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合肥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什麼時候完成
2016年,中央車改辦對地方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2018年3月,又召開地方公車改革現場會,進一步要求加快推進公務用車平台建設和企事業單位車改工作。2017年12月底,安徽車改領導小組印發《安徽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對全省事業單位車改作出了具體部署,要求各地各部門切實加強領導,明確任務分工,落實工作責任,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車改。目前,省有關單位已實際啟動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下一步,將繼續按照中央要求和省統一安排,進一步加大協調指導力度,督促各地各有關單位加快推進事業單位車改工作。預計本年6月尾前全面完成地方企事業單位車改。
② 機關事業單位車補改革是否都有
不是,需要看地方政策。
例如:山東省在關於車補的政策中做出明確規定,車補最低每月500元,但是不得高於650元,根據崗位的不同以及當地經濟差距,隨著職位的上升車補也會隨之上升,但是並不是沒有限制的,大概就會在500-650元之間。
另外落實車補政策的兩個省份分別是河南和甘肅,其實甘肅早在去年就已經開始嘗試車補政策了,這兩省也會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以及車輛使用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但是對於經常出差或外出辦公的崗位,這項政策的轉變可以說是一個好消息了,可以節省了很多員工的開銷,也能夠提升員工的積極性,從而提升辦事效率。
很多地區對於某些崗位有交通補助的,其實車補的出現是迎合了很多需要外出辦事的員工的需求,如果沒有車補的話,對於他們來說不僅要自己掏腰包補油錢,這樣就會越來越沒有積極性,所以主要就是為了增強辦事效率和工作積極性。
③ 2019年廣東省公車改革方案解讀
《廣東省全面推進公務用車 制度 改革總體方案》近日獲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按照相關要求,東莞市要在這一年年底前全部完成公車改革。按照上述方案,10年前便已在全市推行車改的東莞還需再次「動手術」。
比如,按照東莞2004年出台的車改方案,正處長每月車補為3000元,而按全省車改方案,即便各地市最高補貼標准可上升20%,東莞正處級每人每月最高車補也只有1200元。也就是說,明年起,東莞正處級每月車補至少要砍掉1800元。
東莞現行車補標准高
東莞的公車改革是走在全省前列的。
早在22年前的1993年,東莞市沙田鎮便在全省第一個「吃螃蟹」,試點公務用車貨幣化改革。2004年年底,東莞正式出台《東莞市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完成了市直黨政機關的車改。2005年10月,各鎮街也完成了公車改革。
根據2004年東莞的車改方案,車改范圍是由市財政全額供給的實行、參照和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市直行政事業單位,車改後主要以貨幣形式對公務人員進行補貼。參加車改單位的在職公務人員在領取個人公務交通費補貼後,除了執行特殊公務外,其他的公務交通費用一律由個人支付。
補貼共分9個檔次:正(局)處長每人每月3000元,調研員、副局(處)長2800元,助理調研員2500元,正科長1800元,主任科員、副科長1500元,副主任科員1000元,科員800元,辦事員、見習期幹部500元,職工400元。
這個車補標准比省里公車改革的車補標准要高很多。
省里公車改革的車補標準是:正廳級每人每月1690元,副廳級每人每月1500元,正處級每人每月1000元,副處級每人每月800元,正科級每人每月600元,副科級每人每月450元,科員每人每月300元,科員以下每人每月250元。
兩相比較,目前東莞正處和副處級的車補要比省里 規定 的標准高出2000元,正科級高出1200元,科員高出500元。即便東莞可以按照 規定 在省里補貼標準的基礎上調高20%,那麼僅以正處級為例,東莞的正處級每人每月的最高車補明年完成車改後也只有1200元,比現在至少要砍掉1800元。
公、檢、法也將參加車改
另外,2004年東莞推行車改時,市委、市人大、市人民政府、市政協四套班子的廳級幹部以及公、檢、法機關的在職公務人員沒有被列入車改對象。而在省里的車改方案中,上述人員均將被納入車改范圍。
根據省里的車改方案,這一年年底要完成全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其中各地級以上市、各縣(市、區)於9月底前完成,鄉鎮於12月底前完成。也就是說,由於東莞是市轄鎮的行政架構,全市要在這一年年底前完成公車改革。
東莞車改樣本
沙田鎮車改當年公車經費降了一半多
廣東公車改革第一個「吃螃蟹」的是東莞市沙田鎮。該鎮從1993年起取消領導幹部的公務用車,改發交通補貼,改革當年,該鎮公車經費由原來的84萬元降至38萬元,節約了54%。
如今,該鎮公務員用車可以說非常順暢。「根據用車的需要,全鎮公務人員每個月的財政補助從幾百元到2000元不等。」該鎮一不願透露姓名的公務人員說,他感覺自己的用車比改革前更加方便,更加順暢。
按照目前的標准,他每個月可獲得500元的補貼,基本夠用。最初他自己沒有買車,補貼大部分用於打車的花費。幾年前,他買車後,補貼主要用於油費。他告訴記者,類似他這個類型的基層公務人員,除了必須多天多次下社區、村小組開展工作外,另外還要經常前往市區相關部門聯絡工作,以及前往兄弟鎮街進行業務學習、業務促進的工作。「按照省里的車改方案執行後,每月300元的車補恐怕比較難以滿足工作需求。」他擔憂道。
公檢法車改曾公開徵求 意見 隨後停滯
2004年東莞車改沒有將公檢法系統納入改革范圍,多年來,公檢法三大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中,公務用車費均佔大頭。截至年末,僅市公安局就有公車407輛。
在公檢法系統公車改革中,東莞與周邊兄弟城市相比速度上有所滯後。去年7月,市政法委發布了《東莞市公檢法系統公務車制度改革方案》徵求意見稿。不過昨日記者從市政法委核實到的最新消息是,這份徵求意見稿尚未完成意見搜集就停滯了,原因是去年接到省里要求,要等到省政法委下發方案再改革。
東莞現有公車2215輛
每車年均花費3.4萬元
去年4月,東莞首次公開了公車數量:共有公務用車2147輛。根據市財政局公布的東莞市本級財政「三公」預算情況,東莞現有公車2215輛,公務用車費用預算為8577.2萬元。
其中公務用車購置費預算950.1萬元,公車運行維護費預算7627.1萬元。按照公車運行維護費預算7627.1萬元計算,平均每輛公車的每年運行維護費支出約為3.4萬元。
記者對比發現,這一年公車運行維護費預算要比去年減少478.9萬元,公車運行維護費預算下降5.91%。此外,這一年的公務用車購置費預算下降了54.24%,對此,東莞市財政局解釋稱,這是因為去年一些執勤執法車輛達到了黃標車標准,按要求更換新車輛增加了購置費用。這一年市財政局進一步嚴控各單位公車購置安排支出,只為符合購車規定以及需要淘汰公務黃標車的單位安排預算。 ;
④ 河南公車改革方案和補貼標准,2019年河南車改方案車補標准出台
河南公車改革方案和補貼標准,河南車改方案車補標准出台
各地車改的基本情況L
中央國家機關公車改革情況
已全面完成,取消車輛3868輛,涉及的參改人員近5萬人
全國各省公車改革情況
16省公車改革方案獲批,其中包括河南,已有4省公布具體車補標准
河南公車改革方案基本情況
車補將分四檔,補貼標准與陝西湖北相近,車改將避免補貼標准過高及既拿錢、又坐車的現象
□記者劉江浩
核心提示|在昨日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透露,目前中央國家機關車改已全面完成,各省區市已基本完成車改總體方案制訂。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南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已獲中央車改領導小組批復,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知情人士透露,我省公車改革補貼標准與周邊的陝西、湖北相近。
【最新動態】
中央國家機關公車改革已全面完成
昨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介紹了我國現在公車改革的進展。
「中央國家機關車改已全面完成。」連維良說,進度符合預期,節支效果好於預期。中央國家機關140個參改單位,已取消了車輛3868輛,而且都已經規范處置,收入已經上交國庫。涉及的參改人員近5萬人,壓縮的車輛達62%,安置司勤人員兩千多人。
在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連維良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地方在上報改革公車方案的時候,確實遇到了很多很具體的困難和問題。「特別是執法執勤車的問題,基層領導幹部到基層開展調查研究,到一線處理實際問題用車保障問題等等。」
截至目前,各個省區市都已經制訂了公車改革方案。
【河南概況】
16省份公車改革方案獲批包括河南
公車改革方案,牽涉面廣,所以,盡管確定方案的省份多,公開的卻很少。截至目前,已上報到國家層面的公車改革方案有20家,已經批復16家。查詢發現,公開公車改革方案的省份只有四個。
知情人士透露,《河南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5月15日正式上報中央車改領導小組。6月29日,中央車改領導小組批復同意我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
根據我省目前設定的公車改革時間表,今年底前基本完成全省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用1至2年時間,完成非參公事業單位、省屬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全省公務用車制度改革。
而昨日的新聞發布會上,連維良介紹,今年年底之前,基本完成地方的公車改革工作,基本完成對地方公車改革方案的審批工作。但是,因為要落實到每個基層單位,完全改完肯定還要一段時間。
河南公車改革的3個釋疑
關鍵詞:標准
我省車改的補貼標準是多少?
分四檔,標准與陝西湖北相近
在公開車改方案的省份中,各地補貼標准到底是多少,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記者發現各地車改補貼標准均不盡相同,有分四檔,有分七檔,也有分八檔的。
不過,按照中央的規定,地方公務交通補貼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30%,邊疆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
目前,與我省臨近、經濟發展水平相當的陝西省和湖北省均已公布了車改補貼標准。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我省具體的補貼標准分為四檔,金額也基本已經確定。由於處於中部地區,與周邊陝西、湖北經濟發展水平相當,補貼標准與兩省比較接近。
關鍵詞:范圍
車改范圍包括哪些機構?
省級及以下各級黨政機關全部參加改革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此次車改的機構范圍是,省級及以下各級黨政機關(包括黨委、人大、政府、政協、審判、檢察機關,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人民團體、群眾團體、事業單位)全部參加改革。
而對於非參公事業單位、省屬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的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政策另行研究制定,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有序推進。涉及的人員范圍包括,省級及以下各級黨政機關在編在崗的廳(市)局級及以下工作人員(含行政編制工勤人員)全部參加改革。
另外,上述知情人士指出,鼓勵省級黨政機關的廳局級正職主要負責人,各省轄市、省直管縣(市)、縣(市、區)、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參加改革,確因環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務用車的,允許以適當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車實物保障,但須嚴格規范管理,不得再領取公務交通補貼。
此次車改後,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
「車改將堅決避免車改後公務交通支出不減反增、補貼標准過高以及既拿錢、又坐車的現象。」知情人士說。
3關鍵詞:處置
涉及車輛該如何處理?
通過公開拍賣等方式處置
為配合此次公車改革更順利進行,我省專門出台了相關的配套文件,《河南省公車改革涉及車輛處置辦法》,對於取消的公務車輛,將按照規定通過公開拍賣等方式進行處置。並由拍賣機構公開競價出售,公開拍賣底價以鑒定評估機構的評估價格為基準價,車輛實際成交價格原則上不得低於基準價,處置收入抵扣相關稅費後,按照非稅收入管理有關規定上繳國庫。
相關鏈接
公開公車改革方案的四省車補標准
陝西省車補標准分為7檔,其中,正廳局級每人每月1690元;副廳局級1500元;正處級1040元;副處級950元;正科級650元;副科級600元;科級以下550元。
湖北省車補標准按廳局級、縣處級、鄉科級和科員及以下4檔進行補貼,補貼金額分別為1690
元、1040元、650元、450元。
廣東省經濟相對較發達,其車改補貼標准為8檔:正廳級每人每月1690元,副廳級1500元,正處級1000元,副處級800元,正科級600元,副科級450元,科員300元,科員以下250元。
貴州省屬邊遠地區,交通不便,公務交通補貼標准相比其他公開省份高一些,具體為:廳級每人每月1950元,處級每人每月1200元,科級每人每月750元,科員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⑤ 2019年車改方案實施細則及司機安置辦法焦點解讀
根據******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年底前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務用車制度。如今,距離最後的改革時限只有十餘天,各地進展如何?能否如期完成車改任務?記者就公眾關注的相關五大焦點進行了追蹤。
焦點一
推進到哪一步了?
15省區市公布方案各地進展不一中央車改辦相關負責人在12月上旬稱已有29個省區市的車改方案得到批復。地方車改按先內地後邊疆、先中心城市後縣鄉基層的順序和節奏,分層級分步驟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近20個省份將完成省級車改。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各地公車改革的推進程度不一。目前有陝西、安徽、廣東、雲南、遼寧等15省區市已經公布車改方案,其中安徽、江蘇、湖北等省區已基本完成省級車改,陝西、廣東更是已經深入鄉鎮一級。
據陝西省車改辦介紹,省級機關車改從底就開始實施,目前省級機關層面已取消公車2048輛。6月全省各地市公車全部完成封存,各地按照批復的方案開始執行。陝西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黨委副書記王宏說,鎮上車改4月底就啟動了,車改後鎮上只留了一輛公車。
其他已經批復的省份中,如河南、寧夏等地雖未見方案公布,但也都提出按照中央要求在期限內完成車改任務。青海則要求省直機關明年4月1日全面實行新的公務用車制度。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認為,地方車改非常復雜,各地情況差異大步調不一。但車改並不一定絕對追求時效,只要能制定出適合的方案實施下去,時間可寬松一些。
焦點二
補多少錢、留多少車?
級別越高錢越多,越往基層車越多--補多少錢?根據中央的指導意見,地方公務交通補貼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30%,邊疆民族地區和其他邊遠地區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
在已公布車改方案的省份中,各地補貼均在中央要求的范圍之內,但補貼的分檔及標准體現出地方差異。陝西等省將正廳至科員層層分檔,共分七檔,從1690元到550元不等,而貴州只分廳級、處級、科級、科員四級,從1950元到500元不等。
記者發現,從已出台省份的改革方案看,廳局級車補標准全部「頂格」執行,處級車補只有少數省份低於上限要求,而科級及以下人員車補大多低於上限要求。
一位地方車改小組工作人員坦言,科級及以下公務員數量比較龐大,如果按國標上浮來操作,總支出會超標,達不到中央規定的節支率。
中央車改辦負責人稱,頂格並不越格,這是改革允許的范圍內。但是各地不允許完全按照上限制定標准。地方車改必須達到7%的節支率,否則要降低補貼標准。
--留多少車?中央要求車改後只保留必要的機要通信、應急、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根據已批復的方案統計,各地車改將取消公車77.58萬輛。記者梳理各地車改方案發現,各地保留公車數量呈現「越往基層數量越多」的特點。
安徽規定保留的執法執勤用車比例,原則上省級不超過30%,市級不超過50%,縣區及以下不超過60%。陝西車改後省級機關保留了1137輛公車,保留率為35%,而在咸陽市的縣級機關車改後各縣保留1793輛,保留率為50%。
汪玉凱認為,這樣的公車保留比例符合各地實際,越到基層,工作越繁雜,條件越艱苦,社會化出行條件越不成熟,理應給基層保留更多公車,保障基層公務出行。
不過,記者也采訪發現,一些部門對公車仍有依賴心理,想盡辦法多保留公車。一些省份也針對這種傾向通過減少經費的方法加以限制。陝西車改辦相關負責人說,在滿足節支率的前提下,我們規定每多保留一輛執法車輛,每年扣減該單位5萬元車補。
焦點三
取消的公車能省多少錢?
至少節省7%大量公車被取消後,公務支出究竟能節省多少?中央車改辦負責人此前表示,已經批復的29個省區市車改平均節支率在7.88%,其中省本級平均達到11.07%,都高於7%的預期目標。
公車改革專家葉青告訴記者,公車開支包括司機工資、運行和維護費用、車輛折舊三個部分。而如果租車,根據車型一輛車每天幾百至一千多不等,其他費用都由租賃公司負責,政府部門省去了大筆養車費用和司機工資開銷。
陝西省民政廳辦公室副主任陳誠說,民政廳車改前有42輛公車,每年公車支出在260萬元左右。改後減少到10輛,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節支7%不成問題。
焦點四
保留車輛的使用情況如何?
發現個別拿車補坐公車現象如何監督保留車輛的使用?安徽、湖北等省明確規定,一方面為保留車輛安裝識別號牌,為社會監督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安裝定位系統,便於內部監控車輛的運行軌跡,並繼續實施節假日公車定點封存制度。
通過這些措施,車改後公車私用問題有望解決,但「拿著車補仍坐公車」的新問題接踵而至。在陝西省委巡視組對楊凌示範區進行巡視時,巡視組發現有個別「拿著車補坐公車」的現象,並給予當事人行政撤職的處分。
記者采訪發現,不少地方在車改後都建立了車輛服務中心或車隊平台,將原來分散在各部門的公車集中管理,在社會化方式無法提供出行服務或突發應急時保障公務出行。但對使用這些車輛的條件並無細則限定,使車輛服務中心的監督管理容易存在「真空地帶」。今年4月,已經實施車改的深圳市被媒體曝光「10人開會帶8個司機」,其中就有領導幹部參與車改領取了車補,但在去廣州開會的公務出行中仍向車輛服務中心申請使用了公車。
專家建議,對車改後各地建立的統一車輛服務平台的運行和監管要加強,對平台車輛的數量、用途要有嚴格的限定,防止一些地方把各部門公車集中在一起,「新瓶裝舊酒」應付車改。
焦點五
海南車改最新方案,海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甘肅車改最新方案,甘肅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河南車改最新方案,河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雲南車改最新方案,雲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貴州車改最新方案,貴州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山西車改最新方案,山西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江西車改最新方案,江西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遼寧車改最新方案,遼寧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重慶車改最新方案,重慶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廣西車改最新方案,廣西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陝西車改最新方案,陝西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天津車改最新方案,天津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福建車改最新方案,福建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河北車改最新方案,河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湖南車改最新方案,湖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吉林車改最新方案,吉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黑龍江車改最新方案,黑龍江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安徽車改最新方案,安徽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四川車改最新方案,四川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湖北車改最新方案,湖北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浙江車改最新方案,浙江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江蘇車改最新方案,江蘇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山東車改最新方案,山東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廣東車改最新方案,廣東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上海車改最新方案,上海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北京車改最新方案,北京公務員事業單位車改補貼標准方案
最新山西省直機關公務員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交通補貼標准
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貴州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貴州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雲南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雲南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廣西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廣西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山西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山西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吉林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吉林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河南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河南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河北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河北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黑龍江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黑龍江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江西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江西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遼寧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遼寧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安徽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安徽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重慶車改補貼標准發放時間,重慶車改方案補貼標准
取消公車是否會成「懶政」借口?
監督與細則配套有待加強公務出行長期享受實物保障,不少公職人員養成了「出門就要坐公車」「坐車必須門到門」的傲嬌習慣。公車猛然間被取消,有些人一時難以適應,甚至有「沒了公車就不出門」的懶政心理。
西部某地的一些鄉鎮幹部反映,車改後鄉鎮沒了公車,少數幹部就不下鄉了,即使領導給交辦了任務,也能不下鄉就不下鄉。「鄉鎮上很多人是事業編制,目前這部分人並沒有領到車補,心理不平衡很容易反映到工作態度上。」一位鎮黨委書記說。
專家認為,車改初期這樣的思想在所難免。但在從嚴治黨的大環境下,只要考核和監督跟上,公職人員是不會因百十元錢的車補而冒險去「懶政」的。
葉青說,不少人擔心沒有了公車,到省委大院、省政府大院等安保級別高的地方開會不方便。其實把私家車停在黃線外,把工作證交給執勤武警就能進去,這么簡單的事情在不少幹部看來都是難事,車改重要的就是破除這樣的慣性思維。
當然,在各地實施車改時,也有因制度銜接不到位而造成公務出行缺少保障的情況。廣東江門市一位鎮黨委書記說,我們鎮是江門最偏遠、最窮的鎮,到市裡開一次會開車需要兩個小時,拿車補自己開車的情況下,花費高、負擔大。
汪玉凱說,車補是用來保障在劃定范圍內的公務出行,這個之外就應該由差旅費來保障。尤其針對偏遠地區的出行,車改之後這兩方面的銜接細則要因地制宜盡快完善。
⑥ 廣西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什麼時候出台
1、廣西正式實施公車改革是在2015年開始。
2、《廣西壯族自治區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總體方案》以及《自治區本級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印發實施,車改將按照先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後企業和事業單位的順序,分級分類推進,改革後全區總體和自治區本級節支率要達到7%,市縣總體要有節支。
3、按照改革要求,將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的應急、機要通信、特種專業技術用車和符合規定的一線執法執勤崗位車輛及其他車輛。自治區黨委、人大、政府、政協機關保留必要的應急和調研用車;其他各部門留用車輛按部門行政、參公單位人員編制數的一定比例保留,原則上30人以下1輛、31-50人2輛、51-100人3輛、101-200人4輛、201人以上5輛。
4、各市、縣(市、區)根據地域面積、人口數量,確定保留一定數量的應急、機要通信用車。改革後保留的車輛,不再全部配備到部門,除必須配備到部門的車輛外,集中起來建立服務平台,實行統一管理。各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統一參加車改,各鄉(鎮)保留應急、機要用車的數量,在核定的縣(市、區)總編制范圍內按2-3輛統籌配備。
5、改革後,將進一步壓縮執法執勤車輛規模,執法執勤用車配備嚴格限制在一線執法執勤崗位,機關內部管理和後勤崗位,以及機關所屬事業單位一律不得配備。全區在滿足節支率要求的前提下,保留的執法執勤用車比例,以現有編制數測算,按自治區本級不超過40%、市本級不超過60%、縣(市、區)、鄉(鎮)不超過70%的標准執行。確因工作需要超過此比例保留執法執勤用車的,最多保留1輛車,每年按5萬元扣減公務交通補貼;保留車輛比例超過90%的,不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6、按照節約成本、保障公務的要求,將制定公務交通補貼管理辦法,合理確定各職級工作人員公務交通補貼標准。按國家關於邊疆民族地區交通補貼標准不得高於中央和國家機關補貼標準的150%的規定,自治區本級機關公務交通補貼分為4個檔次,具體標准為:廳級每人每月1950元,處級每人每月1200元,科級每人每月750元,科員及以下每人每月650元。各市、縣(市、區)公務交通補貼標准層次,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適當細化,適度拉開檔次,層次劃分不得少於4級。同一市實行統一的補貼標准,各市與自治區本級的補貼標准差距不得超過20%。各參改單位車輛封存停駛並驗收合格後,可以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7、各參改單位根據改革後的實際需要,合理設置司勤人員崗位,採取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方式確定留用人員,對未聘用的在職在編司勤人員,原則上以內部消化為主,不得簡單推向社會,通過內部轉崗、提前離崗等措施妥善安置。
8、按照總體目標,自治區本級機關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於2015年12月底前完成,非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的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待國家出台有關政策後按規定執行。
⑦ 在事業單位上班,沒有買車,能不能領車補
車補與你有沒有車並沒有關系,也不看你的單位,主要看你的編制!
按照目前的政策,大部分地區只有公務員編制才有車補,假如你在政府單位上班,但是你沒有公務員編制,僅僅是個合同工或者事業編,那麼肯定是沒有車補的,不管你有沒有車!
不過事業單位的車改也在進行,估計也不會等很長時間,但是也並非所有事業單位都會有車補,因為事業單位種類很多,不可能一刀切的發車補。你現在雖然在事業單位,同時也有事業編制,那麼可能以後會發車補哦,這個與有沒有車沒有任何關系,只與編制有關系!
2018年已經過去,全國事業單位的公車改革已經落幕,各省關於公車改革的文件也已經下發了,對於事業編制的人員,只能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目前來看,事業編中確實有部分群體可以像公務員一樣領到車補。
第一就是高級別的領導幹部。
大多數省份的文件規定,副廳級以上領導經公車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批後,可選擇保留工作用車,也可以選擇取消工作用車改為領取公務交通補貼。選擇保留實物保障工作用車的,不得再領取公務交通補貼或報銷公務交通費用。不過一些地市在發布當地的實施細則的時候,明確處級以上就可以領取公務交通補貼了。
第二就是黨委和政府直屬的事業單位。
這類事業單位在各地的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都有單獨列出來,對於其中的管理崗位人員,在確保節支率的前提下,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保障其在規定行政區域內的公務出行。
第三就是一些比較發達的地區的事業單位人員。
比如江蘇和浙江的部分城市,這些地區因為經濟條件好,政府的財政比較充裕,因此在事業單位車改以前在編在崗人員就可以領到車補了。不過在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以後,聽說部分地區新進事業單位的在編人員反而領不到車補了,按照「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方式在操作。
而對於其他的大部分事業單位人員,在公車改革以後單位沒有了公車,個人也享受不到車補了。
各地的文件規定,事業單位的其他人員都是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用的方式保障其在規定行政區域內的公務出行,並且每個月報銷的費用還不能超過同地區、同級別黨政機關相應層級公務員公務交通補貼標准,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意味著一分錢收入都沒有增加。
公車改革以前,公務用車的費用對於我國財政造成了沉重的負擔。機關事業單位公務用車總量超過了200萬輛,每年公務用車消費支出1500億元 2000億元,並且公車私用、超編配車等問題也屢禁不止。
所以說公車改革是一件好事,能夠節約經費並減少腐敗。但是,事業單位與公務員車改相比,卻出現了明顯的差別,公務員是發放普惠性的車補,而事業編制卻是大多數人沒有車補。
雖然說事業編制人員的數量遠遠高於公務員,如果對所有人員發放車補,對於政府的財政確實會造成很大的壓力,但這樣一刀切的政策並不是非常合適。
對於基層單位而言,混編混崗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對於這些人員而言,做著同樣的工作卻因為政策的不同而導致收入的差距,心理更是難以接受。
車補與你有沒有車沒有關系,只看編制發放
如果你是行政編,即公務員,肯定有車補,即便是行政工勤人員,也可以領取車補,只不過比公務員低一點。但如果是事業編,很遺憾的告訴你,基本上不會有車補,無論你是不是有車。
2018年3月份,中央車改辦在甘肅蘭州召開車改會議,明確今年6月前要完成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但從公開的信息顯示,這個事恐怕又黃了。目前,小公所知道的,只有青海、湖北、江蘇、廣西、重慶、廣東等地開啟了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其它地方都還沒看到方案的出台。沒有改革,何來車補?
即便實行車改了,也不一定有車補發。事業單位體量巨大,如果像行政機關那樣發車補,不僅違背了車改節約財政成本的初衷,恐怕還得增加成本,所以,現在實行事業單位車改的省份,基本上都實行了實報實銷的方式,少部分省份分單位性質也會適當發放車補,但基本上不會超過公務員。如江蘇,教師就每月有500元車補,一年發9個月。其它地方,小公目前還沒有看到有實際發放的。未來即便其它省份啟動改革,恐怕也很少有發扯不到。所以,事業單位的人,就別老想著車補的事了,不現實。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首先說一下單位性質。 提出問題的人說的事業單位應該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而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事業單位,他所代指的應該是所有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公檢法、事業單位等行使公權力的機關單位,而不僅僅是指事業單位。發不發車補,與所在單位的性質沒有直接影響,例如你在政府部門但你是事業編制,目前也不發車補。只有行政編制(含工勤)才發車補。
其次說一下買車的問題。 公車改革後,單位的一般性公車都取消了,外出開會、調研或者下基層都需要自己解決,不再安排公車。車補用於補貼你在辦公過程中所花費的交通成本,車補與編制和級別有關,與你實際買不買車沒有關系。
再次說一下領取車補的條件和標准。在職在編是最基本的條件,在職在編的行政編制人員,目前很多地方要看考勤,不在崗或者請假超過一定天數的是不能發車補的。 根據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准規定,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於中央補貼標準的130%。
最後,事業單位的車補一直沒有落實,因為事業編制人員體量太大,不好照顧到全部,所以推行起來格外慎重。目前基本上都在研究調研階段,還沒有落實到位。所以事業單位的職工沉住氣,慢慢等著好消息吧。
首先,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尚未完成 ,事業人員普遍沒有享受公車補貼。其次,即使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完成,公車補貼發放也與私人買不買車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
1、公車補貼的含義: 公車補貼,是指公車改革完成之後,公車費用節余由個人以福利補貼形式享受的部分。按照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補貼發放實例,即使發放了公車補貼 ,個人因一般性公務用車發生的費用,也是實報實銷,全額報銷。其次,個人上下班途中發生的費用,不在公車補貼范圍。第三,私車公用全國沒有統一的規定,產生的費用、事故等如何處理,各地並不相同,存在政策真空。
2、公務員公車改革進展: 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改革工作已經於2016年底完成 ,除按規定保留的車輛,由機關事務管理局或者公車管理平台統一保障公務用車外,特種車輛由原使用單位保留,其他車輛統一公開拍賣處置。公務用車保障不足部分,由 社會 定點車輛服務公司提供。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補貼按級別每月計入個人工資中發放,部分財政困難縣區未發放。
3、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進展: 按原計劃安排,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計劃在公務員公車改革完成之後,緊接著推進。但一直到2018年3月27日,才有消息報道,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現場及安排工作會議在蘭州拋開,會上安排,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要求6月底前全面完成,4月7日,承擔公車改革任務的中央發改委官網報道了這一消息。此後,再沒有了下文,各地車改辦都沒有接到相關具體安排和文件。
目前,除了湖北、廣東等6省市完成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試點外,有消息要求10月底前完成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外,同樣也沒有具體安排,沒有確切消息。
4、事業單位公車補貼發放形式: 事業單位公車補貼發放,以湖北省試點為例,是取消公車補貼,以報銷一般性公務用車費用為主。意味著即使全國范圍內完成事業單位公車補貼 ,事業人員能否領取公車補貼,都是個未知數。其原因是事業單位牽涉單位多,人員構成復雜。公車補貼用以補貼公務用車支出,事業單位中,有的人員經常有公務外出任務,有的人員卻常年不發生公務用車支出,其中以醫務工作者和教師兩大群體最為普遍。
事業單位公務用車,除湖北試點報銷模式外,還有消息稱省直、市直事業單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按照公務員模式發放。另有消息稱管理人員參照公務員公車補貼標准發放,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按照每月200元、300元的定額補貼發放。具體消息,要待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塵埃落定之後,才有定論。
感謝悟空的邀請。
首先,我想說明一下,在事業單位上班,有沒有車,都不能領車補。
其次,我想普及一下車補的概念和作用。車補就是「公車補助」即「公務交通費用」,就是以往用於 汽車 支付作為公務交通活動改由貨幣補助,通過其它交通方式完成。車補的作用:一方面避免公務人員用於不當行為,從而浪費國家財富。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其它交通方式促進地方經濟的短期效益。
再次,國家車補的時間表。2014年7月,中辦和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這是關於車改的頂層設計,這也被外界評為「史上最嚴厲車改」。嚴厲之一在於為公車改革設下了一個時間表——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應力爭基本完成公車改革;地方黨政機關在2015年底前完成。
最後,車補的標准。根據上述《意見》和《方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要適當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為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每人每月600-650元,科級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現在的車補主要是針對公務員或參公單位人員發放,事業單位目前還沒有。各地目前也正在研究。
首先要弄清楚車補是什麼? 車補就是「公車補助」的縮寫即「公務交通費用」,就是以往用於 汽車 支付作為公務交通活動改由貨幣補助,通過其它交通方式完成。簡單點就是原來單位派車的,現在自己坐車或開車或走路,車補就是對自己坐車或開車或走路的補貼。所以說,不管有沒有車,只要符合領取條件的,都可以領取車補。到目前為止,車補發放的對象是行政編制或者是參公事業編制人員,但是根據規定事業單位也必須逐步完成車改,發放車補。
不知道您在事業單位上班是否有編制,如果有編制,那對事業單位進行完車改後,您就可以領取車補了,根據國家的指導意見: 司局級為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一般各省市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上浮。可以先算算能拿多少。
所謂車補就是指"公車補助"的縮寫即"公務交通費用",以往單位配有公務用車,為了防止公車私用,把部分公車收起來,用貨幣的形式來補助公務活動。發放的對象為公務員,發放標准為 :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為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比如有些事業單位是縣級成立的二級機構,沒有公務員編制,但行使的職能和公務員單位一樣,導致同工不同待遇,少不得抱怨之聲。有單位公務員提拔後因領導超員,不得不外調,有些人調到這些二級事業單位後,感覺有些入坑。他們首先要入事業編,公務員身份也丟了,車補也沒了,從此享受事業待遇。
可以的,這也是福利
目前車補好像只有公務員身份的才享有,根據級別,科員每個月補助550元,級別高的補助還要多點。事業編的好像沒有車補。車補跟有沒有買車應該沒有關系,我覺得應該是跟原來交通補助差不多吧。所以說公務員身份比事業編的要好很多。比如公務員職務和職級到了一定年限就要升,升了就可以加工資。如果是參公的事業編,在行政管理部門上班的,有可能會有車補。我個人認為,這個車補可能是地方性法規政策規定的,如果有正式立法或法律授權方式確定車補的發放就好了,起碼可以公平公正,體現正義。很多人認為同樣是在一個部門上班,但是待遇卻不一樣,覺得很不公平。相信隨之 社會 的進步和法律制度的健全,以後應該會有縮小差距的規章制度出台。不能因為有差別存在就否定一個制度,因為法律也不排除合理的差別存在,公平也只是相對的。
⑧ 在事業單位上班,沒有買車,能不能領車補
車補與你有沒有車並沒有關系,也不看你的單位,主要看你的編制!
按照目前的政策,大部分地區只有公務員編制才有車補,假如你在政府單位上班,但是你沒有公務員編制,僅僅是個合同工或者事業編,那麼肯定是沒有車補的,不管你有沒有車!
不過事業單位的車改也在進行,估計也不會等很長時間,但是也並非所有事業單位都會有車補,因為事業單位種類很多,不可能一刀切的發車補。你現在雖然在事業單位,同時也有事業編制,那麼可能以後會發車補哦,這個與有沒有車沒有任何關系,只與編制有關系!
車補與你有沒有車沒有關系,只看編制發放
如果你是行政編,即公務員,肯定有車補,即便是行政工勤人員,也可以領取車補,只不過比公務員低一點。但如果是事業編,很遺憾的告訴你,基本上不會有車補,無論你是不是有車。
2018年3月份,中央車改辦在甘肅蘭州召開車改會議,明確今年6月前要完成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但從公開的信息顯示,這個事恐怕又黃了。目前,小公所知道的,只有青海、湖北、江蘇、廣西、重慶、廣東等地開啟了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其它地方都還沒看到方案的出台。沒有改革,何來車補?
即便實行車改了,也不一定有車補發。事業單位體量巨大,如果像行政機關那樣發車補,不僅違背了車改節約財政成本的初衷,恐怕還得增加成本,所以,現在實行事業單位車改的省份,基本上都實行了實報實銷的方式,少部分省份分單位性質也會適當發放車補,但基本上不會超過公務員。如江蘇,教師就每月有500元車補,一年發9個月。其它地方,小公目前還沒有看到有實際發放的。未來即便其它省份啟動改革,恐怕也很少有發扯不到。所以,事業單位的人,就別老想著車補的事了,不現實。
我是小公,專注公務員考試、任用、提拔等體制類問答,感興趣或有疑問咨詢的,可以關注私信我,我將提供全方位的權威解答
事業單位上班,有車也不能享受車補,有車沒車和領不領車補沒有一毛錢關系。
到目前為止,只有公務員和行政工勤人員領車補,事業單位都都都沒有。
前一段時間,據說將要實行鄉鎮事業編制人員享受車補,但是遲遲沒有實行,什麼時候能拿到手,那不知道猴年馬月了。但聽說鄉鎮事業編不包括街道辦事處事業編人員。這是國家對鄉鎮基層幹部的照顧政策。
我單位的情況是,單位有公務員,工勤人員,事業在編,分流人員,臨時工, 社會 化工作者和臨時工,還有勞務派遣人員, 社會 化工作者十種人員。這十種人員中,只有公務員和行政工勤人員有車補,有車補的人員中有有車的和沒車的,那些沒有車的公務員,怎麼下村呢,他們是趁著事業幹部的車子下村的。也就是說,那些拿著車補的人坐著沒有車補人的車干公差。這就是現狀。
在機關事業單位上班能不能發車補,和你的單位性質關系不大,和你買不買車更是沒一毛錢關系,有關系的只有是你的身份屬性,即編制性質。現階段,還是只有公務員身份(含參公身份)的在編人員才能發放車補,也就是說能不能發放車補,身份屬性是第一考慮因素,但是又不是唯一考慮因素。舉個例子。
如果你是公務員身份在編人員,又在行政單位上班,那麼發車補是有你的份的,但是如果你因為提拔或者調動到了事業單位上班,而且編制關系也調過去了,那麼你就不可以享受車補了。之前我單位就有個這么個同事,本來是公務員身份的人,高升到了事業單位做副職,連車補都少了,甚至提拔帶來的工資晉級還比不上失去的車補收入!所以,每次他都說這個提拔讓他收入還更低了!
所以,在事業單位上班,你基本上就不用去考慮車補的事了,因為無論如何,車補都是和你無緣的。
首先說一下單位性質。 提出問題的人說的事業單位應該指的是機關事業單位,而不是我們平時所說的事業單位,他所代指的應該是所有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公檢法、事業單位等行使公權力的機關單位,而不僅僅是指事業單位。發不發車補,與所在單位的性質沒有直接影響,例如你在政府部門但你是事業編制,目前也不發車補。只有行政編制(含工勤)才發車補。
其次說一下買車的問題。 公車改革後,單位的一般性公車都取消了,外出開會、調研或者下基層都需要自己解決,不再安排公車。車補用於補貼你在辦公過程中所花費的交通成本,車補與編制和級別有關,與你實際買不買車沒有關系。
再次說一下領取車補的條件和標准。在職在編是最基本的條件,在職在編的行政編制人員,目前很多地方要看考勤,不在崗或者請假超過一定天數的是不能發車補的。 根據中央和國家機關車補標准規定,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而地方不得高於中央補貼標準的130%。
最後,事業單位的車補一直沒有落實,因為事業編制人員體量太大,不好照顧到全部,所以推行起來格外慎重。目前基本上都在研究調研階段,還沒有落實到位。所以事業單位的職工沉住氣,慢慢等著好消息吧。
目前,車補只有公務員身份的人才能享受,事業單位的人員現在還沒有。地方黨委政府機關的一把手,有專門公車服務的,他們也沒有車補。
首先,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尚未完成 ,事業人員普遍沒有享受公車補貼。其次,即使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完成,公車補貼發放也與私人買不買車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
1、公車補貼的含義: 公車補貼,是指公車改革完成之後,公車費用節余由個人以福利補貼形式享受的部分。按照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補貼發放實例,即使發放了公車補貼 ,個人因一般性公務用車發生的費用,也是實報實銷,全額報銷。其次,個人上下班途中發生的費用,不在公車補貼范圍。第三,私車公用全國沒有統一的規定,產生的費用、事故等如何處理,各地並不相同,存在政策真空。
2、公務員公車改革進展: 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改革工作已經於2016年底完成 ,除按規定保留的車輛,由機關事務管理局或者公車管理平台統一保障公務用車外,特種車輛由原使用單位保留,其他車輛統一公開拍賣處置。公務用車保障不足部分,由 社會 定點車輛服務公司提供。公務員和參公人員公車補貼按級別每月計入個人工資中發放,部分財政困難縣區未發放。
3、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進展: 按原計劃安排,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計劃在公務員公車改革完成之後,緊接著推進。但一直到2018年3月27日,才有消息報道,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現場及安排工作會議在蘭州拋開,會上安排,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要求6月底前全面完成,4月7日,承擔公車改革任務的中央發改委官網報道了這一消息。此後,再沒有了下文,各地車改辦都沒有接到相關具體安排和文件。
目前,除了湖北、廣東等6省市完成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試點外,有消息要求10月底前完成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工作外,同樣也沒有具體安排,沒有確切消息。
4、事業單位公車補貼發放形式: 事業單位公車補貼發放,以湖北省試點為例,是取消公車補貼,以報銷一般性公務用車費用為主。意味著即使全國范圍內完成事業單位公車補貼 ,事業人員能否領取公車補貼,都是個未知數。其原因是事業單位牽涉單位多,人員構成復雜。公車補貼用以補貼公務用車支出,事業單位中,有的人員經常有公務外出任務,有的人員卻常年不發生公務用車支出,其中以醫務工作者和教師兩大群體最為普遍。
事業單位公務用車,除湖北試點報銷模式外,還有消息稱省直、市直事業單位處級以上領導幹部按照公務員模式發放。另有消息稱管理人員參照公務員公車補貼標准發放,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按照每月200元、300元的定額補貼發放。具體消息,要待全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塵埃落定之後,才有定論。
感謝悟空的邀請。
首先,我想說明一下,在事業單位上班,有沒有車,都不能領車補。
其次,我想普及一下車補的概念和作用。車補就是「公車補助」即「公務交通費用」,就是以往用於 汽車 支付作為公務交通活動改由貨幣補助,通過其它交通方式完成。車補的作用:一方面避免公務人員用於不當行為,從而浪費國家財富。另一方面能夠通過其它交通方式促進地方經濟的短期效益。
再次,國家車補的時間表。2014年7月,中辦和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方案》。這是關於車改的頂層設計,這也被外界評為「史上最嚴厲車改」。嚴厲之一在於為公車改革設下了一個時間表——2014年底前,中央和國家機關應力爭基本完成公車改革;地方黨政機關在2015年底前完成。
最後,車補的標准。根據上述《意見》和《方案》,取消一般公務用車,要適當發放公務交通補貼,中央和國家機關,司局級為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每人每月600-650元,科級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現在的車補主要是針對公務員或參公單位人員發放,事業單位目前還沒有。各地目前也正在研究。
不能!
⑨ 事業單位車補貼有哪些
事業單位改革後,對於交通補助也有了新的變化,目前已經有湖北省、江西省、廣西省、陝西省、山西省、青海省、貴州省、山東省等8個省份明確發布事業單位車補的政策。一般是會以報銷公務員車費為主,進行實報實銷,避免車補普惠制政策,不過不是所有人都能領取。例:事業單位公車改革方案及補貼標准:重慶市:廳局級、處級和科級及以下每月車補標准上限分別為1690元、1040元和650元。陝西省:正廳局級補貼1690元、副廳局級1500元、正處級1040元、副處級950元、正科級650元、副科級600元、科級以下550元。四川省:廳局級1690元/月,縣團級是1040元/月,科級650元/月,科員500元/月,公勤人員300元/月內蒙古:正廳級每人每月1950元,副廳級每人每月1800元,正處級每人每月1200元,副處級每人每月1050元,正科級每人每月750元,副科級每人每月600元,科員及以下每人每月450元。雲南省:廳局級每人每月1950元,處級1200元,科級及以下750元,機關工勤人員650元。
【法律依據】
《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第十七條勞動者從事高溫作業的,依法享受崗位津貼。
⑩ 山東省事業單位車改最新消息
1.根據相關規定,山東省公務交通補貼一共分為了7個層級,各個層級領取的金額標准有所不同。如果是廳局級正職每人不能高於放發,廳局級副職每人不能高於放發,縣處級正職崗位每人不能高於,縣處級副職崗位每人不能高於放發,鄉科級正職和鄉科級副職每人不能高於放發,科員和機關工勤編制人員每人不能高於。
2.本次山東省公車改革所覆蓋的范圍非常大。這次參加車改的單位,包括山東省的各級黨政機關中在編在崗的市廳級及以下公務員、參公管理人員、工勤編制人員。其中全省各級黨政機關、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參加車改的機構共13887個參改人員共473141人,參加的人數可謂是很多了。
山東省事業單位車改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