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鄉村如何做好社會民生事業

鄉村如何做好社會民生事業

發布時間:2022-02-17 22:51:31

1. 如何做好民生工作

改善民生,關注民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已成為當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服務人民群眾,建設民生檔案,是檔案部門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最佳切入點和順時應勢之舉。那麼,如何才能做好民生檔案工作,更好地改善民生服務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1.建立協調有序、運轉有效的民生檔案監管機制。民生檔案是在涉及人民生計各項管理活動中產生的歷史記錄,是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原始憑證,是眾多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從事社會管理和內部管理活動的產物。國家檔案局要求全國各級檔案部門要把做好民生檔案工作作為檔案部門貫徹十八大精神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來抓,自覺將民生檔案工作納入工作范疇,積極探索民生檔案管理和利用的最佳方式和有效途徑,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但民生檔案面廣量大,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如何做到各部門各司其職,協調配合,真正將民生檔案收齊、管好、有效利用,是擺在各級檔案部門面前的一項新任務。筆者認為,在建設民生檔案工作中,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發揮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作用。民生檔案的形成領域非常廣泛,內容非常豐富,較重要的有房產檔案、村建檔案、信訪檔案、就業檔案、公證檔案、新型

2. 如何做好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擔負著實現城鄉一體化和促進居村農民市民化的重大使命,然而,它當前的建設方向並不明確,正在實施的建設行動也頗受爭議。本文以城鄉一體化為視角,分析了我國農村社區建設的制度失誤和滕尼斯式社區的「天堂」特性,認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既要去城鄉「二元化」、去「天堂」社區的「天真性」,又要留住傳統農村社區的溫馨,並且還要與城市社區對接,使生活在新型農村社區的居民能分享到與城市市民等值的公共服務,並過上與城市市民一樣的社會生活。 一、問題提出:農村社區建設的路徑選擇與價值旨趣 當下中國農村,村改社區的步伐明顯加快,不僅城市郊區農村因城市空間拓展被改制為社區,一些遠郊農村甚至邊遠農村也在加快村改社區的速度,江蘇、山東等省有近一半的社區為「村改居」社區。這些脫胎於農村村莊的新型社區,正如有論者說的,①其中不少是把村委會牌子換成居委會牌子的「換牌」社區,社區的公共服務和管理、居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等與行政村沒有什麼差別。如此,針對廣大農村地區正在推行的村改社區項目或工程,學界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種觀點認為,地方政府之所以在新農村建設和城鎮化建設中熱衷於村改社區,其動機在於尋土地財政這個「經濟租」;另一種觀點則相反,認為村改社區的方向沒有問題,改制是必要的,且遲早要發生,這是消除城鄉二元結構、實現城鄉一體化社會管理的內在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地方政府主要按照「改造」或「治理」的邏輯方式進行農村社區建設。首先,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中村和城市郊區農村的社會問題凸顯,於是政府加大了對這些農村的改造力度,努力使其盡快融入城市社會。綜觀近年來有關城中村和郊區農村的改造或建設政策,我們不難發現,政府的主要企圖不是建設,而是通過征地、拆遷、補償、安置等措施,使這些地方脫胎換骨,直至被城市同化。其次,以自然村或行政村為管理單位,在村民自治制度基礎上進行自治型農村社區建設。這類農村社區建設主要針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農村社會施行的村民自治制度不足而進行的,是村莊自覺開展的社區建設活動,如一些地方農村成立了「紅白理事會」、志願者協會、衛生環境監督站、公益事業服務站、社會互助救濟站、問題活動聯絡站、民間糾紛調解站等,以便於更好地發展農村社區的公益事業、調節農村社區的社會關系、豐富農村社區的服務生活。 以上兩種社區建設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社區建設不具有借鑒意義:自2006年新農村建設以來,我國農村社區建設就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不少農村,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農村加快了社區建設速度,如江蘇、浙江、山東、河北、重慶等省市都開展了以農民向城鎮或集聚社區集中為主要內容的社區建設。雖然有一些學者對農民轉移或集中型社區建設提出了質疑,甚至要求中央政府「叫停」地方政府這類建設行為,②但更多學者對這一實踐予以肯定,認為農民集中促使了工業化程度高的村落農民向城鎮或聚集區集中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它符合城鄉一體化引導農民到城鎮或中心社區居住的趨勢要求,「體現了對農村『就地城鎮化』的積極回應和對『村民自治』體制局限性的超越,具有真正的現代色彩,是我們可以預測的未來農村社區建設的理想模式,也是當前中部地區新農村社區建設應該重點推介的模式。」③ 我國城市化已經升級為城鄉一體化,農村社區建設不能仿照城市社區的建設邏輯,冀望把農村社區建成為類似於城市的社區,也不能承繼城鄉二元分化時期的「村治」邏輯,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等同於社區治理。由於城鄉一體化是城市化發展的「頂級階段」,農村社區建設必須強調「城鄉社會的有機融合和整合」,④體現城鄉一體化的建設取向,這既是農村社區建設的價值旨趣,更是農村社區建設的邏輯皈依。 二、追溯失誤:農村社區建設的演進與制度安排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在現代化進程中都改造了傳統共同體,所不同的是,有的國家先發展工業、建設城市,然後再吸引鄉村人口到城鎮聚集;而另一些國家則採取強制措施,迫使農村共同體的人們離開土地到城市工作,並使其在城市永久性居住。我國近代對鄉村共同體的改造力度不斷加大,尤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權力全面介入鄉村共同體的改造,村莊與社會步入同構狀態。起初,國家權力通過互助組、初級合作社、高級合作社的形式組織農民經濟合作,企圖改造村莊農民的個體性、自私性,使其成為社會主義勞動者。在此基礎上,國家權力又在農村建立了「政經不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組織,直接從事農村「工、農、兵、商、學」等各項事業。盡管人民公社時期的村莊共同體表現為生產大隊和生產隊,但農民的居住、生產、生活的空間並沒有發生多大變化,生產隊這個最基礎的管理單位仍為村莊共同體的生產單位和核算單位,血緣共同體或家族共同體並沒有因國家權力介入而瓦解:它仍是一個熟人共同體,其社會資本如信任資本、關系資本等並沒有減少;人民公社的「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的管理模式只是讓村莊原生態共同體轉變為生產集體化、生活集中化的共同體;國家實施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使農民事務日益頹廢,最嚴重的是農村社區的生產生活設施損壞嚴重,有的已失去其基本功能。好在這種狀態持續時間不長,國家權力安排的村民自治制度為村莊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至此,農村不再是組織化、行政化的集體組織,而又回歸為人們共同居住、共同生活、共同交往,且具有明確認同感和歸屬感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從表面上看,此時的農村社會共同體已經「去行政化」、「去集體化」,好像是擬單位制的隊、社重新回到社區,並且與城市社區相似。但其實不然,國家權力對農村基層的放權讓利沒有賦予農村社會共同體與城市社區同樣的發展權利,農村社區仍延續著二元固化結構前行。其一,國家行政權力上收至鄉鎮,村民獲得了更多的自治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建設農村社區,但除少數經濟發達的農村社區外,大多數農村社區「難做無米之炊」,普遍缺乏建設資金;其二,「三提五統」取消後,農民的經濟負擔大大減輕,但政府並沒有像對待城市社區那樣承擔起建設農村社區的責任,村莊必需的公共產品只得求助於「一事一議」方式解決;其三,國家發展公共事業的重點沒有真正轉移到農村,農村居住環境及其配套設施與城市社區的差距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一些地區繼續擴大。 綜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造成農村社區建設落後及其公共服務水平低的制度誘因。城鄉二元不平等的制度安排一直影響並制約著農村社區建設:在合作化、人民公社時期,由於國家與社會處於同構狀態,農村社區建設和發展必須聽從國家制度的歧視性安排,不僅得不到國家的建設資金,反而還要從物質、資金上支持城市建設;改革開放後,雖然農村經濟獲得了長足發展,但國家在農村社區建設上仍延續城鄉二元制度安排,取多予少,農村的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停滯不前,不少地方甚至出現了倒退,這種狀況直至新農村建設開展後才有所轉變。就此而言,國家的城鄉二元化制度安排嚴重阻礙了農村社區建設,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首先要在制度上「去二元化」。唯有制度安排做到城鄉一體化,才能更有效地推動農村社區建設。 三、新型農村社區:溫馨的「天堂」 1887年,滕尼斯在他的成名作《共同體與社會——純粹社會學的基本概念》中首次提出共同即社區的概念,認為社區就是由具有共同價值觀念的同質人口所組成的關系親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共同體」,人們在這個「共同體」中「與同夥一起,從出生之時起,就休戚與共,同甘共苦。」⑦自此,後人在有關共同體的詮釋中通常把滕尼斯描述的「共同體」喻為「天堂」:它是一個「溫馨圈子」,「在這一『溫馨圈子』內,人們不必證明任何東西,而且無論做了什麼,都可以期待人們的同情與幫助」;⑧人們互相依靠對方,「如果我們跌倒了,其他人會幫助我們重新站立起來」。⑨相對於滕尼斯的「社會」而言,滕尼斯的「天堂」共同體看似十分完美,「是一個『溫馨』的地方,一個溫暖而又舒適的場所。」⑩當今中國農村正在大力推進「村改居」和社區建設,其目標是要建構一個新型的社會生活共同體,不過,這個共同體肯定不是滕尼斯的天堂社區。對此,早有學者研究指出,滕尼斯社區已經瓦解且一去不復返。代表性觀點有兩個:一是德魯克的,他認為滕尼斯所看到的共同體,在工業社會和知識社會中「全都消失了」; 瑏瑡二是鮑曼的,他認為滕尼斯的天堂社區是建立在「單純天真」基礎上的,「一旦單純天真失去了,原來的幸福也就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即「共同體一旦『解體』,它就不能像鳳凰涅槃一樣被再次整合為一體」。 瑏瑢盡管德魯克和鮑曼看待滕尼斯社區的視角不一樣,一個把它的消亡歸因於社會發展,認為社會發展將使「新興社會體」代替「傳統共同體」,另一個把它的消亡視為共同體「天真和原始」的失去,並且認為「再多的汗水,也永遠不會重新打開那扇通往共同體的天真、原始的同一與安寧的大門」, 瑏瑣但他們都認為滕尼斯社區是「天堂」,且已經不存在。 既然滕尼斯社區在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中已經瓦解且「一去不復返」,那麼,處於工業化發展中後期的我國農村社區建設是不能找回「天堂社區」。 之所以如是說,不僅在於滕尼斯社區的那份「天真」、「原始」無法找回,更主要的原因在於它並非是讓人羨慕的「天堂」:生活在滕尼斯社區中的人們盡管過著無憂無慮、自得其樂的生活,但這個共同體是封閉保守、循規蹈矩、清貧無欲的,一旦遇到利益的誘惑或「開化」,將在頃刻間分崩離析,並且再也無法修復。在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需要辨證地看待滕尼斯社區,不要因為它是「天堂」,就一定要在農村共同體改制中構建一個類似滕尼斯社區的「天堂」;也不要全盤否定滕尼斯社區,畢竟它蘊涵諸多合乎人性需求的、難以割捨的、令人嚮往的「天堂」因素。 鑒於此,今天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雖然不可能找回滕尼斯社區的「天真」,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在社區改制或建設中拋棄「天堂」社區的「溫馨」。城鄉一體化對農村社區建設的影響是廣泛的、深刻的,以單個大型的家庭或氏族為主體型構村落共同體必然要被多異族的新興社會體所取代,傳統的人際關系也必然要被工業時代和後工業時代的人際關系所取代,血緣關系紐帶功能將逐漸式微。盡管如此,但新型農村社區畢竟起源於傳統共同體,它們有著共同的根基,如其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還將繼續持久地影響新型農村社區。這正如滕尼斯強調的:「即使這種原初的共同存在、共同生活以及共同工作的狀態已被改變,它依然保留並能更新其精神的形式、政治的形式以及其合作的功能。」 然而可惜的是,我國一些村改社區,包括城中村社區和市郊社區,在其建設過程中,雖然改善了居民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但新型社區的高層住宅和防盜系統已經不便於居民串門聊天,不便於居民開展互幫互助活動,尤其是社區內「公共空間越來越少,一些倖存的公共空間的功能也弱化了」,社區正在向城市「陌生化」社區演變, 瑏瑦居民間的關系漸趨生疏、冷漠。對這一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引發的次生現象,社區建設者必須給予足夠重視。誠然,城鄉一體化戰略是賦予了我們改造傳統農村社區和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的使命,但我們不能片面地追求農民集中居住,惟改造和建設是從,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守住「天堂」社區那份溫馨。 四、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挑戰與取向 (一)面臨挑戰 從近年來農村社區建設的實踐看,我國農村社區建設面臨諸多挑戰。一是國家權力改造了傳統的農村社區,原有牢固的血緣關系和親緣關系網路被打破,沾親帶故的溫情關系讓位於組織化、單位化、制度化的業緣關系,農村社區共同體的凝聚力大大削弱;二是盡管改革開放後農村社區不乏政治精英、經濟精英、知識精英,但這些精英對社區的整合能力不及昔日族長——精英們為贏得社區控制權展開的博弈,不僅影響、削弱了精英們自身力量的發揮,而且還致使農村社區難以形成持久影響力、全心全意為村民服務的權威中心;三是村民的利益表達「碎片化」、「原子化」,村民更多的是以個人身份解決面臨的問題,「即使是在多人面臨類似問題時也很少出現一個有效的組織框架來解決此類問題」;四是市場經濟發展激發了村民的「私性」,隨之而來的是居民之間的信任程度降低、互動頻數減少、關系網路疏遠、活動空間縮小,農村社區變得越來越「陌生」。更嚴重的是,由於在比較利益驅使下,離鄉進城的農村人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村莊日漸空心化或半空心化,留守婦女、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很難進行有效的社區建設行動。 由此觀之,眼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處理能不能建設的問題。從國家政策安排看,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戰略、「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反哺農村」和「把公共事業建設重心轉移到農村」等系列政策,以及國家增加農村民生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大家電下鄉力度、提高農村居民醫療和養老保障水平、增加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等系列強農惠農舉措,為建設好農村社區提供了有力支持。從實踐過程看,盡管中國農村社區總體上仍較落後,城鄉差距大,尤其是西部山區農村,基礎教育、醫療衛生、飲水安全、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非常缺乏,農村社區建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社區建設成功經驗已經證明,按照城鄉一體化理念建設高水平農村社區是完全可能的。 (二)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取向 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大中城市郊區的農村社區和經濟發達地區的農村,如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灣的農村社區建設速度快,整體發展水平高,有的甚至超過部分城市社區。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可以超越城市社區建設經驗,也不意味著可以在農村建設城市社區,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必須兼顧新農村建設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兩個方面,遵循自身的發展取向。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符合村情。 農村社區與城市社區不同,主要有:(1)城市社區成員來自不同的工作單位、不同的職業,人員結構復雜,加上日常交流少,難有共同的社區認同;而農村社區居民多數來自同一個或臨近幾個行政村,大家相互認識、彼此熟悉,風俗習慣和生活方式也基本相同,容易達成文化認同。(2)城市社區成員的生活、工作背景大相徑庭,階層差距大,難形成共同的意志表達,更缺乏團結一致的集體行動;而農村社區成員有共同的生活經歷,加上在同一地域勞動、生活中結成的深厚情誼和真誠信任,有助於形成社區凝聚力。(3)城市社區與生產單位是分離的,社區僅是社會生活場所,其經濟功能微乎其微;而農村社區與農田相鄰,成員的經濟行為多發生在農業生產經營上,即使一些居民已經不再從事農業勞動,但他們的親戚、朋友多是農業勞動者。(4)城市社區有黨委(黨支部)、居委會、物業管理委員會、業主管理委員會、社區公共服務中心及各式各類民間組織;而農村社區的組織結構比城市簡單,尤其是改制不久的農村社區,仍延續行政村的組織建制,大多數事務都由社區黨組織、居委會來承擔。既然農村社區具有與城市社區不同的特點,那麼,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要立足於鄉村熟人社會的傳統美德和良好慣習,盡可能多地在社區建設中守住熟人社會的「脈脈溫情」,不能讓「城市病」感染了農村新型社區。 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對接城市社區。 一方面,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超越傳統農村建設方式,強調與城市社區對接。傳統農村建設是農村集體組織主持實施的,主要依靠農村社會成員出資、出力進行,其檔次、規模、水平都沒有與城市社區對接或並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則要突破鄉村藩籬束縛,從節約建設成本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角度整合分散、凌亂的村莊,即不僅要把農村建設成為「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更要「借鑒城市社區的公共服務理念和機制,以社區為公共平台,整合各類服務資源,推進社區公共服務事業,讓居住在農村同一區域內的所有社會成員得到平等、良好的公共服務。」另一方面,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防止復制城市社區建設樣式。城市社區公共設施齊全,公共服務供給水平高,這些無疑是農村社區建設的主要參照物,但城鄉一體化並非城鄉一樣化,也不是要消滅農村,建設要立足於農村發展趨勢,其目標是建設更有活力、更有魅力、更有吸引力、更適宜居住的美好家園。這個家園的形體特徵可能沒有城市社區「高貴」、「妖嬈」,但內在美毫不遜色於城市社區,即新型農村社區里的居民既能享有城市居民等值的公共服務,又能擁有城市社區居民冀望但又很難在城市社區得到鄉土生活。 3、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著力培育居村市民。 「農村社區建設者在構建以農民為主體的新型農村社會生活共同體,能否充分認識農民對農村社區建設的認知、意願和公共需求,事關農村社區建設能否順利推進」。 瑏瑩社區與行政村不一樣,自治機構、居民集中程度、公共設施、公共服務、組織機構、生產和生活方式有較大的區別,居民的身份也不同。因此,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在加強居住區的道路、水電、路燈等公共設施建設和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建設的基礎上,要著力培育新型居民,即居村市民。 居村市民是相對於城市市民而言的,指居村鄉村城鎮社區和農民集中(中心)社區的居民。居村市民既不同於農民,也不同於城市市民。首先,居住在農村社區里的居民不再是農民,即使有一部分人仍從事農業勞動,但他們最終將要分化為非農職業者和職業農民,與城市市民一樣,都是居民;其次,雖然當前居住在農村社區里居民與城市社區居民仍有區別,一個居住在城市,一個居住在農村城鎮或集中居住區,享有的公共服務范圍、水平也不盡完全相同,但隨著城鄉一體化程度的提高,他們間的差距勢必越來越小,甚至相反。

3. 農村社會事業方面怎麼寫

農村社會事業寫作的總體思路是:要圍繞以習總書記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央1號文件精神,落實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精神和部黨組決策部署。

圍繞補上全面小康「三農」短板重點任務,著眼「抓落實、強重點、促協調」,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統籌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改善,積極探索鄉風文明建設新方式,為加快實現鄉村振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積極貢獻。

(3)鄉村如何做好社會民生事業擴展閱讀:

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方向

1、加強農村社會事業政策研究。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社會事業短板,圍繞農村教育、醫療、養老等農村民生熱點問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及時提出政策建議。凝聚社會力量,充分發揮農村社會事業專家咨詢委員會智庫平台作用。

2、加強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狀況評價。探索建立農村社會事業指標體系,完善農村社會事業統計數據,推進基礎資料庫建設。開展主要核心指標年度分析評價。

3、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與發改部門對接,推動實施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整縣推進項目,組織項目實施監管和考核評估工作。

4. 如何做好農村群眾工作

農村群眾工作是一項政治性、思想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既是一門學問,又是一門藝術。做好新形勢下的農村群眾工作,關鍵要從解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問題入手,認真研究新時期農村工作的新變化、新特點,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創新農村群眾工作的新機制、新方法,切實增強農村群眾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1、做群眾工作要有「本錢」。基層幹部在政策法規的學習上要做到先人一步、先入為主,不注重給自己經常「充電」,爭當「學習型「幹部,就很容易落後群眾,做工作時就很容易陷入被動。 2、做群眾工作要有「感情」。群眾利益無小事,基層幹部既要深入群眾,又要貼近群眾,既要教育群眾,又要服務群眾,想方設法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民生問題,堅決糾正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真正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要,以真情贏得群眾的信任、支持和擁護,不斷增強農村群眾工作的感召力和親和力。 3、做群眾工作要講「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基層幹部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嚴格落實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的各項制度規定,堅持依法辦事、民主決策,充分尊重和保障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4、做群眾工作要有「新招」。一是做群眾工作的面要寬。特別是在調處農村矛盾糾紛、維護農村穩定工作中,基層幹部要認真掌握群眾思想動態,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按照分類指導的原則,有針對性地做好農村黨員和村民代表、一般群眾、落選或離職幹部及個別重點人物等四類人群的工作,不斷擴大農村群眾工作的覆蓋面。二是做群眾工作的方法要活。一方面,要善於用群眾聽得懂的語言、信得過的方式與群眾進行交流溝通,多傾聽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多同群眾進行換位思考,積極主動地為群眾排憂解難、解疑釋惑。另一方面,要善於引導群眾在廣泛參與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增強民主法制觀念,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三是做群眾工作的手段要多。

5. 怎樣抓好農村社會穩定,工作

當前農村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我們基層組織、基層幹部都要針對農村工作出現的一系列變化,盡快轉變職能,轉變角色,在思想觀念、工作重點、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 (一)盡快轉變思想觀念。多年來的這一做法使鄉村幹部的思維方式和思維方法都定格在如何完成徵收任務上。農業稅取消後,鄉村幹部一下子從原來高度緊張的款項徵收環境中進入閑暇無事的工作狀態,大多數幹部都有一種失落感甚至不適應,這個時候廣大農村幹部必須迅速轉變觀念。要充分認識到,我國現在總體上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以工促農的發展階段,取消農業稅是適應市場經濟規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農村經濟;有利於改善干群關系,緩解社會矛盾。要調整工作思路,把工作重心轉變到強化服務、促進發展上來。我們這次調查時,群眾要求最多的是基層幹部要搞好農村公益事業建設。因此我們鄉村幹部必須把為群眾服務當作天職,從當前群眾最迫切的需求上找准工作的突破口,動足腦子,想盡辦法,做好文章,在積極引導農民致富奔小康、大力發展鄉村集體經濟、組織興建農村公益事業上有新的作為。 (二)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抓住當前國家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的有利時機,著力促進政府職能的轉型,由以完成經濟任務為主轉移到加快經濟發展與構建和諧社會兩大主題上來。一是重點培植本級骨幹財源。從吃「農業飯」、吃「補貼飯」中走出來,建立鄉鎮自主型和自給型財政,逐步走出財政困境,提高工作的保障能力。要跳出單純靠農業求發展的圈子,拓寬發展思路,明確主攻方向,把財源建設的重點轉移到二、三產業上來,積極構建以工業經濟為主導的多元化財源體系。二是履行好基礎設施建設的職能。要大力加強農田水利、鄉村道路等基礎建設,增強農業抗災能力,改善農村生產條件。要包裝整合小城鎮建設資源,提升小城鎮建設功能。三是履行好引導生產發展的職能。積極引導中介組織和村組幹部、農村經紀人及時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解除他們的後顧之憂。尤其要充分利用各種載體,廣泛傳播科技知識,有針對性地舉辦農民培訓班,建立一批科技示範基地和科技示範戶,帶動農民學科技、用科技,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致富能力。四是履行好管理公共事業的職能。鄉鎮政府不僅要擔負一方經濟發展的重任,而且還要擔負地方事業發展重要職責,負有對教育、文化、衛生、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公共事業的服務管理職能。五是履行好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做好群眾信訪工作,預防和打擊違法犯罪,營造安全、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三)努力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管理方式從「直接型」向「間接型」轉變。在傳統體制下,鄉鎮政府管理方式大多是屬於直接管理。隨著政府職能的轉型,要轉變到通過加強宏觀調控、規范市場、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上來,對那些可以由市場、企業和民間辦好的事情,政府部門則堅決「退位」,不再具體包辦事務性活動。二是工作方式由簡單的行政命令向用市場辦法引導、服務、示範轉變。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學會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開展工作,通過抓龍頭、抓中介、抓大戶來引導、服務、示範,發展農業,活躍農村,致富農民。三是日常管理由「為民作主」向「讓民作主」轉變。農業稅的取消,惠農政策的實施,使農村黨群干群關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要從根本上密切黨群干群關系,構建和諧農村,必須進一步理順鄉鎮與村組的關系,全面落實村民自治,變「為民作主」為「讓民作主」。不論大事小事,只要屬於村民自治范疇,鄉鎮都要「指導、支持、幫助」群眾通過規范的方式和程序,民主決策,自主辦理,更多地運用法律、經濟和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尊重村民自主權和村委會相對獨立性的基礎上實現對村組的有效管理。 (四)切實加大對鄉鎮的扶持力度。當前,鄉鎮正處於轉型關鍵期,在鄉鎮自身努力的同時,上級部門也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一是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應本著實事求是的精神,在現有財政體制基礎上逐步進行調整,進一步加大對鄉鎮的轉移支付力度,解決當前鄉鎮的財政困難。二是化解鄉村債務。在鎖定債務,分清債務性質的基礎上,上級組織應出台具體的相關政策,逐步化解鄉村兩級債務。三是加大傾斜力度。上級部門要在資金、項目上加強對鄉鎮的傾斜和扶持力度,尤其是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科技推廣和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多為農村加快發展做一些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四是轉變管理方式。適應當前農村工作的新形勢,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工作考核機制,在管理上適合農村的實際,使工作的針對性和操作性更強。 (五)不斷提高幹部綜合素質。提高鄉村幹部素質是實現鄉鎮政府職能轉變的基礎和前提,要把它作為當前幹部管理的首要任務來抓。一是提高思想素質。結合即將在鄉鎮開展的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進一步加強對廣大鄉村幹部的思想教育,使他們作風正、經濟清、辦事公,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二是提高政策水平。引導鄉村幹部認真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領會其精神實質。在宣傳落實過程中不走樣,同時又能結合本地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是增強開拓意識。當前農村的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要引導廣大幹部抓住機遇,帶領群眾干一番事業。如果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終日碌碌無為,無所事事,自然得不到群眾的信任和擁護。四是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農村工作非常具體。鄉村幹部要學會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只有思想工作做細了,道理講明了,政策法規宣傳到位了,群眾與幹部之間的思想溝通了,農村工作才能化解農村矛盾,打動農村改革和發展

6. 新形勢下鄉鎮財政所如何做好服務民生工作

鄉鎮財政作為國家財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鎮政府履行各項社會政治經濟職能的財力基礎。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財政改革的深入推進,特別是農村稅費改革後,鄉鎮財政職能發生了很大變化。新時期,鄉鎮財政何去何從?已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當前,鄉鎮財政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基層政權組織的正常運轉;強化區域公共事業發展;支持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和公益事業發展;有重點、有選擇地扶持農村產業化建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下面就新時期如何做好鄉鎮財政工作談談我的幾點思考:一、新時期建立和發展鄉鎮財政的客觀必然性 財政是一個歷史范疇,是隨著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鄉鎮財政作為我國財政體系中最基層的一級財政,它的產生和發展是與鄉鎮政權的建立和發展聯系在一起的。 (一)鄉鎮財權是滿足農村社會公共需要必不可少的一級政權組織。 (二)建立鄉鎮財政,是鄉鎮財權有效提供農村社會公共需要的客觀要求。 (三)建立鄉鎮一級政權,客觀上要求建立鄉鎮一級財政。(四)建立鄉鎮財政,是強化財政職能,提高鄉鎮政權運行質量的客觀要求。總之,無論是從理論上講,還是從我國歷史經驗及世界各國的實踐經驗來看,我們都必須要十分重視和全面加強農村基層政權(鄉鎮政權)和農村基層財政(鄉鎮財政)建設,這是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在政權體系建設和財政體系建設方面所作出的必然選擇。任何忽視和削弱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和基層財政建設的思想和行為,在實踐中都將產生消極影響和嚴重後果。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進我國農村社會經濟協調、健康和快速發展,才能實現農村社會的長治久安,才能逐步消除城鄉差別、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奮斗目標。因此,可以說重視和加強鄉鎮政權和鄉鎮財政建設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中的應有之義。 二、新時期鄉鎮財政職能的定位 就目前鄉鎮財政而言,一方面,隨著農村稅費改革和財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農業兩稅徵收和教育、衛生經費管理的職能逐步弱化,而另一方面,隨著國家對「三農」投入力度的加大,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直接面向農村的轉移支付資金及各種財政補貼的具體落實和管理責任就理所當然地落到了鄉鎮財政的肩上,如農村稅費改革專項轉移支付資金、糧食直補、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養老保險、農村低保、家電、汽車下鄉補貼等。這就要求對鄉鎮財政職能必須重新定位。就本人理解,目前,鄉鎮財政的職能有以下幾點:
一是提供基本財力的職能。鄉鎮政權作為國家在農村一級的基層政權組織,承擔著繁榮經濟,發展農村文教衛生、水利、道路、通訊等社會公共事業,提供社會公共服務和維護轄區社會治安等多方面的責任。鄉鎮財政作為鄉鎮財力分配的職能部門,就要積極提供基本的財力保障,參與到鄉鎮經濟和社會事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去組織收入、監管支出,做好農村公益事業發展、幹部職工工資發放等基礎工作。
二是服務經濟發展的職能。在全面推進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歷史進程中,鄉鎮財政的職能作用將更為顯著。(1)從生產上講,鄉鎮財政除了要管好用好上級安排的各項支農資金外,還要運用財政政策,引導、支持、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實施農村經濟均衡、協調和可持續發展(2)從分配上講,要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減輕農民負擔大政方針的基礎上,做好農民收入分配的調節工作,建立健全防止農民負擔反彈的監督制約機制,保護農民的利益,促進農民增收。(3)從市場流通上講,要建立和完善各類農產品市場,穩定農業生產發展,鞏固農業基礎地位。(4)從消費上講,要改善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5)要協調各個方面的工作,而這些都要求鄉鎮財政充分行使職能,在培育和健全農村市場經濟體系,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三是組織財政收入的職能。當前隨著鄉鎮經濟的快速發展,財政支出的項目和規模越來越大,組織收入工作就顯得相當重要,尤其體現在「協稅護稅」上。鄉鎮財政部門必須要加強與轄區國稅、地稅部門的聯系,主動支持配合徵收,確保及時足額完成財政收入任務,財源建設規劃,注重培植發展壯大區域財源建設項目,建立轄區重點稅源企業台帳。鄉鎮財政部門適當時候可利用各種媒體,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嚴格程序,依法徵收,要認真開展稅源調查,逐村逐戶摸清稅源底數,建立徵收台帳,引導納稅申報,主動納稅。要積極開展清繳欠稅活動,努力做到應收盡收。
四是財政資金管理的職能。目前,鄉鎮財政雖然直接組織的收入規模減少,但需要管理的支出規模在增大,如財政支農資金、扶貧開發資金、工賑資金、救災資金、農村社保資金以及農村稅費改革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農村集體資金等都需要鄉鎮財政具體實施管理。因此,資金管理的任務在加大。只有管好、用好財政資金,才能發揮資金使用的應有作用。
三、新時期強化鄉鎮財政職能的措施
新時期強化鄉鎮財政職能,應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從合理劃分鄉鎮事權入手,理順縣鄉財政體制,明確鄉鎮財權,充分調動鄉鎮政府發展經濟、增收節支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面加強農村財源建設,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健全鄉鎮財政職能,規范農村分配秩序,理順農村分配關系,促進鄉鎮財政工作穩步推進。努力把鄉鎮財政真正建設成制度健全、管理科學、體制規范、職能強化、服務一流的一級財政。
1、統一思想認識。目前,社會各方面對鄉鎮財政職能的認識是不盡一致的,在財政系統內部認識也不完全統一。有的人認為鄉鎮財政現在直接徵收的農業特產稅、農業稅已經取消,鄉鎮財政無事可干,沒有什麼職能,在推進鄉鎮機構改革中應壓縮精減財政編制和人員,甚至提出撤銷鄉鎮財政所。由於認識上存在盲點和誤區,對鄉鎮財政幹部隊伍的穩定和工作開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管理鬆散,人心不穩,工作消極,等待觀望等現象,弱化了鄉鎮財政職能。因此,要鞏固提高鄉鎮財政的地位,強化鄉鎮財政的職能,做好新時期鄉鎮財政工作,就必須解決認識問題。對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職能,要從農村經濟發展的整體,從政府職能的轉變,從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從政府、企業、個人之間的聯系等來理解和認識鄉鎮財政的職能。要加大財政宣傳力度,使各級財政部門和社會各方面對新形勢下鄉鎮財政的地位、職位和作用能夠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從而為鄉鎮財政職能強化和各項工作順利開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2、明確工作任務。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鄉鎮財政被賦予了新的任務。鄉鎮財政機構要善於把握工作的新特點和新任務,積極轉變觀念,主動「找米下鍋」,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明確工作任務,實現工作重心轉移。要跳出財政看財政,把視野放眼於日常收支活動之外,看到鄉鎮財政在日常收支的背後所發揮的重大政治經濟作用,在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中,發揮好財政的職能作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當前,鄉鎮財政的主要任務是:確保基層政權組織的正常運轉;強化區域公共事業發展;落實黨和政府的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監督各項強農惠農資金及時落實到位,支持農村社會保障事業和公益事業發展;促進「協稅護稅」工作的開展,服務好稅源經濟的快速發展;有重點、有選擇地扶持農村產業化建設,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3、夯實工作職責。農村稅費改革以後,鄉鎮財政並不是沒有工作可做,相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任務十分繁重。根據省財政廳明確的鄉鎮財政10大工作職能,其主要工作職責有:一是發展農村經濟,建設鄉鎮財源,培植新的財政收入增長點;二是支持公共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條件;三是徵收管理契稅、耕地佔用稅,並協助稅務部門做好鄉鎮轄區地方工商稅徵收工作;四是負責鄉鎮財權、事權范圍內的財政支出的管理工作,實施鄉鎮會計集中核算、收支兩條線和財政財務基礎管理工作等;五是農村社會保障資金(養老、醫療、低保等)的籌集與管理;六是負責以「一卡通」形式向農民發放糧食直補、退耕還林、救災救濟等惠農補貼資金;七是負責指導村級資金的「村財鄉管」工作,配合做好農民負擔監管工作;八是負責各類專項資金的管理工作,確保扶貧、天然林保護、農村道路建設、以工代賑、支農等資金專款專用及應有效益的發揮;九是負責對鄉鎮國有資產的購置、登記、處置進行管理,確保鄉鎮國有資產安全和保值增值;十是負責完成同級政府和上級財政部門交辦的其它大量的財政事務。
4、加強隊伍建設。鄉鎮財政機構隊伍的健全穩定是鞏固鄉鎮財政地位,行使鄉鎮財政職能的載體和先決條件。當前,首先要保持鄉鎮財政機構和幹部隊伍的穩定。積極消除財政系統內部一些幹部認識上的偏差所造成的工作消極、思想動盪等現象。引導和教育鄉鎮財政幹部圍繞新時期財政工作的目標任務,安心崗位,踏實工作,爭作貢獻。其次,要按照新形勢下財政工作的發展要求,加強鄉鎮財政幹部培訓,努力建設一支「學習型、服務型、落實型」的幹部隊伍,不斷提高幹部的財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第三,要加強鄉鎮財政幹部管理,建立嚴格的人事管理和工作考核制度。制止隨意調整財政人員及其工作崗位,保證鄉鎮財政隊伍應有的力量和工作運轉職能的完整。
5、搭建服務平台。對全區鄉鎮財政所按照 「六個統一」的要求,即統一規劃設計、統一形象標志、統一色調格局、統一崗位設置、統一服務功能、統一硬體配製,建立財政所國庫集中收付中心,並統一將財政所工作職能、辦事流程、崗位分工職責製作上牆,在中心放置報刊雜志、座椅、茶水及服務手冊,打造一個方便、人性化的服務平台。

7. 如何做好農村基層工作

善於學習、找準定位、打好群眾基礎等。

1、善於學習,很多村級幹部的政治理論水平比較低,而且業務知識明顯不夠用,在遇到一些需要現場解決的實際性問題時,可能會覺得難度系數很大,難以勝任這樣的工作。所以,作為一名村級幹部首要先把自己的學習搞好,努力提升自己,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服務於村民,服務於國家。

2、找準定位,俗話所得好,在其位就要謀其政,作為一名村級幹部要懂得自身的崗位職責所在,要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找准自己的定位,擔負自己的責任。比如說村級幹部就應該做到落實政策、對上做好信息傳達、對下做好群眾服務工作。當然,還要注意搞好自身的隊伍建設,不落後於人。

3、打好群眾基礎,村級幹部要做好「穿針引線」的作用,就要先在群眾中樹立自己的正氣形象,親民印象,主動跟群眾靠攏,了解群眾的想法和願望以及他們所遇到的困難,並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他們。當你願意與群眾交心,真心為他們辦實事的時候,他們也很樂於接納你的存在的。

政策修訂

2018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會議認為,修訂《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是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提高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質量的重要舉措,對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1月10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遵照執行。通知指出,1999年2月中共中央印發的《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對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黨的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隨著農村改革發展和形勢任務的變化,該條例已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要求和實踐需要,黨中央決定予以修訂。

8. 如何發展社會事業與民生

社會福利制度改革的目的,是克服傳統福利制度的內在缺陷,矯正職業福利的異化,使社會福利能夠適應發展變化了的現實社會,並沿著體系規范、水平較高、社會化實施、多層次發展的道路實現自我良性發展。
1、在體系建設目標方面, 新型的社會福利制度應當符合社會成員的群體需求,福利事業的發展規律並具有中國特色,從傳統模式下的板塊狀、封閉式和奇特的混合結構轉變為融洽式、開放式、關系清晰、結構合理的完整體系。它應當以社區服務為基礎,以各種社會化福利(包括殘疾人福利、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婦女福利、住房福利、教育福利、社會津貼等)為主體,以職業福利為補充。與傳統福利體系相比較,新型體系將產生如下變化:一是三個層次取代了層次不分;二是摒棄了傳統福利項目設置不規范,考慮了福利項目的分工與內在規律性,並適應了群體對象的需求,如將教育福利納入新的社會福利體系,將職業福利界定為由企業或用人單位自主開辦,以及設置老年人福利、兒童福利、婦女福利等項目以適應老年人、兒童、婦女等社會群體對社會福利的需求,等等,從而體現了福利項目設置的規范性。三是使福利項目的地位由主次顛倒走向合理,即職業福利項目被嚴格界定為由企業或用人單位自主開辦,社會成員將主要依靠社會化的7 大福利項目和社區化的社區服務來獲取社會福利保障,將來是由國家和社會而不再是由企業或用人單位來承擔向社會成員提供福利的責任。四是項目體系由不完整走向完整,三個層次及所屬若干具體項目共同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制度中的一個完整的社會福利子系統。因此,社會福利體系結構的創新並走向規范、定型,是其最終走向健康發展的基本依據,使社會福利制度能夠從整體上加以推進並得到協調發展。
2、在保障目標方面, 社會福利應當以不斷改善和提高社會成員的生活質量為追求目標。換言之,社會福利在發展中要與社會救助、社會保險等社會保障子系統相區別,它提供的不是社會成員的生存保障,也不是基本的生活水平保障,而是側重於滿足社會成員較高水平或較高層次的社會保障需求,包括服務需求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等;與此相適應,社會福利事業就不能只是無償提供,也應包括有償服務或低收費服務,當然,有償與收費不能以贏利為目的。
3、在實施方式方面,社會福利應當社會化。 一是各種社會福利設施應當走出板塊狀的自我封閉,對整個社會開放,並採取社會化的手段來發展社會福利事業;二是福利機構應當社會化,即社會福利既不能由官方包辦,也不能由企業或用人單位包辦,而是必須通過廣泛的社會公共組織或社團機構來具體實施,因此,應當逐步縮小官辦福利和職業福利的規模,通過加快各種社會公共組織(或社團機構)的建設及其規范化管理、運作來使其承擔起實施各種社會福利事務的主要職責。福利機構的公共化、非官方化應當成為中國社會福利事業實施方式的發展方向。
4、在服務水平結構方面,社會福利應當實現多層次化。 即應當根據社會成員的不同需求和不同的生活水平,實現社會福利水平結構的多層次化,以便滿足不同層次的社會成員對社會福利的多方面的、多層次的需求;同時給家庭、社區留有餘地,以充分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目前一些有退休金保障即經濟承受能力的老年人即使有進福利院的慾望,也往往因政府現有福利院的條件較差而止步。這就需要改變傳統觀念,根據老年人的需要和經濟承受能力等來建設有差別的福利設施,否則,官辦福利院就永遠只能是無依無靠、無生活來源的孤寡老人福利院而非真正社會化意義上的福利院,這是中國的現實國情所決定的。
在建設新型社會福利制度進程中,中國社會福利制度的某些傳統特色,如物質保障與服務保障相結合、國家教授與群眾互助相結合、救助生活與發展生產相結合、發展社會福利與鞏固家庭保障相結合等,仍然應當得到體現。

9. 農村幹部如何做好群眾工作

隨著我國人均GPD突破3000美元,我國社會發展進入了「黃金機遇期和矛盾凸顯期」的關鍵階段,利益關系更加復雜,形勢變化日趨多樣。總的來看,利益關系的新變化是朝著良性互動的方向發展,但利益矛盾時有發生,不斷涌現。目前,利益矛盾雖處於可控范圍,但已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和諧社會的建設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新形勢下如何維護好、實現好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如何讓廣大百姓擁護、支持政府的各項決定,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是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都應該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當前,我們的群眾工作主要存在三點問題:
一是認識上不足,重視度不夠、積極性不高。一些黨組織或者黨員幹部不重視民意、民情的收集,把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當做「過去式」對待,不願意深入群眾做宣傳,不願意深入基層搞調研,使得黨員幹部和群眾溝通脫節,交流不足,導致互不信任、互不理解。
二是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存在不暢通的問題。市場經濟帶來的社會多樣性使得個人在利益訴求上呈現出急功近利的顯著特點。當群眾在權利沒有得到保障、權益沒有得到維護的情況下尋求政府保護而得不到的響應,又無從申訴的話,就可能導致民眾利益訴求走向暴力表達,發生群體性事件。
三是缺乏群眾易於接受、喜聞樂見的工作方法。在下基層走訪做工作的過程中會遇到不同性別、年齡、學歷的各類群眾,而墨守成規的工作方法不但不能和群眾有效的溝通交流,還會使群眾產生反感厭惡情緒,認為是擺官腔、說官話,導致干群關系趨於緊張。
當前,群眾理性的表達利益要求,是做好群眾工作的重中之重,是維護群眾合法利益和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的根本保障。因此,我們可以把以下幾個方面作為群眾工作的切入點:
1、以誠心、熱心、耐心、關心為本,善於傾聽。黨員幹部尤其是領導幹部要經常深入基層,和群眾打成一片,認真聽取群眾意見,鼓勵群眾說真話、說實話,體會群眾的真情實感,掌握群眾的關注點和利益點。通過多來往、多走動,形成良好的互動氛圍,及時了解群眾的思想變化情況,發現問題於萌芽狀態。
2、以「實事辦好、好事辦實」的工作態度,運用好各種工具、平台。作為服務型政府,要始終本著「察民情、順民意、解民憂」的理念,要以良好的服務態度,高效、便捷的辦事風格,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利用好接待活動室、窗口平台等硬體設施,發揮好遠程教育、簡訊平台把群眾工作做深做細,樹立政府公信力和權威性。
3、建立健全民情渠道暢通體制,保障群眾利益訴求的表達。引導群眾的利益訴求合理合法的表達關鍵在於「渠道」,而「渠道」存在的關鍵在於暢通。政府的每個機構既是政策、方針的宣傳、執行者,也是民情、民意的收集、傳達者,保證渠道的暢通不僅為科學決策提供真實的民情意見,對緩和黨群、干群之間的矛盾,增進理解與互信具有不可比擬的作用。

做群眾工作重點和難點
群眾工作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也是我們黨的最大危險。我們必須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標准。要做好群眾工作,就要必須把握群眾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1、要察民情。群眾工作的本質是密切黨群干群關系。這就要求鎮村幹部必須上群眾的門、見群眾的面、聽群眾的聲,身子沉得下,問題才摸得上。深入村社,了解掌握社情民意。當基層幹部,就要有「紮根基層心向黨,服務農村勤為民」的志向。村幹部要有民情記事本,開會、下鄉、入戶必須要帶包、帶筆、帶日記。
2、要重民生。做好群眾工作,關鍵是要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為民辦事的問題上要盡其所能,有所作為。首先要解決一個態度問題,民生是大計,百姓無小事。鎮村幹部要做到「在大與小面前,群眾的事最大;在急與緩面前,群眾的事最急」。其次要解決低保醫保、勞動就業、基礎設施、社會治安、環境衛生、安全生產等具體問題。三是要解決實事辦好的問題,做到幹部不出事,群眾要滿意,上級要認可。
3、要解難題。社會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力量。矛盾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大量的人民內部矛盾,通過群眾工作是可以化解的。相反,不做群眾工作,矛盾就可能激化。一是要做好大排查。「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意。一個地方不發生矛盾、不出現問題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做好大接訪。信訪工作是送上門來的群眾工作,是最直接、最現實的群眾工作。信訪的問題也是一個信任的問題。群眾向我們反映問題是寄希望於我們解決問題,就要耐心聽他們的訴求,那怕是心裡的傾訴。黨委、政府要求全鎮所有幹部把來訪人員當「家人」,把群眾來信當「家信」,把群眾反映的事當「家事」,努力做到真正了解、真誠貼近、真心服務,切實解決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合理訴求。第三,要做好大調解。調解是群眾工作的傳統,是社會和諧基礎。
4、要找症結。由於思想觀念的變化,社會階層的變化,利益訴求的變化,群眾工作確實比以往要難做多了。幹部說群眾不聽話,群眾講幹部不像話。這主要是缺乏溝通、缺乏理解、缺乏信任。一是一些群眾利益訴求過高,表達方式過激,有的還把怨氣發泄到基層幹部頭上。第二是鎮村幹部掌握解決問題的資源太少,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束手無策,很難為群眾辦成「實事」,群眾從鎮村幹部手中得不到「實惠」,就很難認同我們。鎮村幹部在做群眾工作上感到無奈、無法、無助。三是強行的征地拆遷有損害群眾利益的傾向,強制的計劃生育有傷害群眾感情的現象,強硬的黨員幹部有損害群眾心目中的形象…….等等這些都無形增加了做群眾工作的難度。四是有的基層幹部個體素質不高,工作能力不強,對群眾漠不關心,不願意聽群眾的聲音,不願意和群眾交朋友。還有的方法簡單,作風粗暴,缺乏耐心,群眾意見多、情緒大,影響了干群關系,影響了做群眾工作效果。我認為:不管有理的還是無理的,總會找到一條解決問題的辦法,總有一天會解決這一個問題。

10. 結合生活實際,請論述怎樣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

A. 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人為本,實現人民的願望,把改善民生,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B. 加大政府財政對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事業等有關民生方面的投入,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會福利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切實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

C. 就業是民生之本,解決就業問題是有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的重大問題,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問題。要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發展以現代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使之成為吸納就業人口的主導力量。

D. 要深入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關系,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加強對經濟宏觀調控,穩定物價;通過調整稅收政策,縮小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公平,積極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實利益的問

閱讀全文

與鄉村如何做好社會民生事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海南打疫苗為什麼健康碼沒有顯示 瀏覽:869
事業單位的學歷怎麼填寫 瀏覽:369
健康碼出入證去哪裡辦理 瀏覽:392
因重大疾病如何申請可撤銷婚姻 瀏覽:769
海南人怎麼講故事 瀏覽:434
健康上報申請書多久可以變為綠碼 瀏覽:604
跨省婚姻糾紛如何化解 瀏覽:258
婚姻中隱瞞病情怎麼處理 瀏覽:936
有婚外情的人為什麼繼續保留婚姻 瀏覽:578
親戚說一家人幸福怎麼回答 瀏覽:502
數字558愛情含義是什麼意思 瀏覽:554
寫愛情的作品有哪些 瀏覽:976
愛情有代溝什麼意思 瀏覽:677
逐步納入事業單位編制是什麼意思 瀏覽:272
抖音里的美女像什麼 瀏覽:583
美女都做什麼工作的 瀏覽:662
上饒經濟開發區電瓶多少錢 瀏覽:880
故事光早教投影儀怎麼連網嗎 瀏覽:722
開超跑接美女是一種什麼體驗 瀏覽:390
柳州市婚姻介紹所在哪裡 瀏覽: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