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檔案到底是哪裡管理是人事局負責管理還是用人單位主管單位比如衛生局,教育局等
事業單位員工的檔案一般都是放在人事部,由人事部統一管理。
學校職工的檔案是由學校人事幹部保管的。
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檔案管理的一般基本格局是:
1、副局級以上規格單位的領導幹部、各級組織部選調生以及黨群部門(含法檢兩院及縣人大、政協)一般工作人員檔案在縣委組織部檔案室管理;
2、教育系統工作人員(除領導幹部)檔案在縣教育局檔案室管理;
拓展閱讀
1、近幾年畢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學生檔案以及人事代理人員檔案在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檔案室管理;
2、衛生、交通、廣電、文體等部門,商糧供物四大流通部門,農口部門的聘干、工人檔案在本部門檔案室管理;
3、除以上檔案室管理之外的政府部門幹部檔案、聘干、工人檔案全部在人事局中心檔案室管理。
❷ 進事業單位編制 會審檔案嗎
由市人事局審查你的檔案,看你有沒有犯過什麼罪啊,或者記過大過啊這些。不會去你們學校,因為所有東西都在你檔案裡面,如果你剛畢業會讓你回學校開個政審材料。當然你的學歷啊之類的看檔案就知道了,不用上網查
❸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檔案在哪裡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在編人員檔案存放地分如下幾種情況:第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編人員檔案一般存放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第二,本系統主管單位,這種情況不多,一般屬於非在編人員存放;第三,黨政機關部分歸檔組織部,這個情況在事業單位不多見,主要屬於公務員序列才有的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 第八條 國家檔案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檔案工作,負責全國檔案事業的統籌規劃和組織協調,建立統一制度,實行監督和指導。縣級以上地方檔案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檔案工作,對本行政區域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指定人員負責管理本機關的檔案,並對所屬單位、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等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 第九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確定檔案機構或者檔案工作人員負責管理本單位的檔案,並對所屬單位的檔案工作實行監督和指導。中央國家機關根據檔案管理需要,在職責范圍內指導本系統的檔案業務工作。 第十條 中央和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各類檔案館,是集中管理檔案的文化事業機構,負責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自分管范圍內的檔案。
❹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檔案到底是哪裡管理是人事局負責管理還是用人單位主管單位比如衛生局,教育局等
事業單位在編人員的檔案,一般由上級主管的局、廳、部人事部門管理,用人單位私自管理正式職工檔案不合理的。調閱檔案和增加檔案內容,都要經過相關手續,有單位黨委會、或單位領導會議決定,形成決議,交相關部門負責,由責任人簽字,不是隨便就可以偷改檔案的。
人事局負責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審核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調整,負責企業、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協調工作,負責擬定全縣人才流動的政策,組織全縣人才流動、培訓和繼續教育工作、建立人才流動的社會調節機制和人才信息庫。
(4)事業編哪裡審核檔案擴展閱讀:
人事局屬於行政單位,以市一級的人事局為例,它的職能有
一、負責研究制定人事制度改革規劃、方案,擬定人事管理政策,建立人事管理制度和人事行政復議制度並監督檢查;負責擬定國家機關人員定崗和分流的政策。
二、負責擬定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的規劃、結構調整、工資分配政策,編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人員計劃和工資計劃。
三、負責管理專業技術人員和專業技術隊伍建設;負責專門人才規劃、培養和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選拔工作;負責管理來華(回國)定居專家;負責留學人員回國安置、工作調整和有關的科研經費資助; 研究和落實博士後制度;擬定專業技術骨幹人才出入國(境)和國外機構在我市招聘專業技術骨幹人才管理政策並組織實施。
四、負責擬定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和事業單位職員、專業技術人員、工勤人員管理的政策並組織實施;歸口管理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工作,推行專業技術執業資格制度,完善專業技術職務聘任制度和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制度。
❺ 事業單位合同工檔案審查是本單位審還是託管處審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都不是。
1、事業單位合同工檔案審查是由人事局牽頭,用人單位派人參加,所以不是本單位審,也不是託管處審。
2、為了保證審查工作順利進行,成立臨時性的考核工作班子,具體負責事業單位合同工檔案審查的組織協調工作。<
❻ 事業單位檔案在哪裡存放
法律分析:1.單位主要領導和人事幹部的檔案是放在上級單位組織科保管的;一般幹部職工的檔案由本單位組織科或者人事幹部保管。
2.學校職工的檔案是由學校人事幹部保管的。對於入編的職工,學校會進行政審,在正式入編也就是接收你之前前就要審查你的檔案,打開來看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第五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把檔案事業建設列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建立、健全檔案機構,確定必要的人員編制,統籌安排發展檔案事業所需經費。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加強對本單位檔案工作的領導,保障檔案工作依法開展。
❼ 事業單位人員調檔後審檔由誰負責
由檔案管理人員負責核對。
事業單位的個人檔案內容很豐富的,除了學校畢業檔案材料、崗位招聘考試錄用等材料外,你每年的工作總結、鑒定、崗位的變動等等,都要裝進檔案袋裡的。
你若是從外地調到新的事業單位工作,你的檔案隨著過來時,檔案管理人員會認真審核材料是否齊全,若不齊全,會及時發函到你原工作地的檔案館告知並追要。並會將追討的函件等復印存檔。
❽ 請問 進事業單位後 畢業檔案和證書的審查是哪個部門進行 是人事局還是我進的那個事業單位
首先是人才服務中心審查,其次是人事局掛檔。如果進事業單位,那麼一般而言檔案會掛在事業單位。
❾ 事業編制人事檔案放在哪裡
法律分析:第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編人員檔案一般存放當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因為工資由財政全額撥款發放,每年的工資審批表都必須由人社局審批。至於是放人社局還是人社廳,就看單位的行政級別了。第二,本系統主管單位這種情況不多,一般屬於非在編人員存放,舉個例子,在編中小學教師,正常來說,人事檔案應該由人社局統一歸檔,非在編人員由學校所在地教育局歸檔。但也有少部分單位將在編人員人事檔案放本系統歸檔,這種情況很少見,也不符合規定。像衛生系統,林業系統等等,情況跟教育系統一樣。第三,黨政機關部分歸檔組織部這個情況不展開講,一般要有黨員身份,這個情況在事業單位不多見,主要屬於公務員序列才有的情況。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 第十三條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應當按照國家檔案局關於檔案移交的規定,定期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檔案。屬於中央級和省級、設區的市級國家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立檔單位應當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20年即向有關的國家檔案館移交;屬於縣級國家檔案館接收范圍的檔案,立檔單位應當自檔案形成之日起滿10年即向有關的縣級國家檔案館移交。經同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檢查和同意,專業性較強或者需要保密的檔案,可以延長向有關檔案館移交的期限;已撤銷單位的檔案或者由於保管條件惡劣可能導致不安全或者嚴重損毀的檔案,可以提前向有關檔案館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