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婚後事業 > 公務員或事業叫做什麼編制

公務員或事業叫做什麼編制

發布時間:2022-10-03 23:24:48

⑴ 公務員,事業單位到底是什麼編制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參公
「參公管理」的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參公管理是指事業單位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管理辦法不是按照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務員的管理方式,這樣的單位承擔一定的政府職能,被稱為參公管理單位。參公管理單位的人員在晉升時可以和公務員之間流動。簡單的說參公管理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務員編制。

公務員與參公的區別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工勤除外)與公務員的區別,主要是人員使用的編制不同,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參照管理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其他的如工資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
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要發營業執照,事業單位不需要),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學校)、科技(科研)、文化(媒體)、衛生(醫院)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科教文衛。

事業單位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是按照其收入來源分類,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從事業單位考試來說,一般分為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大家肯定都清楚,綜合類一般指的就是這兩類之外的單位。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在考試內容上有較大的不同。

⑵ 請問事業編制和公務員編制是一樣的嗎

肯定是不一樣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雖然都屬於編制內人員,但是公務員屬於行政編制,而事業單位擁有的是也單位編制,且公務員擁有行政權,而事業單位不具備行政權,因此,公務員編制在法律上的許可權要高於事業單位編制人員。
其次,他們在其他方面上也是有很大區別的。
1.事業單位有職稱,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可並行
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職稱也不一樣。在以前事業單位講究的是職稱,公務員講究的是級別。但是隨著公務員法的進一步完善,現在公務員是職務和職級並行,因此這一點上二者是不一樣的。
2.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人員架構不一樣
事業單位和公務員他們實際上組織架構是不一樣的。一般而言公務員所具備的是公務員身份,他們的人員組織架構不一樣。公務員的級別由低到高分別是辦事員、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和其他更高的職位。事業單位人員組織架構不一樣,並且比較復雜,一般分為事業單位的管理崗位、事業單位的技術崗位、事業單位的工勤崗位。以上崗位都分別設有不同的人員,因此事業單位下設的職位比較多,人員架構也相對復雜,這也是二者的不同之處。
3.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晉升速度和機制不一樣
另外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晉升機制也不一樣。公務員編制都是行政單位,因此晉升機制比較完善,同時晉升的考察也比較全面。因為公務員作為我國重要的機構組成部分,每一個公務員編制都是經過嚴格、正規的考試進入的,因此公務員是我國的重點培養對象,在晉升機制上面也是比較公平公正。而事業單位的晉升機制相對不一樣。因為事業單位分為不同的崗位,管理崗、技術崗、工勤崗等,每個崗位的晉升機制都有所不同,事業單位編制人員晉升的過程可能相對較慢一點,這也是二者的區別。
4.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式不一樣
公務員的工作一般面對的就是廣大群眾,每天都為廣大群眾處理和解決一些相關的事情,每天都是跟人民群眾打交道,所做的工作也是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事業單位則有所不同,事業單位一般只是針對本單位上的事情進行處理,涉及到的人群相對比較窄。並且我國正在進行的公務員改革當中,公務員在一些公事需要用車的情況下,之前是使用公車,現在則是以車補的形式來代替使用公車。因此公務員和事業單位的工作方式也不太相同。
希望能幫到你。

有什麼問題,歡迎隨時咨詢。
考公務員來大樹,我們能考就能教你考——大樹教育

⑶ 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別是什麼

身份、工作內容、穩定性、收入四大方面的區別:

一、公務員和事業編的身份區別

(一)公務員,全稱為國家公務員,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公務員職位按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通過國考、省考、選調生招錄。

(二)事業編制,是指為國家創造或改善生產條件、增進社會福利,滿足人民文化、教育、衛生等需要,其經費一般由國家事業費開支的單位所使用的人員編制。通過事業單位招考或者事業編人才引進招錄。

這些官方定義因為用詞太「官方」,不容易理解,我們用不準確但好理解的大白話講講:

事業單位就是設置為公共事業幹活兒的,行政機關是負責管理事業單位和企業單位的。

二、公務員和事業編的工作內容區別

(一)公務員的工作

公務員從事綜合管理工作、行政執法工作和專業技術工作。

覺得這還是太抽象了,看不懂對吧?再來通俗一點解釋:

1.綜合管理工作,就是大家印象中最普遍的公務員工作,一般就是制定政策、推進落實、督導檢查、行政審批等等。比如國務院關於印發《中國製造2025》,福建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建設海洋強省的意見》,石家莊市政府出台《石家莊市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濟寧市兗州區人民政府擬徵收土地公告。這些都是公務員的日常綜合管理工作。

2.行政執法工作,說到這個大家第一印象可能是城管在街上追逐小販,其實這個只是一小部分。我們日常接觸到還有很多,比如交警大隊的執法人員對違停機動車貼罰單,比如市場監管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對疫情期間亂漲價的商家罰款,比如生態環境局執法大隊的執法人員對排污企業責令停產整頓,這些都是行政執法工作。

3.專業技術工作,這個在公務員群體里最少,跟老百姓也最遠,除了飛行器駕駛、船舶輪機等崗位,大家最熟悉的一般是法醫,他們勘察現場還有對屍體進行解剖出具屍檢報告這些,都是專業技術工作。

(二)事業編的工作

1.文化、教育、衛生

這個最容易理解,我們最熟悉的電台、電視台、報社、博物館之類文化單位,都是事業單位,他們的正式工作人員都是事業編(當然,他們也有下屬企業和企業身份人員)。幼兒園、中小學、高校之類的教育單位的正式工作人員是事業編身份。鄉鎮衛生院、醫院、疾控中心之類衛生單位正式工作人員是事業編身份。另外,以前很多科研機構也是事業單位,現在大部分已經改制為企業,只有少數保留事業單位性質。

2.行政執法

前面我們提到了公務員有行政執法職能,事業編怎麼也有了呢?這是因為很多地方行政編(公務員)不夠用,需要委託下屬事業單位行使行政執法職能。比如一個縣的農業農村局,總共可能就十一二個行政編制。根本沒有能力進行執法活動,這時候,一般會下設一個農業農村執法大隊,委託其行使執法職能。行政執法隊伍因為歷史原因導致編制構成復雜,目前有事業編、參公、公務員三種身份,不同系統甚至不同地區都有不同。

3.社會管理與服務

我們平時到市民中心去辦事,去公積金中心辦事,去街道辦事處辦事,負責收材料蓋章制證的人員,相當一部分是事業編編(還有很多臨時工)。當然,也有很多單位的服務中心是公務員在做,這和上面的行政執法一樣,還是涉及行政編制是否充足的問題。

三、公務員和事業編的穩定性區別

公務員,是目前穩定性最高的體制內身份,一般很難被砸飯碗。以2018年國家機構改革為例,各系統幾十個行政單位合並、拆分、隸轉甚至取消,但是這些行政單位的公務員,沒有任何人丟身份或者丟飯碗。

事業編,這個是最復雜的。國家目前正在進行的事業單位改革最終目標是甩掉三千萬事業編制人員這個大累贅。事業單位不是行政機關,本來就是因為需要幹活兒設置的單位,後來異化為衙門,反而被人當作正常,這是不正常的。最近幾年的改革就是讓事業單位回歸正常。比如2018年機構改革中明確要求事業單位不得稱「局委辦」,很多名為某某局的事業單位(包括參公管理的事業單位)都摘了帽子,這被稱為「局改中心」。比如高速公路管理局改為了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園林管理局改為了市政園林事務中心,房管局改為不動產登記中心等等。

其次,去編制化,各省已經悄悄搞了很多年了。大多數人沒注意罷了,學校醫院新進人員沒編制早已經是常態化,很多事業單位招考根本不提編制這個事兒,很多人考上後以為自己有編制,其實沒有編制或者編制不在個人。這個各地具體名義不同,有非實名人員控制數、報備員額制或者總量備案制等等各種表述,本質是一樣的。

最後,改革後事業單位一部分轉企業(設計院,檢測機構之類),一部分轉參公(社保中心,執法隊之類),一部分保留事業單位性質,工作人員佔用編制但不擁有編制的員額備案制或者直接人事代理(比高校、醫院)。

四、公務員和事業編收入區別

收入是大多數人最關心的問題,一般來說事業編教師收入不低於公務員平均收入,這個在全國是可以基本落實的。一旦某地達不到公務員平均水平,當地教師一般就會馬上有上訪甚至其他更極端的行為。這導致很多地區教師收入是高於公務員的,以鄭州市為例,當地公務員年到手9萬左右,當地中小學老師年到手12萬左右。

醫院正式在編人員收入更是秒殺公務員收入,一般最少是當地公務員的2到3倍,這個大家都知道,就不用多說了。

那是不是所有事業編人員收入都高於公務員呢?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最常見的開發區管委會,既有公務員也有事業編。這種單位的同級別事業編收入一般只有公務員的80%左右。類似的還有各種承擔行政執法、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事業單位,一般其正式人員收入也是略低於同級公務員的。

⑷ 公務員身份,事業編制是什麼意思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事業編制是輔助編制,事業編制按照財政來源又可分為全額事業編制、差額事業編制和自籌自支事業編制三種。全額編制即全額財政撥款事業編制,不允許也不能自主創收,完全靠財政撥款的單位,多指一些公益性事業單位和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事業單位。

(4)公務員或事業叫做什麼編制擴展閱讀

公務員法規定:「本法所稱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按照上述規定,是否屬於公務員,必須符合三個條件:

一、依法履行公職

即依法從事公務活動的人員,他不是為自己工作,也不是為某個私人的企業或者組織工作或者服務。這里所依的「法」,是廣義的「法」,包括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

憲法確定了中國共產黨和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因此,政黨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以不同方式參與對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事務的決策及實施的活動也是一種履行公職行為。

二、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僅以履行公職為標准,還不能作出明確的界定。有一些在國家舉辦的事業單位中工作的人員,他們從事的也是公務活動,但並未納入國家的行政編制序列,因而不能認定為公務員。必須是納入國家行政編制序列、履行公職的人員。

對於「編制」一詞,實踐中有多種用法,除使用行政編制外,還有政法編制、國家編制、機關編制等。這里的「編制」系指各種納入國家編制管理機關管理的機構序列及人員,不僅限於行政機關編制。

三、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也就是由國家為他們提供工資、退休和福利等保障。公務員屬於國家財政供養的人員,但並不是財政供養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財政供養人員的很大一部分,如公立學校的老師、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員等,雖然由國家負擔其工資福利,但不屬於公務員,因為他們不具備另外兩個條件。

⑸ 公務員是什麼編制

編制這個詞,大家並不陌生。一個正式編制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那麼,問題來了!何為編制?編制分幾種?我適不適合入編?關於編制的問題,接著往下看吧。

1.什麼是編制?

編制,本來是國家為了控制吃財政飯的人員數量無限膨脹而設置的。在機關的如果聽說過「三定方案」就知道,一個單位設立之初最重要的文件就是「三定方案」,其中「一定」就是定編。

試想一下,在工資被定死的情況下,如果一個機構,可以無限制招人,那麼這個機構將會擴張成什麼樣?財政怎麼會負擔得過來?

所以各級政府只能專門搞一個「編辦」這種機構,來給各個機關和事業單位定編,滿編了不許招人,再招也只能是「編外人員」。

2.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有何區別?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拔款、全額拔款三種類型。

第一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全由自己單位的收入來支付。比如你進入一個一個風景區的管委會工作,可能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第二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負擔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單位的收入負擔。我的理解像醫院之類的單位就是這樣的。

第三種就是你的工資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負擔,這種的事業編制就從形式上和公務員是一模一樣的了。

★下面講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最大的區別:

① 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好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

② 事業編制,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後是初級工,幾年以後是中級工,幾年以後是高級工。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想進入行政編制只是通過國家公務員考試,每年都有國家的和省的公務員考試。

③ 要注意,現在只有地級市才有權力組織公務員考試,也就說縣級市的鄉鎮或單位來招聘的話,一定是事業編制的。這一點大家要清楚。

PS: 在政法部門工作的事業編制人員有個問題:那就是你通過了司法考試也不能當法官或檢察官。因為當法官或檢察官的前提是有行政編制或叫做政法專項編制。

3.編制有多重要?

① 如果你的首要目標首是賺錢、自由,那麼你不該選擇體制內的工作。

②如果你的目標是要一份安穩的生活,編制可能是你的一份保障。

有行政編制的人其待遇受《公務員法》的保障,而不是《勞動法》,你的待遇直接從各級財政部門發放,你所在單位領導也沒辦法隨意動你的待遇,或者開除你。

③ 如果你是要做教師或者醫生,那麼就要細分了。不同的教師,編制這事的重要性其實差別很大。比如大學和中小學的差別,比如民辦和公辦的差別。

如果你是沖著公辦的中小學去的,那意味著你是沖著體制內的生活去的,那就老老實實爭取進編制吧,有編制的才有財政保障和更踏實的待遇保障。

有的學校是會對非編制內老師有實質性的待遇差別,差了編制內的老師一截;而有的單位,即便待遇沒差差別,在晉升和發展上,無編制人員很難晉升;

還有的學校,由於財政支持力度大,編制內和編制外的人待遇完全相同,晉升也沒有區別。那麼就不用因為外界的眼光再去掙編制了。

④ 如果你是沖著「當名師」,賺錢去的,那麼編制就框不住你了!如今很多私立的中學,其對高級教師開出的待遇非常高,根本不是公立學校能夠比擬的!這種時候,編制不編制的,也就不重要了。當然,前提是,你已經熬到了高級職稱。

⑹ 公務員編制與事業編制的區別

1、經費來源不一樣:公務員是行政編制,財政全額撥款。事業編制分三種,財政全額撥款,差額撥款,自收自支。

2、待遇不一樣:這點在很多地方都有體現,在體制內的行政或事業單位中,行政編制地位最高、待遇最好,這里所說的待遇包括工資、福利、升遷機會。

3、職能職責不同:理論上,公務員是」依法行政「的;而事業單位的全稱是公益性事業單位,部分事業單位也有公共服務、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實是企業行政的,鑒於此事業編制也是這些職能。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

講行政編制和事業編制的區別:

行政編制也就是國家公務員是有級別的,如你第一年是科員,可能是最低一級的,你幾年以後當了科長,就是股級。再幾年以後當了局長,就是局級。

也就是說,你如果是行政編制,那你就是「走」級別的。而事業編制,專業技術人員「走「的是職稱,比如你幾年以後是初級職稱,幾年以後是中級職稱,幾年以後是高級職稱。

學校老師是最典型的事業編制。事業編制人員也可以在事業單位之間進行交流,並擔任單位領導職務,通常來說,正處級的事業單位,事業編制人員從事管理崗位並達到副處級以上的,可以轉為同級別的行政編制。

⑺ 請問什麼是公務員編制和事業編制

公務員:1.依法履行公職 2.納入國家行政編制 3.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

事業編制就很難說了,事業編制的將來應該不會存在了。事業單位的里的正式職工都屬於事業編制。公務員單位里也有事業編制。也有參照公務員管理的事業編制。 學校的老師,有的城市裡的第一人民醫院,城管局,等等單位都是事業編制的。 最直白的是除了公務員都要交養老保險。

⑻ 什麼是事業編和公務員有什麼區別

1、編制不一樣

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事業單位使用的是事業編制。行政編制比事業編制更值錢、含金量更高。如果從絕對數量上來比較,行政編制比事業編制更少。過去,一部分事業單位,還有超編人員。但是,在公務員機關,基本上不存在超編人員。沒有編制,是不可能招考公務員的。從這個角度,公務員編制的「珍貴」程度,當然高於事業編制。

2、錄用渠道不一樣

想要成為公務員,需要參加公務員考試。而想要成為事業單位人員,參加的是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一般情況下,公務員考試的難度比事業單位考試難度大,競爭也更激烈,錄用的程序更嚴格、環節更多,成為公務員的難度更大。

3、工資不一樣

級別大致相當的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員工,公務員的收入更高。比如,全國公務員都有公車補貼收入,但全國絕大多數事業單位員工都沒有公車補貼收入。別小看公車補貼這一項收入,在公務員中,領公車補貼最低的科員。

4、晉升機制不一樣

公務員不用評職稱,晉升職務或職級都能漲工資。事業單位員工多數要評職稱,難度非常大。尤其是事業單位中的教師群體,經常吐槽評職稱,因為評職稱是有名額限制的,一到評職稱,競爭都非常激烈,註定有很多人沒有辦法評上職稱。

⑼ 公務員是什麼編制

公務員是國家行政編制。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國家工作人員。依據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2018年12月29日修訂版)第二條第一款的規定。

進入行政編制的意味著你是國家公務員,如通過了選調生考試就是國家公務員。國家公務員享受著國家的各種法定待遇,如醫療、晉級等。

事業編制是事業單位編制的總稱,像學校就是典型的事業單位。事業單位分為自收自支、差額拔款、全額拔款三種類型。

第一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全由自己單位的收入來支付。比如你進入一個一個風景區的管委會工作,可能就是屬於這種類型。

第二種就是你的工資和福利有一部分是政府負擔的,有一部分是自己單位的收入負擔。我的理解像醫院之類的單位就是這樣的。

第三種就是你的工資和待遇全部由政府負擔,這種的事業編制就從形式上和公務員是一模一樣的了。

⑽ 公務員,參公和事業單位人員屬於什麼編制

公務員屬於行政編

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國家機關中除了工勤人員以外的人員都是公務員身份,都屬於公務員編制,包括國家機關、共產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檢察院和法院等。

參公

「參公管理」的全稱是「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法》第一百零六條規定: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公共事務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中除工勤人員以外的工作人員,經批准參照本法進行管理。

參公管理是指事業單位事業編制的工作人員,管理辦法不是按照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而是按照公務員的管理方式,這樣的單位承擔一定的政府職能,被稱為參公管理單位。參公管理單位的人員在晉升時可以和公務員之間流動。簡單的說參公管理就是參照公務員管理,待遇相同,但是不是公務員編制。

公務員與參公的區別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工勤除外)與公務員的區別,主要是人員使用的編制不同,公務員使用的是行政編制,參照管理人員使用的是事業編制。其他的如工資福利待遇、日常管理等,都是執行《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法規、政策的規定。事業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要發營業執照,事業單位不需要),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的,從事教育(學校)、科技(科研)、文化(媒體)、衛生(醫院)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字:科教文衛。

事業單位有多種分類方法。一般是按照其收入來源分類,大體可以分為「全額撥款」、「參公(即參照公務員)」、「財政補貼」、「自收自支」四類。

從事業單位考試來說,一般分為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大家肯定都清楚,綜合類一般指的就是這兩類之外的單位。綜合類、教育類和醫療類在考試內容上有較大的不同。

事業單位招考比較分散,並非國家統一招考或省份統一招考,很多都是某一縣市甚至是某一部門進行招考,在正規度上目前還比不上公務員考試,但是必須要說的是事業單位招考也越來越正規化,越來越公開、公正、公平,甚至形成了一些統考的趨勢。有些是省級統考,比如浙江,陝西和福建教師招聘是全省統考的。有些是部門統考,比如交通運輸部直屬海事系統事業單位、國家海洋局事業單位就是按照部門在全國范圍內統考的。

一般而言,事業單位考試的基本流程從發布招聘信息開始,再到報名、資格初審、筆試、資格復審、面試、體檢和考核、公示和聘用等等,與公務員考試流程基本相似。

事業單位綜合類崗位筆試科目一般為《公共基礎知識》、《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申論》(單科出現頻率較低),或加上相關崗位所需知識;

教育類崗位或考查教育基礎理論知識,以及相關學科專業知識等;

衛生類崗位或考查醫學基礎知識,以及工作內容所要求的專業知識等;

需要注意的是,教育類和衛生類崗位也可在與綜合類崗位考試相同公共科目的基礎上,再依據崗位性質,有針對性考查,考查內容一般不超出上述范圍。

事業單位與公務員的相同點和區別

二者都屬於公職單位。公職單位和企業的差別是比較明顯的:公職單位是以社會公益為目的,企業以營利為目的;公職人員待遇往往和財政掛鉤,企業是自收自支;公職人員帶有編制,而企業沒有。

公務員是行政編制,主要是管理人才;事業單位是事業編制,主要是專業人才。

行政編走的是級別(比如有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鄉科級、股所級),而事業編走的是職稱(正高級、副高級、中級、助理級、技術員)。

閱讀全文

與公務員或事業叫做什麼編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永泰幸福庄園門票多少錢啊 瀏覽:917
女人額頭看婚姻是什麼意思 瀏覽:943
堵車會影響什麼經濟損失 瀏覽:815
抖音如何打造健康科普 瀏覽:712
去江陰在哪裡申請健康碼 瀏覽:640
故事單詞用英語怎麼讀 瀏覽:168
事業單位領取失業金要多久時間 瀏覽:168
月嫂的故事有哪些 瀏覽:152
南昌有什麼事業單位培訓機構 瀏覽:292
講故事配什麼音好 瀏覽:41
如何找到自己的婚姻 瀏覽:552
迷你世界小故事應當怎麼寫 瀏覽:972
打給你的愛情手冊是什麼歌 瀏覽:706
西安酒店如何申請場所健康碼 瀏覽:314
事業單位考核結果包括哪些 瀏覽:659
你在愛情里受過什麼傷害 瀏覽:850
2021年中級經濟師考試怎麼樣 瀏覽:700
美女在哪裡k歌 瀏覽:661
事業編辭職的時候需要辦什麼手續 瀏覽:113
婚姻錯了怎麼才能重新開始 瀏覽:600