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企事業養老金怎麼樣

企事業養老金怎麼樣

發布時間:2022-11-01 01:13:13

❶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退休金的計算是有基本公式的,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應該怎樣計算呢,那麼下面大家就跟隨我一起來看看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的相關內容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1

事業單位退休金有多少?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工資與退休年齡有關。因為影響養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基數的高低、繳費年限的長短等等,並和上述因素成正比。

《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基本公式:基本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 個人賬戶本息和÷120 調整系數,各地實際計發公式會有差別,以當地政策為准。

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機關技術工人、普通工人退休後的退休費按本人退休前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工作年限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工作年限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退休金支付方式

退休辦法按退休金的支付方式可分為一次支付退休金和分期支付退休金。前者指在職工退休後一次支付退休金。企業支付退休金後對職工退休退職無任何給付義務。

後者指在職工退休後分期支付退休金,直至死亡為止,如按月或按年支付退休金。

國家有關文件規定,在勞動者年老或喪失勞動能力後,根據他們對社會所作的貢獻和所具備的享受養老保險資格或退休條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貨幣形式支付的保險待遇,主要用於保障職工退休後的基本生活需要。為保障企業退休人員生活,2005年至2012年,我國已連續8年較大幅度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自2013年1月1日起,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10%確定。

由於退休金是根據當地的基本工資以及退休名錄來進行判斷。所以具體的退休金實際下發內容需要根據當地政府所頒發的內容來進行計算。一般來講,當地的退休金都是由政府部門來進行下發,無論是事業單位還是民營企業,但是前提是沒有退休之時需要購買相關的保險,一般來說保險是由用人單位來進行做賣的。

事業單位的退休金有多少2

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差距是比較大的,能否改變這樣的一種現象呢?眾所周知,從企業單位里退休,往往獲得養老金的.替代率大概是40%~60%,如果說是自己是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的退休人員,養老金的替代率是可以達到70%~90%,很顯然二者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說這也就形成了企事業單位之間,養老金待遇不同的問題。

再加上本身可能機關事業單位,所獲得在職期間工資性的收入,相對來說是比較穩定的,比如說你有一定的這個工作年限,沒有一定的資歷,有一定的職稱跟甚至是有一定的職務,那麼工資待遇它會穩定的一個標准水平之上,但是我們的企業單位這邊則不同了,企業單位完全是根據自身企業內部的經營利潤來決定的,不要說你有一個穩定的工資,甚至來說連自己的這份工作都不一定能夠保證得了,所以這就是企業單位的現狀,它跟機關事業單位,二者之間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當然最終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也是有所差距的,這是由於本身在2014年之前,企業單位是按著原有的一些毛計算辦法來計算的,那麼企業單位這邊是按著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的,也就是所謂的雙軌制不同的計算方式,導致二者之間養老金待遇差距還是有很大的一個差距。

在2014年10月份以後有所改變,因為機關事業編制人員開始交納機關養老保險,那麼在此基礎上,實際上從計算方式這一點來說是有一定程度的改變,因為畢竟計算方式上的改變,從一定程度上促使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二者之間養老金待遇差距會有所收窄,但畢竟現實情況是什麼樣呢,因為機關事業單位在建立機關養老保險支出同步去建立了職業年金政策,所以說有了這個職業年金,其實根本上來講,它的這個養老金待遇水平其實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而且本身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在建立社保繳費基數方面,那麼是嚴格地按照自己本人的實際收入來建立的,所以說從根本上來講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包括參保條件這一方面都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是反觀企業單位這邊,由於企業單位為了降低自己的用工成本,那麼在選擇社保繳費基數方面會選擇一個最低的標准來繳納社保待遇,這樣的話就會給我們的企業在職職工,造成養老金偏低的根本原因,所以說二者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

想要改變這樣的一種現象其實是非常困難的,其實只能夠從自身的身上去著手解決它,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參保繳費條件,另外一方面我們今後其實不能夠單純地去依靠社保來進行養老或者說獲得養老金,那麼在社保之外我們可以有必要去參加一些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以此來獲得補充養老金的待遇,就可以提高我們今後養老金的待遇水平了。

❷ 養老金並軌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一樣嗎

也就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並軌。養老保險並軌後,企事業單位職工實行同樣的養老保險制度,都需要滿足15年的繳費年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到相關部門辦理退休手續後,按月領取養老金。其實不管領取多少退休金,我們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到2024年10月份採用新的辦法計發退休金也是相同的道理。
肯定是繳納的越多,領取的就越多。但由於機關事業單位實行養老保險繳納2014年10月1日開始交納,退休時機關事業單位,老人和中人差別較大,所以機關事業單位中人退休養老金的計算,仍然按照老人的辦法,暫時執行。等中人辦法出來以後,對中人退休養老金實行多退少補。相對來說,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是有完整的的人生職業規劃的,隨著工作時間越長,整個人生處於穩步上升階段。
中國養老金主要分為兩類: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
二者實行的不同制度,被輿論廣泛稱為養老「雙軌制」,兩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種歧視性的制度,在中國已經持續20年。具體表現為三個不同:
一是統籌的辦法不一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一定標准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一籌資;
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一支付;
三是享受的標准不一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准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
法律依據:《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服務規范》 第七條 待遇支付,社保機構應每月編制基金支付明細,並協調金融機構及時劃入參保人員賬戶。
社保機構對於終止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參保人員,應按規定辦理注銷登記手續,按規定將個人賬戶資金余額一次性支付給參保人員或其指定受益人和法定繼承人。
參保人員發生按規定應暫停享受養老待遇情況的,社保機構暫停為其發放養老保險待遇。待符合繼續享受養老保險待遇規定條件後恢復發放。

❸ 2021養老金迎17連漲,企退事退上漲方式一樣嗎差距在哪

進入3月份,退休人員迎來了一個好消息,養老金確定繼續上漲,雖然還沒有確定上漲幅度等問題,但每年人們都會關系企業退休和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差距的問題,值得慶幸,也是有目共睹的是,在最近裡面的歷次調整中,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幅度明顯高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拿2020年為例,養老金調整方案中,有的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幅度高達10%,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的地區只上漲3%,可以看到各個地區為縮小養老金差距作出的努力。

那麼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調整方式和幅度有何不同呢?

首先,人社部確定養老金的整天調整幅度,之後各地區制定本地區的調整方案,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同步上漲。

其次,企事業單位的養老金調整方式是相同的。

最後,一般來說,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幅度會高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調整有哪些不同

在每年的養老金調整方案中,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有哪些不同呢?

01,調整方案

在最近幾年的養老金調整中,事業單位人員不再單獨調整,而是和企業退休人員同步上漲,而且養老金的調整方式也相同,都是通過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三種方式。

除了一部分地區事業單位養老金補發到賬時間晚一點之外,大部分地區養老金的調整時間和補發到賬時間都是相同的。

舉個例子,一個叔叔在上海,2020年上海是第一個補發養老金的地區,效率不是一般的快,他是水利部門退休,6月底才收到補發的養老金,而阿姨是國企退休,補發的養老金在5月中旬就到賬了。

02,調整方式

不管是事業單位退休人員還是企業退休人員,都是按照相同的三種調整方式進行調整。

定額調整,定額調整就是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同樣上漲相同的金額。

掛鉤調整,掛鉤調整主要與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和繳費年限掛鉤。

比如2020面江蘇省的養老金調整方案,掛鉤調整主要分為三個步驟,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在15年或者15年以下的部分退休人群,調整方式為,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月每人增加2元;繳費年限在15年到25年的,繳費年限每滿一年,每人每月增加3元,繳費年限滿25年的,每人每月增發5元!

可以看到,繳費年限越高,到手的養老金會高很多,調整方案中也並沒有區分企退和事退人員。

傾斜調,傾斜調整最主要就是照顧高齡退休人員和偏遠地區退休人員,2020年上海地區傾斜調整年齡的下限為65周歲,而其大部分地區傾斜調整年齡一般為70周歲。

為縮小養老金差距,各個的確都做了不同的努力。

在實際生活中,由於企業職工不穩定,養老保險繳費基數低,造成了退休後養老金水平普遍低於事業單位退休人員。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養老金水平較高已經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又因為工作穩定,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多,在掛鉤繳費年限和養老金水平調整的時候,養老金漲的也就多!

正因為這種差距,縮小養老金差距就成了很多地區調整養老金方案要考慮的事情,比如在2020年養老金調整中,企業退休人員漲幅最高在9%,事業單位最低只有3.9%。

由於以前較長時間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實行雙軌制,造成了養老金差距較大,但隨著養老金並軌和養老金調整中對企業退休人員漲幅的增加,養老金差距會逐步縮小,養老保險制度也越來越公平。

❹ 為什麼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區別如此之大

區別主要存在於是否有職位職稱上。

一般來說,工廠職工如果有工程師或中高級技師職稱的人員,其退休金要比普通職工高;

公務員或事業編制的人員,其退休金高低也是與本人職級職稱掛鉤的。公務員最高職級有國家級;事業編制人員最高職稱由於系統的不同而職級不同,比如高校教師中有高級教授,工程部門里有高級工程師等等。

因為退休金的高低是與本人的職位職稱直接掛鉤的,由於職位職稱的不同,差別就產生了。

沒什麼,很正常,自古以來官員和百姓的待遇就不一樣。不僅是中國這樣,世界其他國家也這樣。感覺不公平,你可以憑自己本事考公務員或者考事業單位招聘。

原因很簡單,2024年之前退休的,企業員工和事業單位幹部的養老金計算方法並不一樣!

企業員工養老 的計算方法比較簡單,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就三個:一是繳費年限,二是平時繳費基數,三是退休年齡。

以女性為例,退休年齡才50歲,計發月數為195,非常吃虧。(註:計發月份為除數,越小越好。)

另外,小微企業給員工申報社保的繳費基數很少是足額申報的,基本都是按最低值,即當地 社會 平均工資的60%。再一點,企業員工的繳費年數偏少,很多人繳了15年後就不再繳納。

種種原因導致,企業職工的養老金並不高,三線城市的工廠退休可能就2000左右。

而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在2024年之前,其養老金計算方法和企業職工完全不同的。

由於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幹部是不繳養老保險的,退休後由財政發放 退休金 ,按本人退休前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之和的一定比例計發。其中,工作年限滿35年的按90%計發;滿30年不滿35年的,按85%計發;滿20年不滿30年的,按80%計發。

所以,如果事業幹部退休前有職務在身,或者有高級職稱在手,退休金達到七八千是很正常的。

2014——2024退休的,屬於「 中人 」,養老金計算會復雜一些,按2種辦法分別計算,保低限高。

最後再補充一點,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在2024年之後,雖然養老金計算方法和企業職工完全一樣,但是由於繳費基數高、繳費年限長,養老金肯定會高於企業職工。

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幹部還有 職業年金 ,類似於補充養老金,退休後的待遇會再高一些。

歡迎關注 @瑛傑小豬 ,一起聊聊體制內的小知識。

企業單位與事業單位的退休金差別大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個是,事業單位只要你不辭職,退休金一直會替你交下去,而且還是頂格交養老金,試想,你在20多歲進事業單位,至60歲退休,總共有近40年的工齡,你連續交了這么長時間的養老金,當然退休金就相應高一些。而企業人員的養老金單位是最低限額交納,退休後養老金自然會少很多,這並不奇怪。


二個是,事業單位一旦進去就做到退休,你的工作是可以有連慣性的,而企業單位,你要想在一家單位做一輩子,這幾乎是不可能。所以企業單位人員的養老金繳納是斷斷續續,能交滿15年就不錯了。


如果你以最低限度交納養老金,再只交15年,那也只能拿2000多元,而事業單位的人,工作年頭長,而且單位還頂額足額交納養老金,所以,事業單位的退休金肯定比企業單位要高出許多。

樓主你好,為什麼企業與事業單位退休金的區別如此之大?我們都知道企業單位退休以後,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水平,是要遠遠低於,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之後所獲得的待遇水平。基本上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那麼可以獲得70%~90%左右的替代率。但如果從企業單位退休僅僅只有40%~60%,這是一個普遍的現象。

雖然這一現象在2014年10月份以後,有所改變,因為機關事業單位人群開始繳納了機關養老保險。但實際上沒有從根本上降低我們,企事業單位人員之間的養老金待遇差距。其原因主要是在於繳費指數的問題上面,機關事業單位嚴格按照員工本人的實際工資,來建立社保的繳費基數,從而奠定了一個較高的平均繳費指數。

那麼企業單位這邊往往是為了降低用工成本,它在選擇社保繳費基數方面都會選擇最低標准60%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所以這樣的話從根本上就決定了企事業單位養老金的差距,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基本上是全員建立了職業年金,所以說在原有社保養老金的基礎上,還可以獲得一部分補充養老金的待遇,但是我們企業單位這邊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單位少之又少,所以說大多數從企業單位退休的人群,他的養老金是比機關事業單位要低很多。

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因為企業叫養老金,事業叫退休金,你去查查退休金和養老金的差別。

企業職工的養老金,與機關、事業人員的退休金相比,相差200%一300、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交費的單位與交費的檔次差別:

①:企業職工的養老保險交費:是企業與職工共同負擔,企業交費20%、職工交費8%,交費是以本地企業職工平均工資為基數、來設置交費檔次的,分為60%、100%、200%、300%;由於企業的經營與贏利高低不同、不少企業經營困難,企業為職工交納養老保險,絕大部分是按最低檔次60%、甚至40%交費的,交費的檔次低、職工賬戶的資金就少,這是企業職工養老金低下的最重要原因;

②: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交費:是以本人的工資為基數交費的,檔次分為60%、100%、200%、300%,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自己是不交費的,全部有國家財政代替個人交費、交費的檔次是按200%、300%不等,這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最主要原因;

二:工資與交費基數的不同:

①:企業職工的工資與工資增長、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直接掛勾,80%的企業、長期無能力為職工漲工資,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低、企業和職工交納養老保險的基數就低,職工社保帳戶和統籌資金賬戶的資金就匱乏;職工個人社保賬戶和社保統籌資金不足,是企業職工養老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機關、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全額撥款的機制,機關事業的人員、初始工資定位高,工資的增長、是不折不扣的有保障,國家財政、永遠不會乾涸;工資的基數高,國家財政全額、又高檔次交費,這是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職業年金與企業年金的差別:

①:企業年金、是企業的行為,交納企業年金、只有央企的部分企業才有能力、有資格享用;佔80%的企業與個人,不敢問津、只有望洋興嘆!這是企業人員、養老金低下與懸差的重要原因;

②:職業年金、是補充養老金,是屬於機關、事業單位的專利品;職業年金,個人交費4%、國家財政交費9%,2014年以前,機關事業人員個人不交費、全部有國家財政支付;職業年金、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的50%左右,人人有份的雙份「兩金」、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

四:退休、養老金的計算方法差異:

①:企業職工退休金的計算,是以本地企業職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資為基數、來計算企業職工養老金的;這是企業職工退休金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②:職業年金的計算,是以機關事業人員、本人工資為基數計算退休金的;這是機關、事業人員退休金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工作在職時繳費基數低,企業普遍都是低工資。養老金比例單位都是按最低交,退休怎麼能高?事業,公務員現在個人還扣職業年金!!!永遠都比不了,心態平和點,不服氣就自己努力考公務員。好好培養孩子吧!(費用也不低)

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普遍比較高,這是我們從身邊就能感受到的。據統計,「公務員」的養老金能達到普通企業退休人員的三倍。

過去主要是由於養老金「雙軌」,

那麼當養老金並軌之後,將來兩者間的差距會變小么?答案是:不會。我們來看看究竟多在哪裡?



第一部分:繳費正規、穩定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作穩定,他們的繳費嚴格按照工資繳費,不會拖欠中斷。企業職工往往面臨著企業少交甚至不交的困境,換工作導致的社保中斷也時有發生。

第二部分:機關事業單位年金制度

年金制度是在職時扣除一部分不需要交稅的部分,將來老年時可以領取。在機關事業單位也是嚴格執行的。有點類似於公積金制度,個人掏一半單位掏一半,將來都歸屬於個人。

而企業雖然也推出了年金制度,但截至目前也只有少數大型國企在使用,將來也將導致養老金的差距。


第三部分:機關事業單位的補貼和福利

作為企業職工,養老金的來源就只是養老保險的養老基金。而機關事業單位往往在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有著一定的補貼、津貼、福利,有專門的發放機構。

總體來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本就交的少,再加上「公務員」在基本養老金的基礎上,還有著年金和補貼等加持。可見將來的差距還是不會小的。

主要是繳費基數,事業單位繳費是按實發工資視同繳費,外企或好的國企也是這種情況,所以退休金高。而大部分企業都是按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為基數交的社保,這損害了職工的利益,使得退休金都是按最低工資標准核算的。

❺ 關於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崗位不同都有什麼差距

關於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崗位不同都有數目上的差距。基本養老金主要與三大因素有關:退休最後一年的社會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和繳費年限。其中,視同繳費年限的視同繳費指數也是影響養老金尤其是過渡性養老金水平的重要因素。視同繳費指標主要由本人退休時的崗位等級、崗位工資等級及相應的退休生活補貼標准確定。

3.大多數養老金待遇低的人主要是因為繳費年限短,繳費基數低。由於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較晚,養老金待遇較高的單位主要有過渡性養老金。隨著時間的推移,過渡性養老金會逐漸消失,最終統一成養老金待遇。根據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假設基礎養老金8級崗位的等值繳費指數為1.5,假設實際繳費指數也為1.5,繳費年限為40年,計算出的基礎養老金為社會平均工資的50%。以上就是對關於事業單位的養老金,崗位不同都有什麼差距這個問題的解答。

❻ 企事業單位養老保險並軌後,二者退休金就不會有較大的差距嗎

企事業單位養老金實行並軌制度,也就是說無論是企業還是事業單位,他們的養老金計算方法都將逐漸趨同。但也並不意味著兩者的養老金領取數額就完全一樣了,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影響最終養老金的金額。

還有就是他們社保的繳納基數可能也略有差異,因為正常的五險一金繳納很多,私企它是按照最低工資標准去繳納的。就是說其實交了五險但都是不能再低的標準的,而很多事業單位它是按照員工實際的去年的平均工資標准去繳納的,雖然五險一金扣的更多了一些,但是人家交的錢更多,退休的時候領到的錢自然就更多。

❼ 從國企退休兩年了,目前養老金3000元,是什麼水平

從國企退休兩年了,目前養老金3000元,是什麼水平?

自己已經從,國企企業離休兩年多的時間了。目前每個月的養老金待遇在3000元錢上下。這是屬於一個怎麼樣的水準呢?就目前看來,3000塊錢的養老金確實是不具有極強的一個優點。在全國均值養老金的范圍內看來,基本上是稍低於全國的平均。通過2021年養老金調節之後,全國每個地區發布了這個均值養老金。那樣依據這個標准全國的平均養老金,大概是在3300塊左右的水準。

❽ 養老金並軌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一樣嗎

養老金並軌後企業和事業單位養老金不一樣,具體如下:
1、企事業養老金計算方式不同,並軌前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的計算方式為,基本工資加崗位工資加績效工資加獎勵工資,從這個公式來看,主要是看工齡的長短來發養老金,事業單位人員的退休金不會太低,加上各種補貼之後,總的養老金基本能達到退休前的70%。而企業單位的計算方式為,養老金等於基礎養老金加個人賬戶養老金。而基礎養老金等於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加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除以2乘繳費年限乘1%;
2、企事業單位繳費基數不同,雖然雙軌變單軌,但是也是用了同一種發放方式,差距並不會那麼快消除的。繳納基數的不同,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都是參加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納的養老金是28%,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而現在企業單位為了節約成本,給職工繳納的基數大多是按照最低的60%繳納,很多有企業單位能夠按照100%全額繳納的,相反事業單位則是全額繳納的。
3、過渡性養老金計算方法不同,過渡性養老金也有很大的不同,企業在建立個人賬戶之前都是按照在職時繳納養老金基數多少,根據基數選擇不同待遇,最後再用相應的計算公式來算過渡性養老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
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❾ 事業單位退休每個月4600元,養老金是什麼水平

事業單位退休每個月4600元,養老金是什麼水平?

從行政事業單位退休,每一個月4600元養老金是啥水平呢?眾所周知從行政事業單位退休廣泛而言,相比從企事業單位退休或者說自由職業者退休,所獲得養老金待遇水平要高一些。那樣4600塊的退休金到底是否算高呢?其實這其實不算一個非常高的水平。應該是歸屬於中等偏下,這樣的一個退休收益水平。

閱讀全文

與企事業養老金怎麼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經濟與管理屬於什麼類 瀏覽:985
生涯規劃故事怎麼寫 瀏覽:650
第十課幸福是什麼 瀏覽:773
三國演義的故事及人物有哪些 瀏覽:614
什麼都沒有自己的健康重要 瀏覽:572
石台事業編什麼時候體檢 瀏覽:550
守護愛情的小保安什麼梗 瀏覽:552
幸福有時像什麼有時像什麼 瀏覽:191
國民經濟形勢對投資有哪些影響 瀏覽:246
愛情的顏色是什麼作文 瀏覽:622
健康甘肅里的備注怎麼填 瀏覽:50
男人事業和婚姻哪個重要 瀏覽:737
合法婚姻和事實婚姻的界定有哪些 瀏覽:113
美女你好你在哪裡上班的乾的什麼 瀏覽:980
適合自己的就是幸福下句該怎麼說 瀏覽:360
愛是什麼韓國愛情動畫 瀏覽:469
單身又怎麼感受愛情 瀏覽:409
家庭購買房子屬於什麼宏觀經濟學 瀏覽:62
梨泰院有什麼故事 瀏覽:938
愛情里陪伴和懂得哪個更重要 瀏覽: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