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事業編制待遇真的很低嗎事業編一個月工資到底有多少
事業編制待遇真的比較低,事業編一個月工資在3500~5000元左右,但不同地方的經濟發展不一樣,所以要以當地的規定為准。
最後,如果自己也想考事業編制的話,那麼小編建議各位就不要將眼光放得太低,認為這個待遇不好,因為退休後就能夠享受到好的待遇。
㈡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很多人關於事業單位的工資問題確實都回答不清楚,總是覺得反正這個工資都是按規定來發放的,具體和公務員和其他行業有什麼差別說不清楚。工資待遇不管對於大學生還是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就業時首先要考慮的。那麼,事業單位的工資究竟處在一個什麼水平呢?
其實很多事業單位工資水平並不比公務員低多少,甚至教師、醫生等都比公務員要高或持平。小編舉例說明吧,以西部的縣級為例,剛參加工作的事業單位員工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應該是3500到4000左右,和新參加工資公務員差不多。大家可能會說,怎麼才這么一點兒啊?不是平均工資有六七萬嗎?這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統計局公布的是總收入,包含住房公積金啊、養老保險等在內,比如住房公積金,每個人每月大概就要交500—600,加上單位匹配的500—600,每個月住房公積金總收入就有1000多,只是這1000多暫時到不了你手裡,但實實在在的是你的收入。如果是高級職稱,即使在西部地區,每個月到手的工資有六七千,年總收入不低於10萬。不知道大家所在的地方是怎麼樣的,事業單位工資是一個什麼水平呢?
㈢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呢
事業單位的工資一般是由 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 組成。
以事業單位專業技術崗為例, 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單位後試用期定崗為十三級 ,崗位工資1510元, 本科畢業後薪級為7級 ,薪級工資為436元,兩項加起來就是1946元。
然後是 績效工資 ,這個各個地方不太一樣,比如某地的績效工資如下,專技十三級的工資為1470元,三項加起來為3416元。
上面三項為主要項目, 其他還有工作津貼、生活補貼、地區津貼等 , 這個各個地方也都不一樣 ,比如小雷所在地市一個月差不多1000多元,四項加起來為4416元,扣除五險一金後,每個月到手的收入約2800左右,然後 年終大概還會有精神文明獎等一些獎金,這個各個地方也不同 ,小雷這加起來也差不多兩萬左右,平均一下每個月到手的收入就是5000左右, 而目前城市的房價是一萬左右,就是兩個月不吃不喝買一平房子。
總而言之,事業單位的待遇不算高,溫飽能保證,在各地應該屬於中等水平,但如果要買房買車,那就只能啃老了。
事業單位待遇怎麼樣?就一個字:窮!
說了可能很多人不信,事業單位怎麼可能不好,不好怎麼會有那麼多人考?小公只能說那是很多人不了解情況,真正了解了,你會發現事業單位並不像想像的那麼美好。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線城市為例,事業編新進人員工資扣除五險兩金後,每月實際到手收入不會超過3000;管理八級即副科實際到手3400左右;管理七級(正科)實際到手3900上下。即便是副處,每月扣完實際到手也不過4500左右。而我們這里的房價平均一萬多,普通餐館服務員的工資也在3500以上,隨便開個滴滴一個月七八千,哪怕去工地搬個磚一個月也有五六千,事業單位三四千的工資能好到哪裡去?
不可否認事業單位的福利保障還是比較好的,有公積金、職業年金,各種保險基本上也是應有盡有,大病、退休比較有保障,對年齡大、家庭穩定的人來說比較有利。對年輕人而言,現金為王,現在手上拿到的錢少,怎麼去買房買車養家糊口?之所以有那麼多事業單位的人想辭職,與此不無關系。
當然,事業單位待遇有地區差異,相對而言東部發達地區稍微好點,年收入普遍在15萬以上。西部地區要差很多,年收入能夠到8萬以上就算不錯了。如果考事業單位,建議去一二線城市。
在事業單位上班,待遇高低不敢說,但是,能想到的基本上都有!
我就是一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此深有體會!
一、工資待遇。
其實這個不需要說,每一個工作人員包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都會有工資報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一般情況下包括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工齡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年終獎、十三月工資等。個別的領導應該還車補、下鄉補助等等。
二、福利待遇。
具有福利性質的優厚待遇是事業單位能夠吸引人的地方之一,這些待遇基本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三、 社會 地位待遇。
像教師這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現在國家已經明確的指出, 教師是特殊的國家公職人員。 在明顯的是說,教師的地位有了一個准確的定位,要比以往的說法有一定的提高。
四、帶薪休假的待遇。
所有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在國家規定的假期裡面,都享受帶薪休假的規定。特別是教師,寒暑假期依然和上班期間一樣領取工資,但是,沒有獎勵性績效工資,因為這期間沒有參加平時的具體工作。
當然了,還有其他方面的權利待遇。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著各種各樣的待遇,即使不是很高,但是,卻很全面,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工作之一。
事業單位的人員可以分為編內跟編外。編內的待遇,總的來說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在所有工作中應該能排到中等收入水平。而編外的待遇則要差得多,算上福利待遇可能只有編內的1/3左右。
這里重點講一下編內的薪資待遇。事業單位編內人員的待遇組成有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和績效工資,崗位工資跟薪級工資現在全國的待遇是一樣的,主要差別是在績效工資,這跟各地的財政收入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在看事業單位待遇的時候,肯定要重點聯系是哪個地區的事業單位,東部跟西部的收入差距還是蠻大的。所以你要比較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如何,我覺得還是重點比較同一地區,其他工作的薪資待遇如何,而不是比較不同地區的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這個區別會比較大。
總的來說是事業單位的薪資待遇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在沒什麼高薪崗位的小城市,能考上一個事業編也算是衣食無憂吧。當然想要靠事業單位這點工資,買車買房還是比較困難的。
真實的事業編制工資待遇不是你想的那樣!
東部農村教師,編制內。3年教齡3300+200多績效,三險一金(沒有生育險和工傷保險),從第三年開始每月有200多農村補助(還沒發過,不夠油錢),然後沒有其他了。單位沒有其他福利(看單位,以前在一家民辦學校福利超級好,每年一套工裝,仲秋和春節發很多東西)。
節假日比較多,可以兼顧家庭。但也沒有想像的那麼輕松,一天只講兩三節課。一天7節課,上課2-4節,批改作業一個班至少1節(一般2個班主科),備課一節課一節,還有聽課各種業務以及學校隨時安排的各種工作,一天也是很累很充實。節假日還可能被安排值班研修外出學習。
比同地方的企業好 比同辦公樓的公務員差
事業單位如何分類呢?哪種事業單位待遇較高呢?且聽我來講一講。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後分為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1.參公事業單位。
主要就是各種執法類事業單位,包括執法大隊、社保局等。這類實習單位跟公務員待遇一樣,可能在晉升方面有點區別,晉升通道較公務員窄點。
2.公益一類事業單位。
這個就是原來的財政全額撥款的事業單位,純公益性的,沒有任何收費項目,比如質檢站、圖書館、老幹部活動中心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比參公單位稍差,沒有車補,待遇比較穩定。
3.公益二類事業單位。
這個指原來的差額撥款單位,帶有一定的收費收益性質,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人事考試中心、醫院等等。這類事業單位待遇普遍較好,當然也有一部分單位待遇不高。
4.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這個顧名思義就是財政不撥款,靠單位自給自足,如研究院、設計院、招待所等。這類單位一部分待遇超好,當然大部分效益不好的待遇也比較低,呈現兩極分化的局面。這類單位改企的可能性最大。
穩定性來說,參公事業單位>公益一類>公益二類>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
結束語:以上就是各種事業單位的一個待遇分析,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的待遇在當地來說,比公務員稍微差一點,但是整體上來看,還是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
1.從工資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資待遇在當地來說一般處於中等偏上的水平,在中部地區能夠達到4000~6000元左右的水平,在東部沿海地區能夠達到7000~8000元左右的水平,在西部欠發達地區一般在3000~4000元左右的水平。
但是這個工資水平在當地來說都還算是比較高的,至少是比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要高一些。
2.從工作強度上來說。
事業單位的工作都比較常規,每年幾乎都差不多,除非有一些稍微的變動,所以說從工作強度上來說,要比在企業工作強度小很多,壓力不是那麼大,只是每年有可能有一些新的檢查或者大型活動的時候會有一些緊急的任務,一般情況下還是比較輕松的。
3.從生活保障上來說。
在事業單位工作,工作與生活基本上是可以平衡的,特別是縣直部門或者市直部門,一般都能夠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如果是在鄉鎮不是特別忙的部門,也可以正常休雙休和節假日。除了雙休日和節假日以外,每年還有年休,利用這個時間也可以帶著家人出去旅 旅遊 或者放鬆放鬆,所以工作與生活還是能夠比較平衡的。
總之,如果能在事業單位工作,從 社會 地位上、從工資待遇上來說都還算是可以,至少是有一定的優越感存在的。
歡迎從評論區發表你的觀點。
事業單位目前待遇在區域內是處於中上水平,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事業單位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下來請聽我細細分析:
事業單位人員工資一般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邊遠地區津貼、鄉鎮津貼、房補、行業津貼等各項津補貼構成。當地十八線小縣城剛入職一般事業單位人員工資在4000元左右,當地房價3000元左右,一碗面8元左右,這樣工資水平在當地還是可以的。
除了工資待遇,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基本都是足額繳納,有些地區公積金和補充公積金這兩項就達4000元,相當誘人的。
事業單位改革完成後,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人員工資還有一次不小幅度提升,工資結構也向公務員靠攏,所以想考事業單位小白們趕緊努力加油吧!
㈣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標准
一,事業單位工資福利支出有哪些
1、基本工資
它反映國家統一規定的基本工資,包括行政機關人員的基礎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齡工資、機關工人的崗位(技術等級)工資與國家規定比例的獎金、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固定工資與國家規定比例的津貼,各類學校畢業生見習期間的臨時待遇。
2、補助工資
它反映國家統一規定的津貼、補貼,包括各項崗位津貼、價格補貼、地區性補貼、冬季取暖補貼、取工上下班交通費補貼。
3、其他工資
它反映在基本工資、補助工資外,發給本職人員的屬於國家規定工資總額組成范圍的各種津貼、補貼、獎金等。
4、社會保障費
它反映公費醫療經費,離退休人員的離退休金、津貼、補貼,離退休人員開支的公用經費,按國家規定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和職工住房公積金等支出。
5、助學金
它反映各類學校學習助學金、獎學金、學生貨款、出國留學(實習)人員生活費、青少年業余體校學員伙食補助費和生活費補貼,按照協議由我方負擔或享受我方獎學金的來華留學金、進修生生活費等
6、公務費
它反映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公用取暖費、工作人員差旅費、調干旅費、調幹家屬旅費補助、駐外機構人員出國回國旅費、器具設備車船保養修理費、機動車船燃料費、保險費和養路費,牧區辦公用馬、用車費、會議費,場地車船租賃費等。
7、設備購置費
它反映行政事業單位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按固定資產管理的辦公用一般設備、車船等購置費,車輛購置附加費,教學、科研醫療單位的專業設置購置費,專業圖書館、文化館、站的圖書購置費,以及一般事業單位的圖書購置費,檔案設備購置費等。事業費和基本建設投資的劃分標准,按照國家計委,規定辦理。其中按規定由事業費列支的各種設備,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列入本目,不夠固定資產的列入有關目。
8、修繕費
它反映了事業單位的公用房屋、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公房租金。城建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經營的由國家預算撥款的房屋、建築物、公共設施的維修養護費、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革命紀念建築物的維修費。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㈤ 事業單位福利待遇有什麼
第一,基本工資。基本工資是全國一個標准,主要針對機關事業單位的三類人員,工勤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套用的工資標准。分為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不同的級別,職稱,技能等級,分別對照不同的工資標准。第二,津貼補貼。一般來說是地區性津貼,和事業單位的一些特殊崗位補貼。最簡單的鄉鎮補貼,所有鄉鎮的機關事業單位都有。還有國家統一明確的鄉村教師生活補貼。第三,績效工資。績效工資一般是有12個月的基本工資水平確定。是事業單位的另一個工資構成部分,主要包括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績效兩部分構成。根據不同的崗位,兩部分組成比例不同。普通崗位5:5,醫院衛生崗位6:4,教師崗位7:3。第四,改革性津補貼。這一部分是原先對職工福利的貨幣化顯現,大家最經常遇到的叫住房補貼,一些地區還有提租補貼,物業補貼等名號。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福利待遇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第三十三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水平應當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第三十四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享受國家規定的福利待遇。事業單位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和休假制度。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第三十六條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符合國家規定退休條件的,應當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