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什麼呢
組織機構代碼證—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
我們周圍有很多人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只知道辦理營業執照,而對自己唯一的身份證組織機構代碼證,重視程度不夠,也不能夠及時參加年檢,總感到用途不大。那麼什麼是組織機構代碼呢?它在經濟活動中起到什麼作用呢?
組織機構代碼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根據國家標准編制,並賦予每一個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其他機構頒發的全國范圍內唯一的、終身不變的法定標識,覆蓋所有單位(包括法人和非法人以及內設機構),是連接政府各職能部門之間的信息管理系統的橋梁和不可替代的信息傳輸紐帶。目前已在工商、稅務、銀行、公安、財政、人事勞動、社會保險、統計、海關、外貿和交通等40餘個部門廣泛應用,已成為單位在進行社會交往、開展商務活動所必需的「身份證明」。
代碼證對一個單位來說作用非常重要,例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涉及到轉帳問題,需要向銀行申請一個基本賬戶,作為結算賬戶,只有在這個基本賬戶的基礎上,企業才能申請一般帳戶,才可以購買現金支票。而申請辦理這兩種賬戶的時候都必須向銀行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相關資料。同樣對一個企業來說要想經營,就需要先去稅務部門辦理相關稅務登記手續,同時申請購買發票。而企業稅號的15位數字中,前6位是行政區劃號段,後面9位是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號,也就是說辦理稅務登記手續必須使用組織機構代碼證,通過組織機構代碼信息,可以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的有效管理,防止個別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為國家從源頭治理稅源起到積極的作用。還有在車輛落戶、申請人事調動、辦理員工社會保障時都離不開代碼證,可以說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代碼證在國家行政管理和維護經濟秩序以及宏觀調控中所起的作用將越來越重要。
有些單位因為對代碼證的重要性缺乏認識,結果給自己的經營活動增加了許多麻煩,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我市一家企業改制後變為有限公司,前來辦理代碼證。由於對代碼知識知之甚少,加之對其不重視,認為不就是一個證嗎,用處不大,因此在辦證時將錯誤信息提供給了工作人員,造成重碼現象,致使單位原有的銀行帳戶及稅號都無法使用,後經代碼工作人員多方努力,幫助其恢復了原有的代碼證號,才使其避免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這種情況在我們的工作中經常發生,有的單位因代碼證保管不善丟失,造成車輛無法落戶;有的單位因不按期換證,使代碼證過期,造成單位人員在辦理出境手續時受阻;還有的單位在辦理完營業執照後,沒有辦理代碼證,而造成出口貨物無法辦理海關手續。由此可見代碼證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們從事各種經濟活動的通行證。因此當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組織機構時,不要忘記辦理組織機構代碼證。
B.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各類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通行證。代碼是「組織機構代碼」的簡稱。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
建立代碼統一標識制度的意義: 對單位法人實行組織機構代碼和自然人實行社會保障號碼制度,是國家整個經濟和社會實現現代化管理的基本制度,盡快建立這一制度對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社會進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且具有緊迫性。
證件作用
代碼證對一個單位來說作用非常重要,例如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由於涉及到轉帳問題,需要向銀行申請一個基本賬戶,作為結算賬戶,只有在這個基本賬戶的基礎上,企業才能申請一般帳戶,才可以購買現金支票。
而申請辦理這兩種賬戶的時候都必須向銀行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等相關資料。同樣對一個企業來說要想經營,就需要先去稅務部門辦理相關稅務登記手續,同時申請購買發票。
而企業稅號的15位數字中,前6位是行政區劃號段,後面9位是企業組織機構代碼號,也就是說辦理稅務登記手續必須使用組織機構代碼證,通過組織機構代碼信息,可以實現對增值稅發票的有效管理,防止個別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為國家從源頭治理稅源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組織機構代碼證
C. 組織機構代碼是什麼
組織機構統一代碼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成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等機構賦予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法定代碼標識。代碼證書是證明持證單位具有法定代碼標識的憑證和傳遞代碼信息的載體。
組織機構代碼的結構是由八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本體代碼和一位數字(或大寫拉丁字母)校驗碼組成。
代碼的功能和含義
根據國家標准對代碼種類的劃分,代碼按其功能分為有含義碼和無含義碼。有含義碼是除對編碼對象起標識作用外,還具有其他特定含義的代碼,如公民身份證的代碼就屬於有含義碼。
無含義碼是對編碼對象只起標識作用,而無其他附加含義的代碼,如組織機構代碼,是由8位數字本體碼和1位數字校驗碼組成,代碼長度短、包容量大,尤其適合於計算機管理和應用。從組織機構代碼中看不出相應組織機構的類別及所在地等信息。組織機構代碼之所以採用無含義碼,是因為現實中會出現如事業機構轉為企業機構、內資轉外資、行政區劃改變等一系列問題,而相應組織機構的類型、法人代表姓名、經濟類型、地址等近20種基本信息在代碼資料庫中一查便知。採用無含義碼可以保證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統一性和終身不變性。
組織機構代碼與自然人的身份證號不同,一個自然人,哪怕是非婚生的自然人,都有權獲得屬於本人的身份證號,而申請代碼的組織機構必須是依法成立的。此外,自然人身份證號在有效期內的基本信息不變,其信息比較穩定。而組織機構代碼設定的4年有效期相對較短,能隨著組織機構的變化在對資料庫中的相關信息作出相應調整,具有動態性。
組織機構:組織,是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統建立起來的集體。機構,泛指機關、團體或其他工作單位。組織機構是有目的、有系統、有秩序地組合起來,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統建立起來的機關、團體和其他工作單位或其內部組織。是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機關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單位的統稱,即通常所說的「單位」。但「單位」一詞比較籠統,可以指某個計量單位,也可以稱社會的基本細胞家庭為單位。所以,統一代碼標識制度中用「組織機構」來稱呼通常所說的「單位」。
到相應的市、區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申領代碼證的手續。
D.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依據國發[1989]75號文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給每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包括法人和法人分支機構)頒發的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法定代碼標識,是組織機構的「身份證」,簡稱代碼證。
二、代碼證已在銀行基本帳戶管理、貸款、稅收征管、國家統計、質量技術監督管理、公安車輛管理、國有資產登記、清產核資、海關通關管理、外匯管理、人事管理、勞動保險、大型國家普查等領域應用。組織機構代碼已成為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信息,是組織機構的重要證件。
三、組織機構代碼頒證的對象是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工會及其它組織機構。
E. 事業單位行業代碼是什麼
行業代碼是行業分類的具體代碼。按照一定的科學依據,對從事國民經濟生產和經營的單位或者個體的組織結構體系的詳細劃分,如林業,汽車業,銀行業等。
按照單位的主要經濟活動確定其行業性質。當單位從事一種經濟活動時,則按照該經濟活動確定單位的行業;當單位從事兩種以上的經濟活動時,則按照主要活動確定單位的行業。
宗旨
事業單位是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其上級部門多為政府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政府職能部門,其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所做出的決定多具有強制力,其人員工資來源多為財政撥款。事業單位的登記在編制部門進行。事業單位與職工簽訂聘用合同,發生勞動爭議後,事業單位進行人事仲裁。
F. 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法律分析:組織機構代碼證相當於企業機構的身份證件,所有的企業都有組織機構代碼證。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或機構在進行經濟活動時的通行證,以代碼形式對我國境內依法注冊和登記的各類組織機構進行身份標識,按照GB11714《全國組織機構代碼編制規則》編制,包括本體代碼和校驗碼,由9位數編碼組成,是根據相應的國家標准編制的一種法定的代碼標識,對企業的順利運營非常重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是指根據代碼編制規則編制,賦予每一個組織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識別標識碼。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是指組織機構代碼識別標識的載體和法定憑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為紙質證書,副本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
第十四條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確定式樣、內容,由全國代碼中心統一製作和管理。
第十五條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自頒發之日起4年內有效。組織機構依法設立的資格證明文件有效期不足4年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有效期以資格證明文件的有效期為准。
G. 事業單位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各代表什麼意思
標准規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用18位阿拉伯數字或大寫英文字母表示,分別是1位登記管理部門代碼、1位機構類別代碼、6位登記管理機關行政區劃碼、9位主體標識碼、1位校驗碼。
2015年6月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提升社會運行效率和信用。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制度,相當於讓法人和其他組織擁有了一個全國統一的「身份證號」,這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部分。
李克強說,對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是構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全國統一市場的重要改革舉措,能促進公共管理水平提升和交易成本下降,實現社會運行效率倍增。
(7)事業單位代碼證明什麼內容擴展閱讀: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構成特點
1、是嵌入了組織機構代碼作為主體標識碼。通過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確保社會信用代碼不會重碼。換言之,組織機構代碼的唯一性完美「遺傳」給統一社會信用代碼。
2、是在組織機構代碼前增加行政區劃代碼,這個組合不難發現就是稅務登記證號碼。這樣就提高了統一社會代碼的兼容性,在過渡期內稅務機關可以利用這種嵌套規則更加便利地升級到新的信用代碼系統。
3、是預留前兩位給登記機關和機構類別,這樣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應用中更加清晰高效,第一位便於登記機關管理,可以作為檢索條目,第二位可以准確給組織機構歸類,方便細化分管。
4、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主體標識碼天生具有的大容量。通過數字字母組合,加上指數級增長,可以確保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無需升位就可容納大量組織機構。
5、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位數為18位,和身份證的位數相同,這一巧妙設計在未來「兩碼管兩人」的應用中可以實現登記、檢索、填表等統一。
6、是統一社會信用代碼中內嵌的主體標識碼具有校驗位,同時自身第十八位也是校驗位,與身份證號相比是雙校驗,確保了號碼准確性。
H. 組織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法律分析:組織機構代碼證相當於企業機構的身份證件,所有的企業都有組織機構代碼證。組織機構代碼證作為組織或機構在進行經濟活動時的通行證,由9位數編碼組成,是根據相應的國家標准編制的一種法定的代碼標識,對企業的順利運營非常重要。
法律依據:《組織機構代碼管理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是指根據代碼編制規則編制,賦予每一個組織機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識別標識碼。 本辦法所稱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是指組織機構代碼識別標識的載體和法定憑證,分為正本和副本;正本為紙質證書,副本包括紙質證書和電子證書。
第十四條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確定式樣、內容,由全國代碼中心統一製作和管理。
第十五條 組織機構代碼證書自頒發之日起4年內有效。組織機構依法設立的資格證明文件有效期不足4年的,組織機構代碼證書有效期以資格證明文件的有效期為准。
I. 什麼是代碼證
代碼證即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由國家統一印製的、證明組織機構具有法定代碼標識的憑證。
J. 事業單位信用機構代碼證是什麼
機構信用代碼是從信用的角度編制的用於識別機構身份的代碼標識,共18位,它覆蓋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等各類機構,是各類機構的「經濟身份證」。 意義 機構信用代碼證是機構的「經濟身份證」,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是推動落實金融賬戶實名制。金融賬戶實名制是杜絕虛假開戶和各種違法經濟行為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證能夠為金融機構開展機構賬戶主體資格審查、身份核實、風險分析等工作提供有力支持,與個人身份證件互為補充。二是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在辦理存、匯、貸款等業務時,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的手續非常繁瑣。機構信用代碼建立以後,將大大提升金融服務效率,降低服務成本。三是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機構信用代碼不影響現有的各種代碼,通過建立機構信用代碼與現有代碼的對應關系,可以發揮機構信用代碼的查詢檢索功能,促進各部門、各行業的信息共享,提升社會管理水平,也對腐敗行為形成震懾,有助於形成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合力。 2概念 為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金融服務水平,促進銀行和機構的交流合作,助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建立了機構信用代碼系統,由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制發機構信用代碼證。機構信用代碼共18位,包含5個數據段,從左至右依次是1位準入登記管理機構類別、2位組織機構類別、6位行政區劃代碼、8位順序號、1位校驗碼。 機構信用代碼證將作為金融機構識別機構身份、查詢機構信用記錄等的依據。各持證機構應妥善保管,如不慎遺失,應及時到注冊地人民銀行徵信櫃台補辦,以防影響與金融機構的合作。 3申領對象 轄區所有已登記、注冊的機構,包括法人企業、非法人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非生產經營性的分支機構、事業法人、未登記的事業單位、已登記事業法人的分支機構、未登記事業單位的分支機構、機關法人、機關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下設機構、街道鄉鎮、街道鄉鎮的內設機構、機關的二級內設機構、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基金會、居委會、村委會、律師事務所、司法鑒定所、宗教機構、境外在境內成立的組織機構等。 4申領方式 1.2012年6月1日前已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機構,到基本存款賬戶開戶銀行申領。 2.2012年6月1日後新開立基本存款賬戶的機構,在開立基本存款賬戶時申領。 5所需資料 機構申請機構信用代碼證應提交以下資料: (一)機構信用代碼申請表; (二)機構成立時的批准文件或登記證書、營業執照等; (三)機構為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納稅人的,出示稅務登記證; (四)法定代表人(負責人)及經辦人有效身份證件; (五)機構介紹信或授權書; (六)中國人民銀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