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彩事業促進會是什麼組織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1995年10月25日,經國家民政部批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正式成立。光彩事業是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組織推動下,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於1994年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實施的一項社會扶貧事業。它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地區為領域,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以「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為核心理念,以共同發展為基本目標。」
發展歷是什麼?
1995年10月25日,經國家民政部批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8日,光彩事業的實踐和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正式會議授予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特別咨商地位;
2003年10月6日,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取得了聯合國貿發大會特別觀察員身份。
截至2006年6月30日,光彩事業在中國西部、老、少、邊、窮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實施項目15429個,參與光彩事業項目投資的民營企業家和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19982人,到位資金總額1247億元,培訓人員近400萬人,安排就業479.81萬人,幫助770萬人實現了脫貧,對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170億元。[1]
綜上所述它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地區為領域,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以「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為核心理念,以共同發展為基本目標的組織。
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以及國家有關財務會計的法規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基金,是指本會依法受贈的各項有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房地產、設備等實物形態的財產)、無形財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有法律效力和開發價值的財產),以及上述財產的增值收入。
2. 公益事業與光彩事業的區別是什麼
光彩事業作為一項開發式扶貧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社會濟困行為。
光彩事業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經濟而開展的開發式社會扶貧活動。它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投資扶貧的行為,把非公有制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優勢同貧困地區的資源、勞動力等優勢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光彩事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由一個個項目組成的社會扶貧事業,是對一個個項目進行策劃、選擇、合作,實施的具體過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所稱公益事業是指非營 公益事業
利的下列事項:
(一)救助災害、救濟貧困、扶助殘疾人等困難的社會群體和個人的活動;
(二)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
(三)環境保護、社會公共設施建設;
(四)促進社會發展和進步的其他社會公共和福利事業。
公益捐贈大多數是無償的,部分特定捐贈可以用於企業的抵稅。
光彩捐贈存在項目投資性質,投資成功會有回報,投資失敗沒有回報。
3. 1994年4月,全國工商聯提出什麼事業
1994年4月,全國工商聯提出光彩事業。
1994年4月,全國工商聯召開七屆二次常委會議,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號召,落實「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10位參會的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發表了「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的倡議書。
開展以扶貧開發為主題,以互惠互利、自覺自願為原則,以幫助「老、少、邊、窮」地區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為主要內容的光彩事業,為實現共同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動一份真情、獻一份愛心、作一份貢獻。
特點介紹
有一個以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為參與主體的非政府組織,高舉"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促進共同富裕"的旗幟;堅持自願參加、量力而行、互惠互利、義利兼顧的原則;堅持從企業的自身優勢和特點出發,按企業行為和經濟行為的規律辦事;保持統一戰線的鮮明特點;依靠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方面的重視支持。
4. 西藏奇正藏葯股份有限公司的媒體報道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光彩事業創造和諧共贏的扶貧狀元
1994年4月23日,當劉永好、周晉峰等10位民營企業家共同啟動光彩事業的時候,倡議書的第一句這樣寫道「我們的祖國、我們的民族是個水乳交融、血濃於水的和睦大家庭」。
「民族」、「水乳交融」、「和睦」3個關鍵詞,准確表達了光彩事業的突出特點,促進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促進發達地區和老少邊窮地區的互補,實現和諧共贏、共同發展。
雷菊芳、宗慶後就是促進民族和地區交流融合的典型,他們將先進的理念、技術和雄厚的資本與廣袤的中西部地區和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既實現了光彩事業扶貧的目的,也使得企業自身得到快速發展。 西藏的醫學,總給外人神秘的感覺。不但如此,藏族人也將其奉為神靈,一度秘不示人。公元八世紀,藏族醫學家宇妥·元丹貢布著成藏醫學經典巨著《四部醫典》,之後藏王赤松德贊將其作為珍貴的聖經埋入桑耶寺,直到十一世紀初才被發現,重見天日。此後,歷代藏醫學家都把它奉為經典,藏醫為藏族同胞的生存繁衍提供了堅強的保障。
沒有人想到,在《四部醫典》面世1200多年後,有一位漢族的女企業家通過光彩事業,既為藏區扶貧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也將藏醫和藏文化發揚光大了。這個人就是雷菊芳。 1987年,《四部醫典》漢文全譯本出版,成為漢、藏民族醫葯文化交流的重要標志。
也就是在這一年,34歲的助理工程師雷菊芳跨出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實驗室的大門,開始了自己的創業歷程。
1992年,第一次創業失敗的雷菊芳獨自前往西藏,一是尋找心靈的安慰,也順便探尋事業的新起點。命運就這樣在不經意間改變了。
在西藏,雷菊芳接觸到藏醫學,認識了雪山深處許多有著令人不可思議療效的葯材。於是,雷菊芳選擇了藏醫葯作為自己事業的新起點。經過反復研究,雷菊芳將西藏特有的具有良好療效、但不易保存的糊狀黑膏葯,運用物理學最新的真空凍干技術進行處理,製造出了既能有效保存了這些膏葯的葯性葯效、同時又干凈而便於攜帶的產品「奇正炎痛貼」。葯品研製出來後,一炮打響。
1993年8月,雷菊芳注冊成立了奇正藏葯有限公司。 1994年4月,劉永好、周晉峰等10位民營企業家共同發起的光彩事業,給雷菊芳極大的鼓舞和震動。光彩事業是以扶貧為目的的,雷菊芳很清楚,和東部相比落後很多的西藏最需要光彩事業。雖然奇正公司正處在創業初期,實力並不是很雄厚,雷菊芳的心中已經有了打算。
1995年7月29日至8月13日,由全國工商聯組織的中國民營光彩事業赴藏考察團一行40人,首次對西藏拉薩市和林芝、山南、那曲地區進行了16天的投資考察,雷菊芳是考察團成員之一。就在那次考查過程中,雷菊芳決定在西藏林芝地區設立一個藏葯廠。
當時的林芝,交通條件險惡、能源供應困難、經濟十分落後。但是,這里又有其他地方沒有的純凈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野生葯用植物資源。在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的支持和當地政府的協助下,雷菊芳投下千萬巨資。當年,林芝奇正藏葯廠在海拔3000米的高原上建成投產。
西藏林芝奇正藏葯廠由此成為中國光彩事業落地西藏的首個項目,被譽為中國光彩事業科技援藏的一面旗幟。
林芝藏葯廠之後,雷菊芳在西藏和甘肅兩地陸續建成其他光彩項目。在雷菊芳的幫助下,許多藏族同胞脫離了貧困。 光彩倡議人提倡民營企業家到老少邊窮地區投資扶貧,而其中少數民族地區是最復雜的,因為到那裡投資扶貧,還牽扯到如何處理民族關系問題。
為什麼能做到這一點?雷菊芳有自己的見解。她說:「你是在自覺地做著一種文化融合的工作,還是在以一種救世主的心態投資。自覺融入當地文化,甚至感覺被這種文化所同化,這是無論跨國還是跨民族投資取得成功的一個基本原則。」
在雷菊芳看來,藏醫葯和藏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單純推廣藏醫葯,不結合藏文化,猶如緣木求魚,久而久之,勢必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奇正要獲得大的發展,首先必須體現出對藏文化的尊重。
在對藏葯的經營過程中,雷菊芳的人生觀也受到了藏文化影響。在西藏,醫生被尊稱為「濟世太醫」,世世代代享有崇高的聲譽。藏醫倫理要求行醫者一要具備相當智慧,二要具備慈悲為懷、懸壺濟世的心腸。耳濡目染之下,雷菊芳也對自己的企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講究道德自律,善待別人,「行人間善事,做千秋企業」。在深刻理解藏醫葯文化智慧、潛心學習東方文明的基礎上,奇正集團形成了「向善利他,正道正業」的文化體系。通過文化融合,奇正集團在藏醫葯專家和政府中間建立起了誠信,擁有了拓展光彩事業的良好人文環境。 2009年8月28日,奇正藏葯登陸深交所,標志著奇正走出西藏,走上一條現代化發展的新路;上市首日105%的漲幅,則是資本市場對雷菊芳16年辛勤耕耘的肯定。
上市之後,雷菊芳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為了解決現代人對於藏醫葯的認知困難,公司自成立至今,一直在致力於將現代制葯標准引入藏葯領域。今天資本市場的表現,說明我們過去十幾年的路應該是走對了。」2010年新年伊始,雷菊芳卸任總經理僅留董事長一職。毫無疑問藏文化傳播將是她今後工作的重點。
2010年4月22日,作為一家上市公司,奇正藏葯與年報一起發布了2009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也是藏葯企業向社會公布的首份社會責任報告。作為藏葯產業的龍頭企業,奇正藏葯在報告中展現了企業「理念先導,實行為本,機制保障」的社會責任承擔體系,突出展示了傳統民族醫葯企業應承載的特殊社會責任,強調文化傳承與保護和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傳統民族醫葯產業中的重要性。
報告中,奇正藏葯總結到:藏醫葯是中華民族傳統葯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傳統葯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文化傳承內核的傳統藏葯產業才能具有長遠的生命力。
今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大地震後,4月15日奇正藏葯即緊急調集50多萬元的物資和現金,同時派赴救援隊支援災區,先後捐贈493萬余元的物資、葯品與現金投入救助,其中通過中國光彩基金會向災區捐款280萬元;啟動長期救援計劃,建設6所藏醫診所,為災區重建基層醫療衛生系統作出努力。
5. 光彩事業的原則
自覺自願、量力而行,互惠互利,義利兼顧。
光彩事業既體現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又遵循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同時順應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光彩事業實施近八年,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廣大參與光彩事業的非公經濟人士也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創造了光彩的人生歷程。2001年11月,王兆國同志在中國光彩事業二屆二次理事會上,將光彩事業及其參與者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概括為32字「光彩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
光彩事業的由來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 問題作為重要任務。
1994年4月3日劉永好等十位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發表了「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的倡議書,共同倡議開展以扶貧開發為主題、以互惠互利、自覺自願為原則、以幫助「老、少、邊、窮」地區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為主要內容的光彩事業。對這一順應 時代發展趨勢和國家發展戰略部署的新生事物,中央統戰部和全國工商聯 給予了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迅速確定了把光彩事業「辦大、辦好、辦出 成效」的工作方針,下發了《關於大力推動光彩事業的意見》,成立了以 全國政協副主席、全國工商聯主席經叔平為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央統戰部部長王兆國為會長的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並採取一系列措施,推動了光彩事業在各地的蓬勃發展。
光彩精神
致富思源 富而思進
扶危濟困 樂善好施
義利兼顧 以義為先
發展企業 回饋社會
光彩事業的主要內容
光彩事業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響應國家的號召,為幫助貧困地區發展經濟而開展的開發式社會扶貧活動。它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投資扶貧的行為,把非公有制企業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等優勢同貧困地區的資源、勞動力等優勢結合起來,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光彩事業作為一項開發式扶貧活動,不同於一般的社會濟困行為。它以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和民營企業為參與主體,包括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共同參加,貫徹自覺自願、互惠互利、義利兼顧的原則,是以共同利益為紐帶的經濟行為和企業行為。其主要內容是: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以項目投資為中心,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發展貿易;以項目投資為主體,並通過包括捐贈在內的多種方式促進貧困地區經濟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進步。光彩事業作為一項德行並重、義利兼顧的扶貧舉措,既是一種互惠互利的經濟行為,也是一種充滿感情的道德行為。 1、抓住歷史機遇,積極參與西部大開發。
2、不斷開拓創新,完善光彩事業工作思路。
3、增強凝聚力,吸引更多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投身到光彩事業中來。
4、面向國際舞台,積極增進國際交住與合作。
6.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的組織原則
自覺自願、量力而行,互惠互利,義利兼顧。光彩事業既體現了中華民族樂善好施的傳統美德,又遵循了市場經濟的規律,同時順應了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戰略。光彩事業實施近八年,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贊譽。廣大參與光彩事業的非公經濟人士也塑造了良好的社會形象,創造了光彩的人生歷程。2001年11月,王兆國同志在中國光彩事業二屆二次理事會上,將光彩事業及其參與者的精神追求和價值取向概括為32字「光彩精神」: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 浙江促進會簡介
1994年,浙江省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響應「讓我們投身到扶貧的光彩事業中來」的倡議,踴躍參與光彩事業之中,拉開了浙江省光彩事業的序幕。1997年,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推動了浙江省光彩事業的快速發展。
浙江省光彩會自成立以來,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參與光彩事業,以扶貧開發為重點,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以項目投資為中心,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發展貿易,並通過包括捐贈在內的多種方式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進步。
2006、2007年浙江省光彩會連續獲得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組織獎」。10人榮獲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頒發的光彩事業獎章,1人榮獲中國光彩事業國土綠化貢獻獎,14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獲浙江省光彩事業獎章。
2008年度「浙江省光彩事業」獎
2008年12月16日,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二屆一次理事會暨換屆大會在杭州召開。
出席領導浙江省政協常務副主席、省委統戰部部長樓陽生、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徐冠巨、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陳金彪,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湯為平。
組織單位浙江省委統戰部、浙江省工商業聯合會,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
浙江省光彩事業獎獲得者(部分)
章鵬飛現代聯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張毓強巨石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愛娟浙江天宇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黃善年上海舟基集團舟山金海灣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曉光新光集團董事長 1997年,上海市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促進會成立以來,引導本市廣大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積極投身光彩事業,弘揚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扶危濟困、共同富裕、義利兼顧、德行並重、發展企業、回饋社會的光彩精神,自覺回報社會,奉獻一片愛心,樹立起新時期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新形象。
在上海光彩事業促進會二屆一次理事會議上,表彰並授予了長寧區光彩事業促進會等8個單位組織光彩事業組織獎,授予上海高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幸偕等39位民營企業家光彩事業獎。 11月11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光彩事業促進會成立大會在凱里召開。貴州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朝容,州委常委、州委宣傳部部長、州委統戰部部長唐官瑩出席會議並講話。
會上通報了黔東南州光彩會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選舉結果,州委統戰部副部長、州工商聯黨組書記劉開焯當選會長。唐官瑩為州光彩會授牌。與會相關領導為州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單位、副會長單位授牌。會上宣讀了「我為黔東南添光彩」為主題的光彩事業活動《倡議書》,倡導與會人員致富思源,積極回報社會,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7. 光彩事業是什麼
扶危濟困的事業.光彩事業以參與西部大開發為重點,面向」老、少、邊、窮「地區和中西部地區,以項目投資為中心,開發資源、興辦企業、培訓人才、發展貿易,並通過包括捐贈在內的多種方式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教育、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的進步。
8. 光彩集團隸屬於中國中央統戰部嗎
光彩集團隸不屬於中國中央統戰部,屬於中央統戰部推動的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光彩集團,成立於1989年1月,旗下擁有光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光彩科技產業基地有限公司、雲電光彩投資有限公司等核心企業和眾多成員企業,以及光華戰略俱樂部等戰略研究機構,
是民營企業界涉足產業整合、國企重組、新興產業開發、大型基礎建設等領域的戰略研究與戰略性資源配置的工作平台,同時也是政府、大型國企、國際投資者等方面高層對話、交流的組織載體。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
1995年10月25日,經國家民政部批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正式成立。光彩事業是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組織推動下,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於1994年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實施的一項社會扶貧事業。
它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地區為領域,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以「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為核心理念,以共同發展為基本目標。
(8)光彩事業以什麼為中心擴展閱讀:
一、光彩集團公司沿革:
1989年1月,光彩集團(原深圳南油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400萬元人民幣,為內部股份制公司。
1998年10月,光彩集團控股股東深圳南油(集團)有限公司將所持股權全部轉讓給光彩事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1999年7月,光彩集團更名為光彩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光彩集團配股的申請得到有關部門的批准。配股完成後,公司總股本增加至244,084,341股。
2002年4月,成立以光彩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核心的光彩建設集團。
二、光彩集團股權投資:
1998年11月,簽署《合作開發經營工體花園項目(現名:北京光彩國際公寓)合同書》。至1999 年7月,公司佔北京光彩置業有限公司出資份額的40%。
1999年7月,集團所屬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三江電子有限公司增加註冊資本至1000萬元。
2000年6月, 公司收購青島光彩建設有限公司70%股權。
2001年8月 ,參股設立武漢王家墩中央商務區建設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2002年5月,公司控股90%設立深圳市光彩置業有限公司。
2002年8月,投資認購海通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新增3億股份。
2003年6月, 簽署《組建北京泛海信華置業公司,合資開發建設北京市朝陽區東風鄉綠化隔離帶項目合同》。
9. 光彩事業促進會是什麼組織
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1995年10月25日,經國家民政部批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正式成立。光彩事業是在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組織推動下,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於1994年為配合《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而發起實施的一項社會扶貧事業。它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地區為領域,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以「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為核心理念,以共同發展為基本目標。」
發展歷是什麼?
1995年10月25日,經國家民政部批准,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正式成立。
2000年10月8日,光彩事業的實踐和取得的成就,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認同,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正式會議授予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特別咨商地位;
2003年10月6日,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取得了聯合國貿發大會特別觀察員身份。
截至2006年6月30日,光彩事業在中國西部、老、少、邊、窮地區和東北老工業基地實施項目15429個,參與光彩事業項目投資的民營企業家和港、澳、台、僑工商界人士19982人,到位資金總額1247億元,培訓人員近400萬人,安排就業479.81萬人,幫助770萬人實現了脫貧,對社會公益事業捐款達170億元。[1]?
綜上所述它以消除貧困為宗旨,以民營企業為主體,以貧困地區為領域,以項目投資為主要形式,以「義利兼顧、以義為先」為核心理念,以共同發展為基本目標的組織。
法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國務院《基金會管理條例》,以及國家有關財務會計的法規制度,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基金,是指本會依法受贈的各項有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有價證券、房地產、設備等實物形態的財產)、無形財產(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等有法律效力和開發價值的財產),以及上述財產的增值收入。
10. 什麼是國家的光彩事業
光彩事業是一項系統工程,是由一個個項目組成的社會扶貧事業,是對一個個項目進行策劃、選擇、合作,實施的具體過程。推動光彩事業就是把項目作為具體目標和服務對象,以項目為根據和基礎,建立起政策、資金、信息、宣傳和社會榮譽等支撐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