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單位縣級環保局怎麼改革

事業單位縣級環保局怎麼改革

發布時間:2022-11-20 07:31:33

❶ 機構改革中,縣環境保護局下屬的事業單位:某某分局人員該怎麼辦

環境監察行政執法人員應當參公

❷ 事業單位改革實行以後全國環保局信息中心將如何改革劃為哪一類呢請教達人!

,《山西省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正式公布實施。改革後,省政府機構設置總數47個。其中,辦公廳和組成部門25個,直屬特設機構1個,直屬機構15個,部門管理機構6個。改革在今年上半年完成。《方案》主要內容:一是組建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以省經委為基礎,將經委承擔的工業管理方面的職責,無線電管理的職責,信息產業的職責劃入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將國防工辦、中小企業局由省政府直屬機構改為部門管理機構,由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管理。中小企業局承擔的農產品加工及質量監督管理等職責劃入省農業廳。不再保留省經委、信息產業局。二是組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再保留省人事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三是組建環境保護廳。不再保留省環保局。四是組建煤炭工業廳。以煤炭工業局為基礎,將煤炭工業局的職責、省經委等有關部門涉及煤炭工業的職責整合劃入煤炭工業廳。不再保留省煤炭工業局。五是組建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在建設廳的基礎上,將指導城市客運以外的職責劃入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不再保留省建設廳。六是組建交通運輸廳。將交通廳的職責、建設廳的指導城市客運的職責整合劃入交通運輸廳。不再保留交通廳。七是調整理順食品葯品監管體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調整為衛生廳的部門管理機構,實行分級管理,不再實行省以下垂直管理體制。八是清理規范地方自定機構、議事協調機構。省政府參事室、金融辦改為省政府辦公廳內設機構;扶貧辦由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改為農業廳部門管理機構;畜牧局改為農業廳的內設機構。同時,對法制、安全生產、人防、外事、廣電、機關事務等機構進行職能整合、機構調整規范。法制辦由省政府辦公廳的部門管理機構,改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不再與山西煤礦安全監察局合署辦公,仍為省政府直屬機構;人防辦由議事協調機構的辦事機構,改為省政府直屬機構;外事辦公室(掛僑務辦公室牌子)更名為外事僑務辦公室;廣播電視局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局,將文化廳的電影管理職能劃入廣播電影電視局;省政府機關事務管理局作為直屬機構,確定為正廳級建制。

❸ 我是河北阜平縣環保局監察大隊的事業編制人員 這次事業單位改革 我們的去向會如何

一、環保監察機構主要承擔行政執法職能,屬於行政類事業單位。

二、因其職責任務的特殊性,此機構一般參照公務員管理。具體何時參公,視本省實施公務員法領導小組工作效率而定。

三、參照管理的公務員,與普通公務員,在待遇、地位、使用安排上無差別。你如具備參照管理公務員身份,則不必考公務員。

四、按照此次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相關政策,環保監察機構今後的改革方向是並入環保局機關。倘能如此,你們的待遇、地位只升不降。但何時能改革到位,目前不可揣測。

❹ 誰知道事業單位改革環保局會納入哪一塊是行政還是事業如果是行政身份和編制改變嗎

屬於行政單位,身份與編制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

依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指導意見》第八條規定: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4)事業單位縣級環保局怎麼改革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改革的相關要求規定:

1、實行政事分開,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行政主管部門要加快職能轉變,創新管理方式,減少對事業單位的微觀管理和直接管理,強化制定政策法規、行業規劃、標准規范和監督指導等職責,進一步落實事業單位法人自主權。

2、對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積極探索管辦分離的有效實現形式,逐步取消行政級別。對不同類型事業單位實行不同的機構編制管理,科學制定機構編制標准,合理控制總量,著力優化結構,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強化監督管理。

3、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管委會等多種形式的治理結構,健全決策、執行和監督機制,提高運行效率,確保公益目標實現。不宜建立法人治理結構的事業單位,要繼續完善現行管理模式。

❺ 事業單位改革環保局是不是轉行政

每個地方並不是完全一樣的,
我知道的情況。
很多地方的環保局已經改革成為行政單位了。因為環保局的職能是監督管理,具備公務員單位的設置,但一般情況個人編制不會由事業轉為行政。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❻ 事業單位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改革會安裝分類屬性不同進行,自主事業、差額撥款類的會陸續進入改革的步伐。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❼ 50分!請問縣級環境監察執法大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以後的改革方向是什麼,本次事業單位改革涉及嗎

縣級環境監察執法大隊本身就是事業單位,樓主的編制就是事業編制,不用那麼緊張——就像三好學生也還是學生,不會因為有獎狀就成老師一樣。因為各地情況不一而足,但是由於監察執法大隊本身就具備行政執法權力,按國家頒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意見「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轉為行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不過樓主要事先准屆時可能還是要上崗考試。因為具體是由當地機構編制部門所定,相關案例並不具備決定您單位歸屬。

❽ 環保省級以下垂直管理政策解讀,環保局垂直後人員編制有何變化

不是所有環保人員均垂直管理,根據國家政策,是環境監測監察人員省以下垂直管理,至於編制,先上報目錄現有編制,再根據實際情況而定,目前還沒有明確說法。
省以下環保機構將實行垂直管理,深度解讀核心內容:
地方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生態環境負總責。
省級環保部門對全省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縣級環保部門強化現場環境執法,現有環境保護許可等職能上交市級環保部門,在市級環保部門授權范圍內承擔部分環境保護許可具體工作。
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實現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內在統一、相互促進。
市級環保局實行以省級環保廳(局)為主的雙重管理,仍為市級政府工作部門。省級環保廳(局)黨組負責提名市級環保局局長、副局長。
縣級環保局調整為市級環保局的派出分局,由市級環保局直接管理,領導班子成員由市級環保局任免。
試點省份將市縣兩級環保部門的環境監察職能上收,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行使,通過向市或跨市縣區域派駐等形式實施環境監察。
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所轄各市縣生態環境質量監測、調查評價和考核工作由省級環保部門統一負責。現有市級環境監測機構調整為省級環保部門駐市環境監測機構,由省級環保部門直接管理,人員和工作經費由省級承擔;領導班子成員由省級環保廳(局)任免。
現有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隨縣級環保局一並上收到市級。
將環境執法機構列入政府行政執法部門序列,配備調查取證、移動執法等裝備,統一環境執法人員著裝,保障一線環境執法用車。
目前仍為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的市縣兩級環保局,要結合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轉為行政機構,使用行政編制。
鼓勵市級黨委和政府在全市域范圍內按照生態環境系統完整性實施統籌管理,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環評、統一監測、統一執法,整合設置跨市轄區的環境執法和環境監測機構。
改革後,縣級環保部門繼續按國家規定執行公務員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試點期間,環保部門開展正常工作所需的基本支出和相應的工作經費原則上由原渠道解決,核定劃轉基數後隨機構調整劃轉。人員待遇按屬地化原則處理。
試點省份改革實施方案須經環境保護部、中央編辦備案同意後方可組織實施。
試點省份力爭在2017年6月底前完成試點工作。
未納入試點的省份力爭在2018年6月底前完成省以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調整工作。
確保「十三五」時期全面完成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任務,到2020年全國省以下環保部門按照新制度高效運行。

❾ 如何通過垂管改革提升基層環保治理能力

如何通過垂管改革提升基層環保治理能力?

通過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以下簡稱垂改),可以實現省級環保部門職能職責的提升,這一點大家有廣泛共識,河北和重慶也在這方面作了較好的表率。
調研發現,一些基層環保職工還對垂改有顧慮,擔心削弱了基層力量。筆者認為,當前需要正確理解《關於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改革路徑和系統安排,盡快將思想統一到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上來。在此就這一問題談幾個認識。
不能將多年來環保系統欠賬問題,寄希望於國家一個文件一攬子全部解決。這不符合垂改的定位,也非垂改所能承擔的「重任」。因此,必須正確理解和合理引導改革預期。
改革後區縣環保基層力量基本保持穩定,調整的只是財政供養和機構隸屬關系,不會出現「抽空」區縣環保力量這一地方最擔心的問題。
要優先通過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實施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改革要求來實現系統減負。在編制機構資源不會大增的客觀條件下,著力形成齊抓共管環保工作格局,這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最大加強。
1 認識垂改的一個基本定位
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的著眼點重在調整機構隸屬關系、理順條塊責任關系、擺脫地方不當干預,其核心還是如何處理保護與發展關系,讓抓發展的人同時抓好保護工作。這是垂改的基本定位,也是評判的主要標准。
編制不足和人員不夠這一問題具有長期性,也不是環保部門獨有,這只是垂改要解決的第四個突出問題(規范和加強環保機構隊伍建設)的一部分。不能將多年來環保系統欠賬問題,寄希望於國家一個文件一攬子全部解決。這不符合垂改的定位,也非垂改所能承擔的「重任」。因此,必須正確理解和合理引導改革預期。
全省行政編制不突破,這是我國現階段不可逾越的政策紅線。各省份在改革過程中要在不突破本省所有部門的機構限額和編制總額的原則下,積極爭取將其他部門機構限額和編制額度調劑給環保部門。
目前,環保管理的邊界范圍尚未穩定成型,加之國家明確要求上級部門不得干預地方編制管理,因此,當前很難固化形成一個全國性的環保機構編制標准。我國不同地區環保部門編制人數差異較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地自主能動性。空間在地方,機遇也在地方。
2 把握《意見》設計的一個初衷
《意見》研究編制之初,對區縣基層進行了大量的調研,對地方的關切一直是《意見》編制的一個基本出發點,並著力在改革路徑優化上做出了安排。改革後區縣環保基層力量基本保持穩定,調整的只是財政供養和機構隸屬關系,不會出現「抽空」區縣環保力量這一地方最擔心的問題。各地要理解垂改設計的這一初衷,並在實施過程中抓好落實。
垂改路徑核心在於環境監察與環境執法分開、環境質量監測和環境執法監測分開。省級上收環境監察職能並以機構和體制實現「督政」的常態化、機制化,上收質量監測以確保對市縣考核的數據客觀公正。該收的收,可收可不收的盡可能留下。這樣改革的最大好處就是可以使垂改對區縣環保部門人力資源的影響最小。
從《意見》來看,區縣級環境監測站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區縣一級的環境監察執法大隊剝離督政職能後主要強化污染源的監管執法。只是財政供養關系從區縣級財政保障調整為市級財政,只有少量人員經過規范程序招錄為省級環保部門新的監察人員或者駐市監測中心技術人員,區縣的環保系統隊伍力量基本還留在屬地。
這種改革方式能充分發揮條塊兩個方面的積極性,既解決了垂管後縣級黨委和政府最擔心的「沒有眼睛」「缺胳膊少腿」、運轉困難等實際問題,有利於地方黨委和政府履責,有利於保持總體穩定;又不會把縣級約10萬人的環境監測執法機構中大量存在的超編混編混崗等矛盾集中於垂改,確保改革有序推進。
還應該注意把握的是,區縣超編混編混崗問題不是本次垂改重點。原來的工作人員,不管是編制內還是編制外的,其原預算基數將平移整體劃轉至市財政,市縣兩級人員編制管理的差異可以逐步消化處理。改革後的新體系裡編制內和編制外可以各就各位,各司其職,各盡所能,保持新老環境保護體制平穩有序過渡。
從實踐來看也是如此。河北省改革設計方案合理區分了環境質量監測和執法監測之間的數量配置,上收到省級、從事質量監測的監測人員約為市縣兩級監測隊伍的10%左右,只調整了少量環境監察編制和人員。重慶屬於市級和區縣級兩級管理,不採取上收區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人員的做法,通過市級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編制翻番的方式來承擔全市域環境質量監測評價考核的職能。總體來看,通過垂改,兩省市都根據職能調整情況增加了相應編制,市縣級改革上收到省級編制很少,對基層環保系統影響很小。
3 改革要優先做好一個減法
橫向來看,區縣環保局8人~10人的環保局配置,在我國區縣政府部門大致屬於中等規模。我國環保系統發展基礎弱、編制基數少,但困難最主要不在於人太少而在於事太多。特別是近年來任務膨脹較快,機制體制不順,使編制人員不足的不利影響相對比較突出。
這需要釐清職能邊界。不該管的事情不要管,能交由市場管的做好事中事後監管,應該其他部門管的要移交給其他部門。要優先通過落實黨委政府主體責任、實施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改革要求來實現系統減負。在編制機構資源不會大增的客觀條件下,著力形成齊抓共管環保工作格局,這是對基層治理能力的最大加強。
《意見》對此做了系統安排。《意見》貫穿始終要求權責明確,改革要有利於調動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積極性,要強化履職盡責,建立健全職責明晰、分工合理的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協調處理好環保部門統一監督管理與屬地主體責任、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關系,提升生態環境治理能力。
特別要指出的是,《意見》與其他系統垂直管理差別最大的一點在於,將改革的首要任務確定為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意見》要求,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對生態環境負總責,主要領導擔任生態環境保護議事協調機制的負責人,強化跨部門、跨地區的統籌安排和任務部署,按照「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的原則,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的環境保護責任清單要求,並輔以權威高效的新型環境監察體系對市縣環境履責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形成任務明確、責任明確、監督有力的制度鏈條,把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機制化、體制化、常態化。
搞好環境保護,不能只靠環保部門。調研發現,地方對清晰明確的環境保護責任清單期望較大,認為增加一些編制還不如增加一些部門與環保系統分工負責、協同聯動效果好,可能也更容易實現。充分發揮地方黨委和政府主要領導的積極性是搞好環境保護工作的主要制度法寶,形成各部門權責明確、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遠遠勝於環保系統增編增人。這是《意見》解決環保系統長期以來小馬拉大車問題的主要出發點,要把不正確的、負載過大過重的大車變成與小馬職責職能相匹配的小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環保系統要換一種打法,要在減負的同時轉型。改革後,環保系統要顯著增強統籌協調、重大問題謀劃、綜合決策能力,強化任務部署安排、過程跟蹤分析、工作成效評估。要做好環境質量改善方案的參謀者、任務部署落實情況過程的評價者、工業污染源排放的監管執法者、環境履職情況的監督監察者。干不好、幹不了、沒有法律授權的,應該由更有監管手段、更有源頭政策防控效率的其他部門承擔。當然,這一過程是長期的,有可能還會局部反復,但這是環境治理體系建立健全的正確方向。
4 改革要重點做好一個加法
垂改解決了一些長期制約治理能力的瓶頸,強化了人員素質、技術手段、機制政策後,也會出現很好的增量效果,產生明顯不同的工作效能。各地要用好用活改革紅利、做好改革加法實現強基固本。
《意見》對環境執法機構性質、統一穿著制式服裝、配備一線環境執法用車等長期性瓶頸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這對於提升監管效能將會發揮良好的推動作用。《意見》要求賦予環境執法機構完整的環境執法權,可以使違法案件的查處更獨立、更及時、更有效。
《意見》提出目前仍為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的市縣兩級環保局,要結合體制改革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逐步轉為行政機構,使用行政編制;要結合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和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規范設置環境執法機構;要設置專兼職鄉鎮(街道)環保機構和專兼職環保人員。這些領域都是提升基層治理能力的瓶頸領域,需要切實貫徹落實好《意見》精神,不斷夯實基礎。
《意見》要求盡快出台環保監測監察執法等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中,環境監測機構標准化文件正在積極推動過程中,環境監管業務用房建設標准等進展工作較為順利,這些都為強化基層能力提供了較好的幫助。
《意見》還特別強調了環保大數據平台、測管協同等建設。利用新的機制、新的手段,實現互聯互通、實時共享、成果共用,實現監測力量與監管執法有效聯動、快速響應,實現環境治理效率的提升。
5 改革要努力做好一個乘法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省市縣三級環境管理體制。這導致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機構設置、人員配置基本相同。一些區縣環保局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力量分散、效能不高,不同層級對同一污染源監管職責不明確。改革後,預期省市縣三級環保事權將發生明顯變化。通過盤活現有資源、分級釐清事權,可以實現結構性優化的乘法效益,使縱向有序、橫向協調,有效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按照《意見》,改革後省級環保部門將側重宏觀管理,負責生態環境質量的監測、評價和考核工作,市縣政府環保履責情況的監督監察,以及各地市環保局領導班子的任免;市級環保部門將強化綜合統籌,對全市域環境保護工作按照生態系統完整性實施統一領導,對改善環境質量出謀劃策、安排部署、跟蹤檢查,統一管理各區縣環保分局;縣級環保分局側重執行,側重現場環境執法。這樣一來,省市縣三級環保部門配置可以有差異,人員配置上可以結構優化,不用對同一污染源重復執法,不用對下級環保部門工作復核檢驗。
《意見》要求在全省范圍內統一規劃建設環境監測網路,整合設置市轄區的環境監測機構。這樣可以整合做強新的市級監測力量,重點污染源監督性監測和監管重心下移,並按照跨區域跨領域實施環境管理, 進而提升效率。
要特別注意市局對縣局實現派出管理後機制體制的變化。若將區縣環保局作為市局的一個部門來看待,改革要強化市縣兩級的整合。按照減少層次、整合隊伍、提高效率的原則,合理配置執法力量,市級重點查案,區縣執法重點進行現場檢查,這樣能錯位呼應。過去市縣兩級管理不可避免的重復執法、效能不高的問題,在垂直管理縣級分局體制下應該能得到較好解決。
6 力爭保障職工利益
《意見》關注基層職工切身利益,對人員待遇和幹部上升空間等問題做了很好的機制設計,在各地改革實施中有望得到有效改善。
改革調整隸屬關系和財政供養後,如何保障改革後工資待遇?第一種情況,若部分區縣工資高於市直,從區縣環保系統預算基數轉移到市級基數中內套的工資部分,可以在一定時期維持不變,使改革對個人影響最小並逐步消化。第二種情況,若區縣工資低於市直,區縣財政按照原工資平移基數,可由市財政拉平補足市縣差額部分。
垂改可以實現幹部的專業化培養和整體素質提高,但往往也存在幹部局限於系統內流動、通道狹窄、成長空間小等問題。《意見》從頂層設計相應做了針對性的制度安排:
第一,堅持市級環保局作為市級政府工作部門的性質不變,在確保省級環保廳(局)提名權的同時,充分發揮市級黨委和政府對市環保局領導班子任免的發言權,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市級環保局幹部還可以在塊上任職、有進有出。
第二,縣級環保局領導班子往往存在科級的天花板,垂改後可以在市級環保局科級部門崗位上輪崗使用,優秀者可以提拔為處級非領導職務和市級環保局領導班子成員。
第三,一些省份改革實施方案要求省級環保廳局統籌管理環保系統非領導職數。若落實到位,全省環保系統廳級、處級、科級非領導職數統籌使用、打通使用,將使環保系統非領導職數增加,有利於拓展環保系統幹部職工晉升空間。
第四,《意見》明確規定,市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負責人任市級環保局黨組成員,同時考慮到市級環境監測機構直接歸省級環保部門管理這一因素,環境監測機構規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普遍提升。一些省份改革方案也對環境執法機構主要負責人任同級環保局黨組成員做了地方規定。
第五,注意統籌環保幹部的交流使用,在強化環境保護議事協調機制、加強環保部門與其他部門協作共享、落實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等方面為環保幹部交流使用留有可能。
第六,強調縣級環保部門實施垂改後,盡管隸屬關系調整為市直,但仍然享受職務與職級並行的政策。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縣級環保局怎麼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腦怎麼看愛情視頻 瀏覽:512
愛情的動物都有什麼 瀏覽:409
歐美女人為什麼這么美 瀏覽:731
你的愛情密碼是多少 瀏覽:460
做哪些動作益於健康 瀏覽:550
蚌埠幸福工廠在什麼地方 瀏覽:328
性情淡薄的男人對婚姻什麼態度 瀏覽:847
幸福是有什麼而不是無什麼 瀏覽:536
四美女在什麼地方旅遊 瀏覽:169
美女呢真漂亮北京話怎麼說 瀏覽:503
愛情的神明有哪些 瀏覽:534
煙台幸福八村趕海主要抓什麼 瀏覽:761
農村居民健康卡丟了怎麼辦 瀏覽:633
男虎與女羊人婚姻怎麼樣 瀏覽:967
橙子先生什麼是幸福 瀏覽:896
為什麼我會遇見錯誤的愛情 瀏覽:531
如何清除健康平板某些記錄 瀏覽:643
為什麼健康碼里不顯示14天行程 瀏覽:597
抗日的英雄有哪些故事 瀏覽:918
健康人腸道含氣量是多少 瀏覽: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