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縣區農技事業單位怎麼改革

縣區農技事業單位怎麼改革

發布時間:2022-10-10 01:31:03

A. 2020年事業單位編制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編制變化;職稱制度改革;事業單位職工可兼職、掛職、離崗創業; 管理模式的改變;教師工資收入提升大;醫療衛生人員工資上漲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拓展資料:
1.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加快發展社會事業、滿足人民群眾公益服務需求的任務更加艱巨。
2. 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這些問題影響了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迫切需要通過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加以解決。
3. 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4. 2019年,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機構編制工作條例》。《條例》明確,黨中央設立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其主要職責之一就是研究提出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構改革方案,統一管理黨中央、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以及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工作,審批地方廳局級事業單位的設置,指導協調地方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工作。

B. 事業單位改革步驟

事業單位改革會安裝分類屬性不同進行,自主事業、差額撥款類的會陸續進入改革的步伐。


事業單位按撥款方式劃分為三大類,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差額撥款事業單位、自主事業單位。

C. 事業單位改制政策

我記09年國家發布的事業單位改制政策,把事業單位分成三類:
第一類是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屬於「政事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行政機構或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目前一些實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執法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此類事業單位是否應該回到政府體系或將行政職能劃歸出去,需要明確。
第二類是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屬於「事企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企業,走向市場。
第三類是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革目標是整合資源,強化公益屬性,加強政府監管。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在3千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可見,科教文衛是中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指出,通過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將回歸公益性質,以後的事業單位將主要以公益性事業單位為主。

D. 農業事業單位改革相關問題請教

都是這樣的,80年代的時候種植比養殖重要,隨著副業的發展,其地位也在提高。那個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單位估計也是參照公務員吧,只是下屬單位算事業單位了。這不存在合不合法吧。各地實際情況不同。

E.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事業單位的改革分三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就是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轉立為行政單位。這部分唯數不算是很多。但是在一些行政機關中確實有一些行政跟事業的混編混崗的現象。改革會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在實際的改革過程中,一些地區採取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在單位性質改變的同時個人的身份狀態會繼續延續,保證有效地平穩地推進改革!

F. 2020年事業單位改革有哪些方面改革

事業單位改革一直在進行中,尤其是今年以來,事業單位改革的腳步明顯加快。
事業單位要實現精簡編制的原則,也就是:收回事業編、改為聘任制!那麼到這個時候,很多人就會擔心起來,怕自己失去鐵飯碗。
不過這個條例改革並不是針對事業單位所有的人,具體影響最大的都有哪類人

G. 事業單位改革內容是什麼

事業單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提供公益服務的主要載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
有統計表明,我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共計3000多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另有900萬離退休人員,總數超過4000萬人。
來自高層的判斷認為,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國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一些事業單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機制不活。公益服務供給總量不足,供給方式單一,資源配置不合理,質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務的政策措施還不夠完善,監督管理薄弱。改革政策會陸續在中公事業單位考試網更新,請點擊查看 江西中公事業單位欄目。

H. 國家有文件說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嗎

16字原則

「事業單位改革能走多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人事制度改革的進展」,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凱教授這樣形容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事業單位改革即使取得了一些突破,如果沒有人事制度改革的跟進,也會發生倒退。」

高層對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定下「權責清晰、分類科學、機制靈活、監管有力」16字原則,勾勒出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整體輪廓。

權責清晰,首先牽涉到事業單位與政府的責權劃分。「目前事業單位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將單位利益凌駕於公共利益之上,比如公立醫院看病難看病貴、義務教育學校擇校亂收費;二是事業單位行政化趨勢嚴重,很多單位還有行政級別,領導選任、人員考核完全套用政府系統的幹部人事制度,與實際相脫節,並導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汪玉凱說,這都和政府與事業單位之間的責權不清有關。

吳江認為,政事分開的核心是劃清政府與事業單位之間的權力邊界,分清決策權和執行權、生產權。「下放許可權,讓事業單位享有充分的人事自主權」。

機制靈活,強調了人事制度要符合事業單位的特點。目前我國共有130多萬戶事業單位,主要為醫院、學校、科研院所、媒體等;有3000多萬名事業單位從業人員,占公共部門就業人數的41%,這其中61%的人員是受過良好教育的專業技術人員。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事業單位因其公益性的組織屬性而顯示出與政府、企業不同的鮮明特點。

「與企業相比,事業單位強調的是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有較強的公益性,並且具有一定的壟斷性和強制性」,吳江說,「這就決定了事業單位的人事制度改革,並不是一個單位自己可以決定的事情,而須在廣大人民群眾的監督和參與下、在法律規范的框架內進行。」

從1995年啟動試點開始,中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經走過了10年歷程。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已經步入攻堅期,走到了「深水區」。目前,用人機制不夠靈活、政策法規體系不夠完善、管得過多與監管不力等問題同時並存。那麼,推進改革的主要問題和困難在哪裡?

王曉初指出,首先是事業單位轉換用人機制的任務還很艱巨。在進人方面,存在著進人不公開不透明、向事業單位亂塞人的問題。在管理上,聘用合同還沒有真正成為確定人事關系的依據。崗位管理也缺乏具體政策。在出口上,事業單位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相關政策不完善,致使出口不暢。在人事監管上,缺乏對事業單位用人的監督管理手段。

其次,事業單位人事法制建設亟待加強。目前,行政機關有《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企業有《勞動法》,惟獨事業單位沒有一套整體的人事管理法律法規,人事管理的單項政策規定也不健全。

再次,改革發展不平衡。有的省、市聘用制度已經全面推開,像北京、上海、重慶、河南等地已超過80%;有的處在試點階段;還有的地方由於各方面的困難和壓力,改革「醒得早,起得晚」。同一地區也不平衡,機關直屬事業單位、地處偏遠的事業單位和鄉鎮所屬的事業單位改革相對滯後。

最後,整體改革需要配套推進。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機構編制和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改革影響著人事制度改革的進程。

第一類是主要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屬於「政事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行政機構或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目前一些實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單位,其中一部分都具有行政執法權,履行行政管理職能。此類事業單位是否應該回到政府體系或將行政職能劃歸出去,需要明確。

國家行政管理學院宋世明教授指出,事業單位作為行政執法的主體,會導致行政機構的「體外循環」,不利於規范執法,應當加快改革。對那些承擔行政職能且需要回歸政府機構事業單位,也應考慮與人事制度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第二類是主要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屬於「事企不分」,改革目標是逐步轉為企業,走向市場。

第三類是主要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改革目標是整合資源,強化公益屬性,加強政府監管。據統計,目前中國有126萬個事業單位,在3千萬正式職工中,教育、衛生和農技服務從業人員三項相加,占總人數的3/4,其中教育系統人員即達到一半左右。可見,科教文衛是中國事業單位的主體。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指出,通過分類改革,事業單位將回歸公益性質,以後的事業單位將主要以公益性事業單位為主。

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也有很多類型,其資金投入結構上也應有所區別。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說,比如公立醫院、教育機構等屬於基本服務均等化范疇的事業單位,是全民都需要的公共服務,政府應該加大投入,以政府支持為主,以糾正公益性服務的事業單位過度「市場化」,「放權過度、約束不足」等問題。而以各類基金會為代表的事業單位,服務面相對窄一些,在政府支持之外,主要依靠自籌資金,實現自身功能和發展。

而同屬於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范疇的事業單位,政府的投入力度也應根據其涉及公共利益程度而有所不同。吳江表示,一些政府和國家控制力度較強的事業單位,如涉及國家安全的研究機構、直接為國家制定政策服務的研究機構等,它們直接為國家提供服務,屬於政府購買公共產品,政府的支持力度就大些。另如同樣在衛生領域,與公立醫院相比,衛生防疫工作的「市場信號」要低很多,但卻是全民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務,政府的投入力度自然就要大一些。而公立醫院的發展則要通過政府投入和社會保險等多渠道共同擔負.

I. 事業單位改革怎麼改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
三、科學劃分事業單位類別

7.清理規范現有事業單位。對未按規定設立或原承擔特定任務已完成的,予以撤銷。對布局結構不合理、設置過於分散、工作任務嚴重不足或職責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8.劃分現有事業單位類別。在清理規范基礎上,按照社會功能將現有事業單位劃分為承擔行政職能、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和從事公益服務三個類別。對承擔行政職能的,逐步將其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轉為行政機構;對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逐步將其轉為企業;對從事公益服務的,繼續將其保留在事業單位序列、強化其公益屬性。今後,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和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9.細分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方式等情況,將從事公益服務的事業單位細分為兩類:承擔義務教育、基礎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衛生及基層的基本醫療服務等基本公益服務,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一類;承擔高等教育、非營利醫療等公益服務,可部分由市場配置資源的,劃入公益二類。具體由各地結合實際研究確定。
這只是指導意見,具體到每個地方怎辦,也有人為因素在裡面。

J. 事業單位如何改革

進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職工福利待遇。

閱讀全文

與縣區農技事業單位怎麼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什麼叫三金美女 瀏覽:313
江蘇一個月事業單位如何上岸 瀏覽:250
幸福的定義和本質是什麼 瀏覽:873
鱷魚的愛情寓意代表什麼 瀏覽:546
為什麼健身是健康的 瀏覽:691
貓吊墜項鏈在愛情里寓意什麼 瀏覽:53
如何十秒鍾講一個故事 瀏覽:126
小崗村如何實施的集體經濟 瀏覽:108
咸寧婚姻律師有哪些 瀏覽:842
董小美的10段故事第19關怎麼過 瀏覽:896
什麼鍋使用最健康 瀏覽:336
被騙的婚姻有哪些 瀏覽:802
看不到夠不著的愛情怎麼維持 瀏覽:48
2019年新泰經濟房什麼時候分房 瀏覽:397
愛國一生電影主要講了什麼故事 瀏覽:282
用毛筆寫幸福倆字怎麼寫 瀏覽:412
廣東和河南經濟哪個發達 瀏覽:149
青州兩個健康是指什麼內容 瀏覽:583
vivos9怎麼快速打開健康碼 瀏覽:203
獲得什麼會幸福 瀏覽: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