱考試,通過全國統一組織的考試,成績合格取得的一種方式;職稱確認,通過人社部門的認定直接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流動認定等
一是職稱評審。即通過評審委員會評審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一般程序是個人申報、單位民主評議、單位推薦委員會推薦、單位和主管部門審核。最後,提交到當地的人社部門組織進行評審。
提供的主要材料有:畢業證、學位證、繼續教育證明材料、證明個人能力的獎勵和榮譽、論文等。需要說明的是:評審取得的職稱僅在本地有效。
二是職稱考試。即通過全國統一組織的考試,成績合格取得的一種方式。能考試的取得職稱的不再設置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主要有會計、經濟、統計、審計、衛生、社會工作者等初級和中級職稱。這種方式取得的職稱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三是職稱確認。即通過人社部門的認定直接取得職稱的一種方式。前提條件是正規全日制畢業,並且學歷要和從事的專業一致或相近,即學的和用的相一致方可。一般情況下,碩士研究生工作三年可確認中級、本科畢業生工作一年可確認初級、專科畢業生工作三年也可確認初級。
四是流動認定。前面提到了評審取得的職稱僅在本地有效。如果因工作調整到職稱評審地以外的地方工作,需要到本地人社部門進行流動認定。前提條件是,在現單位工作一年以上,並且符合當地的評審條件方可。
在事業單位,職稱的取得一般要逐級取得。即先取得初級、夠一定年限再申報中級、中級夠一定年限再申報高級。但對於民營企業,可享受綠色通道,不受單位崗位限制和自身職稱的限制,只要年限和專業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可越級申報相應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