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單位保險扣百分之多少

事業單位保險扣百分之多少

發布時間:2022-10-18 23:36:35

『壹』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扣多少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貳』 事業單位交五險一金比例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1、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2、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3、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個人不繳費;4、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8%,個人不繳費;5、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六十一條 社會保險費徵收機構應當依法按時足額徵收社會保險費,並將繳費情況定期告知用人單位和個人。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叄』 事業單位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法律分析:社保繳費比例如下:

養老保險:用人單位20%,員工個人8%

基本醫療保險:用人單位6%,員工個人2%。

失業保險:用人單位2%,員工個人1%。

工傷保險:用人單位0.4%-2.4%(共六檔),員工個人不繳費。

生育保險:用人單位0.8%,員工個人不繳費。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肆』 事業單位五險一金扣除比例

法律分析: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個人不繳費;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 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參加社會保險,工作人員依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五十三條職工應當參加生育保險,由用人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生育保險費,職工不繳納生育保險費。

『伍』 事業單位醫療保險繳納比例是多少

事業單位醫療保險繳納比例為單位繳費比例20%,個人繳費比例8%。
省直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大病醫療保險費和單位補充醫療保險費的繳費比例分別為8%、0.5%和7%

『陸』 事業單位保險比例是多少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五險一金繳納比例如下:

1、養老保險單位繳費費率為20%,個人繳費費率為8%;

2、醫療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8%,個人繳費比例為2%;

3、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2%,個人不繳費;

4、生育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8%,個人不繳費;

5、失業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1%,個人繳費比例為1%;

6、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各為1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十條 職工應當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由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公務員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工作人員養老保險的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柒』 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繳費比例

您好,1、一般不超過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2、繳納工資基數低於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工資基數最高不得超過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
一、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是多少
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具體政策以各省市規定為准),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二、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怎麼交?
參加社會保險的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職工以本人上月應發基本工資為繳費基數,單位以全部職工個人繳費基數之和作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基本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代繳,單位繳費比例按照「以支定收,略有結余」的原則確定。
三、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方案是什麼?
1、方案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准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准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2、方案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3、方案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執行。
4、方案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准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綜上所述,同企業差不多,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繳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個人繳費比例是8%,而單位則要繳納20%,單位繳納的佔了大頭。在同一單位,不同職工的養老保險繳費金額可能不同,是因為繳納基數和月平均工資是不一樣的,這兩者同樣是影響養老保險繳費的重要因素。
法律依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改革試點方案》規定,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單位一般按職工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不超過工資總額的8%繳費,單位繳費進入社會統籌基金,個人繳費進入個人賬戶基金。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保險扣百分之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廂記源於唐代元稹的哪個故事 瀏覽:155
手機幸福卡怎麼取消 瀏覽:60
物業如何發展經濟 瀏覽:285
美女為什麼笑得這么可愛 瀏覽:795
夜鶯講什麼故事 瀏覽:803
夫妻的婚姻如何保持良好的關系 瀏覽:146
自相矛盾是一件什麼體裁故事 瀏覽:319
如何避免眼睛健康 瀏覽:511
愛情中隔閡是什麼 瀏覽:543
經濟學中rs表示什麼 瀏覽:186
鎮政府事業編人員如何改制 瀏覽:788
虎男猴女婚姻會克什麼 瀏覽:16
健康保險價格多少 瀏覽:97
有哪些愛情養成游戲 瀏覽:452
廈門人叫美女叫什麼 瀏覽:990
長春大學哪個美女多 瀏覽:152
大連人美女哪裡最多 瀏覽:768
廣西健康碼怎麼弄場所碼 瀏覽:821
為革命事業壯烈犧牲的人有哪些 瀏覽:439
如何引導企業更好的投資實體經濟 瀏覽: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