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考試:什麼是參公事業單位
參公人員的全稱為「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人員」。
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參公和公務員的區別
參公和公務員主要是編制不同,公務員是行政編制,參公是事業編制。但是除了編制之外,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完全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公人員和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職務與級別,錄用,考核,職務任免,職務升降,獎勵,懲戒,培訓,交流與迴避,工資福利保險,辭職辭退,退休,申訴控告,職位聘任,法律責任,附則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調動等待遇是一樣的。
參公和事業編的區別
參公和事業編最大的區別是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實行公務員制度,後者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兩者在招錄、晉升、薪酬、退休、養老等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一般來說,參公編制是需要在國考、省考等公務員統一考試中才能招錄,而事業編是在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招錄。
② 事業單位怎麼申請參公管理
由本單位提出意見,國務院委託人事部審批。
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本單位提出意見,國務院委託人事部審批;國務院各部委、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各部委、直屬特設機構、直屬機構、辦事機構、部委管理的國家局提出意見,報人事部審批。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審核,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後,報人事部備案;市(地)、縣級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和政府工作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實行參照管理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廳(局)審批。
(2)怎麼才能參公事業單位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參公管理的相關要求規定:
1、實行參照管理的單位,應當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方案》對人員進行登記、確定職務與級別、套改工資,並參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的規定,對單位內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進行管理。
2、參照管理的單位不實行事業單位的專業技術職務、工資、獎金等人事管理制度。
3、公務員主管部門要加強對參照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對不執行錄用、職務與級別、工資福利保險等管理規定的,要責令其限期改正,並追究有關領導人員的責任。
③ 事業單位參公的標准和條件
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對於參公事業單位和一般事業單位來說,兩者都屬於事業單位編制,但是實行不同的人事制度,前者實行公務員制度,後者實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公務員制度和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在招錄、晉升、薪酬、退休、養老等諸多人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不同,如招錄制度,參公事業單位和行政機關人員招錄必須遵守《公務員錄用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招聘必須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的一系列規定執行。
五大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
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它只能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術向社會提供諸如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方面的服務,專業性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3、屬於知識密集型組織:絕大多數事業單位是以腦力勞動為主體的知識密集型組織,專業人才是事業單位的主要人員構成,利用科技文化知識為社會各方面提供服務是事業單位基本的社會職能。
4、經費來源的國產化:我國的事業單位基本上由國家財政統一撥給各項事業經費,這是中國傳統事業管理體制的一個基本特徵。
隨著事業單位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事業單位的經費來源日趨呈現多元化的態勢,但來自國家的財政撥款在事業單位的經費中仍然佔主導地位。現階段,我國事業單位經費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和非財政補助兩類。
④ 請問事業單位要怎樣才能參公
答:請問事業單位要怎樣才能參公?這個問題回答很簡單,按照公務員法的要求,你所在單位及人員所從事的工作,是具有政府行政職能的工作,這樣就具備參公條件了,根據國家及地方政府文件精神,你單位可以提出單位及人員參公申請,經上級批准後,事業單位就參公了,事業單位的人員就成為參公人員了,根據公務員法,參公人員與公務員屬於一個系列,工資及待遇按照公務員法執行。
⑤ 事業單位三個參公條件
參公管理顧名思義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但是要注意區分參公管理單位和參公管理人員,一般來說在參公單位的工作人員多為參公編制,但是同一單位不同編制的情況也不少。
參公和公務員的根本區別就在於編制不同,公務員是行政編,而參公人員仍然是事業編制,只是參照公務員管理。
但除了編制不同,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完全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公人員和公務員法規定的公務員的條件、義務與權利,職務與級別,錄用,考核,職務任免,職務升降,獎勵,懲戒,培訓,交流與迴避,工資福利保險,辭職辭退,退休,申訴控告,職位聘任,法律責任,附則等等,包括退休,包括交流調動等待遇是一樣的。
2018年以來,事業單位改革在各地循序漸進地推行著,有關事業單位改革的話題從未停止過,由於事業單位改革涉及面廣、人數眾多,改革也十分復雜,但總體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行政執法類
行政類事業單位在此前的黨政機關改革中完成,或並入行政機關,或剝離行政職能改為公益類,根據2018年3月4日頒布的《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決定》明確,不再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執法類事業單位暫時沒有統一政策,但是執法類和行政類有著很大的相似性,預計將比照行政類的改革方式。
2、公益類
公益類事業單位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公益一類是指承擔義務教育等基礎性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單位或機構,改革基本保持現狀,根據職能進行必要的撤並整合。
公益二類一定區域或程度上可以通過市場調配,如高等教育機構等,這類根據單位效益和職責情況進行改革。效益差,主體職責是公益服務的,剝離收費職責改公益一類;效益一般的,可以維持正常運轉的,保持現狀;效益較好,主要職責是收費和經營的,剝離公益職責轉企。
3、生產經營類
這是受改革沖擊最大的,按照計劃將全部改企,剝離事業屬性脫離體制。目前,改革最難,涉及利益糾葛最多,擔心最多的也就是這類事業單位在編人員。
參公管理審批辦法
2020年3月13日,國家公務員局網站公布了《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審批辦法》,其中明確,事業單位列入參照管理范圍,應當同時具備以下兩個條件:具有法律、法規授權的公共事務管理職能;使用事業編制,並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⑥ 什麼是機關事業單位什麼是參公事業單位編制如何分
事業單位:國家以社會公益為目的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它們不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
參公單位人員要具體分析,通過中央、省兩級公務員(參公)考試正常考錄的工作人員,嚴格意義上講不是公務員,但在錄用、晉升、考核、離退等方面按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
待遇區別:參公的事業編和公務員都屬於國家財政同一撥款,幾乎在薪酬福利上沒有差別,一般來講參公單位比黨政機關的規格要低,晉升空間可能不如公務員大。
人員調動:只要有接收單位和你現在單位雙方的同意放人和接收,參照公務員管理工作人員和黨政機關的工作人員可以互相調動。如果相互調動,公務員調動為參公,編制上會從行政編制轉為事業編制。相應的,如果參公要調動為公務員,編制上也會從事業編轉為行政編制。
特徵
1、提供公共服務:事業單位的功能實際上就是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提供公共事業產品是事業單位產生和存在的基本條件。科、教、文、衛等領域的事業單位,是保障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生活正常進行的社會服務支持系統。
2、屬於非公共權力機構:事業單位所從事的事業多是政府職能所派生出來的具體事務,但它卻不屬於公共行政權力機關,不具有公共行政權力,同類事業單位之間也不能存在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它對於行政區劃內的其他部門或個人也不具有行政管理的職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
⑦ 什麼是事業單位參公
參公,是指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參公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指黨群機關人員,使用行政編制,待遇、職能、崗位設置、人員交流和政府部門一般無二。
另一種是事業單位中,承擔行政執法職能和公共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雖然是參公,但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如果想調任到公務員崗位,會有許多額外的限制條件。
事業單位參公,其依據就是“承擔行政職能”。因而承擔公益服務職能的事業單位,是不可能參公的。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將現有的事業單位分為三種模式:行政類、公益類、生產經營類,其中公益類又分為公益一類和公益二類。
從改革方向來看,行政類是將其承擔的行政職能劃轉到相應的行政機關承擔,生產經營類改企,公益一類保留,公益二類剝離生產經營職能改企、公益職能整合到保留的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實行政事分開、事企分開,今後將不再設立承擔生產經營職能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3)文體類:公共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紀念館(烈士陵園),美術館,科技館,群藝館(文化館),文物考古保護,文獻情報,廣電信號傳輸和技術監測,出版物審讀,體育運動項目管理等。
(4)衛生類:疾病(疫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精神衛生,應急救治,采供血,計劃生育服務,政府舉辦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
(5)社會保障類:社會救助,社會保障經辦和公積金管理,優撫安置,法律援助,婚姻登記,公共就業服務,社會福利機構,公益性殘疾人康復機構,老齡婦幼工作機構,學生資助管理,離退休幹部服務等。
(6)公共安全類:人工影響天氣,防汛抗旱防火,應急救援指揮,無線電監測,人防指揮保障,信息安全保障,重要或應急物資儲備等。
(7)社會經濟服務類:基礎測繪和公益性地質調查,農機安全監理,經濟社會調查與統計,漁業船舶檢驗,植物檢疫,地震監測,環境監測,網路監測,工程標準定額,自然資源保護,純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流域河道管理,園區管理服務,水文(水資源)監測,價格監測,價格認證,葯品和醫療器械審評,生態公益型林場,公共資源交易,土地整理儲備,實行無償服務的農業技術推廣,鄉鎮(街道)綜合為民服務等。
(8)行政輔助類:質量稽查,食品葯品稽查,國土監察,環境監察,安全生產監察,勞動保障監察,交通運輸監察,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城市綜合執法,農業監察,林業監察,水利監察,財政監察,節能監察,旅遊監察,衛生監督,知識產權管理,檔案管理,水土保持監督監測,散裝水泥管理,政策研究,勞動人事爭議仲裁,政府投資和經濟責任審計,財政資金評審支付,政府資金和項目管理,舉報投訴維權,電子政務,土地房屋徵收與補償,金融協調與服務,建設工程質量和安全監督,駐外省市聯絡機構等。
⑧ 請問事業單位要怎樣才能參公
事業單位申報參照管理程序如下:材料報市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核,經市委、市政府同意後,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審批;報市委、市政府研究前,要以書面形式事先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進行溝通,待同意後再正式申報。經與省公務員主管部門聯系溝通,省將啟動市一級申報材料的審批工作,縣區事業單位申報材料審批工作將於市級事業單位審批後立即啟動。
⑨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轉參照公務員要具備哪些條件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