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事業單位行政級別是怎麼分
事業單位行政級別的劃分:
1.機關事業單位的人員有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工勤崗位三種類型。
2.專業技術崗位沒有級別一說,但有對應的職稱等級:
專業技術崗位劃分了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由高到低分為7個等級)、中級崗位(由高到低分為3個等級)、初級崗位(由高到低分為3個等級)。
3.管理崗的崗位套行政設置,分一到十級,即一級職員到十級職員,分別對應正部、副部、正廳、副廳、正處、副處、正科、副科、科員、辦事員十個行政級別。
具體詳情請查閱《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實施意見(試行)》。
『貳』 事業單位級別劃分標准【2022】
事業單位分為三種崗位,不同崗位的級別是不一樣的。
其中,管理崗位有10個等級,也就是一至十級職員,從高到低分別為: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所有的職員學歷都需要是中專以上,六級以上職員的學歷要求需要是大學專科以上,四級以上職員的學歷要求一般是大學本科以上。
專業技能崗位有13個等級,包括了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其中,高級崗位有7個等級,也就是1-7級;中級崗位有3個等級,是8-10級;初級崗位有3個等級,是11-13級。
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中,正高級的崗位為1-4級,副高級的崗位為5-7級。
工勤技能崗位分兩種情況,一個是技術工崗位,技術工崗位有5個等級,也就是一到五級。一個是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事業單位級別劃分標准【2022】
『叄』 事業單位管理崗一共有多少級管理崗第十三級是什麼級別的幹部
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第十三級是專業技術初級崗位。
根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
第十三條根據崗位性質、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分別劃分通用的崗位等級。
第十四條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
第十五條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3)事業單位管理級別有哪些擴展閱讀
根據《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
第二十八條事業單位聘用人員,應在崗位有空缺的條件下,按照公開招聘、競聘上崗的有關規定擇優聘用。
第二十九條事業單位應當與聘用人員簽訂聘用合同,確定相應的工資待遇。聘用合同期限內調整崗位的,應對聘用合同的相關內容作出相應變更。
第三十條事業單位應按照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技能崗位的職責任務和任職條件聘用人員。
第三十一條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和初級崗位的聘用條件應不低於國家規定的基本條件。實行職業資格准入控制的,應符合準入控制的要求。
第三十二條事業單位人員原則上不得同時在兩類崗位上任職,因行業特點確需兼任的,須按人事管理許可權審批。
第三十三條專業技術一級崗位人員的聘用,由事業單位按照行政隸屬關系逐級上報,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或國務院部門審核後報人事部,人事部商有關部門確定。
『肆』 事業單位崗位等級有哪些
事業單位崗位的具體劃分,通常劃分成三種類別,分別是: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和工勤技能崗。
1.管理崗位管理崗位的級別分為1級—10級,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當中的主要負責人、各機關負責人以及各科室或者辦公室人員等。
管理崗位級別分別是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和幹事員。
新入職的事業單位人員通常會從幹事員做起,逐級升遷。
在升遷過程中,除了副處級升正處級和副廳級升正廳級需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2年,其他崗位晉升都要在原來崗位任職滿3年。
2.專業技術崗專業技術崗的級別通常分為高級、中級和初級,具體劃分為13個等級,通常適用於教育類事業單位中的教師、醫療護理類事業單位中的醫師和護士等人員。
專業技術崗當中的正高級職稱包括1—4級;副高級職稱包括5—7級;中級職稱包括8—10級;初級職稱包括11級—13級。
競聘一級、二級技術工崗位,須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級考評,並具有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
競聘三級、四級技術工崗位,須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並具有本工種下一級崗位工作滿5年以上的工作經歷;
競聘專業技術十級至五級崗位的,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分別在專業技術崗下一級崗位上分別工作3年以上;
競聘專業技術十一級崗位,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在專業技術崗十二級崗位上工作2年以上;
競聘專業技術十二級崗位,需通過相關考核評審,且在專業技術崗十三級崗位上工作1年以上。
不過,獲省、部級以上技術比賽名次或技術革新、技術發明成果證書的技術工,應聘一級、二級技術工崗位時,在下一級崗位工作的年限可放寬1至2年。
3.工勤技術崗工勤技能崗的級別有兩大類,分別是技術工崗和普通工崗。
普通工崗不分級別,通常適用於事業單位中司機、電工等崗位。
技術工崗依次分為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和初級工。工勤崗每往上晉升一級,需要在原來的崗位上任職滿5年。一級、二級工勤技能崗位,滿足工作年限基礎上,並分別通過高級技師、技師技術等行業考評;
三級、四級工勤技能崗位,滿足工作年限基礎上,並分別通過高級工、中級工技術等級考核;
學徒(培訓生)學習期滿和工人見習、試用期滿,通過初級工技術等級考核後(工作時間不定),可確定為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伍』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分十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事業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的區別
同樣的級別,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與公務員存在明顯的區別:
一是待遇區別。事業編制沒有車補和十三薪,年終績效往往也不如公務員,因此整體收入比公務員要低一截。以正科為例,本地事業編一年全包將將十萬,而公務員可以到11-12萬。
二是晉升區別。公務員本身領導職數就比事業編多,因而晉升相對更容易,更何況,公務員還有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的加持。由於晉升天花板太低太明顯,事業管理崗過去一直被認為是最吃虧的崗位,所幸事業單位管理崗職員等級晉升制度來了,在縣以下事業單位客觀上提高了管理崗的晉升空間。
『陸』 事業單位十三個級別
事業編級別一共有十三個不同的等級,其中一到四級是正高,五到七級是副高,八到十級是中級,十一級到十三級是初級,不同等級享受的待遇是不一樣的。那麼事業編級別十三級待遇都有哪
事業單位十三級職稱級別一覽表
「 管理崗位:一級(部級正職);二級(部級副職);三級(廳級正職);四級(廳級副職、局級正職);五級(廳級副職、處級正職);六級(處級副職);七級(科級正職);八級(科級副職);九級(科員);十級(辦事員)。2.專業技術崗位:正高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副高級(五級、六級、七級
事業單位十三級職稱級別一覽表
「 管理崗位:一級(部級正職);二級(部級副職);三級(廳級正職);四級(廳級副職、局級正職);五級(廳級副職、處級正職);六級(處級副職);七級(科級正職);八級(科級副職);九級(科員);十級(辦事員)。2.專業技術崗位:正高級(一級、二級、三級、四級);副高級(五級、六級、七級
『柒』 事業編管理崗位等級是什麼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分為十個等級,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基層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晉升十分困難,渠道也比較狹窄,只能在事業單位中打轉。參加工作為十級,對應辦事員,實習期滿為九級,對應科員,按學歷不同,實習期長短也不一樣。許多基層管理人員,終其一生,也不過是在九級、八級管理崗位打轉。
甚至連八級都很難提升,更不用說七級以上了。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崗位較少,中高級管理崗位更少,只有極少部分事業人員可以通過提拔晉升到更高級別的管理崗位。事業單位管理崗位晉升,和黨政部門一樣,都是按等級進行晉升。
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工勤崗位三類。按規定,醫院、中小學校等以專業技術崗位為主的事業單位,被稱為專業技術類事業單位,這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不能超過15%,而承擔管理職能為主的管理類事業單位,管理崗位設置一般為50%。
管理崗位等級設置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許可權確定。
2、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
3、根據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幹部人事管理許可權設置事業單位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
『捌』 事業單位的職務級別有哪些
人事部公布《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管理試行辦法》。根據《辦法》,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對應三類崗位又分別劃分了通用的崗位等級,共28個級別。此外,事業單位也可以設置特設崗位,用於聘用急需的高層次人才等特殊需要。
一、管理崗位,崗位分為10個等級
管理崗位是指擔負領導職責或管理任務的工作崗位。根據《辦法》,管理崗位分為10個等級,即一至十級職員崗位,事業單位現行的部級正職、部級副職、廳級正職、廳級副職、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一到十級職員崗位。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中專以上文化程度,其中六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文化程度,四級以上職員崗位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二、專業技術崗位 ,一級崗位任職條件高
專業技術崗位指從事專業技術工作,具有相應專業技術水平和能力要求的工作崗位。根據規定,專業技術崗位分為13個等級,包括高級崗位、中級崗位和初級崗位。高級崗位分7個等級,即一至七級;中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八至十級;初級崗位分3個等級,即十一至十三級。
此外,專業技術一級崗位是國家專設的特級崗位,任職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社會科學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貢獻的專家、學者;其他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享有盛譽、業內公認的一流人才。
三、工勤技能崗位 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
工勤技能崗位指承擔技能操作和維護、後勤保障、服務等職責的工作崗位。崗位包括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其中技術工崗位分為5個等級,即一至五級。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事業單位中的高級技師、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工勤技能崗位。
網頁鏈接
『玖』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
事業單位管理崗為主要劃分為1-10個等級,分別為十級、九級、八級、七級、六級、五級、四級、三級、二級、一級,依次對應公務員的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廳、正廳、副部、正部十個職級。其中10級是最低的等級,1級對應的是最高的等級,職級也是最高,以前的崗位等級就對應著相應的職級,這樣很多人在工作年限到達後但是因為無法升職導致等級也不能升,所以國家出台了相關的政策,關於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
免費領取考試資料
事業單位管理崗等級晉升制度相關內容
適用的對象:
1、適用對象工作單位必須是縣級行政區劃內(包括城區、縣級市、市轄區)的事業單位;
2、適用對象工作崗位必須是縣以下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職員,專技人員和工勤人員不在這個適用范圍內。
具體怎麼實施
之前事業單位管理崗只有職務晉升這一種方式,只有晉升了職務,其等級才能相應的晉升,但是管理崗的職務一般是很少的,這就導致很多滿足等級晉升的卻沒辦法晉升,所以事業單位等級晉升就是讓符合條件的員工也可以晉升等級,享受相應的福利待遇。這就打破了管理崗的晉升天花板,對管理崗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政策。
晉升有職數限制嗎
這種晉升時有職數限制的,因為這個政策是為了提高大家工作的積極性,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晉升的,是一種競爭的機制,同時也不是無限制晉升,升到一定的等級後就不能再升了。
事業單位管理崗位等級劃分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