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鄉鎮企業、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的含義是什麼
鄉鎮企業必須是以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農民投資為主,在鄉鎮(包括所轄村)舉辦的承擔支援農業義務的企業
鄉(鎮)村公共設施包括鄉村級道路、鄉村級行政辦公、農技推廣、供水排水、電力、電訊、公安、郵電等行政辦公、文化科學、生產服務和公用事業設施等
鄉(鎮)村公益事業包括學校、幼兒園、托兒所、醫院(所)、敬老院等教育、醫療衛生設施
❷ 什麼是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
什麼是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
鄉村公共設施指由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鄉鎮企業及其他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建設的用於鄉村社會公眾使用的或享用的公共服務設施。比如鄉村文化教育設施、鄉村醫療衛生防疫設施、鄉村文藝娛樂設施、鄉村體育設施、鄉村社會福利與保障設施、鄉村社會福利與保障設施、鄉村商業金融服務設施、鄉村行政管理與社會服務設施等。也就是為鄉村人口和社會服務的公共建築設施。
公益事業即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及其設施。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
❸ 公益事業具體的都指哪些
公益事業也稱慈善事業,它在廣義上指以衛生、救濟為主的一切群眾福利事業,也專指為特定對象謀利益的社會事業。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中定義,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一般包括:濟貧救災,幫助殘疾照顧鰥寡孤獨、扶弱御強、見義勇為、資助困難者等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❹ 什麼是農村公益事業
指在農村稅費改革這項系統工程中,取消了鄉統籌和改革村提留後,原來由鄉統籌和村提留中開支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道路修建、植樹造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關的圭地治理項目和村民認為需要興辦的集體生產生活等其他公益事業項目」所需資金,不再固定向農民收取,採取「一事一議」的籌集的方法。是農村稅費改革的配套措施,目的是減輕農民負擔,鞏固農村稅費改革的成果,促進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的同時,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實現科學發展新農村建設的宏偉目標。
含義:就是辦一件事議一次(事是農村公益事,議是村民自已來議),籌一次錢,投一次工。
一、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統領,以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鄉村振興活動總體要求,以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統籌城鄉發展為方針,以推進農村發展綜合改革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目標,充分發揮基層民主,逐步建立農民自願出資籌勞為主體、以政府獎補資金為引導、社會捐資為補充的農村公益事業建設新機制,促進城鄉統籌發展。
(二)基本原則
1.規劃先行,有序推進。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一項長期工作,要科學合理確定項目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提高項目建設的前瞻性、計劃性和協調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等關系,推動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全面、均衡、有序開展。
2.先議後籌,先籌後補。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確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所有項目必須經農民民主程序議定後,方可在農民負擔規定的標准內籌資籌勞,農民籌資籌勞到位後給予相應的財政獎補。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要以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產生新的債務、不搞半拉子工程為前提,重點支持農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建設的規模及標准要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應。
4.公開公示,陽光操作。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全過程要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民主議事、籌資籌勞、招標議標等全過程實行公示制,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確保項目建設質量。
二、主要內容和時間步驟
(一)主要內容
1.獎補對象、范圍和標准
(1)、獎補對象:在自然村(自然村、村民小組受益群體)范圍內。按照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和程序建成的公益事業項目為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對象。財政獎補資金要用於原議事范圍內的公共事業建設,任何部門和個人不能平調。
(2)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范圍:只限於本村(自然村、村民小組)以村民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為基礎,目前支農資金沒有覆蓋的村水渠(灌溉區以下的斗渠、毛渠),堰塘、橋涵、機電井、小型提灌或排灌站等小型水利設施,以及村內道路(行政村到自然村),戶外村內植樹造林、自來水公共設施、文化基礎公共設施以及衛生基礎公共設施等公益事業。
財政獎補要與現有支農項目政策相銜接,以防止重復補助和遺漏,超過自治區人民政府規定的籌資籌勞限額標准和農民意願及承受能力,以及採取借款和按戶、車、地、牲畜、攤派數籌資籌勞完成的公益事業建設項目一律不予獎補。
(3)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的標准:財政獎補按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籌資籌勞政策規定,在農民人均籌資15元,籌勞7 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按20元標准折算)的限額內,財政按總額(不超過155元)的50%給予獎補(77.5元),財政獎補資金由中央、自治區和縣財政構成,負擔的比例分別為40%、35%、25%。
為了減輕農民負擔,用村集體積累和村辦企業自有資金代替農民籌資開展的公益事業建設,也列入財政獎補對象,其補助標准與農民自籌相同。
(二)時間及步驟
今年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從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止。以後年度的項目時間和步驟,另作規定。
第一步:提出申請,由計劃開展籌資籌勞的村提出建設申請。
第二步:資金籌集、工程實施,經批復後,召開村民代表會議籌資籌勞。
第三步:工程驗收、結算、資料歸檔。
❺ 農村公益活動有哪些
村的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一般是指涉及村民的公有公用和公共利益的事業。它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公共設施的建設。如村(鎮)規劃和建設,農村道路的規劃、修建和維護,公共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維修,各種文化設施的建設等。
②社會優撫工作。如開展擁軍擁屬活動,優待軍烈屬。
③救災救濟和扶貧工作。
④農村養老保險和社會保險工作。
⑤實行義務教育和掃盲教育。如辦好村小學、托兒所、幼兒園和掃盲夜校等。
⑥搞好公共衛生,整頓村容村貌,建立合作醫療制度,實行計劃生育。
⑦保護生態環境,保護資源。
⑧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活動。農村公共事業和公益事業與村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做好這些工作對於促進農村社會穩定、經濟繁榮、全面發展具有十重要的意義。
❻ 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包括那些
比如村文化活動中心、老年活動室、村衛生院之類
❼ 公益事業有哪些呢
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下列事項: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公益事業即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及其設施。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
公益活動
公益活動是指一定的組織或個人向社會捐贈財物,時間,精力和知識等活動。公益活動的內容包括社區服務,環境保護,知識傳播,公共福利,幫助他人,社會援助,社會治安,緊急援助,青年服務,慈善,社團活動,專業服務,文化藝術活動,國際合作,等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公益事業
❽ 村級公益事業有哪些
1.一般型公益文化活動,如廣場文化活動、藝術節、文化宣教等。2、捐助型公益文化活動,如慈善拍賣、義演、主題捐贈等。3、高雅型公益文化活動,如詩會(朗誦)、讀書會、書畫展等。4、競賽型公益文化活動,如歌詠比賽、徵文比賽、書畫比賽等。5、交流型公益文化活動,如城鄉交流、城市交流、國際交流等。6、名人主導型公益文化活動,如社會名流、政要、熱點人物參加的文化活動等。7、只要有心,處處公益。可以參加各種活動,不一定要捐很多錢,勇敢扶起老爺爺老奶奶,掃掃地,常回家看看,為人指路也可以。當然,有能力可以加入各種組織,做一名志願者也不錯。8、助學,清掃垃圾,制止不文明現象,協助維持公共秩序,在公交車上提倡大家給老弱病殘孕和帶小孩的乘客讓位。這些都是公益活動。
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公益事業即直接或間接地為經濟活動、社會活動和居民生活服務的部門、企業及其設施。主要包括自來水生產供應系統、公共交通系統、電氣熱供應系統、衛生保健系統、文化教育系統、體育娛樂系統、郵電通訊系統、園林綠化系統等。
農村公益事業基本原則
1.規劃先行,有序推進。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是一項長期工作,要科學合理確定項目建設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提高項目建設的前瞻性、計劃性和協調性,處理好當前與長遠、局部與整體等關系,推動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工作全面、均衡、有序開展。
2.先議後籌,先籌後補。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確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所有項目必須經農民民主程序議定後,方可在農民負擔規定的標准內籌資籌勞,農民籌資籌勞到位後給予相應的財政獎補。
3.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要以不增加農民負擔、不產生新的債務、不搞半拉子工程為前提,重點支持農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強烈、受益最直接的村級公益事業建設,建設的規模及標准要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應。
4.公開公示,陽光操作。農村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建設全過程要做到公開透明、公平公正,民主議事、籌資籌勞、招標議標等全過程實行公示制,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確保項目建設質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定義,公益事業是指非營利的,一般包括:濟貧救災,幫助殘疾照顧鰥寡孤獨、扶弱御強、見義勇為、資助困難者等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❾ 公益事業有哪些啊
公益事業的類型:
1、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2、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3、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4、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公益事業的價值:
在實施追求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並重的創業活動時,兼顧社會性和企業性,將實現社會價值和企業化運營結合在一起,在兒童保育、殘障人士就業、社區發展等領域積極開展社會創新。公益創業不僅涵蓋了非營利性機構的創業活動和營利性機構踐行社會責任的活動,還成為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的矯正力量。
❿ 公益項目有哪些
有: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園林綠化、城建城管、路政交通、河道管理等公共設施工程,另有社區治安聯防、物業管理、停車場管理及行政事業單位後勤服務、門衛等項目。二是社區便民利民服務,有:社區老年人護理、托老托幼、社區醫療、敬老院、家庭小飯桌、家庭護理、社會福利慈善事業活動及社區興辦的各種以滿足居民生活需要的便民利民等非盈利性項目。
公益性項目是指指那些非贏利性和具有社會效益性的項目。其具體含義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廣義的公益性項目包括政府部門發起實施的農業、環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項目,也包括民間組織發起實施的扶貧、婦女兒童發展等項目; 狹義的公益性項目是有民間組織發起的,他利用民間資源為某些群體謀求利益,創造社會效應。 不管是廣義的公益性項目還是狹義的公益性項目,其都是以謀求社會效應為目的,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規模大、 投資多、 受益面寬、 服務年限長、公益性項目是指那些非營利性和具有社會效益性的項目。公益性項目是以謀求社會效應為目的,具有一般規模大,投資多,受益面寬,服務年限長,影響深遠等特點的投資項目。現階段關於公益性項目的解釋有兩種,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公益性項目是指為社會大眾或社會中某些人口群體的利益而實施的項目,即包括政府部門發起實施的農業、環保、水利、教育、交通等項目,也包括民間組織發起實施的扶貧、婦女兒童發展等項目。狹義的公益性項目是有民間組織發起的,他利用民間資源為某些群體謀求利益,創造社會效應。公益性項目評價,是以不斷改善投資環境、優化產業結構、實現宏觀經濟持續增長為目標,從納稅人的角度出發,採用效益費用等分析方法,考察公益性項目給社會公眾帶來的效益是否大於項目投入的費用,為公益性項目的選優決策提供依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
第九條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選擇符合其捐贈意願的公益性社會團體和公益性非營利的事業單位進行捐贈。捐贈的財產應當是其有權處分的合法財產。
第十二條 捐贈人可以與受贈人就捐贈財產的種類、質量、數量和用途等內容訂立捐贈協議。捐贈人有權決定捐贈的數量、用途和方式。
捐贈人應當依法履行捐贈協議,按照捐贈協議約定的期限和方式將捐贈財產轉移給受贈人。
第十三條 捐贈人捐贈財產興建公益事業工程項目,應當與受贈人訂立捐贈協議,對工程項目的資金、建設、管理和使用作出約定。
捐贈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由受贈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項目審批手續,並組織施工或者由受贈人和捐贈人共同組織施工。工程質量應當符合國家質量標准。
第十四條 捐贈人對於捐贈的公益事業工程項目可以留名紀念;捐贈人單獨捐贈的工程項目或者主要由捐贈人出資興建的工程項目,可以由捐贈人提出工程項目的名稱,報縣級以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