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1.什麼是行政類事業單位
有些地方的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可能是在同一個單位中,在一個單位中既有行政編制的人員,也有事業單位編制人員,對於這種單位可能會統稱為行政事業單位。還有一種說法是有些事業單位可以行使行政職能,那麼這類單位可能也會被稱為行政類事業單位。
2.哪些單位屬於行政類事業單位
行政類事業單位比較多一般是包括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比如環保局、交通局、氣象局、城建局、房管局、煙草局、林業局、公立醫院、審計局、發改委、公立學校等都屬於行政事業單位。
3.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
行政單位一般是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一般是公共服務部門,是社會服務組織,行政機關的職工一般是行政編制也就是公務員編制,而事業單位職工的編制是事業編,二者的編制也是不同的。而行政類事業單位有些事參公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參照公務員遠管理辦法進行管理,但是本質上還是屬於事業編制。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貳』 行政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通俗地講所謂行政單位,就是國家各級政府機關部門,其成員是國家公務員(不包括黨委系統、人大系統及法院、檢察院),所謂事業單位,就是事業編制單位,人員進出由政府人事部門控制,其經費分為三種情況:即財政全額撥款單位,差額撥款單位,自收自支單位。
行政事業單位:
一、特有的政治體制,經常是行政和事業單位不分家,很多政府部門如房管局、規劃局等,有的地區是行政單位,但有的地區是事業單位,所以老百姓統稱政府部門為行政事業單位,很多地方政府發文也以此為統稱,如區屬行政事業單位、縣屬行政事業單位等。
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其履行的是執法監督和社會一些管理職能,如部門所屬的執法監督、監管機構等。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發工資,一般是全額財政撥款。
相關信息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按時間可劃分為旬報、月報和年報(即決算);按編報單位可劃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報表和單位會計報表;按內容劃分,一般包括資產負債表(靜態表,反映一定日期的財務狀況)、預算執行情況表。
收入支出表(動態表,反映會計期間的收、支、余狀況)、附表及說明書等。附表一般作為報表中某些科目的明細內容或未列入報表中的重要經濟業務活動或基礎材料;說明書是對報表中某些事項的補充及情況說明。
『叄』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指哪些單位
鄉鎮機關事業單位中的黨政機關包括鄉鎮黨委、鄉鎮政府、司法所、人民法院駐鄉鎮的流動法庭或者固定法庭、鄉鎮派出所;事業單位包括有編制的中小學,有編制的鄉鎮衛生院。
事業單位的明顯特徵為中心、會、所、站、隊、院、社、台、宮、館等字詞結尾,例如會計核算中心、衛生監督所、司法所、銀監會、保監會、質監站、安全生產監察大隊等。
事業單位分為參公事業單位以及一般事業單位。參公事業單位是指人員使用事業編制,參照公務員法進行管理。參公改革之後的事業單位在省公務員招考中招考,普通事業單位在事業單位招聘中招考。
(3)鄉鎮的行政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是相對於企業單位而言的。首先,事業單位包括一些有公務員工作的單位,它們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是一些國家機構的分支與企業單位相比,事業單位有以下特徵:一是不以盈利為目的;二是財政及其他單位撥入的資金主要不以經濟利益的獲取為回報。
企業單位一般是自負盈虧的生產性單位。所謂「自負盈虧」意即:自己承擔虧損與盈利的後果,有一定的自主權。企業單位分為國有企業和私營企業。國企就是屬國家所有的企業單位;私企就是屬個人所有的企業單位。
『肆』 街道辦事處下屬事業單位有哪些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社會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伍』 行政事業單位有哪些單位
行政類事業單位有供銷社、糧食局、機關局、移民局、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公積金中心、社保局、房產局、檔案局等。
事業單位可以分為行政類事業單位、公益類事業單位、生產經營類事業單位。行政類事業單位,是指完全、主要或者部分承擔行政職的事業單位,目前省市縣三級此類事業單位正在改革,要求將其承擔的行政職能,全部劃歸行政機關行使。
(5)鄉鎮的行政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的區別:
1、內涵不同。行政單位是國家機關,而事業單位是社會服務組織。
2、擔負的職責不同。行政單位是負責對國家各項行政事務進行組織、管理和指揮;而事業單位是為了社會的公益目的從事教育、文化、衛生、科技等活動。
3、編制和工資待遇的來源不同。行政單位使用行政編制、由國家行政經費負擔。事業單位使用事業編制,由國家事業經費負擔。事業單位由全額撥款的,有部分撥款的,還有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的。行政單位人員的工資按《公務員法》由國家負擔,而事業單位則根據不同的管理模式實行不同的待遇。
『陸』 鄉鎮事業單位有哪些
鄉鎮黨委政府機關設置為行政機構,包括黨委、政府、人大、政協機關辦公室,以及紀委、武裝部等,使用行政編制,工作人員為公務員身份。除此之外,其他都是事業機構,使用事業編制。
鄉鎮事業單位包括農業服務中心、農經服務中心、 社會 事務中心、文化服務中心、公共衛生服務中心,以及財政所、司法所、食葯所、國土所、工商所、林業站、水利站、畜牧站、鄉鎮衛生院,以及派出所、稅務分局、運管、交警等,有的歸鄉鎮黨委政府管理,有的歸縣局管理,有的為派出機構,各地管理、權屬不一,實際設置比較復雜。
鄉鎮事業單位中,有鄉鎮政府管理的,有縣局垂直管理的;有統一設置的,有單獨設置的;有幾個鄉鎮綜合設置的,有每個鄉鎮統一設置的;有全額供給的,有自收自支的。隨著鄉鎮機構改革以及部門垂直改革,機構設置混亂,隸屬關系混亂,名稱職能混亂,人員編制混亂,給鄉鎮人事管理和經濟發展造成了極大的不變。
隨著新一輪黨政、事業改革,鄉鎮黨委政府及事業單位改革也將統籌規劃,同步推進。多地試行鄉鎮事業單位設置「2+1」模式,即成立統一的鄉鎮政務服務中心、行政執法中心和綜合服務中心,統一管理便民服務、行政執法和 社會 服務事項,統一由鄉鎮黨委政府協調管理,縣局只負責業務指導。
鄉鎮基層事業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如果你想要的答案是選擇報考鄉鎮事業單位考試,直接查看當地往年的職位表即可。
以2018年3月份山東某縣事業單位招聘為例
這些單位的縣級主管部門
雖然可能不是很全,但是大體是這么一個意思吧。
目前事業單位面臨改革,某些部門出現了合並、裁撤、取消等情況
根據山東省的進度,改革大概在2019年4月份完成,到時可能又不一樣了。
比如現在陸續出現的一些政務服務中心、街道辦事處等,職能或有變化。
以最新的為准吧
省考可以報考的機關單位由各個區域不同情況決定設立的,一般包括民政所、稅務所、電力所、衛生所、派出所、城管所等等,不一定都相同。
如果你想要的答案是選擇報考鄉鎮事業單位考試,直接查看當地往年的職位表即可。
以2017年省考職位表為例,省直管縣(市)就有236個機關單位。
省轄市有2666個
省直有424個
崗位很多,但競爭依然很慘烈,不少崗位1:300的競爭比還是很常見的,所以想要備考好2018年的省考,一定要早做准備,加油!
歡迎關注,一起漲知識~
93年鄉鎮管理體制改革,鄉鎮設立事業單位站所,也是常說的七站八所。當時本著理順關系,完善管理體制,把區直部門設在鄉鎮的農技站、經管站、農機站、畜牧獸醫站、水產站、林業站、廣播站、文化站、水利站等站所管理權全部下放到鄉鎮。上級部門對站所加強業務指導。工商、稅務、法庭、公安派出所等監督執法機構實行雙重領導。當時,鄉鎮還根據實際,設立了一些事業單位或經濟、服務實體。如鄉鎮經委、建築公司、運輸公司等。具體設置的機構需經區編委批准。
2011年,提出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鄉鎮事業站所分類改革,對原有事業機構歸類整合,進行綜合設置,設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村鎮建設服務中心、 社會 事務服務中心、經濟發展服務中心,鄉鎮的規模大小設置鄉鎮事業機構不一樣。一般5~7個全額事業單位,鄉鎮財政全額撥款。
2019年,新一輪鎮街行政機構管理體制改革,轉變發展職能,擴大經濟 社會 管理許可權,理順職責關系,嚴格規范權力運行。鎮街的事業單位數額根據鎮街大小,設立了便民服務中心加掛黨群服務中心的牌子、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掛水利服務中心的牌子、 社會 保障服務中心、綜合治理服務中心、投資服務中心。實行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清單制度,理清區直、鎮街權責邊界,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有需要討論的請加關注哈!
『柒』 鄉鎮下屬事業單位包括什麼單位
包括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
事業單位以政府職能、公益服務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單位、非公益性職能部門等。它參與社會事務管理,履行管理和服務職能,宗旨是為社會服務,主要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活動。
國務院共有社科院中科院等直屬事業單位14個,有國資委、科技部等相關部委29個,稅務總局、工商局等直屬機構18個,以及部委管理的國家局10 個,現有事業單位包括十八大類,包括高等教育事業單位、中等教育事業單位、基礎教育事業單位、成人教育事業單位、特殊教育事業單位等。
(7)鄉鎮的行政事業單位有哪些擴展閱讀:
事業單位具體所屬:
1、中央直屬事業單位:中央黨校、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編譯局、人民日報社、求是雜志社、光明日報社、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中國井岡山幹部學院、中國延安幹部學院。
2、全國人大直屬事業單位:全國人大培訓中心、全國人大信息中心、中國人大雜志、全國人大圖書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人民大會堂管理局。
3、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新華通訊社、中國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中國氣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捌』 鄉鎮部門有哪些
法律分析:鎮政府主要部門有財政所、土地所、經管站、水管站、計生辦、林業站、文化站、畜牧站、農業站。
法律依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
第十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職責相同或者相近的,原則上由一個行政機構承擔。
行政機構之間對職責劃分有異議的,應當主動協商解決。協商一致的,報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備案;協商不一致的,應當提請本級人民政府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提出協調意見,由機構編制管理機關報本級人民政府決定。
第十五條 機構編制管理機關應當按照編制的不同類別和使用范圍審批編制。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行政機構應當使用行政編制,事業單位應當使用事業編制,不得混用、擠占、挪用或者自行設定其他類別的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