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國企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1、性質
國企的本質是所有人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企業單位,主要目的是盈利性質;
事業單位相當於是一個為人民服務的非營利性機構,是為了國家正常運轉而設置的機構。說白了就是「事業單位吃皇糧,企業單位自己鬧」。
2、經費來源
事業單位按不同的種類,由國家財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點不負擔;企業編制理論上與國家財政無關。
3、待遇工資
由於國企是自負盈虧,所以工資發放屬於國企自己管理,工資由國企自己發放,國家不給,如果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好,那麼國企員工和領導的工資就比較高。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和國企正式員工相比,收入上會比企業相對差一些,特別是一些大型央企比如電力、煙草的收入更是碾壓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但是相對的,企業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肯定也不是事業單位能相提並論的。
4、發展空間
在發展上升方面,相比事業單位,企業會更加重視員工的個人能力,有能力的人在企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揮空間,也能學到更多的東西,而國企的非正式員工,在單位內多多少少還能學點本領,而且企業還是存在一定的轉正可能性的,
不論是通過轉正考試還是通過社招,相比較國企的話走上管理蹭崗位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事業單位晉升途徑主要就是評職稱,一般很難走上領導管理崗位,雖然現在也有聘用制,但是很少人有這個機會。
B. 事業單位,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事業單位: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國有企業: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包括中央和地方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和其他部門所監管的企業本級及其逐級投資形成的企業;
中央企業:由中國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行使出資人職責,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央組織部、國資委等其他中央部委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
綜上:區別就是,事業單位算是社會服務組織。
而國企和央企都不是服務組織,是盈利組織;國有企業只是國家控股,但國家不參與日常管理;而央企則是由國家直接參與管理的。
C. 事業編和央企哪個好
事業編和央企都不錯,總體來說各有千秋吧。
首先來看事業編,一般指的是事業單位有事業編制身份的人員,這類人員其實現在越來越少了,比如很多事業單位裡面,真正有事業編制的,可能僅僅只是幾個單位領導而已,其他人大多數都是全日制合同工。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D. 事業單位,國企,和央企的區別。
業單位,一般指以增進社會福利,滿足社會文化、教育、科學、衛生等方面需要,提供各種社會服務為直接目的的社會組織。
事業單位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其工作成果與價值不直接表現或主要不表現為可以估量的物質形態或貨幣形態。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是國家機構的分支。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
國際慣例中,國有企業僅指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而在中國,國有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作為一種生產經營組織形式同時具有營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點。其營利性體現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其公益性體現為國有企業的設立通常是為了實現國家調節經濟的目標,起著調和國民經濟各個方面發展的作用。
中央企業(簡稱:央企),作為中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許可權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E. 國企,央企,私企,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怎麼區分
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的企業。
國有企業又分為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央企是指由中央人民政府(國務院)或委託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出資,領導班子由中央直接管理或委託中央組織部、國務院國資委或其他等中央部委(協會)管理的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的企業。
事業單位是由國家出資,帶有服務、公益性質的機構。並且受國家行政機關領導的。私人單位(企業)就是有自然人或者公司(非國有)成立的企業。
區分的話:以盈利為目的的是企業,不以盈利為目的,帶有服務性質公益性質的是事業單位;企業的話有就是出資和領導的主體不一樣。
F. 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有什麼區別
事業單位和國企的區別如下:
一、定義不同:
事業單位是指由政府利用國有資產設立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國企是指國務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分別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國有獨資企業、國有獨資公司以及國有資本控股公司。
二、控制權不同:
事業單位接受政府領導,是表現形式為組織或機構的法人實體;國有企業由國家對其資本擁有所有權或者控制權,政府的意志和利益決定了國有企業的行為。國有企業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支柱。
三、性質不同:
1、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2、國企是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實質就是企業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而所謂全民所有制企業的性質,就是生產資料歸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因而,所謂國企的性質,實質就是生產資料屬於全體人民共同所有的企業所具有的性質。
四、特徵不同:
事業單位:
1、提供公共服務。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
5、事業單位范圍的廣泛性。
國企:
1、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2、由多數人組成的組織體。
3、依法設立,法律確認其一定權利義務。
G. 國企正式編制和事業編有什麼區別待遇相差如何
國企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別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性質不同。
國企編制是國有企業為了完成未來或過去的任務而確定的公司或部門的人員數量的配置,其對人員的實際配置工作產生指導和約束作用。
事業編制是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二、分類不同。
國企編制主要包括兩種:國企正式員工(也稱編內員工、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協議工,其他幾種編制經費由國家財政負擔,而國企編制理論上不關國家財政什麼事。銀行編制是國企編制的一種。
事業編制包括: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但須參加公務員考試;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
三、合同性質不同。
銀行的正式工與銀行簽訂正式勞動合同,銀行的派遣工,即派遣合同只和派遣公司簽合同,相當於臨時工。
事業單位按照《試行辦法》和本實施意見、行業指導意見以及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根據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的原則,確定具體崗位,明確崗位等級,聘用工作人員,簽訂聘用合同。國企是營利性單位,員工待遇與企業經營狀況相關,與事業單位工資沒有可比性。
H. 國企 央企 事業單位的區別
一、創辦目的不同
國有企業其目的為追求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中央企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而創辦的。
二、投資創辦人不同
國有企業是一個國家的中央政府或聯邦政府投資或參與控制的企業,既包括中央企業,還包括由地方政府投資參與控制的企業。
中央企業是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事業單位是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
三、性質不同
事業單位一般是國家設置的帶有一定的公益性質的機構,但不屬於政府機構,與公務員是不同的。
國有企業是指企業全部資產歸國家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是國家的,並且中央企業一定是國有企業,國有企業不一定是中央企業
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規模超大的企業,領導權力比較大,福利待遇也比較好。
I. 國企編制和事業編制有什麼區別
1、機構性質不同,事業單位是行政機構的補充,主要代替政府行使科教文衛等公益服務職能:國企是企業,只是國家為了控制或方便管理一些涉及國計民生、與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行業,通過國有資本控股或占股的方式,實現企業的主導權。
2、財政供養方式不同,事業單位分行政類、公益類和生產經營類,行政類和公務員一樣,都是財政全額撥款,本輪機構改革已被取消,大部分改為公益類:公益類分公益一類、二類和三類,一類全部是財政全額撥款,二類差額,三類部分差額、部分自收自支;生產經營類一般都是自收自支性質,國家不投入資金,全部由單位經營或收費留成維持運轉。自收自支類事業單位國家已明確要求在2020年底前完成改革,全部轉企推向市場。至於國企,顧名思義是企業,國家不投入資金負擔單位運轉,全部由企業自籌自支。
3、編制類型不同,事業單位統一使用事業編制,但分管理、專技和工勤三種崗位。國企沒有編制之說,但實際上套用行政模式管理,如公務員一樣也比照設置職級報備上級主管部門或國資委。國企人員達到一定級別,如比照副處,可直接調任行政事業單位任職,不受企業人員身份限制,也無需考試。
4、工資待遇不同,事業單位差不多是財政核發工資。國企實行的是年薪制,工資收入與企業效益掛鉤,因此有高有低,高的比事業單位要多得多,而低的可能連生活費都發不出,面臨改制下崗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