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想問問事業單位工齡有什麼作用
工齡與退休以後退休金的多少,是否有有害工種和特殊工種補助等有很大關系。
工齡主要分3種:
1、一般工齡,又稱總工齡,指工人或職員的總的工作年限,在中國,一般工齡曾是確定職工退休待遇的一個條件。
2、本企業工齡,中國又稱連續工齡,蘇聯稱不間斷工齡,日本稱企業工齡,指工人或職員在某一單位(包括經組織批準的調動)連續工作的時間,是一般工齡的組成部分。
3、特定工作的工齡,工人、職員從事某種特定工作、但任某種特定職務或在某種特定部門擔任工作的年限。
(1)事業單位確認工齡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十章關於工齡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第三十九條
本企業工齡應以工人職員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計算之,如曾離職,應自最後一次回本企業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調動工作者,其調動前後的本企業工齡,均應連續計算。但解放前確因業務需要調動工作具有確實證明者,其本企業工齡,始得連續計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業工作,曾經被迫離職又回本企業工作者,如有確實證明,經工會小組討論通過後,並經勞動保險委員會批准,其離職前與回本企業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作本企業工齡計算。
② 工作有工齡,工齡還有什麼用
工齡很重要,不看後悔可沒葯!
工齡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工齡的長短直接決定你養老金退休以後的高低,所以說,一般情況下擁有長工齡的人群所,可以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待遇,那麼自己的工齡很短,甚至來說不足15周年的話,那麼是直接領取不了養老金待遇的,所以說要必須保證自己的工齡在15周年以上,才可以領取到基本養老金的待遇。無論你在哪個行業,從事什麼職業,你需要做的不是說你有多少工齡,而是你在這個領域掌握了多少工作經驗,這才是我們應該注重的。以上就是我個人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您呀。
③ 入編前的工齡有什麼用
入編前一般工作工齡是可以連續計算工齡的。
工齡是我國職工退休的一個條件。也是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工資計算的內容之一。另外,工齡長短會影響到職工年休假、給予醫療期、病假工資等福利。
目前新入職機關事業單位後,工齡的認定目前主要的參照標準是與社保掛鉤,交納社保即可認定工齡。但前提是繳納社保的單位與檔案中勞動合同中的單位一致(包括三方派遣用工方式),掛靠補繳、代繳都不是工齡認定的依據。
工齡認定經常發生錯誤的原因:
雖然在進入機關事業單位以後,工齡的認定有詳細的規定,但是我們經常還能發現存在工齡認定錯誤的現象。具體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檔案中個人書寫或者填寫時信息不準確。
二、是人事幹部經辦人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對業務和政策不太熟悉造成錯誤。這個也是最常見的,比如說從企業考錄過來的新入職人員,因為社保是最直接的證明,很多人沒有將社保和檔案內容聯系,錯誤性地把一些代繳補繳人員的工齡進行了計算。
三、是各地認定政策不一,在人員流動以後,工齡的認定可能會出現偏差。
④ 工齡有什麼用
工齡作用問題:在繳納社保時,工齡影響以後退休的養老金標准認定。各地社保部門要求的退休資料中,個人檔案也是必備的資料之一,特別是那些具有視同繳費年限,具有特殊工種工齡,享受高寒補貼、個人發明創造或者享受特殊津貼、邊遠艱苦地區津貼等增加養老金項目的人員,沒有個人檔案的工齡是無法享受增加養老金項目補貼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三條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七十四條社會保險經辦機構通過業務經辦、統計、調查獲取社會保險工作所需的數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及時、如實提供。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為用人單位建立檔案,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人員、繳費等社會保險數據,妥善保管登記、申報的原始憑證和支付結算的會計憑證。
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當及時、完整、准確地記錄參加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和用人單位為其繳費,以及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等個人權益記錄,定期將個人權益記錄單免費寄送本人。
用人單位和個人可以免費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查詢、核對其繳費和享受社會保險待遇記錄,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供社會保險咨詢等相關服務。
⑤ 工齡有什麼用
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工齡,是指職工自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起,以工資收入為主要來源或全部來源的工作時間。對計算社會保險待遇有法律意義的只是連續工齡和繳費工齡。
(5)事業單位確認工齡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工齡的分類
工齡可分為一般工齡和本企業工齡。一般工齡是指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總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
本企業工齡(連續工齡是指職工在一個工作單位連續工作的時間。以前,連續工齡又稱為「本企業工齡」。
1987年以後它的范圍不限於在一個單位工作的時間,而是包括職工在各個單位按規定應計入的全部工作時間。是指工人、職員在本企業內連續工作的時間。一般工齡包括連續工齡,能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同時就能計算為一般工齡;但一般工齡不一定就是連續工齡。
連續工齡和本企業工齡在含義上有一些差別,即連續工齡不僅包括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而且包括前後兩個工作單位可以合並計算的工作時間。
若沒有可以合並的情況,連續工齡就是本企業工齡。國務院1978年6月關於《安置老弱病殘幹部的暫行辦法》規定將「本企業工齡」改叫為「連續工齡」。機關、事業單位為有別於企業用的"工作年限",實際上連續工齡和工作年限的含義和作用是相同的。
⑥ 入編前的工齡有什麼用
入編前的工齡可以累積計算。
工齡的長短標志著職工參加工作時間的長短,也反映了職工對社會和企業的貢獻大小和知識、經驗、技術熟練程度的高低。
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以後,以實際繳費年限作為退休和計發養老保險待遇的依據,之前的連續工齡視同繳費年限。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計算應按國發[1978]104號文件的規定計算,即「滿」一個周年才能算一年。
事業單位工齡認定情況
1、符合事業單位招考的人員,不管是專科、本科、研究生、博士,具備了應屆身份,且考試後順利入編的,則工齡是從0開始計算的。
2、在非公有制企業內工作的人員,工齡一般是從單位內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那一年算起。舉一個較為簡單的例子,如果私企是在2020年繳納的養老金,那麼2022年入編事業單位,工齡就已經有2年了。
3、原本是在國企或者是集體所有制企業內工作,但與原單位解除了勞動合同,並考入到事業單位的人員,在原單位內的工齡,會算到事業單位工齡上。
4、對於之前進入到事業單位的編外人員,入編之前的工齡,一般是從簽訂書面勞動合同,且繳納了社會基本養老保險開始計算的,入編後工齡會從社保繳費那一年算起。
⑦ 工齡有哪些作用
工齡,從字面理解為工作時間,但是空口無憑,如何認定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一般職工的工齡是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在確認職工享受社保待遇的工齡時,以最初繳納社保人社部門的記錄和檔案材料為准,以後我們會談到為什麼退休會審查檔案資料,這里我們可以簡單將工齡看成繳費年限(以及可以視同的繳費年限)。工齡又分為連續工齡(累計工作的時間年限)和本企業工齡(在同一單位的工作年限),對普通企業人員來講,影響最大的也是本企業工齡,因此本企業工齡,越長對職工越好。
那麼工齡對哪些待遇有影響呢?第一、對帶薪年休假的影響:
文件依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
在本單位累計工作滿1年不滿10年,可享受5天年休假;
滿10年不滿20年,可享受10天年休假;
滿20年的享受15天年休假;
為啥叫做「帶薪年休假」呢?因為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作收入,也就是不能扣工資!這是重點哦!第二、對病假和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影響
文件依據:《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規定》(勞部發1994 479號)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下,本單位工作5年以下的為三個月,5年以上的為6個月;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單位工作5年以下的為6個月;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單位工作5-10年的為9個月;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單位工作10-15年的為12個月;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單位工作15-20年的為18個月;
實際工作年限10年以上,本單位工作20年以上的為24個月;第三、對病假工資的影響(這個你可以知道)
連續休假6個月以內的(發放病假工資):
連續工齡不滿2年,按照工資的60%計發;
連續工齡滿2年不滿4年,按照工資的80%計發;
連續工齡滿6年不滿8年,按照工資90%計發;
連續工齡滿8年及以上,按照100%計發。
連續休假6個月以上的(給予救濟費):
連續工齡不滿1年,按工資40%計發;
連續工齡滿1年不滿3年,按工資50%計發;
連續工齡滿3年及以上,按工資60%計發,
最低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第四、解除勞動合同時的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按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按半個月計算。第五、工齡對失業保險金的影響(以繳納失業保險金為准):
依據《失業保險條例》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滿5年的,最長12個月;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滿10年的,最長18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最長24個月。第六、工齡對退休時核定基礎養老金的影響
按照企業職工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各省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 X 繳費年限 X 1%。繳費年限就是我們俗稱的工齡,所以工齡越長,繳費越多,你的基礎養老金的比例就越高,同時因為繳費多,個人賬戶養老金也越高。(不懂的,可以翻看我以前的視頻,看看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養老金如何測算)。第七、工齡對醫療保險退休待遇的影響
同樣是看參加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即醫保的工齡,目前的企業職工醫療保險,需要滿足一定的繳費年限,退休職工才可以享受醫保的退休待遇:即不再繳費,但是享受醫保待遇,並每月按照退休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提取醫保金發放到退休人員的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用於看病買葯。香不香?
第八、工齡對職工的特殊保護
職工並不總是弱勢群體,因為在勞動法中明確規定,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5年的勞動者,用人單位不能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如果工齡滿足特殊保護的條件,你可以炫耀啦!
第九、退休人員每年退休金的調整,也與工齡相關。
近幾年來,國家為了讓工齡長的退休人員獲得更多的實惠,在退休人員工資調整的方面,更加側重按照繳費年限(工齡)調整基本養老金,也就是所說的長繳長得。
⑧ 工齡對我們來說,有什麼用嗎
「工齡」不但代表一個人的參加工作時間,還代表著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的奉獻。在現實生活中,工齡是十分關鍵的,工齡不但是一個人的工資待遇,還是一個人的晉升室內空間。工齡長的人薪水會比較高一些,晉升的機遇也會大一些。
說起在企業或是企業中誰的資歷高,最先便是看誰的工齡最大,而工齡高的人在工作上也更受人尊重和高度重視,在朋友中的威望和影響力也越高,更受上級領導的重視和仰仗。是集團公司的骨幹力量。
⑨ 我想問問事業單位工齡有什麼作用
工齡與退休以後退休金的多少,是否有有害工種和特殊工種補助等有很大關系。
工齡主要分3種:
1、一般工齡,又稱總工齡,指工人或職員的總的工作年限,在中國,一般工齡曾是確定職工退休待遇的一個條件。
2、本企業工齡,中國又稱連續工齡,蘇聯稱不間斷工齡,日本稱企業工齡,指工人或職員在某一單位(包括經組織批準的調動)連續工作的時間,是一般工齡的組成部分。
3、特定工作的工齡,工人、職員從事某種特定工作、但任某種特定職務或在某種特定部門擔任工作的年限。
(9)事業單位確認工齡有什麼用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保險條例實施細則修正草案》第十章 關於工齡的規定
第三十八條
一般工齡系指工人職員以工資收入為生活資料之全部或主要來源的工作時間而言。在計算一般工齡時,應包括本企業工齡在內。
第三十九條
本企業工齡應以工人職員在本企業連續工作的時間計算之,如曾離職,應自最後一次回本企業工作之日算起。但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在此限:
一、凡經企業管理機關、企業行政方面或資方調動工作者,其調動前後的本企業工齡,均應連續計算。但解放前確因業務需要調動工作具有確實證明者,其本企業工齡,始得連續計算。
二、解放前在本企業工作,曾經被迫離職又回本企業工作者,如有確實證明,經工會小組討論通過後,並經勞動保險委員會批准,其離職前與回本企業後的工作時間,可合並作本企業工齡計算。
⑩ 工齡有什麼作用
“工齡”不僅代表一個人的工作年限,還代表著一個人在一個工作崗位上的貢獻。在現實生活中,工齡是非常重要的,工齡不僅影響著一個人的工資水平,還影響著一個人的晉升空間。工齡長的人工資會相對高一些,晉升的機會也會大一些。
在職場中,“工齡”有著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工齡決定工資。在很多單位中,工齡高的人的基本工資要比工齡低的人多一些,尤其是像教師和國家公務員,工齡對工資的影響非常大;其次,工齡影響晉升。在很多單位中,工齡越高的人越有資歷和精力,所以更有機會被提拔升職,畢竟在一個崗位上的工齡越高,經驗也越豐富,得到晉升的機會也就更大;最後,工齡代表資歷。在一個公司中,工齡越高的人越受人尊重,在公司中地位和身份也越高,在崗位上的工作經驗也更豐富,更受領導器重。
三、工齡也是資歷。要說在公司或者單位中誰的資歷高,首先就是看誰的工齡最高,而工齡高的人在工作中也更受人尊敬和重視,在同事中的聲望和地位也越高,更受領導的器重和倚重。是公司的中堅力量。
你覺得工齡對於一個人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