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行政編有績效考核獎事業編有嗎
有
事業單位平時有考核獎勵(行政績效或者崗位津貼之類,名稱叫法不一樣),但是每個單位發放情況不一樣,有的半年一發,有的一年一發!
經批準的定期獎勵,由獲獎工作人員所在事業單位發放獎金;及時獎勵由提出的部門或單位發放獎金。發放獎金所需經費通過發放單位現有經費渠道解決,不計入獲獎工作人員所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額。
B. 事業編有績效獎金嗎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人員的每月工資是由「基礎性績效+獎勵性績效」兩部分構成,平時發放工資只有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每月不發放,扣留到年終時,根據單位制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進行考核後進行發放,因為是年終一次性發放,所以也叫年終一次性績效工資。它是自己工資的組成部分,並不是獎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
第七十九條 公務員實行國家統一規定的工資制度。
公務員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的原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領導職務、職級、級別之間的合理工資差距。
國家建立公務員工資的正常增長機制。
第八十條 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地區附加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崗位津貼等津貼。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住房、醫療等補貼、補助。
公務員在定期考核中被確定為優秀、稱職的,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年終獎金。
公務員工資應當按時足額發放。
第八十二條 公務員按照國家規定享受福利待遇。國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提高公務員的福利待遇。
公務員執行國家規定的工時制度,按照國家規定享受休假。公務員在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應當給予相應的補休,不能補休的按照國家規定給予補助。
C. 事業單位能發績效獎金嗎
1、事業單位沒有績效獎金。事業單位是靠政府財政撥款,在政府預算內,是費用單位,自身一般沒有盈利。
2、【法律依據】
3、《勞動法》第47條,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4、《勞動法》第48條,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
更多關於事業單位能發績效獎金嗎,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6eb2d41616094951.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D. 事業單位有績效工資嗎
一般沒有。事業單位是靠政府財政撥款,在政府預算內,是費用單位,自身一般沒有盈利。
績效獎金,也稱一次性獎金,績效工資的實質是「崗位價值押金」。是根據員工的績效考核結果給與的一次性獎勵,即企業在人崗不完全匹配的情況下,將員工對應的崗位薪資水平分拆成兩部分,一部分固定發放,一部分則根據績效調整發放。績效獎金對於績效不良者不會進行罰款。
一、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是什麼意思
1、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是以職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
二、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怎麼算
1、崗位工資:體現工作人員所聘崗位的職責和要求。分為:專業技術崗位(設13個等級)、管理崗位(設10個等級)和工勤技能崗位(設5個等級),每個崗位等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2、薪級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工作表現和資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設置65個薪級,工人設置40個薪級,每個薪級對應一個工資標准。
績效工資又稱績效加薪、獎勵工資或與評估掛鉤的工資,是以職工被聘上崗的工作崗位為主,根據崗位技術含量、責任大小、勞動強度和環境優劣確定崗級,以經濟效益和勞動力價位確定工資總量,以職工的勞動成果為依據支付勞動報酬,是勞動制度、人事制度與工資制度密切結合的工資制度。
三、在制定績效獎時要注意以下事項
1、績效標准要明確,要合理。
2、達到某一績效標准後的獎金要一致、即任何人達到這一績效標准後均應該獲得相同的獎金。
3、以遞增方法設立獎金、鼓勵員工不斷提高績效。例如,完成績效120%,績效獎金為多餘部分(即20%)的1%,完成績效150%,績效獎金為多餘部分(即50%)的2%。
者不會進行罰款。現代企業的工資體系發生了很大的變革,企業的薪酬結構主要有三大部分構成:工資、績效、獎金(年終獎金與特殊專項獎金)與福利(法定福利與企業補充福利)。
1、將個人的收入同其本人的工作績效直接掛鉤,會鼓勵員工創造更多的效益,同時又不增加企業的固定成本。
2、嚴格的、長期的績效獎體系是一種有效的方法,讓公司不斷改進員工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提高員工績效。
3、這種方法使績效好的員工得到了獎勵,同時也能獲取、保留績效好的員工。
4、當不景氣的時候,雖然沒有獎金了,但是由於工資成本較低,公司也可以不炒人、少炒人,讓員工有安全感,增加員工的忠誠度;當經濟復甦時,公司也有充足的人才儲備。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三十二條?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E. 事業單位有績效獎金嗎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人員的每月工資是由基礎性績效+獎勵性績效兩部分構成,平時發放工資只有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每月不發放,扣留到年終時,根據單位制定的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方案,進行考核後進行發放,因為是年終一次性發放,所以也叫年終一次性績效工資。它是自己工資的組成部分,並不是獎金。
法律依據:《工資支付暫行條例》 第十八條 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有權監察用人單位工資支付的情況。用人單位有下列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行為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其支付勞動者工資和經濟補償,並可責令其支付賠償金:
(一)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工資的;
(二)拒不支付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工資的;
(三)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經濟補償和賠償金的標准,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F. 現在事業單位還有績效獎金嗎
事業單位年底有績效獎金。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人員的實績和貢獻。國家對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分配進行總量調控和政策指導。事業單位在核定的績效工資總量內,按照規范的程序和要求自主分配。事業單位實行績效工資後,取消現行年終一次性獎金,將一個月基本工資的額度以及地區附加津貼納入績效工資。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
國家建立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事業單位工資制度。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事業單位工資分配應當結合不同行業事業單位特點,體現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等因素。
G. 事業單位能發績效獎金嗎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沒有績效獎金。事業單位是靠政府財政撥款,在政府預算內,是費用單位,自身一般沒有盈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七條 用人單位根據本單位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經濟效益,依法自主確定本單位的工資分配方式和工資水平。
H.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有績效獎金嗎2022
2022年事業單位有績效獎。
拓展資料:
在2022年,績效獎金發放標准和原則將會有所變化。首先,績效獎金不再是一次性發放,而是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平均到每個月當中,與工資一起按月發放;另一部分則還是按照原來的方式在年終或者下年初,單位考核結果出來之後一次性發放,此項改革也可以歸類為工資結構的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