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事業單位編內和編外各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編制內、在編是指通過正式考試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且在組織部、人事局內有注冊的工作人員。
編外、非在編人員是指非組織部、人事局組織考試招聘,而是由於用人單位招聘的工作人員。編外、非在編人員通常又可分為工勤人員、合同制工作人員、臨時工。
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部門制定,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由於各個單位編制數量有限,所以為了推進工作,就以單位或者下屬企業的名義招聘很多編制外人員,也就是我們熟悉的合同工。
(1)在編事業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1、事業單位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況。
一是該單位除了有事業人員的編制外,還有的人員按企業用工對待,不佔事業編制,他們屬於工勤人員(也有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二是單位除了事業編制外,另辦有企業性質的單位,隸屬於這個事業單位,該企業性質單位的人員當然身份是企業員工。但在實際中,這個事業單位為了方便工作,把不同性質單位的人員混合使用。
2、從待遇上看,理論上說,兩者完全是不同的。
工資標准/福利標准都執行不同的規定。這點在退休後的待遇就會更明顯。而在實際上,很多單位因為工作需要,特別是混合使用不同編制人員的單位,往往把待遇搞成一樣,以利於調動員工積極性,但這只是單位的搞法,換個領導也可以更改,或者有關領導機關要求改正也可以輕易地就改變了這種狀況。
如果你想調動到另一個事業單位,你的企業編制肯定就不行了。當然,如今事業單位也搞聘用制,是簽合同的。但不管怎麼說,人事局管的就是事業編制的人員及他們的待遇(包括退休)。
參考來源:網路-事業單位編制
② 事業單位正式在編人員是什麼意思
摘要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
③ 事業單位正式在編人員是什麼意思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6-24
④ 事業單位在編和不在編有什麼區別和待遇
(一)概念不同:
1.事業單位在編:凡是通過事業編制考試(筆試和面試)即可成為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就是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就是正式員工。
2.事業單位不在編:事業單位不在編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
(二)福利不同:
1.事業單位在編:有編制的話你的待遇是有保證的,事業單位在編員工完全享受用機構的福利政策(包括節日慰問、年貨、旅遊等)。
2.事業單位不在編:事業單位不在編人員的績效工資,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補貼等比在編人員差一點,只能享受事業單位的部分福利。
(三)晉升途徑不同:
1.事業單位在編:有編制的話屬於正式員工,根據工齡、能力(社會背景)可以考職稱,也可以有其它升職的途徑。
2.事業單位不在編:沒有編制的話你干幾年都是普通科員,原則上不在事業單位晉升范圍內。
(四)合同不同:
1.事業單位在編:在編的員工很多都是長期合同或無固定期限合同,由用人機構直接簽署。
2.事業單位不在編:不在編的員工合同多為派遣公司代理,也就是所謂的勞務輸出,就算是用人機構簽訂合同,也是短期合同。
(五)在單位地位不同:
1.事業單位在編:有編制的員工有投票權,在競爭上崗、年終互評的時候能發表下意見,日常工作量也不會太大。
2.事業單位不在編:沒有編制的話或許就沒有投票權,因為你不做有隨時走人的風險,所以沒有編制的人員往往要承擔較大的工作量。
(4)在編事業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編制分類: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
使用事業編制,但須參加公務員考試;如設區市的城管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
差額撥款事業單位
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
自收自支事業單位
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
管理崗位:
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事業編輯崗位類別:
(1)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佔主體,一般不低於單位崗位總量的70%。
(2)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佔主體,一般應占單位崗位總量的一半以上。
(4)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5)鼓勵事業單位後勤服務社會化,逐步擴大社會化服務的覆蓋面。已經實現社會化服務的一般性勞務工作,不再設置相應的工勤技能崗位。
事業編制各類崗位: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條件,主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確定。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的基本任職條件:
(1)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
(3)崗位所需的專業、能力或技能條件;
(4)適應崗位要求的身體條件。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事業編制
⑤ 事業單位正式在編人員是什麼意思
題主你好,事業單位正式在編人員其實就是在編人員的意思。
在編,就是已經納入了該單位的人事編制,就相當於正式員工。在編人員,就是指有編制的人員。例如在事業單位和銀行,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
所謂編制人員就是具有國家(人事部門)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其基本工資和地方性補助都是財政撥款的,要進入編制都要經過公開招考的。
例如在事業單位,員工可能會有在編和非在編的區別。一般情況下,在編人員是正式員工,非在編人員是非正式工或者是臨時工。福利待遇有差別,工資基數不一樣,尤其退休待遇不一樣。這種情況各個地方普遍存在。
事業單位人員編制:
1、事業單位企業編制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該單位除了有事業人員的編制外,還有的人員按企業用工對待,不佔事業編制,他們屬於工勤人員(也有事業編制的工勤人員)。
2、二是單位除了事業編制外,另辦有企業性質的單位,隸屬於這個事業單位,該企業性質單位的人員當然身份是企業員工。
3、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的基本條件,主要根據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確定。
(5)在編事業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受聘人擬任工作崗位或職務一般通過競爭取得,確定的形式可以簽定聘任合同,也可以簽訂聘約,或頒發聘書,可以簽訂目標責任書。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中,某一職工既要通過聘用制確定基本人事關系,又要通過聘任明確具體崗位職務。
企業、事業單位通過簽訂合同招收的短期性工人。合同一般採取書面形式,內容包括時限、任務及共同遵守的各項義務等。1986年中國用工制度改革以後招收的各類工人一般都是合同工。
⑥ 在職在編在崗是什麼意思
1、在職就是在某個單位有全職工作。
2、在編一般是指在機關或者事業單位有正式編制,因為機關和事業單位現在編制有限,很多在該單位的在職人員都是以合同工、臨時聘用的形式簽的合同,相比在編的在職人員而言,非在編的在職人員工作保障性小一些。區別於編外由於制度問題,很多單位在職能擴充、任務增大或者改變後,無法及時調整編制,有傭工需求,卻沒有制度內的人員編制,就會額外招收一些工作人員。編制外的雇傭人員,不論工作內容和崗位是否同於編制內人員,因為屬於編制外,所以在工資、待遇以及保障福利方面沒有財政預算內的保障,需要由用人單位自行負擔,所以通常不如在編人員。
3、在崗:(人員)在崗位上,指當班工作 如:在崗司乘人員下班後開會。
(6)在編事業單位是什麼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只為兩種: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而且這兩種人員都是聘用制的。不存在什麼「固定工(其次)合同工(一般)」。
所謂編制人員就是具有正式編制的工作人員,其基本工資和地方性補助都是財政撥款的,要進入編制都要經過公開招考的。
非編制人員就是事業單位自行聘用的(包括臨時工),就像企業聘用一樣,不由財政撥款。 聘任制:是指用人單位通過契約確定與人員關系的一種任用方式。
⑦ 事業單位編制是什麼意思
事業單位本質是社會服務組織,介於行政機構和企事業單位之間;或者說,都有涉及。總之,涵蓋特廣,成分特雜。大概分以下幾類:全額撥款、參照公務員、自收自支、財政補貼。具體分類區別就是其經費來源不同。另外,就事業單位的編制而言,很多部門都是既有行政編制,也有事業編制。
從待遇上看,理論上說,兩者完全是不同的。工資標准/福利標准都執行不同的規定。這點在退休後的待遇就會更明顯。而在實際上,很多單位因為工作需要,特別是混合使用不同編制人員的單位。
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
⑧ 工作在編啥意思
編制人員是經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之後錄用後的人員稱為編制人員。編制通常是指組織機構的設置及其人員數量的定額和職務的分配。
由財政撥款的編制數額由各級機構編制管理部門確定,各級組織人事部門根據編制調配人員,財政部門據此撥款。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
編制人員類型:
一般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大體分為編制人員和非編制人員(非編制人員就是本單位自行外聘的人員,就象企業聘用一樣,由單位自行規定其待遇,付給其工資,與地方財政沒有關系)。所以,非編制人員的待遇不一定比編制人員差。
編制通常分為行政編制、事業編制、銀行編制, 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都是行政編制。銀行編制主要包括兩種:一是銀行正式員工(也稱銀行編內員工),二是勞務派遣協議工。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 編制人員
⑨ 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
01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
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科研單位、教育單位、文化單位,新聞、廣播、出版單位,衛生單位,體育單位,勘察設計單位,農業、林業、水利和氣象單位,社會福利單位,環境保護單位、交通、城市公用等其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列入事業編制的單位,其工作人員的工資和活動經費的開支渠道除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外,還有部分事業單位的經費,採取自收自支,差額補貼等辦法。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但須參加公務員考試;如設區市的城管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又叫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多為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如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學校等。差額撥款事業單位由財政進行差額撥款,待遇和收入在一定程度上掛鉤,如醫院和部分景點等。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實際上與企業差不多,待遇和經營狀況息息相關,多為一些服務型事業單位,如設計院等。
管理崗位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技術崗位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根據現行專業技術職務管理有關規定和行業指導意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