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事業編調入上海後社保怎麼辦

事業編調入上海後社保怎麼辦

發布時間:2022-10-16 13:31:28

㈠ 事業單位人員工作調動醫保怎麼辦

調動後醫保可以辦理轉移。
因工作關系調動到異地的,在異地進行參保登記後,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和醫保卡到人社局征繳中心辦理轉移手續,辦理該手續後,醫保卡余額會轉入異地醫保卡中。
沒有辦理社會保障一卡通,對醫保卡個人賬戶沒有影響,不管是老的醫保卡還是新的社保卡,兩張卡關聯的只有一個賬戶,不會對辦理轉移業務產生影響。
醫保轉移辦理流程:
首先要在原參保地辦理醫療保險關系注銷手續,然後由本人向市社保中心提出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申請,憑轉出地經辦機構出具的
《參保(合)憑證》以及原參保地醫療保險繳費憑證,填寫《**省醫療保險關系轉移申請表》到市社保基金結算中心辦理醫療保險關系和個人賬戶轉移手續。
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手續時須注意兩點:
(一)有接收單位的,由單位辦理醫保手續。沒有接收單位的,個人應在終止原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後的三個月內參保繳費。
(二)辦理醫保關系轉移時,三種醫保關系可以自由轉換。三種醫保關系是指城鎮職工基本醫保、城鎮居民基本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目前,由於不同統籌地區之間在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差異,導致流動勞動力、異地退休人員在社會保險關系續轉方面困難重重,阻礙了勞動力自由流動和社會經濟發展,造成了參保人員享受保險待遇不便,尤其是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跨地區的續接不暢,導致勞動者參保積極性不高,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大量農民工退保現象。
在醫療保險轉移方面,針對異地報銷醫療費難、影響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問題,社保法規定,有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和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建立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通過異地協作機制,來保障參保人員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但是要全面做好異地醫療保險保障,一定要結合商業醫療保險。商業醫療保險有一定的靈活性,保障全面等有點,目前已成為社會醫療保險的很好補充。
為保證轉移接續信息順暢簡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將會同衛生部設計統一的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憑證,身份證號碼是參保人員的唯一識別碼,參保人轉移醫保關系時,只需要向社保機構出示,參保信息即可得到及時更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㈡ 事業單位轉企業社保怎麼辦理流程

養老保險,全稱社會基本養老保險,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後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
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轉移的辦理流程:
職工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出手續時,應提供《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轉入地社保機構基金賬戶的開戶銀行、名稱、賬號和轉入工作單位名稱。
養老保險關系轉入:
調入的職工需要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手續時,由參保單位專管員攜帶《事業單位增加人員計劃指標卡》,職工調動的《行政關系介紹信》、《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到社保機構業務部門辦理。
社保機構業務經辦人應對參保單位提供的資料進行認真審核,審核的主要內容: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存儲額;繳費基數;個人繳費金額;轉移金額。
審核無誤的,報部門負責人在《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上簽字後,交轉移人到財務部門辦理結算手續。
養老保險關系轉出:
職工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出手續時,應提供《職工養老保險手冊》、轉入地社保機構基金賬戶的開戶銀行、名稱、賬號和轉入工作單位名稱。
養老保險關系轉出手續的辦理程序如下:審查《職工養老保險手冊》;核算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個人賬戶存儲額、個人繳費金額、轉移金額;列印《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並由經辦人、主管領導簽字後,加蓋保險關系轉移專用章;填寫《養老保險關系轉移登記表》,由轉移單領取人簽字後,將《職工養老保險關系轉移單》領取人到財務部門辦理結算事宜。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㈢ 入外地調入上海,之前的工齡社保怎麼算

國家規定:沒有實行個人繳納養老保險費之前的工作時間(連續工齡),作為「視同繳費年限」,即:把這段沒有繳費的時間也看作繳費時間。在計發他們的養老金時,應該以實際繳費年限再加上「視同繳費年限」為依據。因此,劉某在原企業工作時間(1978-1996年5月)不應該廢止,應作為視同繳費年限,與以後的實際繳費年限合並計算。視同繳費年限與計算養老金待遇有密切聯系,具體辦法是指,以職工本人在視同繳費年限期間的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為基數,乘以一定的計發系數(一般在1%-1.4%之間),再乘以本人視同繳費年限,計算過渡性養老金。此次新政策的最大亮點是明確了原來沒有納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的非經調入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認定問題。什麼是「視同繳費年限」?市社保局新聞發言人黃險峰介紹:「在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之前,國有集體企業的固定職工達到退休年齡,由企業發放退休金;在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之後,企業按規定繳納養老保險費,退休金由社保基金發放,參保後其職工的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也轉化為養老保險的『視同繳費年限』,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以前,深圳對於調入(包括調工、調干)人員,其調入前在外地的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繳費年限;但對於隨遷入戶、在深退休的非戶籍人員等非經調入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沒有認定辦法,也沒有納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此次新政策明確了原來沒有納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的非經調入人員的「視同繳費年限」如何認定的問題。按照新政策,以當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時,參保人仍是國有或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固定職工,其之前的國家承認的連續工齡可視為視同繳費年限,納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如其在當地建立個人繳費制度時,已離開國有或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其之前的工齡按國家有關規定不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則不能視為視同繳費年限,不納入養老保險待遇計算。市社保局新聞發言人黃險峰舉例說:「比如某參保人1986年作為固定工在內地某地國有企業工作,當地1994年1月1日建立養老保險個人繳費制度,如其1993年12月31日之前離職,其1986年到離職前的工齡不予視為基本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如其1993年12月31日之後離職,無論其當時是否參加養老保險,其1986年到離職前的連續工齡均可視為基本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按深圳繳費指數計算參保人不會吃虧據了解,養老金計算包括兩塊:統籌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與繳費指數沒有關系,但統籌養老金的計發與繳費年限、繳費基數和所在市上年度市平工資掛鉤,與繳費指數密切相關。由於參保人在「視同繳費年限」期間並沒有繳費,也沒有實際的繳費工資,那麼,繳費指數怎麼計算?國家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政策規定,轉移人員異地繳費年限應由待遇領取地按照當地的工資水平予以重核繳費指數,即以參保人繳費工資÷待遇領取地對應時段的月平均工資;廣東省對於省內人員視同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採取以廣東省個人賬戶建立時(1994年1月)轉出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全省職工月平均工資的辦法計算。黃險峰說:「早期來我市人員大多來自湖南、湖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以這幾個省份1991年的職工平均工資與深圳市1991年的職工年平均工資進行比較,得出的平均比值為0.4,於是我市將非調入人員視同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定為0.4。」有部分非調入參保人反映:「如果我在老家參加養老保險,視同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在當地是按1計算,但在深圳按0.4計算,在深圳退休拿的養老金會不會不如在老家拿的高,反而吃虧了?」對此,黃險峰舉例說:「比如以相鄰省份轉入人員為例,他實際繳費15年,視同繳費年限為10年,去年辦理退休,其中相鄰省份的社會平均工資為每月2960年,深圳社會平均工資為每月4595元,其在當地和深圳視同繳費年限分別按1和0.4計算,算出他在當地可拿的統籌養老金為每月740元,在深圳為887元。由於深圳的社會平均工資高,我市按0.4計發的基礎養老金,與其在當地按1計發的基礎養老金總體持平,參保人不會吃虧。」設置「保底」政策避免退休人員養老金過低對於已經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本市的參保人實際繳費年限計算的問題,此次也進行了明確:2009年12月31日前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本市的參保人,1992年8月1日後沒有轉移繳費工資記錄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按0.4計算;轉移了繳費工資記錄但按繳費工資計算繳費指數低於0.4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按0.4計算。2010年1月1日後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入本市的參保人,沒有轉移繳費工資記錄的1997年12月31日前的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月繳費指數按0.4計算。黃險峰說:「深圳保底為0.4,考慮到有些人當年的繳費工資很低,計算繳費指數為0.1、0.2,養老金會較低,所以深圳設置了這一保底政策,避免退休人員養老金過低。」深圳和「老家」重復參保要清退其一按照新政策,參保人在兩個地方重復參加養老保險的,參保人可選擇保留一地的養老保險關系,清退另一地的養老保險關系。如果他選擇清退深圳重復繳費的,個人繳費部分的本金和利息退還本人,其餘劃入基本養老保險統籌基金,地方補充養老保險費不予清退。如果參保人重復參加養老保險、又不主動清退的,如果他先在外地領取養老金之後再在深圳重復領取養老金的,社保機構將停止其享受深圳養老保險待遇,追回已享受的養老保險待遇,清退其在深圳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如果他先在深圳領取養老金之後再到外地重復領取養老金,深圳市社保機構將停止發放其養老金,直到他清退了外地的養老保險關系,才可申請恢復在深圳領取養老金。」重算養老待遇者養老金「就高不就低」由於《深圳經濟特區社會養老保險條例》今年1月1日已經實施,但其細則明年1月1日實施,期間一年時間有部分參保人辦理退休時「視同繳費年限」計算尚無依據,涉及約9000人。按照新細則,這部分人的養老待遇將重新計發,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當時少算的部分將補發。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㈣ 事業單位工作調動社保醫保怎麼辦

法律分析:因工作關系調動到異地的,在異地進行參保登記後,可攜帶本人身份證和醫保卡到人社局征繳中心辦理轉移手續,辦理該手續後,醫保卡余額會轉入異地醫保卡中。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七條 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全國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社會保險工作。

㈤ 進入事業單位編制後,原來在企業買的社保怎麼辦

1、養老保險關系處理:

職工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之月起,執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制度,其原有的連續工齡與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退休時按機關事業單位的辦法計發養老金。

2、失業保險關系處理:

職工由企業、事業單位進入機關工作,原單位及個人繳納的失業保險費不轉移,其失業保障按《人事部關於印發〈國家公務員被辭退後有關問題的暫行辦法〉的通知》規定執行。

3、醫療保險關系處理:

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流動,在同一統籌地區內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不轉移,跨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及個人帳戶隨同轉移。職工流動後,除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其他醫療保障待遇按當地有關政策進行調整。

(5)事業編調入上海後社保怎麼辦擴展閱讀

辦理流程

(1)參保人員在新就業地按規定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繳費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提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的書面申請。

(2)新參保地社保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轉移接續申請,對符合本辦法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的社保經辦機構發出同意接收函,並提供相關信息;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申請單位或參保人員作出書面說明。

(3)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在接到同意接收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好轉移接續的各項手續。

(4)新參保地經辦機構在收到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保經辦機構轉移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和資金後,應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並將確認情況及時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5)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是累計計算的,中間允許有空檔,可補可不補。

1、養老保險關系處理

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月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其中,公務員及參照和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在進入企業並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根據本人在機關(或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由其原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帳戶,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安排。

補貼的標准為:本人離開機關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資×在機關工作年限×0.3%×120個月。

職工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之月起,執行機關事業單位的退休養老制度,其原有的連續工齡與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後的工作年限合並計算,退休時按機關事業單位的辦法計發養老金。

已建立的個人帳戶繼續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管理,退休時,其個人帳戶儲存額每月按1/120計發,並相應抵減按機關事業單位辦法計發的養老金。公務員進入企業工作後再次轉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的,原給予的一次性補貼的本金和利息要上繳同級財政。

其個人帳戶管理、退休後養老金計發等,比照由企業進入機關事業單位工作職工的相關政策辦理。

2、醫療保險關系處理

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之間流動,在同一統籌地區內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不轉移,跨統籌地區的基本醫療保險關系及個人帳戶隨同轉移。職工流動後,除基本醫療保險之外,其他醫療保障待遇按當地有關政策進行調整。

本通知從下發之日起執行。各地區、各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抓緊制定具體辦法,認真組織實施。

㈥ 外地事業單位戶口進上海後社保怎麼補

這個問題很麻煩,沒有具體規定

只能建議你先咨詢上海社保,這個情況有沒有給轉入的政策,怎麼轉,然後再咨詢原來戶口地的勞動部門,兩邊的規定能否統一和銜接,能了,那麼就能解決,否則,無法解決

還有,你老婆是辭職還是什麼的,事業單位的情況太復雜了,辭職很有可能意味著什麼都沒有了,這些都要看當地的具體規定的

只能是自己親自咨詢了,祝你好運

㈦ 事業單位調動工作到企業社保怎麼轉

法律分析:由機關事業單位調往企業的參保人員,養老保險關系需要辦理轉移手續。辦理時請攜帶您的養老保險手冊、個人檔案、新應聘單位的名稱以及新單位參加養老保險所在社保機構出具的接收函,到所屬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經辦機構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七條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未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可以繳費至國家規定年限。

第二十八條 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第三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十六條 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應當簡捷、方便。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願參加社會保險的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㈧ 上海戶口在外地事業單位退休,養老金轉入上海工資怎麼計算社保局要辦什麼手續

根據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2015〕2號)和人社部、財政部的規定,當前,機關事業單位中人基本養老金計算辦法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
1、基礎養老金=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2×繳費年限×1%。
其中,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視同繳費指數×視同繳費年限+實際平均繳費指數×實際繳費年限)÷繳費年限。
2、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本人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計發月數。
3、對於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中人」,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各省、直轄市、自治區規定。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㈨ 從事業單位調入依照公務員管理的工作人員,原來交的社保怎麼辦

職工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時,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處理:
職工由機關事業單位進入企業工作之月起,參加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按規定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原有的工作年限視同繳費年限,退休時按企業的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其中公務員及參照和依照公務員制度管理的單位工作人員,在進入企業並按規定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根據本人在機關(或單位)工作的年限給予一次性補貼,由其原所在單位通過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轉入本人的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所需資金由同級財政安排,補貼的標准為:本人離開機關上年度月平均基本工資*(在機關工作年限*0.3%*120個月)。例:曹某在某機關工作已28年,因工作需要,2003年調入某企業,曹某2002年在機關的月平均基本工資為1883元,按照以上規定,曹某由機關調入企業,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後,其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可一次性增加18980.64元補貼(1883*(28*0.3%*120))。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閱讀全文

與事業編調入上海後社保怎麼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0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2
鄭州健康體檢去哪裡 瀏覽:894
談婚姻費用多少錢 瀏覽:762
處在後疫情時代對幸福有什麼感覺 瀏覽:22
愛情在發酵下一句是什麼 瀏覽:251
達州發生了哪些紅色故事 瀏覽:388
教師的事業編制一般怎麼查 瀏覽:377
出省後健康碼如何出示 瀏覽:533
哪些城市單身美女多 瀏覽:231
中核地礦事業單位怎麼樣 瀏覽:219
中國投資多少錢給體育事業 瀏覽:1002
事業單位中人過渡退休金怎麼算 瀏覽:83
三國美女有多少人 瀏覽:659
如何健康增胖增高 瀏覽:938
幸福樹的枝條發軟怎麼辦 瀏覽:499
幸福男科在哪裡 瀏覽:963
朱自清的哪些故事打動你 瀏覽:387
遇到愛情危機怎麼辦 瀏覽:732
康德的幸福概念是什麼簡述 瀏覽: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