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里成立大釘釘事業部:組織調整的背後是其雲計算發展戰略
2020年9月27日,阿里巴巴公布了新一輪的戰略部署,宣布釘釘被升級為大釘釘事業部,與阿里雲全面融合。
這次大釘釘事業部的成立,一方面伴隨著阿里巴巴對阿里雲和釘釘業務戰略的大調整,另一方面,則伴隨著包括釘釘的靈魂人物陳航(花名"無招")在內等多位核心人員的調動。
"雲釘結合"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釘釘的靈魂人物居然調任?
其實阿里巴巴這樣的調動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精準的反映了阿里巴巴未來的發展方向。我們來一探阿里巴巴組織結構調整背後的邏輯。
說阿里巴巴組織調整之前,我們先了解一下釘釘發展的故事。
釘釘最初成立,其實是因為阿里在社交領域上的敗北。2013年騰訊已經在社交領域稱霸,阿里為了分一杯羹,啟動了來往項目,這正是陳航負責的項目。
但是"來往"這個產品可謂是做的一塌糊塗,讓人大失所望。從各個部門抽調而來的來往團隊拆散,極力支持來往的陸兆禧也最終在接班中輸給了張勇。
馬雲對來往的評價是這樣的: "我讓你們造一挺機槍,去跟人家大幹一場,結果造出個甘蔗棒子,捅了人家一下,還被反過來咬了一塊肉。"
雖然項目失敗了,但是陳航的能力並沒有被否定,阿里選擇了新的方向。C端社交領域已然難以切入,陳航瞄準了B端市場的藍海,2014年,既有社交屬性又有辦公屬性的釘釘誕生了。
經歷了6年發展,釘釘在B端服務上成功的攻城略地,當時的騰訊晚兩年才匆忙推出企業微信應對,這算是阿里在社交領域的重大突破,陳航也成為了釘釘的靈魂人物。
釘釘為阿里巴巴在B端的社交和企業服務打開了一片天,但是奇怪的是,這次組織結構調整里,陳航卻離開了釘釘。這就好比很難想像張小龍會離開微信,實在是讓人匪夷所思:阿里巴巴的組織結構調整,究竟是怎麼回事?
其實這次大釘釘事業部的成立,其根本不僅在於釘釘,更在於阿里雲,因為阿里的雲計算業務戰略,將要通過釘釘這個抓手落實。
釘釘大家可能比較清楚是做什麼的,其是一個面向企業的免費協同辦公平台,或者從消費者的角度簡單點來說,這是個辦公軟體。但是這是一個很強的辦公軟體,而在國內,能夠與釘釘抗衡的,僅有阿里的老對手騰訊的產品,企業微信。
阿里雲可能大家就不一定特別了解了。2009年成立的阿里雲,最初做的事情研發阿里巴巴自有雲計算系統"飛天"。在那時,雲計算系統相較於傳統IT系統是一種新技術。IT系統是業務數據處理的支撐,ERP、郵件系統等內部系統,或是訂單、網站等外部系統,都需要IT系統的支撐才能正常運行。
當年阿里巴巴淘寶業務急劇發展,最初使用的基於Oracle (甲骨文公司的資料庫軟體)的IT系統已經不能滿足阿里的要求,阿里雲在緊要關頭研發出了自有IT系統,為自己的業務提供了支撐。
在滿足了自己的需求之後,阿里雲開始具備了為其他需要IT系統的企業服務的能力。由於購買伺服器並自己運維成本較高,難度也較大,因此阿里雲開始了其雲計算服務,也就是提供自己的伺服器和操作系統,並且開發出可操作性的軟體,讓其他企業只需要購買雲計算服務的計算力,即可滿足自己的需求。
經過了十年的發展,今年的雲棲大會上,阿里巴巴正式宣布阿里雲進入了2.0時代。阿里雲智能的總裁張建峰對阿里雲2.0是這么定義的的:"飛天雲平台+數字化操作系統"。釘釘事業部的這次大變革,以及確定的"雲釘一體"的戰略,和雲棲大會的說法完全一致。
何為"雲釘一體"?
釘釘本是通過內部應用和小程序系統為企業辦公提供系統化解決方能的軟體,而在"雲釘一體"的戰略里,釘釘則是貫徹阿里雲計算服務的抓手。未來雲計算服務要提供到企業,必然需要一個有力的操作平台,而釘釘,就是這個數字化操作系統的落腳點。
也就是說,釘釘未來很可能是個開放的,可開發的操作平台,企業可以基於這個系統開發更加定製化的系統,也可以直接使用標准品,購買雲計算服務。
阿里巴巴說,未來雲計算要成為其主要收入來源,而目前電商業務占其收入八成,可見"雲釘一體"的戰略,會是阿里巴巴的一道長戰線。
了解了釘釘和阿里雲的結合是阿里的戰略方向,大家應該也都看得出來了, 未來阿里的野心在雲計算上面,而與雲服務結合後,釘釘的社交屬性將不再是最大的難點,"雲釘結合"進一步成為了重中之重。
認識到了這一點,就能看懂阿里巴巴的組織變化了。
新的大釘釘事業部裡麵包括了原釘釘事業部、阿里雲視頻雲團隊、阿里雲Teambition團隊、企業智能事業部宜搭團隊、政企雲事業部、數字政務中台事業部、烏鶇 科技 部分團隊,並且新成立了"智能協同與視頻雲事業部"、"行業釘事業部"和"政務中台事業部"。
這裡面最核心的就是阿里雲團隊和釘釘團隊開始正式整合。
再看陳航的調動。阿里巴巴宣布,大釘釘事業部的負責人是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花名"行癲"),張建峰是從零將阿里雲一手搭起來的元老之一,其負責大釘釘事業部,恰恰是因為大釘釘事業部的重點和難點將在阿里雲上。
而集團宣布陳航另有任用,其目前任CEO助理,很可能只是其下一步調動的臨時安排,以阿里的用人風格,其很快就可能繼續調動。2019年阿里低調推出了社交App"Real如我",陳航繼續去貫徹阿里其他社交方面的戰略倒也是很有可能。
阿里巴巴今年的組織變革十分頻繁,或者說,阿里巴巴的組織變革一直都非常頻繁。阿里的組織變革,一般都還會伴隨著高管的變動。阿里巴巴很多事業部的負責人,都並非一開始就在這個部門。
前段時間阿里巴巴 游戲 業務所屬的互動 娛樂 事業部(靈犀互娛)整體升級成為獨立事業群,與阿里大文娛事業群平行,負責人確是高德集團的董事長。
而阿里巴巴的"太子",天貓淘寶CEO蔣凡,則是因為做出了移動開發數據平台"友盟"而受到重視的。
可見,阿里巴巴內部的人才培養、孵化和流動機制都非常完善,讓諸多高管都發揮出了自己的實力,也滿足了自己頻繁的組織變遷需要,從而滿足了業務發展需要。
正如阿里巴巴之前的"六脈神劍"的其中一條,"擁抱變化"。看來阿里巴巴人才在擁抱變化上,確實做得十分優秀。
附上阿里巴巴的新"六脈神劍":
❷ 阿里雲哪個部門是核心厲害的
阿里最有實權的部門就是25個事業部及負責人。
姜鵬: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阿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4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索事業部。
張勇: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張宇: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吳泳銘:無線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
張建鋒:聚劃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陸兆禧:數據平台事業部、信息平台事業部、雲OS事業部。
王堅:阿里雲事業部。
葉朋:B2B中國事業部(CBU)。
吳敏芝:B2B國際事業部、B2C國際事業部。
平台即服務:
第三方服務開發商可以開發自己的雲應用而,維護自己成熟的伺服器,也可以選擇租賃或購買阿里雲低廉的雲端基礎設施,而將注意力轉移到新業務的創新,新業務的開發也可以利用阿里已經提供的基礎互聯網服務,加快新業務發展速度。
軟體即服務:
阿里雲自主開發的操作系統,或是從開源項目A來的。
❸ 阿里巴巴由哪些部門構成的,具體系統怎麼運作的
阿里巴巴由25個事業部組成。具體事業部的業務發展將由各事業部總裁(總經理)負責。新體系由戰略決策委員會和戰略管理執行委員會構成。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
25個事業部及其負責人:
(3)阿里翱象屬於哪個事業部擴展閱讀
阿里巴巴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簡稱:阿里巴巴集團)是以曾擔任英語教師的馬雲為首的18人於1999年在浙江杭州創立。
阿里巴巴集團經營多項業務,另外也從關聯公司的業務和服務中取得經營商業生態系統上的支援。業務和關聯公司的業務包括:淘寶網、天貓、聚劃算、全球速賣通、阿里巴巴國際交易市場、1688、阿里媽媽、阿里雲、螞蟻金服、菜鳥網路等。
❹ 阿里巴巴有哪些部門最好詳細一下
一、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事業部;
二、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三、張宇(語嫣)分管: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四、無網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聚劃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五、數據事業部;信息事業部;雲OS事業部;里雲事業部;BB中國事業部(CBU);BB國際事業部;BC國際事業部。
❺ 阿里巴巴最有實權的部門
阿里最有實權的部門就是25個事業部及負責人。
姜鵬:
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阿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4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索事業部。
張勇:
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張宇:
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吳泳銘:
無線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
張建鋒:
聚劃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陸兆禧:
數據平台事業部、信息平台事業部、雲OS事業部。
王堅:
阿里雲事業部。
葉朋:
B2B中國事業部(CBU)
吳敏芝:
B2B國際事業部、B2C國際事業部。
❻ 阿里健康有哪些部門
摘要 一、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事業部;
❼ 阿里的淘寶,支付寶哪個部門比較好
阿里的淘寶,支付寶天貓事業部門比較好。
阿里巴巴各部門如下:一、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事業部。
二、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三、張宇(語嫣)分管: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四、無網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聚劃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五、數據事業部;信息事業部;雲OS事業部;里雲事業部;BB中國事業部(CBU);BB國際事業部;BC國際事業部。
天貓進出口事業群(),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跨境進口及出口業務,涵蓋:天貓國際、考拉海購、天貓淘寶海外、LazadaGlobal(亞洲跨境中心)四個跨境進出口B2C平台。
天貓進出口為中國消費者直供海外優質商品,同時幫助中國品牌開拓海外市場通路,致力實現阿里巴巴集團「全球買、全球賣」的全球化戰略目標。由天貓事業部的而所有職工著手工作。
❽ 阿里都有哪些部門
姜鵬:共享業務事業部、商家業務事業部、阿里媽媽事業部(展示廣告、P4P、淘客聯盟)、一淘及搜索事業部。
張勇:天貓事業部、物流事業部(天網)、良無限事業部、航旅事業部。
張宇:類目運營事業部、數字業務事業部、綜合業務事業部、消費者門戶事業部、互動業務事業部。
吳泳銘:無線事業部、旺旺與客戶端事業部、音樂事業部。
張建鋒:聚劃算事業部、本地生活事業部。
陸兆禧:數據平台事業部、信息平台事業部、雲OS事業部。
王堅:阿里雲事業部。
葉朋:B2B中國事業部(CBU)
吳敏芝:B2B國際事業部、B2C國際事業部。
❾ 阿里巴巴國際事業部
摘要 個美萊大客戶主管,一個阿里國際事業部,首先兩個公司的性質不同,這是你要去考慮的,你對哪方面感興趣,雖然崗位都一樣,但是公司不同,你所面對的客戶也就不同,你接觸到的人就不一樣。所以你想好。我個人傾向於美萊,理由是說不定可以學到東西能去地方做個小美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